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电影还给电影后演员还剩下什么?前40分钟太打动人心了,以至于后面动画反而相形见绌。罗宾·怀特,终于记住了这名字。不是“阿甘正传”里永远在路上的女孩,不是“共犯”里被冤屈的林肯谋杀犯,不是“纸牌屋”里无情的政治女性,她叫罗宾·怀特。 |
|
没完全看懂,不太喜欢这种画风。总体上是一部梦蝶型反乌托邦电影 |
|
3.5;采用了莱姆原著中致幻剂达成未来狂欢盛世的概念,但比起原文本之高度隐喻、时间线之跳跃和政治指向性之强,本片的重点紧扣于母子关系的羁绊与电影在未来是否有存在必要,倒也别开生面,毕竟原样呈现原著极其困难,影片在情感部分的浓墨重彩弥补了想象的不足——虽然多少因轻“技术”而显得清浅。前半部真人部分还可以砍掉些,动画部分的华彩很美,但流于浅尝辄止,这么好的概念落脚于“爱”还是太美式了。 |
|
与原作氛围相比改编可以用『绝望』二字来形容。娱乐至上的社会以数码取代真人演员,二十年后在大区域内进行致幻药剂实验,四十年后人类缩回精神世界的壳里等待死亡。象征自由的风筝撞碎钢铁飞机只是梦境,或许此刻的我们都不是真实的。 |
|
真人部分漫不经心,动画部分力挽狂澜。 |
|
近年较为罕见的软科幻大作《未来学大会》,真人加动画的啮合,令观者脑洞大开,上天下地、云里雾里。但探讨的主题似乎有些嫌多,前半段像《33D》那样大肆讨论电影的未来——尤其是真人演员的未来。后半段正式进入了嗑药的真实与虚拟世界讨论,无奈不知如何收尾,倒打一耙,以此生不渝的母子情收场… |
|
好久之前看过,前几天还在微博上推荐,到头来自己都还没在豆瓣上点“看过”……关于这个片子可以说的太多,现在只说一句:这片子早晚被封为神作! |
|
能拍出这种电影的 一定是神 |
|
真人部分略弱,还是动画部分更有味道。绚烂与绝望 |
|
电影本身拍得很糟,但是玩了几个概念,还挺有意思。比如什么是自由意愿free will?什么是自我?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分野在于何处?不过每个概念都是混沌带过,不够深入,整个片子有拼凑的感觉。 |
|
凡是和哲学和未来学沾边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烧脑,一个不再需要演员亲自表演的未来,一切都被数字化和电脑CGI取代,让演员在大银幕上永不老,甚至让死去的演员的复活。但致幻的未来世界依然绕不过一个人一生中的那些遗憾和不圆满,无论从幻觉中找到多少次弥补的机会也都是让遗憾更遗憾。★★★★ |
|
致幻剂是人类精神最后的堡垒?飞艇是现实与虚妄交融的集控站,不仅在其功能,更在其形象表达。动画化的未来世界,消瘦了人类实质的肌体,却让繁花与哲人成为生活之中心,不在乎现实的得失,享乐在互动的高等灵魂层面。回到现实如直面遗憾的过去,谎言洞破,这转折真叫我悲悯。亲历一遍,爱更无憾。 |
|
很少看到这么难懂的片子了⋯⋯不过大半原因是因为电影用词较深,对话快,所以语言跟不上吧(VO法语字幕)故事和观念是明白的,但逻辑与细节难以理解。三个聪!明!姑娘看完了面面相觑,大叹好!难!懂!!!不过不懂也不影响欣赏,动画部分非常美,一定有吃一些致幻药品才能做出如此画面吧。 |
|
[想看2014-01-02] 2013戛纳双周。女主角用本名出演且cue本人的职业生涯这件事还是蛮厉害的,有点想看看莱姆的原作。对未来反乌托邦的描述也太套路了点(反乌托邦故事里,看到抵抗军就想笑),加上对影视行业特别套路且说教的自反……当然真人进入动画的那个时刻实在是美妙,动画与真人的对比也相当棒,但是其实缺少一层两重世界穿透性的互动(就是动画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空间里怎么对应),这一点上[盗梦空间]和[头号玩家]都做到了。虽然确实是好片但实在打不出五星。 |
|
改编得太不行了…落脚点竟然是母爱和爱情,故事也由万花筒般的群像变成了女演员一生的故事,上午刚看完把全人类讽刺个遍幽默感爆炸的小说晚上看到这个真的窝火 |
|
一部关于迷影哲学的终极寓言,前半段还在阐述数字时代技术奇迹与传统行业情结陨落的对立矛盾,后半段就将这种潜在的存在主义迷思直接放大到结构置换的无限解读中去。看似宏大叙事背后的背后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选择,爱,家庭,梦境,重生。动画制作秉承怀古迷幻风,配乐煽情恰到好处,信息量也很大。 |
|
