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你要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 |
|
锡兰的片子,与其说是讲故事,不如说是拍状态。独身的城市男性知识分子,生计闲散无忧,却也无聊沉闷,闲来打打飞机,开开嘴炮,孵孵酒吧,看看老塔的<潜行者>跟<镜子>,撸撸A片…可就算是这样寂廖的状态,也恨有人闯入和打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叫什么来着?PS:锡兰跟老塔,是最会刻画风的导演。 |
|
现代人的孤独感最可悲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疏离,却在各自追寻与他人的联系中被彼此推得更远。这种精神困局正是锡兰[远方]的主题。我们曾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里见过类似的追寻,只不过那里真正的中心是一间空房子,而这里的公寓则充满了生活的细节。人类最终只能通过这些物件才能间接地相连。 |
|
进城务工的乡下亲戚,性格孤僻的摄影师。毫无共通点的两人,终究没法离开各自的孤独到达远方。两人都只能躲在暗处观望,一个无法开始,一个不愿结束。 |
|
孤独是什么?是面对面却无法交流,是肩并肩偏只有挖苦,是私人空间被侵犯的恼羞,是想高攀却遭白眼的失落,是心口不一的尊卑自照,是切肤之痛的矛盾互攻,是一恍惚就来不及说出那个字,是爱之切切却已没机会上前。 |
|
锡兰成名作,戛纳评审团大奖。表现人情的冷漠疏离,沉缓冷冽的基调,固定与横摇长镜,各种画外空间运用,精致构图(不少框中框及遮挡式构图)及精简的对白等都像极了安东尼奥尼的无情节电影,公园树后偷窥也令人想及[放大]。细节:老塔[潜行者]&黄片,鞋柜,偷听,怀表,拍死老鼠以避猫,烟。(8.5/10) |
|
慢,闷,于是更显的真实,点到为止的留白式叙述,却又有种不满自溢的张力;飘雪的伊斯坦布尔,男人之间的隔阂,被物化抑或意象化的女性,远方其实并不远,只是自我的缚束让那看起来遥不可及;摄影加分太多,牛得不像话。 |
|
略闷,慎看。长镜头,慢节奏,少对话。锡兰的摄影总是有加分的。类似的的故事其实国内也有不少,难得的是导演能抓住很多有趣的细节,在心理描写上得到了极大的丰满。很多地方都太妥帖了,尤其是那个城里的摄影师,这是不是锡兰自己的生活经验啊。 |
|
锡兰主题比较直白的作品,Uzak翻译成远方不太妥,有些削弱/混淆语境。两个孤独的人生活在一起并不消解孤独,而是产生疏离,很普适的是两人即使在原处境仍是一种局外人状态。锡兰的镜头语言很适合捕捉疏离与孤独。可能是题外话:近代以来伊斯坦布尔知识分子的身份归宿一直处于一种纠结摇摆的状态。博斯普鲁斯海峡便是历史和文化隔阂的源头,眺望它就是一种“呼愁”方式吧。这点锡兰和帕慕克很一致。 |
|
如何用镜头语言刻画距离感的最佳指南,从无处不在的物理上的区隔(房门、室内与室外、公共场所的遮蔽物)到多处浅焦镜头,把两位主角完全地与彼此、与周遭环境隔离开,无时无刻不在塑造一种哪怕共处一室,也如在远方的疏离。话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总在发出声音的门和地板,每一声嘎吱都如一次沉吟,一次呼救。锡兰真的很会用天气讲故事,雪简直是他用来塑造无助和寂寥的最佳道具,这在数部作品里都有所印证。两位主角看似差异极大,却又经历着完全相同的境遇,特别是悄悄跟随心上的女士又无果而返,两处情节的展开和节奏几乎一模一样,然而和解又不会如期而至,深夜查看被粘住的老鼠的镜头也许是他们唯一一次采用同一视角,唯一一次相互体认的可能(但下一秒,楼上窗内的和楼下路边的,距离再次拉开)。 |
|
你常说,你该像塔科夫斯基那样拍电影,那么你为什么不试图忘了那些往事? |
|
