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度很高的essay film 怀疑导演副业是画画的 樱桃 干海马 石榴 大量的直线和圆形的镜子把每一帧构图都分割成黄金比例 加上复古又性冷淡的配色 颗粒感强得堪比侯麦 随便截图一帧都美得像十八世纪的油画 再加上诗歌旁白 前半部分真的被惊艳到 想给五星的冲动都有 可惜论文电影还是不要太长的好 一来很不容易消化 而且很容易变成新浪潮左岸杜拉斯那种的配乐诗朗诵 表演的缺失和从头到尾冰冷的旁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要表达的感情 一成不变的节奏也很快把观众的热情和耐心消耗干净 导致一小时左右已经有人陆续离场 不过如果说我没看哭那肯定也是扯谎 实在是一场很美很私人的感情和体验 等再从湖水中浮上来时我已垂垂老矣而非少年 那年你和鸟儿一起走的 然而每年春天到来时 我想起的却是你 Berlinale2020 |
|
太喜欢了,值得8.2以上的分数,所以给4+1星。另外北影节8.30大悦城场9排12座的女士,从头屏摄到尾真没必要哈,盗摄9张文艺电影的图发朋友圈并不会让你本人变得文艺。 |
|
可能是一连串,真正get到塔可夫斯基神髓的影像,让人想起《镜子》(不单单是因为确实出现了很多镜子,诚然也没有那么“激进”)。能用这种方式来结构家庭记忆,实在是比海南那个最佳纪录片《关于爱》高不知道几百万个等级。更可贵的是,导演并不耽于某种视觉奇观,而是在生活中发现事物,在事物中定格静谧,在静谧中升华出超验。this is not what we called documentary, this is true cinema. 大银幕上真的会美翻。 |
|
一部沉静优美而不无悲伤的家庭影像记录,充满沉浸式的冥思与哲思,台词如诗般曼妙,胶片感如油画,每当看到这种几乎为大银幕定制的影片,就深感「电影」何曾死去的幸福。
每个人均以独白切入家庭史,几乎无同框,言语无任何意义,声道的叠加是词汇的失序和表征的混乱(以各种语言称呼母/女);于是书信成为另一种绵延时间的方式,是记忆的载体——海马耳饰是海马体的外象,烧信一幕令人泪目,这些被写下的字属于一对男女——恰好是我的父母。
镜子成为大海(外)和植物/鸟类(内)的联结符号(各种构图太美),它吸收凝缩外部的波澜壮阔与动荡不安,以滋养内部生命的幽微与生生不息;母亲存在于后代基因序列里,她是照片上缺席父亲的贝特丽丝,是引领但丁游历天堂的女神,是我们这群幽灵攀援的大树枝干。 |
|
#70th Berlinale#奇遇单元费比西奖。家族史的数据库与创意叙事、材料拼贴的复杂呈现。就像一个暑假的午后与父母长谈,翻出阁楼上尘封已久的记忆承载物;而祖父祖母的往事被叙述得童话一般,美丽又苦恼。影片真的晶莹剔透,宛如钻石一样,搁在洛迦诺鹿特丹一定是主竞赛级别。久违的感动。 |
|
看哭两次:一次是结尾划船的镜头,一次是女儿再一次带上海马耳饰的镜头。这是一部无法言说,只能意会的电影。 |
|
葡萄牙散文诗电影,静缓情深,帧帧绝美。1.旁白文学性浓郁,声画或匹配或分离,构成复调视听综合体,画面则以对静物的贴近凝视或对自然的写意呈现为主,清一色固定机位,为观者打开了新的感知视角。2.基调令人想及艾里斯[南方],光影质感则似维米尔的油画。3.对镜子的新颖游戏式运用:手持镜子两端,身体完全隐藏在镜子背后,镜面反射出摄影机一侧的画外影像,在那段森林蒙太奇中,甚至起到了【拟态】作用,观众恍若被邀请来玩[大家来找茬];虚化或遮挡一切的放大镜观看照片段落也颇具诗意。4.室内光影流变,太有感觉;少年吹一口气后渐次传来各色人声,犹如创世之息。5.油画,雕像,精致的动物摆件,微缩帆船,经年累月的邮票,剪掉人的照片。6.植物剪贴本,满满6盒贝壳,近百根孔雀羽毛,耳朵上的海马。7.母亲复活、变成树或鸟的臆想。(9.0/10) |