好烧脑,一开始以为是讽刺未来科技和电影工业的(喜欢!),变成动画之后发现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然后变回真人之后就彻底没边儿了。。。这思维真是比里面的翅膀和风筝还要无边!我要看原著!另外你们是不是都没看出来演罗宾莱特的女儿的是超脱里面的贾斯汀碧波啊。。。 |
|
科幻概念玩的飞起。乌托邦固然虚幻,可现实同样不堪。在这么个娱乐至死的梦幻乌托邦时代,动画沉浸取代真实社会,如何辨别真实与梦幻未必最重要的,是否有勇气逃离“柏拉图的洞中世界”才是脱离的关键。本质上,都是现实里给穷人精神高潮的维稳工具,穷人是不配拥有“自由意志”的。大趋势看,这概念可能真的就是未来。7.8 |
|
科技时代先是把人变成一串代码,然后是变成化学分子,只要闻入味道就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成为你想成为的。从神话到后现代社会,一切转瞬即逝,你不再是你,而是被他人利用,成为他人的注脚,而这种伤害和失去是相互的。罗宾怀特,阿甘喜欢的女孩和纸牌屋的总统夫人,在片中演出了作为演员的复杂。被机器捕捉表情的那段是失去演员这一身份与职业的开始,这种时光的奔赴不会回头。在吸入药剂成为动画人物踏入麦拉蒙号的时候,舒伯特的D929第二乐章响起,描绘着变成代码后的电影明星,电影这一最年轻的艺术,到最后或许真的会成为刺激大脑的电波,对于追求大片的当下真讽刺。 |
|
优点:有想法的改编,没一门心思“还原”原著;缺点:对真-幻关系的讨论有亮点,但基本上是原作的功劳,编剧自己添加的伐木累故事属实平庸,说充满哲思的相当一部分应该都不思吧,与此同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于简单化以至于使这种批判沦为姿态丧失有效性。还改不了非要给真实找一个“保证”的基础主义毛病,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没有改变,掌握表象之后的所谓真实当然没有任何反抗-生成的可能。 |
|
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評價這麼低!!根本就是cult片神作! |
|
#豆瓣春日影展# 非常创新,颠覆的乌托邦类型电影。影片有很多含蓄的隐喻,虚拟网络文化、知识产权、权利、自由、恐怖主义、资本主义、生命延长……
前半部分是电影业的未来启示录,罗宾的形象、她的所有情绪被扫描进了电脑,从她签约之日起,她就被禁止表演,再也不能表现她的才华;后半部分动画是离奇怪诞、充满想象力,迷幻的世界,大多数人否定真相,选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7.5/10) |
|
影片与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原著的风格迥然不同,导演无意于用形象消费盛行的景观社会来讽刺唯心主义者设想的乌托邦社会,而是紧扣母子关系,用一针一线缝制起娱乐工业的改革和人类文明的异变。从某种角度上说,看似割离的后半段其实也是关于未来娱乐——尤其是电影的“超量”发展,即实现从制作虚拟化到影像精神化,我们不知道40年后电影会变成什么样子,会像影片中那样在每个人的脑中上演吗?通过迷幻药真正而直接的实现欲望的投射?自由选择的同时会失去“自我”吗?《未来学大会》通过另类的方式探究未来世界的娱乐方式,通过诡谲的动画展示反乌托邦社会的存在形式,令人向往又恐惧万分。
结尾,母亲通过自由选择经历了二十年不曾谋面的孩子的一生,在人类即将消亡的精神居所内证明了“自我”的意义。 |
|
谨以此片献给罗伯特·泽米吉斯。
属于电影的媒介自反,旧的消亡、新的诞生,剥离掉五感才能真正的拥抱未来。戏内戏外双重的自我扮演与自我实现,动画世界反写现实世界,以凝视观者的“真实”面孔开篇,又以望向母亲的“虚拟”面孔结束,在属于潜意识与爱的海洋中遨游。无数的经典电影被解构成一块块积木,与莱姆的原始文本共同构建起这场致幻的梦境,一场革命足以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而那列进站百年的火车也终有出站的一天 |
|
人类的进化靠着幻觉实现了。在动画过程中,感觉一切都是幻想出来的一样,后来回归到了现实,真的已经是未来了。女儿有多睿智,当自然主义者,回归到现实看见那些沉迷幻想的人穿的衣服,还是当自然主义者的好。 |
|
扫描与致幻一前一后,两种虚拟形象逻辑一致,都是虚幻对现实的反噬,不过当中过程太过跳跃。 |
