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电影新浪潮旗手托尼里查森的古装片。再次带出愤怒的青年与英伦新浪潮至爱的阶级议题。有人说那些动画充满了什么大英帝国的自恋。。。看得满拧了吧??从头到尾都是对大英帝国的狠辣讽刺啊。。。John Gielgud这个老家伙真是棒! |
|
挺有趣的,主人公正派 |
|
反战作品,双倍施讽。帝国扩张和女王荣耀的层面运用了动画插播,观众反映普遍不错;真人叙事主体部分,感觉理查德森根本不用像奥德曼拍陆军野战医院那样融入明显的喜剧夸张调性,单是英国军事指挥贵族们自身各式奇葩行径就足以持续不断的制造荒谬:黑瓶争议、白帐风波,下属之妻主动投怀,恍把盟友当作敌人,不能超越我的马头,骑兵覆灭推卸责任。但这些人活到了最后,片中最为正常理性善于思考年轻有为的主人公反而唯一速挂!……导演唯独没想到汉译片名最后又补讽了一枪:英烈传。 |
|
美工團隊值兩顆星!歷史還原度值另外兩顆星! |
|
动画比正片好。黑火药时代骑兵部队近全景展示,招兵训练到作战。磨破的腿。一体化暴力机器里不同阶级的对立。军官聚会不能喝啤的。理想主义者其实不算多理想的军队组织方式。华丽下衰朽的上层。新闻舆论与国家机器的冲突对抗调和。人家那时就有了。女人。爱情,如画的池塘。随军女眷。被上司寝取的军官妻子,英国版韩世忠(不是(比老韩差远了)。大海。土耳其。霍乱。“我们不能像女孩子一样无价值的死去。” 给敌军伤兵喂水时被另一个敌军伤兵打死的士兵。俄军晨来已略地,领导早餐犹敲蛋。忽然吹来的风。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理想主义者搭上性命亦无补于同袍矣,眼不见为净在悲剧发生前的最后一刻。所有铺垫在最后15分钟炸成理所当然又无谓的惨烈,然后戛然而止。白描,克制,黑色幽默,干脆利落,荒诞,无语,如诗如画。最后,最好的骑兵都是温柔的人 |
|
既完整刻画了19世纪欧洲轻骑兵,又讽刺了战争。 |
|
3.5 |
|
其实也不完全是Lord Cardigan的问题啊。。。只是因为大家更讨厌他 就惨败和灾害后第一时间媒体的正能量宣传和当局中国甚为相似 |
|
即便是文明与现代的一方,也总混杂着僵化老旧愚昧的元素,总要经历磕碰才能正视不足加以改进。“与独裁政府相比,自由政府的机构更为迟缓,但自由政府的基本财富多得多,它才刚刚开始热身,我们的独裁盟友和专制敌人则已透不过气来”(<爱丁堡评论>)然而,我更期待当今英国能放下踌躇和扭捏,沿着先辈英烈走过的道路,向着那群灰色牲口,勇敢地亮剑! |
|
1854年10月25日的巴拉克拉瓦之战 |
|
7/10。导演给战争安排的场面调度都流畅从容,士兵的构图始终处于黄金分割线上,行军阵容在广阔的浅滩、原野、荒漠戈壁上缓慢伸展,又通过尸横遍野的惨景、一波波霍乱倒下的伤兵和炮火不断洗礼的骑兵英勇冲杀镜头,反思了战争作为国家意志、阶级冲突带给普通人的灾难:在奇诡和精巧的动画段落里,四面八方的舰船从女王裙底下倾泻而出,向克里米亚集结,白云变幻为雄狮、女武神和惠灵顿的造型,这与血淋淋的战场形成绝妙的对立,无论官方对战争的宣传多么神圣,普通人在严酷的战争面前只有创伤和痛苦。主人公诺伦上尉孤傲又自负,他蔑视贵族军官的礼仪和种族观念,在长官眼皮底下携带一名印度仆人,因为违反规矩在晚宴上喝黑瓶子酒而遭遇软禁、得罪长官,最后误解上级的命令,偏执地要求向俄国炮兵队冲锋,他的尸体被踏过、战马被射杀,成为光荣的牺牲品。 |
|
克里米亚轻骑兵的灾难性溃退 |
|
精彩的动画制作 |
|
优秀的体制总是在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即使赢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情况下,大英帝国也在重温这场轻骑兵冲锋的失败,很挖失败根源:腐败的买卖军衔体制之下各级军官无能、无知、误判、盲从是造成悲剧的一大因素,上级以己度人、下级没有判断、传递链过长也是几大失败原因。 |
|
非常优秀的战争片。用很长的篇幅和许多细节的刻画来反思那一场以英军失败告终的著名战役,有抨击和嘲讽,也有对军人优秀品质的赞美,场面很大,导演水平很高。 |
