|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给电影的情书,整个电影没有人是爱电影的。
范伟放电影,但在编剧写法上其实是丑角。他不爱电影,他只是迷恋放电影给他带来的“虚假权力”,所以他会举bao张译,他又是受害者,所以会给张译胶片。
张译这个角色全程“追电影”,但也只是因为里面有他死去的女儿,他是被劳改的知识分子,他一定是和《英雄儿女》的氛围完全背离的,他也不认同简报里所谓的争先进。
ge命群众呢?他们是爱电影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贫瘠,他们负责倒映那个十年导致的精神贫瘠和集体狂热(合唱赞歌)。
所以整个电影里没有人爱电影,都是受害者。这不是什么狗屁情书,这是恐怖片。
整部电影也被删成了牛车后面的胶卷,都是窟窿。 |
|
张九声打了一架,被判了八年(可能不止八年)。
小张才14岁就争着抗粮袋,因为只有争着干活才能消除张九声对他的影响。
讽刺的是,她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反而香消玉殒。
张九声不是不去看女儿,而是已经看不到女儿了,新闻简报是他看一眼女儿的唯一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刘闺女说小张“怎么没被压死”时,张九声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更讽刺的是,小张死亡的剧情被删了。
少了一段小张死亡的剧情,多了一段刘闺女梳妆打扮、穿新衣服的剧情,因为……
电影之内,电影因为技术问题放不了了。
电影之外,电影没有技术问题,但还是放不了了。虽然最后还是放了,但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戏里戏外的巧合,让影片的讽刺力度成倍增加。 |
|
(含细节剧透)映后有观众问导演,为什么张译不直接去找女儿,而是从胶片里找?张译笑着看着导演,导演犹豫的看着张译,我做为主持接了句映后我告诉你,然后每一场我都当作彩蛋告诉观众,甚至在这条短评里。是的,女儿其实死了,据说是为了争着当先进。但创作者没法告诉你,只能观众从细节里去揣摩。“被迫”弱化这个设定后,整部电影的情感削弱了太多,观众甚至很难代入张译做为父亲对女儿的那种极端思念之情。电影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结合时代背景来看,都是让人唏嘘的。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而做为感受到导演这份表达的观众,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更多掌声。希望这个剧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全片的情感表达。 |
|
很遗憾地说,张艺谋已经丢掉了重现一段历史的能力,以往对时代标志性气质的提炼,被道具与布景的勉力贴合所取代。当镜头扫过表情松散的群众,如同在紧绷的小品式桥段中插入了可有可无的缓释剂,而这本应成为影片最刻骨的内核。演员表演的精准反倒让他们失了魂,对时代的回眸仅仅在他们于荒漠上奔跑的那一刻显露出端倪,而这恰是他们对身体失去控制的一瞬。当然,这也是张艺谋早已熟稔于心的技能。 |
|
把电影还给电影 |
|
很讽刺,文化贫瘠时电影才是至宝,放映员才是众星捧的月,现今变的早已不只是定位,更遑论虔诚与尊重。严歌苓绝妙的《陆犯焉识》又被拎出一段,但令人悲鸣的故事总被干扰,尤其是仿如两个次元的表演。在剑拔弩张之后,实在很难信服二人会仓促产生某种父女般的羁绊。新谋女郎有太多需要锤炼的地方,久别重逢那个微笑如此章子怡,就更显拙了。结局被删,影响至少有半星。没办法,国师回归当年与乡土,真有太高期望。两星半。 |
