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式美国主旋律,幽默仁厚自信自强乐观奉献。褒曼的修女简直人见人爱,那种优雅善良幽默最大程度发挥了她的气质特点。但我更欣赏平克劳斯贝的神父,并不帅气却亲和力十足的脸,富有磁性的歌喉,骨子里的幽默与浪漫。故事其实有的地方有些太一厢情愿,比如利欲熏心的商人心态转变还是不太有说服力。 |
|
修女教男孩搏击,坚强和仁爱,与人和睦,善意的交朋友;牧师教女孩写作文,自信和勤奋,发散思维,写出独特的作品;这一交叉叙述接着便是他们一同观赏低年级的孩子们表演舞台剧,耶稣的诞生,稚气和稍羞怯的孩子表演的生动可爱;虽然故事有些主旋律,但是表演得细腻饱满,情绪感十足;小猫玩帽和狗唤人 |
|
没有宗教意味的说教电影,取而代之的是主旋律,美国国歌唱起的那一刻就变了味……只能算作纯粹的儿童片,通过数个小事件表达了修女与牧师的不同观点,分别代表着女性与男性不同教育方式。喜欢英格丽褒曼教小孩拳击技巧那个剧情。没有更多值得探讨的事件去辅助,整体说教套路平直枯燥。原来是《与我同行》续集,有时间补一下。 |
|
http://f.xunlei.com/229810323/file/49ed93b1-4033-47b9-8b08-1db057026f58 |
|
太碎了,如果更多篇幅能聚焦在孩子身上估计会更紧凑好看。我还蛮喜欢教育观念相互碰撞的,教男孩坚强,教女孩思考,教常识和文本也教生存与感知。不过这个故事里教会学校的背景设置真的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吗?是必须要用修女身份来抬高褒曼角色的神圣性,还是用普世的“心诚则灵”能更“便捷”地展现教人向善的主题要义?或者只是为了延续前作里神父的职业身份……总之嗯有些粗糙。另外我也不太理解就一个休假养病的事儿知情不报到底有什么好处,要体现班尼迪克特修女对教育事业虔诚伟大的热爱不一定要用离别来展现,尤其是在观众已经开了上帝视角的情况下,结局褒曼融冰化雪一样精湛的情感流露即使没有这一出节外生枝也一样动人。 |
|
#Locarno71 McCarey回顾展唯一看的一部。 |
|
还有比褒曼更美更高大的修女吗 修女服中露出来的脸就像一块奶酪.. |
|
片子本身很平淡。但是
- Would you like me better if I were a nun? Like in the story.
- No.
- What if I were Ingrid Bergman?
- Now, that's a thought.
- Michael.
- No, I wouldn't like you better if you were Ingrid Bergman. |
|
如果修女都如褒曼那么可爱,神父都有平.克劳斯贝的歌喉,那么每个礼拜天去教堂的人一定挤破大门了。这是一部非常安静温婉的电影就像一股清泉流过人的心田。最后的桥段拍的好美啊,镜头中涌动着两双泪眼。。。 |
|
美式主旋律,褒曼塑造的修女角色相当成功,表演的很出色~ |
|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录音。第六部英格丽褒曼主演影片。影片很寡淡,如果不信教更是看不下去,纯正美国主旋律电影。 |
|
褒曼好可爱好可爱 买书钻研以身示教教男孩拳击术 克劳斯贝教女孩发挥想象力写出独特作文 据说当年影片上映后姑娘们崇拜褒曼那样崇高的修女纷纷上修道院 |
|
看到最后竟然泛起了泪花,【善】远比【恶】难表达,褒曼则是把所有美好的品质最自然朴素的展现出来了。 |
|
尽管我能够理解要和恶人先成为朋友再慢慢改变它们的理念但仍然对一再恶意挑衅别人的小男孩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而感到恶心~它爹的最恶心的还是你得比恶人拳头硬它才服你~说白了还是丛林法则呗~问题是你明明就是个低等动物装什么人样儿啊就好像你能装的像似的~
“修女,毕竟外面可是男人的世界呦~”
“那么~他们做的怎么样呢?~神爹~(抠鼻)”
“呃……(尬笑)做的不咋地……”
|
|
褒曼太美了 哪有这么美又可爱的修女啊 |
|
2023-12-04/淘片 黑白修女2/教会学校教父与修女教育孩子。1.男主收单身母亲女儿入校。故意留级,得知是父亲高兴毕业,2.两个男孩打架,修女买拳击教材,被打的孩子赢了。3卖活动场地祈祷能将新建大楼捐给学校,告诉私人医生做好事可以有一个好心脏,所有者就将建筑送给学校。4.修女患有肺结核。被调走离开时,教父告诉真相,修女释怀。 |
|
与上一部《与我同行》相比,同样是以宗教的题材试图“高台教化,劝人向善”,但是这一部整体节奏是稀碎的,多个支线剧情割裂了主线故事,并且有宣扬用宗教来道德绑架他人的嫌疑。两部电影虽出自同一导演之手,但水准却高下立判。 |
|