|
大阴蒂国好自恋,米高梅的狮子赚足出镜率 |
|
场景弘大,众星云集。一念之差,千古遗恨。 |
|
动画部分是意外惊喜 |
|
浪漫化地展现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轻骑兵冲锋”这一传奇故事 |
|
穿插在影片中的动画段落形象地描述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背景与进程,但正片较为平淡。DL dpc11j3z be5ii5ip (来自: Schwarze Tulpe),字幕射手。 |
|
三星半,风格还是秉承了托尼.理查斯一贯的文艺气息与严谨,将克里米亚战争的巴拉拉瓦高地之役这一历史事件赋予社会批评与黑色幽默,以传达反战的信息。但事实证明,托尼还是善于拍小人物的故事,这种大戏整体太过严肃与平淡,幸好几位实力派演员救场。片头的动画对大英帝国充满了自恋啊…… |
|
我来看5万联军进攻克里米亚 |
|
头重脚轻太那啥了,就这黑泽明就最爱了😂😂 |
|
War, war never changes. |
|
20240702 |
|
穿插的动画真是嘲讽力满满 |
|
很多历史细节,我很喜欢。不过剧情设计和摄影技术真的很一般 |
|
虽说比老版写实,但仍是英国人自我陶醉之作。轻骑兵旅全军牺牲于冲锋不过是神话而已,实际上生还率在8成以上。相较而言,坚守阵地的土耳其士兵要英勇的多。 |
|
66666 |
|
B站解说版。 |
|
本片最好看的地方,就是那些既精美,内容又精彩丰富的过场动画了。在一部历史正片里加入这些极具深意和讽刺意味的动画不仅不突兀,而且让人叫绝!至于正片就很一般了。 |
|
编导对大英帝国与俄国克里米亚战争这段历史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笞 ,充分揭露和讽刺了战争期间英国高级军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军阀作风,正是这些造成了英军伤亡惨重。男主角诺伦在影片前半场还有些重要戏份,下半场其实是以他的视角来观察、记录那帮军官老爷如何昏庸无能、妄自尊大、草菅人命的。影片之中插入了几段动画,有的人解读为大英帝国的自吹自擂,其实大大地误解了,编导其实是对指挥军队的英国王室和女王的反讽,确是画龙点睛之笔。鉴于本片宗旨在于对战争的讽刺、对战争始作俑者和瞎指挥者的讽刺,因而对于战争场面的塑造就不要要求过高了。还有,片名真的不应该翻译为“英烈转”,本片主旨根本就不是为英烈树碑立传的。7.4分。 |
|
三星。大英的指挥官如此的愚蠢和低能,注定了大英的陆军赢得胜利不是因为运气好就是因为对手都是战五渣,也难怪日后大英陆军除了不断溃败就是投降 |
|
动画好评 |
|
冗长无聊 |
|
不知道19世纪打仗真这样,还是电影表达成这样。严酷的战争再电影中,如同儿戏。行军布阵,就像在操场上走秀。影片前半部分英军轻骑兵在伦敦的日常,也太无聊可笑了。影片是刻画了真实历史,还是刻意丑话了英国贵族? |
|
指挥官葬送轻骑兵←_← |
|
跟着古二爷直播看的,笑死 |
|
最后的冲锋场面不错 |
|
我到哪能看到这电影?网上找不到 |
|
最后指挥官们互相各种甩锅,也是。。。 |
|
很忠实地再现了克里米亚战争中Lord Cardigan的有争议的轻骑兵冲锋。属于英国著名的两次骑兵冲锋之一(另外一次是Ponsonby在滑铁卢),当然一样以失败告终... |
|
祖鲁、轻骑旅的冲锋、滑铁卢……真是史诗片辈出的时代 |
|
很有特色的一部电影。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部分细节,我认为很符合实际。战争向来只伴随杀戮,在武器装备不对等的前提下,愚勇毫无意义。 |
|
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中災難性的「輕騎兵的衝鋒」:充满了对大英帝国的讽刺,贵族老爷瞎指挥,结果打成了长筱合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