|
电影很美,情节很平,张译有点用力过猛,两个人莫名其妙的拧巴,较劲了一个多小时,新谋女郎不怎么行,演的不行,没有灵气,片尾曲唱歌也唱的不咋的。 |
|
拍得哪儿是电影啊,是那个年代被埋没的人。 |
|
大家想不想看电影!狗日的我能看一夜!悲歌不准须欢唱,垂泪。 |
|
女主的选角差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每次感觉要被带入戏里,小女孩一说话,立刻被酸得牙倒了。戏外比戏里精彩得多 |
|
《一秒钟》面子上讲的是对胶片电影往事的缅怀,但骨子里却是更直击观众内心的时代悲剧与情感表达——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与刘闺女两个陌生人因一盘胶片引发各种误会再到最后和解。故事里有太多让人五味杂陈的情节:张九声对见女儿的渴求,虽电影里没表明,但可猜测:他女儿早已去世,所以为了女儿《新闻简报》里出现的那一秒钟镜头他泪流满面,重复观看乐此不疲,甚至为那截被人丢弃的胶片歇斯底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这一角色更复杂多面,一方面为保住自己工作举报张九声,同时也冒很大风险将张九声女儿那段胶片偷偷剪下给张九声.....电影在演员精湛演技下更触动人心,这就是大导演的功底,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时代的浪潮下,你我无非只是一根野草,一粒沙子,被时代裹挟,被风沙掩埋! |
|
抓人那段,突然黑屏了,一开始我以为是故意的,后来放映员进来道歉,说放映事故了不好意思,正在调整。旁边阿姨说:我还以为崔干事进来了。 |
|
张译我太可了,范伟有点浪费,刘闺女有点演,刘弟弟像一个有哮喘的富贵小公子…… |
|
“一秒钟太短,不够。”但历史啊,连一秒钟都不会留给普通人。 |
|
导演对“胶片时代”一去不返的致敬,也是对“看电影”这件事细致入微的回忆与热爱。范电影,名字就是最直接的情怀。那个年代,多少人想当放映员,看电影就跟过年一样。电影放映员001号搪瓷杯,至高身份的象征。这是一部“电影放映员技术普及片”:范伟清洗胶卷的仪式感叹为观止。“这上面都是各行各业的先锦人物,他们脸上不能出现你肮脏的手印”;这也是一部“聚集看电影回忆篇”,台下台上窗台都是观众、放映时跟着合唱、映后搬凳子散场…勾起无数情怀;更是一部“当代文明观影指南”:开场后鸦雀无声,自觉不受任何旁物分心。回想当今,我们经历着的指尖放映、独自观影、干扰观影…无限唏嘘。 |
|
“你是个坏分子,我要让保卫科的人来抓你!”很重的历史中很轻的一瞥,却无法真的轻松。每个人揭开后都是一身伤疤,然而还要笑着去回想面对,能不拧巴吗?就像结尾多余的那场戏。国师走心的一部,能在目前拍出并上映就算奇迹一种。另,浩存妹妹天籁之音,眼睛里有星星。 |
|
就看这个创作态度、创作能量和在创作上的生命力,再看这个对艺术、对历史、对个体生命审慎尊重的态度,我们谋就比那个做作的陈凯歌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
|
挺酷的(但要命两年后我怎么看出cp感了 |
|
女儿在粮店外意外身亡,那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最后的机会去看亡女的一秒钟录像。伤痕文学阻碍不了大国崛起,但是院线电影式微阻碍文化意识形态输出有可能。折腾了一年差不多了,该复苏的让它复苏吧。反正它的一秒钟也是你给的。 |
|
是好看的,但不知为何我找不到合理的情感附着点。当深刻被不合时宜的幽默给消解,当控诉被一腔热血的情怀所遮蔽,当时代退到银幕背后只留下一道道清晰的划痕,当记忆被风沙掩埋只剩下模糊不清的轮廓。到最后,看到的只有三个处境相似但又各有不同的个体,在一个满目疮痍的年代,拧巴地彼此伤害又互相取暖,而头顶上方悬着的那颗红日,晒得人睁不开眼,也没有人敢抬头看。一秒钟能记录什么?电影又能承载什么?虽有遗憾却也无意苛责,毕竟现实内外,这部片子都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