锡兰的作品中这部最忧伤。农村的小伙来到城市投奔自己的亲戚,寄人篱下的生活,表哥的冷漠自私,自卑的出生,城市人鄙夷的目光,暗恋的女孩不敢说出口。下雪的伊斯坦布尔更加寒冷,找不到工作独自一人惆怅的在海边踟蹰。这样的故事你一定听过。城市改变了你,现代化综合症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
|
看完就像有一记闷闷的重拳打在心口--现实中就是有这么多无法调和的矛盾,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言说的感情。当最后人离开了,通过一只表弟留下的烟,反而感受到了他对他的一丝理解与和解。 |
|
其实远方一无所有,其实伤害误解疏离间隙都来自于亲近的人,因为尘世永远无法看透;镜头太美了。 |
|
第一部在电影资料馆看的片。非常让人纳闷,居然全场爆满,这么闷的导演不是应该会吓跑很多人吗。标准闷死你不偿命。但是由于最近各种爱长镜头加大师级摄影和调度。所以导演深得我心,那种优美的调度,配色建议大屏幕观看。另外,锡兰每个主角都有呢么点肾虚的感觉,也算是个人风格之一哈 |
|
这部戏剧性明显比前两部强嘛,一个是离婚后的落魄,一个是初到大城市的迷茫,但两个孤独的人同处一室就成了尴尬和冲突。仍然是乡愁,还有几处幽默和超现实。 |
|
镜头缓缓流动,处处透着湿冷的感觉。关于人和人的距离,那种淡漠疏远就像伊斯坦布尔的雪。没有人比锡兰更懂得如何拍亚细亚的知识分子了... |
|
本片荣获2003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土耳其最佳年度导演和最佳年度影片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3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两位男主角双双荣膺影帝称号。© |
|
基于视点的远方,其实含有的内容是距离。马赫穆特与尤瑟夫并非对立的人,而是重叠的人,重叠在故乡与愿望的远距离、过去与现在的远距离、爱与失去的远距离等等之上。远方的锡兰,细腻、冷静的锡兰。 |
|
8/10。开头走入丘陵白雪的标志性远景,象征表弟远走他乡的迷茫命运。表哥看若干遍老塔的电影改看色情片,偷听电话,偷窥丢弃装有死老鼠的垃圾袋,被玩具小兵捉弄,同行小聚谈摄影又缺乏人际互动,终日行走在天色阴霾目睹对岸的清真寺和倾斜的货轮,结尾拿起劣烟传达出自我修复、个体与外界的不可调和。 @2016-11-17 18:57:01 |
|
真的拍出了人类通感,欲望下徘徊逃避、理想主义的崩坏、凛冽的寂寥孤独,对仗工整地描绘出了逾越阶级的生存困境,兄弟二人跟新世纪初经济孱弱的土耳其一同阳痿。如果将马姆的前妻移民加拿大的后记拍出来那就是《山河故人》了:走到哪,脚下终究土地,不必赋予意义或是乡愁…… |
|
情状电影,孤魂野鬼般的城市游走,从满天白雪到夜幕昏沉,从故乡到远方。间离的家庭与孤独的人生,共同发散出一种自我流放气质。锡兰的镜语体系相当适合把握与呈现此种现代性城市中人与人间孤独/隔阂的景观,摇摄/特写均带有某种流动的诗意气息。 |
|
好丰富啊,生活流中自有应接不暇的细节。捕鼠、梦里摔倒的台灯,都是神来之笔。偏爱环境声。还是觉得室内戏更好一些,两个男人的角力,失业与失意,渴望女人;室外做凝视状的大特写,虽文艺但矫情。锡兰有点自我代入吧?讲到老塔、摄影已死、反对商品化。对于城乡的远离,结尾有无奈的歉意。 |
|
难得发现锡兰幽默的一面,踩粘鼠器的一段看乐了,执迷的长镜、氛围和人物状态熟悉依旧,城乡间的矛盾和影响,由一对表兄弟的日常相处细腻呈现,细节上锡兰花了不少心思,特别是怀表vs扔鼠的人性对比尤为巧妙,最后的那根烟流露出浓烈的忧伤和惆怅,在不断地失去后,仅剩对远方孤寂的凝视。 |
|
有人觉得闷,是因为只看见人沉默,听不见物在说话,绿植摇摆,海浪起伏,风铃晃动,电视机沙沙响,玩具零件扭身体,人有苦说不出,物便有了生机。 |
|