7分,是一部还挺温馨节奏舒缓的电影,但本片的问题也在于此,节奏过于舒缓导致基本没有什么波澜,导演对于冲突的弱化使得影片看起来温温吞吞有点白开水的感觉,不过影片中的许多情节设置其实都还是有点意思的,感觉本片要是节奏更快时长更短的话会好很多。本片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英格丽褒曼演的这个角色的个人魅力,这也是我打7分的主要原因,这也多亏了英格丽褒曼本人对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平克劳斯贝的表演其实平平,除了唱的几首歌展现了一下自己的真功夫以外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
|
英格丽.褒曼不愧国际大影星,她的演技精湛、自如人物把握的非常到位。 |
|
其实也是脱胎于“圣诞颂歌”,从那两个求捐助的人的角度 |
|
神父来始,修女去终,father与sister之间不言中的一切⋯ |
|
她那忧郁的眼神透着和善和希望。 |
|
Such a movie could make you believe the world is so wonderful and everyone should do better things. People have six senses(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feeling and being, and being is most important), the girl explained this very well. In any group individual's charm can't be ignored. She must be satisfied with everything to be so peaceful. |
|
Mcarey高超的剧本把几个通俗的主旨立体拼接起来变得不再俗气,每一个人物都丰满可爱。看鲍曼女神打拳击、打棒球、唱瑞典语民谣,做影史上最美的修女。 笑点和泪点因为文本和演员表演的朴实与恰到好处而让人动容。一年级小朋友的圣诞短剧让我笑到抹泪,特别是生日快乐歌,太搞了。 |
|
褒曼教拳击、打棒球、唱瑞典语歌曲 :) |
|
褒曼最为舒服的表演,克劳斯贝这个神父形象也很生动有趣。 |
|
温暖小品 |
|
很多年没见过这样纯粹的宗教电影了 美国的主旋律拍来也说教意味浓厚 没有高深的宗教内容 只是娓娓道来开设教会学校的苦与乐 题材虽然在国内没有什么基础和市场 但并不让人讨厌 克劳斯贝的神父与褒曼的修女非常正面 虔诚的信徒 良师和益友 杰出的教师 得到校舍虽然用了手段也并不坏 小猫可爱 |
|
真美,多美啊。人性的善良我一直保持怀疑,但那么多美好总是打破固执。虽然是主旋律,但并不刻意。 |
|
善意的謊言。 |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035131/?from=search&seid=12862347779217143063 |
|
平克劳斯备教父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褒曼的修女也极其非常到位。故事蛮可爱 |
|
如同童話一般浪漫化的黃金時代,美麗的靈魂能通過最平淡的故事直達人的內心深處 |
|
有爱心的神父和修女,这样的教会学校错不了。 |
|
3.5 |
|
神性的力量,转化为人间大爱的和谐!用音乐,用教育,用笑容。。。褒曼真的人好美,性格好甜,好可爱,而且也好有母性(修女感)! |
|
利欲熏心的商人心态转变还是不太有说服力。 |
|
一切跟圣女有关的角色都可以视作为褒曼量身打造的。 |
|
修女们为新圣玛丽欢欣鼓舞,而本尼迪克特修女却不得不离开学校,她因操劳过度得了肺炎…… |
|
褒曼的脸孔,宾的歌喉,还有亨利乐善好施的心。 |
|
冲突弱了一些显得有点平淡,但是很细腻,结局的处理很棒。 |
|
一开始还以为是《与我同行》的续集... |
|
影史上最美的修女,很难不爱,听到商人要把房子给圣玛丽的时候,褒曼那段演的可太好了。 |
|
女神教人打架也太可爱了叭55555 |
|
最佳男女主角提名~两人演的真好 |
|
这么好的导演和封面也要多加一星 |
|
美式主旋律 |
|
太真善美了 吸粉电影 竟然好几次笑出声 |
|
为Bergman加一星!她太美太可爱了,尤其是教拳击的那一段,Crosby表现平平,唱歌那几段还不错。 |
|
如果生活中有如此漂亮且充满仁爱的修女,善良温顺且拥有如此美丽歌吼的牧师,我觉得没有一个人会拒绝进入“圣玛丽教堂”,冬日亦马上进入圣诞节,看这样一部暖心电影,再合适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