|
两半,因为拍得并不抓人,所以很容易被出戏的部分夺去注意力,之后就越看越假。那个年代农村家家通电了么?刘弟弟借个灯来学习?那么宝贝的灯小阿飞怎么舍得借给他?倒是看到胶片带来的特权,以及这特权下人的面目,灯罩就是特权的圣杯!不禁心里又一次叹电影数字化得好呀。情节刻意,台词没劲,女主角有种网红的娇气,Morning 居然说看到袁咏仪和杨采妮的感觉,我要黑他!全片最有冲击力的镜头还是《英雄儿女》王成喊话那一推。我不太相信删减一个情节点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本身拍得就平且缺乏细节 |
|
给公映版7分,给未遭审查删改的原版8分,给没有自我审查的不存在版9分。有公映版漂亮的骨架搭在那里,可以想象如果创作完全是自由的,那副骨架能丰满成多么有血有肉有骨有皮的样子!虽然张艺谋一开始就说了“政治和苦难是既远又淡的背景”,但“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与“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两码事,这样一个小格局的故事,如果失去了大时代的背景,它就什么都不是,因为它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弧度只会发生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即便导演真的只专注于这个小故事,大背景也应该如实地躺在那里,而不是被疏远和淡化。然而,即便经过了疏远和淡化处理,大背景已然如出厂自来水般无毒无害,却还要被进一步删改,伤筋动骨,丧心病狂。贾樟柯说得好:“电影事业,不能这么搞。”大环境如此恶劣,每一个还怀揣梦想坚持为文化事业做贡献的中国人都是可敬的。【广百】 |
|
《归来》只取最后结尾处拍,因为原著《陆犯焉识》之前涉及到的史实不好拍,《一秒钟》也是,张译逃出去的那个监狱只敢提一嘴,也不敢深究。发生在不久之前的历史,全是禁忌,只能绕着弯儿作为背景。知道这个背景之后,再代入电影中去,就知道张译为想看那一秒,可以顷刻间变得如此凶狠,也因为不能珍藏那一截女儿的胶片,如此心痛。电影一切看起来朴质简单,沙漠之中两个小小的心愿,女孩的历史不能深究,张译角色的历史也不能深究。一深究,就是历史真相的残酷,就是技术原因必须修改。可说与不可说,电影内与外,都还在继续发生。 |
|
某些短评倒是动动脑子,它就是加了女儿扛包致死那段就能让故事顺畅让人物动机可信服了吗?不能因为张艺谋好不容易讲了个小格局还是跟文革相关就把自己的大脑忘了吧?以及范伟的角色也并没有做成搞笑担当,反而是最丰满的角色,甚至比戏很多的张译还出彩,让人有可品的空间,依我看《一秒钟》的减法还没做到位,不要来来回回讲同一个你抢来我抢去的矛盾事件浪费时间,用一个又一个的误会推动剧情发展不会显得造化弄人,只会让人抓着人物的衣领子问“你解释两句会怎样?”或者问“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听不明白”,用一个文革降智并不可以解释剧本上这些问题。 |
|
关于放映电影的电影,吹拂尘土想起曾经的电影院回忆。小戏大拍,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电影胶片而起,人物感情淳朴且真挚,所以很能够触动人心。
戏眼是《英雄儿女》,截取的几段都是极具代表的片段,父女情的主题也和故事互文,尤其片中观众随着电影合唱歌曲,片外的我也能默默在心里合唱。
戏核是22号新闻短片,也影响着结尾的至少三种可能性。如果刘闺女拿到胶片就很圆满,没拿到胶片却假装包起来挥手尚可抚慰伤痛;而多出两年后再寻却是空空,就不那么自然了,总之是增加了复杂度。 |