|
非常特别的一部电影,像是后辈在翻一本家族相册,一边看一边从简单的影像中提取一些回忆或者人生感悟,虽然有些破碎,但看的时候一直有一种看《百年孤独》时的波澜壮阔。 |
|
试图为观众展示出影像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胶片呈现出的油画质感,拼贴成了一首影像的散文诗。家庭成员用极具文学性的独白将家庭史娓娓道来,稍不留神就陷进了回忆的漩涡。它是优美沉静的家庭记录,流露出的记忆质感干净清澈。物成了这些记忆的载体,象征着父亲的大海,与象征着母亲的森林,似乎永远有着隔阂,结尾时将树带入大海,两人终于在记忆中团聚。 |
|
#BerlinaleEncounter 相比于对影像丰富性和节奏游刃有余的驾驭,导演年轻的出奇。 |
|
胶片最高。太美了,只看截图都会给五星的诗意美片,每一帧都要命 |
|
一部可视化的文学作品,声画关系完全调转,画面更多地承担了功能性作用,唯美动人。 |
|
家族记忆,家庭故事,也不一定要拍成访谈录,拍成琐碎日常,拍成这一种就高级多了。 |
|
万物静默如谜。宁静、神秘,又浓烈、隽永。关于隐藏在万物中的母亲,关于在大海中不停漂流思念着的父亲。我们如何像鸟一样对抗地心引力,对抗不可阻抗的时间。又如何拥有像海马一般脆弱、美丽,跨越山海的记忆与爱。诗意的旁白与静美的画面,诉说着看不见的心灵伤痕,就像镌刻在天空中的鸟儿飞过的痕迹。用身体、语言、油画、注视、镜子、信件,火焰,用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波浪,潮湿的灵魂,温柔的吻,用一切的一切,记录你,留住你,然后,等待在新世界再次相遇。 |
|
完成度无可指摘。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部偷懒且狡猾的电影。年轻导演有意规避自己写作人物和构建剧本可能有的风险和欠缺,且确信以自身对影像和诗意旁白的掌控力足以保证电影的下限,这种心态再熟悉不过了。只是这类站在影史巨人(尤其是维克多艾里斯)留下的遗产安全区里的创作(《春江水暖》也属于同类),因为缺乏了一个真正的面向空白,从零到有的开拓过程,指向刻意铸成,也过分单一的美学终点(因此禁锢了观众),也丢失了发肤于表达欲必有的重量和活力。电影人们还是得更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啊。 |
|
生灵与爱,上帝之书。BJIFF@UME华星 |
|
气活伯格曼 气死戈达尔 |
|
这镜子用的,生怕大家不会分析似的。整体给人的感觉有些故作姿态了(想想利纳斯他们如何在日常中制造超验的感受,绝非如此刻意),影像和旁白的结合也比较一般 2.5 |
|
5/5 堪称2020年度最惊艳我的电影!去年有《幸福的拉扎罗》,今年有《鸟类变形记》,小语种国家总是会有令人惊喜的好作品,而能观赏到的我们又是多么幸福!戏剧与纪录融合的拍摄手法,颗粒胶卷带来的无与伦比的镜头质感,辅以诗意的摄影和意境深远的念白,疗愈作用无比强大。此片的豆瓣电影简介已经非常完美的揭示了影片的内核,再此便不多加赘述。最后要表扬下字幕组,翻译的太美了。 |
|
美术馆影像 |
|
一边瞌睡一边看,船在海上,树在山中,静谧物语,语页呢喃,鹰化为鸠,鸠鸟入海,化而为蜃。维克多的南方渊面黑暗,维克多的蜂巢暗中有光,维克多的榅桲年华老去,杜拉斯的呓语最好无人能懂,伍尔芙的幽咽海浪最好催人入眠,一边打瞌睡一边看,船在海上,树在船中… |
|