|
电影的前篇和后篇完全可以切开来看,前篇是对现在社会对娱乐精神的讽刺,一刀刀切开电影市场的痛点,很多人看电影看明星就是单纯的猎奇与消遣,不需要背后的东西。电影后篇完美的用动画承接不突兀,反而显得魔幻,又是对科技发展的讽刺。可以算是另一个版本的黑客帝国,只是更加普罗大众罢了 |
|
米歇尔冈瑞加塔可夫斯基,再来点韦斯安德森和特瑞吉列姆,造就了如此超越时代的作品,那游离飘渺的视角是否来自于人类也未可知,可能电影本身就是属于未来的,但我们却依然能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为其中的影射而思索,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庆幸,庆幸我们还存在于能够感触的世间。 |
|
暂且称之为科幻 是因为他已经是后后cyber了 所以叫cyber有点out 再说cyber的东东 也都属于科幻 这个是超级有意义的探讨 而且在药物制造的世界里 还有所探讨 动画的风格又是这么新派复古 很酷的片啊 |
|
感觉像Matrix的LSD反乌托邦版本,但是脑洞实在太大已补无可补。这得磕多少药才能画出这么妖冶的画风! |
|
太忧郁 |
|
挺不错的,很有想法 |
|
动画感觉不过瘾 |
|
16.3.27 “你是我今天见过的第六个罗宾·怀特,不过你是最像本人的一个。”我认为片中酒店服务员这句不经意的话与结尾照应起来,是对本片进行最深层次解读的关键。21.11.23 时隔五年,资料馆大银幕重温。 |
|
重看@filmoteca 一场漫长灿烂,旁若无人的荒芜悲伤。唯有告别现世才能在幻境重逢,母子存在彼此之中的恒久命题。极其meta的设计把现实的边界推到无限远,全部思绪都溶解在大银幕和Richter造就的惊人沉浸感之中,真是史诗级别的杀伤力。 |
|
风行版本有阉割和马赛克,让人倒胃口,很遗憾是在ipad上看的这个关于梦的出色演绎。居然部分取材自列姆的小说。 |
|
以演员切入电影这个本就是一场盛大致幻的派对,在其间光鲜与噪声中讨论虚与真,相当自洽的一次改编。当现实一片荒凉绝望无可依靠而梦中斑斓瑰丽所愿皆有回应,你会怎么选?一次次走进电影院就是我的回答了。落脚于爱的底色不免有点缩小了格局,但那动人一击或许就是穿破所有虚幻最后的真实、人间唯一的值得。7/10 |
|
动画部分像今敏,都是梦一样的非现实却有逻辑和能让你看下去的事件发展过程,而不是故作姿态不讲清楚。电影有几个层次,从开始女主对互联网化后人的形象不再属于自己感到无奈到从全无自我的麻醉假象世界走回来发现现实更加空虚的绝望,给人一层强似一层的震撼感。可惜bug颇多以及女主情感诉求不明朗。 |
|
年度神片,刷几遍都不够 |
|
很精彩的故事,现实与幻境的两难选择。关于电影(乃至于世界)的未来设想非常可怕。我一直在想进入动画世界前的那句话,想主角快点回到那个地方,把所有一切当作幻觉,然而似乎并没有这个设定。 |
|
神作啊,后半截磕了药似的嗨。你所见都是内心的投影,如果给你一瓶安瓿,你会去往哪里? |
|
構想優於實踐,眼高手低的作品,若動畫世界部分用3D表現應當比2D更好更震撼…… |
|
数字化演员时代。这个要比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要深刻得多。 |
|
奇幻/纸牌屋凯文老婆/云播在线看片季 |
|
为了维持住演员的青春对其进行三维扫描,保存其虚拟形象,用于后续电影的拍摄。摄影师纷纷失业,当起扫描员。在电影里她多少岁都可以,青春永驻,现实中却不断衰老。一方面觉得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觉得太绝望了。 |
|
8/10。前40分钟的乏味铺垫提出了类似[西蒙妮]的概念,制片人讲解借用明星形象的条款时传销般的口吻,CG灯光包围的片场里罗宾怀特满面愁容的笑,对电影工业的反讽深刻又阴郁。进入动画部分超级猎奇,看着色彩大爆炸的世界却找不到一丝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人生痛苦的是一觉醒来眼见荒凉、无路可走的现实。 @2016-05-20 19:02:18 |
|
线索太杂了 |
|
由真人版浅显的概念逐渐抽象拔高,到动漫化嗑药般的八门全开,随社会/技术浪潮沉浮,从开发,适应,依赖,沉迷,坠入,是人群的分化,走出洞穴的,又退回洞穴。 |
|
赞~ |
|
再狂放的影像也带不动这渗水的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