|
太难看了,沙漠里是放了个唱民歌的音响吗?with 阿桢 |
|
这个故事具备成为好电影的可能性,这种小格局的故事也非常符合当下艺术电影的主流,编剧技巧在一些重头戏上还是有过重的痕迹,像张译放着两步路不自己送胶片盒,偏要把盒子交给小女孩那种设计,编剧在技巧、人设和剧作节奏上的考量是没有问题的,但片中类似于这种技巧的设计感太强,还是会片子稍微匠气了点,故事感多了点。这种脱胎于《陆犯焉识》的故事,应该是张艺谋自己发自内心想要拍的东西,可惜在审查面前,男主角的人物背景被彻底架空,剩下的也只有时代符号和电影情怀了,初心在哪里,力度却全没了,这是属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悲剧。这不是导演的问题,这都是个人无所控制的了,太可惜了。 |
|
明白在当下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有多难,也见证了莫名其妙的压力和变故,但即便怀着某种电影外的尊重和期待去看,即便自己脑补没有删除女儿的死,即便真的结束在黑屏的那一瞬,这电影也没有那种真正击中人心的力量。导演想用“小”切口反应大灾难的做法没有成功,张九声奔逃出来看一眼女儿生前影像的执着,留下的是演技而没有共情,刘闺女想要夺胶片的动机和张九声看电影的动机,没有彼此作用着让情绪上升,而是一直彼此消解的。那个孩子的眼神和动作都难以令人信服,她不属于那个时代,她眼神里没有内化的恐惧和混沌。张艺谋把个人对电影、胶片和特殊年代灾难史的记忆混在一起,该拷问的和该抒情的彼此拽了对方的后腿。 |
|
主题是推演技不如童星的新人。看在范师傅的面子上加一颗星。水晶般清晰的脸、MPEG2 压缩瑕疵、灯光。特效做得太先进,当年放电影都没这一半亮 |
|
1.尽管注定是一部空白甚多的电影,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绝不苍白。这也是张艺谋新千年来最质朴纯澈的作品,配乐精简,情感在静默时刻涌动,色彩与故事也都极简,但却藏不住历史深处的酷烈创痛与千头万绪、百感交集的个体遭际。2.保卫队长被放映机灯光照亮的那一刻,多种权力在此交叠:强力执行的权力,掌管放映的权力(一如范电影的颐指气使),以及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权力。吊诡的是,电影的某种“真身”似乎始终缺席,本片中的电影,化为了手影游戏、剧场与集体狂欢,抑或音乐(“《英雄儿女》的歌真好听”)、恋物对象(胶片),甚或仅是两帧照片,不过,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质也由此彰显出来。3.张译和范伟人戏合一,无可挑剔。4.国师对残损的父子/父女关系母题和奔跑动作的钟情一如既往。5.我相信,曾有的伤痕终究会浮出黄沙。(8.8/10) |
|
在网上欢喜首映APP上看了这部电影的高像素版播映。不论主观和客观因素造成片子多少“硬伤与瑕疵”,主创对那段历史题材的开掘与付出,都是值得尊敬与赞扬的! |
|
即使是审查下的残片+补拍,仍旧在能言之处做出有效表达,在不能言之处做出“无言之言”。在颂歌中流泪,在风沙里被掩埋,简单、纯良而又承载厚重。具有喜剧色彩的段落也因此有了一股“苦中作乐”的劲。张译几次情感爆发的表演仿佛能将人吸入他的体内;他和刘浩存多场沙漠奔跑的戏,里头也仿佛有种穿透情感、穿越历史的身体感。 |
|
早场电影的第一张电影票是我买的。全场也只有我一个人看。我挑了个好时间,因为可以在电影院噙着一汪眼泪到最后肆无忌惮的哭。这部电影太苦涩,也太真太美。“一秒钟太短”,人生也不过须臾。两手空空,捏起来什么都抓不住,放开手就是世界。 |
|