#2023.5.14小西天 风干的海马耳饰、裁去了父亲的黑白相片、阳光下半透明的橘瓣、灰烬里银色的字迹;来自各殖民地的邮票、报纸头版萨拉查去世的讯息;白鲸、贝阿特丽丝、勃鲁盖尔的画作、布莱希特“人们诉说河流的暴力,却对容纳河流的两岸的暴力视而不见”;不同语言读出的母亲和女儿,小提琴奏出的恰空舞曲,圆形镜子映照出的湛蓝的海;“死去的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离世,死亡是一个活着的人才会面临的问题”,母亲披散头发潜入水中,植物在废圮的房屋生长,小船载着抽芽的树缓慢驶离。
在黑暗的影院里哭得不能自已。影片的语言让我想到卡尔维诺、安哲或《石榴的颜色》,导演以诗的语法组合起直觉的、身体性的影像,而这些极私人的影像又关涉着《百年孤独》式深沉的复调主题。倒放影像里叶片被重新安回枝头,我们藉由电影召唤那些远去的离魂。 |
|
只睡了半小时୧(๑•̀◡•́๑)૭!(北影节再见! |
|
这是一部极度导演私人影像的作品,它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呓语,都让我心醉。我沉浸在影像里,亦如沉浸在他人的回忆里、情感里、大自然里与神迹里。 |
|
often I notice that the sea doesn't care about my problems |
|
这是一部完全依靠旁白来讲故事的影片,通过往来的书信和不断切换叙述者的心声来反溯家族历史。镜头捕捉了大量树木、海洋等意象,比喻父亲如海,母亲是树木,哺育了孩子们长大,成为翱翔的飞鸟。本片用很多篇幅描述了母亲离世后子女们悲痛的心情,但又觉得她并没有离开,仿佛存在于身边的任何地方。亲情绵长感人,但是不太喜欢这种表现形式,很多时间影像与旁白是分离的,让人觉得沉闷,有时候不明所以。导演更像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迷宫里絮絮叨叨,外人并不总能打破这层“壁”与其文本进行交流。 |
|
对白写的非常诗意,用一系列的物体串联起家庭的记忆,节奏处理的也非常娴熟,16mm的质感漂亮如同一件艺术品! |
|
5.3/10 #2020观影补标 一种最糟糕的“伪自然主义”,一切看似自然之物都以标本或装饰的形式静止地被镜头瞄准,正如猎枪对准猎物,正如一种鉴赏家对于收藏品的政府,一种高调的人类征服者的殖民态度。而画外音更是加重了这层矫揉造作的“展示”之意图。 |
|
懵而见撼。诗画诗声,将源出诗意的文本——父母的书信——按照时间组织起来,通过看似流水帐的形式,以固定镜头为主构建对应的诗意画面与空间,再根据画面添加有源或无源的声音,让空间活过来,自己形成时间,从而变成一部优美感人的诗散文电影。本文与声画的关系一直在变,或平行或对立或类比或全然无关,各自的诗意根据这种对位关系又形成了第三重诗意。胶片的质感真的让人陶醉,仿佛又回到了恬淡的旧时光。 |
|
献给母亲的电影诗,画面极美,但私人化的记忆是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给普罗大众?情感也许是个闭环,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
|
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的原因。【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10排13座/50¥】 |
|
感觉像看了一部幻灯片播放形式的配音静物PPT。对生命的眷恋,是不相信轮回的一种执念。 |
|
不记得了但是看了好感动要哭了
母亲是树我们都是鸟 又或者母亲也是鸟 变形后以不同的方式来到我们身边