一秒钟,即永恒,亦是擦洗不去的痕。从柏林退赛到最终上映,两年间的千审万查,导致人物动机被埋,宣传口径改成了对胶片的情怀与爱——然而所有人物都不爱电影,也不可能爱电影。当新闻简报的胶片,被当做木乃伊圣体般运送,又被清洗擦拭晾干,如同今日的电影修复,死去的人,又在电影院活了过来。当张九声和刘闺女被五花大绑成Kappa状,保卫科的壮丁们还对着银幕滚热泪,如果你无法从这一幕解读出痛彻心扉的时代惨痛,那么,《一秒钟》就会被误解为虚情假意还表错情。 |
|
在那个年代,电影不是消费品,而是奢侈品。人人“各怀鬼胎”:为见死去女儿一面的张九声,为给弟弟做彩灯的刘闺女,手握放映特权的范电影,苦等电影的劳苦大众……在一盘胶片的失与得之间展开命运的角逐。对胶片电影的热爱看起来更像一个幌子,为了呈现特定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遭遇和困境。老谋子返璞归真,放弃了炫目的形式,朴实无华地讲了一个好故事,或许是近来最让我沉浸于故事中的一部电影了。 |
|
上次这个水准,可能还要追溯到《归来》之前(甚至更久远),所以真可以说是个人在院线看过的最好的张艺谋,如果当年真的在柏林展映,会和《地久天长》和《少年的你》一道,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政治序列。删减是个问题,也不太是个问题,毕竟已经看过太多讳莫如深,而影片对人物的叙说本身也很克制。新加的“新闻简报”结尾和“正片”明显区隔开来,未尝不让《一秒钟》成为一部并非刻意为之的、充满讽刺意味的元电影,而当然这回值得被反复观看的依旧是正片,是电影,而不是那段宣传工具。 |
|
1,电影里有一幕,是影剧院里放映着《英雄儿女》,空旷的门口阶梯,男子张九声找到了女娃刘闺女,他们有一小段并肩,头顶一盏灯光打在他们身上。这一瞬我突然觉得,他就是“英雄”,只不过是出逃的英雄,是背负劳改犯之名的英雄,是潦倒不光彩的英雄,是为了看女儿“一秒钟”而跋涉漫长黄土的英雄,是落了平阳的英雄;她亦是“儿女”,只不过是不那么好命的儿女,是脏兮兮的儿女,是被人世温柔相待给遗漏了的儿女,是守护着弟弟卑微活着的儿女,是青葱年纪的花儿不那么红的儿女。他和她,也是一对“英雄儿女”。2,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里的人们也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恍惚间产生一种映照呼应。3,光影是多么神奇、美妙、恩慈的造物,让这些苦难、沧桑、悲怆、癫狂、失孤、独活、暴戾、伤心的人,都能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得以公允安抚,与片刻安宁。 |
|
米袋是女儿的清洗液,只有争才能洗掉污点。胶片是时代的记忆符,只有看才能留下印记。清洗液抹掉一代人的智力,我只能捏住一截胶片管它叫女儿。他们用床单抬起影像的棺柩,用扇子拂去时代的尘土,欢呼着电影可以放了,坐在台下参与我女儿一秒钟的葬礼。历史里每个渺小的人,都在电影里获得放大的时刻。 |
|
铭记这一刻。我也拥有了那一秒。
《一秒钟》起于“放映员”与张艺谋的归一,收于“女孩”与女儿归一,最终也是“片子”与所有人的归一。没有比这更简单淳朴却又无懈可击的能量了。电影的能耐就是,即便以现在这个样貌,国师也可以把渺小又复杂、血脉相连又归于尘土的中国人讲得一清二楚。没有经历划痕和洗尘,甚至不会这么完美。©张艺谋、张译、刘浩存到场。21.2.11 二刷。 |
|
绝佳且是由衷的寓言:电影是实现意识形态控制的理想工具。较之时代背景的介入,更多的空间留给了一则世俗故事,似乎是早有预料,又似乎本来即是如此,人物同电影间产生的互文仍是紧紧缠绕的,于是我们得以从二者反推出已经被迫隐藏的大背景下的精神状态。因此表达是依旧奏效的,当银幕中的人们在看电影,银幕外的我们在凝视着他们,或许一切照旧,从过去到现在,从《英雄儿女》到《金刚川》。那么这对渺小的“父女”该何去何从,“两年后”字幕之前的真结局透露出作者对“电影”二字的绝望,这种绝望是步于本来的最终一丝希望之后,张的创作心境是有多痛苦,不敢想象。至此,最后的结局呢,胶片还是遗失了,丢掉了“电影”的二人立于茫茫荒漠的相视而笑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张的一次无奈抉择,珍惜他接下来的每一部电影,陷于“电影”的我们或许还有机会。 |
|
电影就像那盒被拖了几里地的胶片一样,模糊了背景,特别是模糊了女儿的下落这个因素,让男主的行为变得动机不足,情感冲击也就没那么强。以及,女主的声音不适合这部电影。 |
|
我觉得国师现在这个状态反而更好,可能长城搞砸了,不再执着于大制作,包括前面舞台剧质感的影,还有这部短篇小说质感的一秒钟,把格局把空间做小了,反而他的一些东西能盛住,让人感觉到。 |
|
关键处的张译动机的删减太操蛋了,后面不得不补拍的光明尾巴很无奈,但这依然是极好的电影,非常喜欢。很少能看到这么简单纯净本真的电影了,张艺谋又回到了红高粱、活着、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时候的张艺谋。看到有人说这是《归来》的前传,也对,不过我更愿意看做是《活着》的别传。虽然并不直接讨论政治否臧时代,但每个人的悲苦里都有时代的烙印,文化的荒漠,对人的摧残,全都在了。 |
|
一秒钟,只需做一个“改动”,就是这是女儿自杀前最后的影像。所有的情节动力和人物关系张力就饱满多得多。不过目前的故事已经能指向一生不过刹那,进退只在须臾,一秒钟的代价有多昂贵。聚焦在胶片上,是个很形式很讨巧也很珍贵的角度。一秒很短,人生很长。 |
|
片子没思想、故事说不通、人物演不出、哎,视听语言很平庸。国师的准确定位是一位极优秀的摄影师,胶片风中沙的美具有时空的艺术穿透力,但是电影没有,最拉垮的仍然是故事与表演层面,故事无深度少趣味依靠牺牲故事逻辑的煽情走戏,人物演不出应有的时代感与贴合现实的人性纹理(导演占多半责任),只有范伟出现的段落才让人看得过瘾。说特烂又真犯不上,七十年代的物理空间与时代氛围的复原非常棒,画面称得上赏心悦目。单从艺术的角度来讲片子是极度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在那两个羊角辫花棉袄的美丽刘闺女出现时,才能真正让大家感受到张艺谋的内心,那是带着绝绝对对地,真情实意的。 |
|
我已经厌倦了国内电影,特别是剧情片,爱情片,去电影院我只看欧美电影 |
|
与布满划痕的胶片一样,这电影本身也是残缺影像。总是需要去指认那些“不属于电影”的部分,之前是片尾字幕、“XX年后”、补拍的彩蛋,现在是黑屏之后,那过于明亮的天和衣服。但这并不是一部关于电影、影迷的电影,也不是情书遗书,而是“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
|
被胶片定格的父女情,那1秒钟的执念可以无限循环下去。结尾怎么看都像是补拍的,那么多不该发生的悲欢离合,几亿人的命运被粗暴改写了,有反思过吗? |
|
最贴近他本人的表达。久违的第五代电影重现银幕,象征主义统摄全片,迫使叙事逻辑让位于符号,召回张艺谋黄金时期的作者特质。胶片被清洗、被掠夺、被丢弃、被掩埋,民族记忆亦被如此强暴对待,得到保存的只是表象,真实已没入风沙,空留故人故事。在审查介入下被动地形成冰山,即便反复暗示背景,也破坏了情节的驱动力。但是,虚构与现实、幕布前与后、创作与观看形为的互动形成了活跃隐喻。遗憾当然是人生常态,希望导演有享受到这次拍摄的过程,电影之神的乍现就在不经意间,留给导演这样不甘心的“坏分子”。欣喜又悲伤,看到导演的用力,也看到他的乏力,摄影机背后那个坚韧的、顽强的、尚存一息的生命力仍在抵抗遗忘。哪怕只有一秒钟,也是那一整个已逝去时代的回光返照。这种性质的作品一旦勉强成立,客观的批评便不再显得必要。 |
|
7分,一片荒漠与被埋了的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