从mae到filha |
|
有那么几个镜头 太美了 实在是太美了; 整体其实可以更好而不那么装置+论文 |
|
他们总有一天变成鸟,关于时间、历史与家庭的印象派呈现,是属于哲学艺术范畴的。 |
|
近来看过最美的电影,一首家族回忆诗,16mm配以如画构图和诗的节奏,在大银幕看真是享受。“仲春时节,却有如秋天般悲伤”,不断出现的镜子,仿佛反射出了当下的一缕现实。“有些东西,比火焰更强大。” |
|
杀手级的16毫米,试图推起巨树的那个镜头绝对是罕见的,令人对电影充满希望,影片作为一次梦呓般私人影像与声音的体验令人满足,但仍然可以更轻更灵。 |
|
闭上双眼,首先是海风的气味,海马被挂在耳后,像是回忆的助听器。飞在空中的鸟儿,靠不到岸边的船,被烧毁仍留有字迹的信,长满空房子的植物。人和面孔被声音抛向空的时间与空间,记忆慢慢淌入耳朵,哀悼在掌心展开花瓣,我的心就这样在祈祷中被浇灌,我所有的梦都在这里停止。 |
|
想起《石榴的颜色》,甚至更甚一筹。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散文诗形式和胶片拍摄,去讲述家族祖辈的故事。也是家族父母叔叔辈与小辈一起对祖辈的追忆和告别。摄影很美,但实在不喜这种温吞的节奏,昏昏沉沉地睡了几分钟。 |
|
有点失望。一场关于时间、情感与家族的形式艺术,以绝对旁白的方式来进行叙事,那这精致胶片质感的复古影像却无法融入到整个故事当中,也确实跟老塔的镜子有一点像,不过老塔的镜子虽然看不懂,但是有一种流淌着的镜头美感,而本片的影像则是剥离了叙事,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导演的一种炫技工具。 |
|
#Berlinale70th 21# 是我本届电影节看过最美的电影。唤起了很多童年里的回忆,导演在用影像的美丽留住失去,远去的父亲,航船和鸣笛,埋葬爱情的信,遮住眼睛的羽毛,和一部写给母亲的电影。孩子不断变换的面孔,影子像是空中的游丝,在某个瞬间攀附上被我深埋心底的爱意。影片最后市场偶遇逝去母亲的旧识的那段对话,超越时空,让我刹那觉得也许人是不太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
|
从picture到photo,从film到movie
从静止到动态,留白越来越少,留给人类遐想的空间越来越少。
就像人的祖先从海洋走出,一支成为了人类,一只成为了飞鸟,人类还可以游荡在海洋,但再也不会长出翅膀。 |
|
佩涅罗佩纺织,信是布,是爱人存在的证明,等待她水手的抛锚。柑橘属乔木疯长的地中海,陆地植物是征途的起点和终点。母亲死去那天,孩子从枝桠上掉落,变成种子,带着细小的母亲的印记,变成鸟,斯芬克斯的谜底。Esperança,你十年前在另一本小说里也不期而遇读到过“希望”的名字。 |
|
总算看到此次北影节乃至今年最爱一部,葡萄牙的《鸟类变形记》,也是今年柏林主竞赛入围片。观影感受如此舒服,可能得益于上一场舞蹈纪录片《再现康宁汉》我彻底睡死过去。精力和感动也就都留给这个葡萄牙女版泰伦斯马利克了。当然,跟大我的马利克完全相反,画外音不间断诉说家庭私记忆的这个导演实在微我。 |
|
blossom |
|
你逗我 這是學生作業啊 |
|
一首散文诗。 |
|
画面确实挺沉静,但太装逼了,就是表现想念父亲。有人说那是学习塔尔科夫斯基的镜子,我觉得那是给它脸上贴金了,这部片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
so so so smooth 是最近看过最饱含深情的片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