时间才是距离,很难想象原来一块看毛片的兄弟坐下来一起看老塔,其实也很难再一块坐下来看毛片,时间过了我们长大了心境变了。远方在未到达前总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词,表弟坐上大巴前可能无数次憧憬表哥的盛情与大城市的机会,可他真正站在表哥面前,包含在大城市之中时,才能体会到那是一道冰冷的鸿沟。 |
|
1星给逝去的伊敏·托普拉克。最看重的就是锡兰的人文关怀,他作品中人与人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而又真实。摄影很美,对白很少几乎都是纯镜头语言。觉得这种电影比那种特效堆积起来的电影有味道多了。 |
|
依然是困顿的无处可去的人生和无处安放的孤独。轻而易举把无数中国导演想拍的东西拍出来了。然而中国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电影。 |
|
同是寂寞沦落人,至亲何必言相对。能对自己坦白,其实已经不错。 |
|
居然很好看,没有废镜头,完全不闷,戛纳双男主没有丝毫表演痕迹,完美演绎了生活的窘迫和寄人篱下的寒酸感,细节很抓人。最后那盒烟是一种“和解和释怀”,伊斯坦布尔当然不是你的,但我在这城市生活数十年,它也不属于我。 |
|
被锡兰圈粉了!真大师之作,极简的叙事,内容却极其丰沛。两人的格格不入,各自面对的孤独,在阶级的外壳下,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是不可跨越的孤独。最后一个镜头很有蔡明亮《爱情万岁》里的味道。小细节完整构成叙事链,非常高级,非常精确!很好奇剧本怎么写,这故事几句话就说完了。 |
|
广角镜头下的伊斯坦布尔冬日太美太深沉。远道而来又怃然离场的表弟,逝去的爱情和不可说的误会,偷偷摸摸的情欲,幽咽的航船汽笛,隐约的狗吠,一无所有的焦灼,帕慕克笔下的呼愁。 |
|
有人说人体七年换一次血,可能就“变”了一个人,曾经亲如手足的表弟也就变成了“闯入者”。两个人各有各的困顿,交织在一起就是国家与时代的迷失,或许还有生命的荒凉。这竟是我看的第一部土耳其电影,当然也是第一部锡兰,摄影大牛,节奏沉闷,观感虽不十分愉悦,却后劲儿十足。 |
|
影片对于亲戚主客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得入木三分,从一开始的接触,随后的相处,最后的矛盾,循序渐进,让人感同身受。 |
|
翻译成“距离”似乎更妥当一些。冷冽,疏离感,行动代替对白,生活细节中的幽默。镜头就不用说了,明显的自传感,演员都与自己有七八分相似。男人与男人,男人与女人,人与城市,格格不入。反倒是乡下的男主和远在农村的妈距离更近一些。伊斯坦布尔的雪。 |
|
SIFF 第三部 孤寡城市艺术家潜行者看一半换成porn
非常真实了。 |
|
“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锡兰的风格雏形,太像蔡明亮的电影了,结尾这个长镜头想到了《爱情万岁》,两兄弟的故事,大城市中的冷漠孤寂,话语极少,前面大部分都是人与环境共同营造的孤独感。不知道锡兰找的景是碰巧还是什么,这么大一艘沉船哪里找。 |
|
Nuri Bilge Ceylan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奇哈格的初雪、塔克西姆的电车、贝伊格鲁的电影院,我最初爱上伊斯坦布尔的一切,都在这淡淡忧愁的电影里。 |
|
全片深焦长镜与浅景深长镜以及稍短镜头结合运用 实在太舒服 应该是同期声 非常自然真实细腻 给观众感知体验 置身之中 早春融融 静中取其细腻之声 / 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 太美 |
|
资料馆2014.7.1.7pm 空间营造和构图都很厉害,对场景转换的完全省略要求观众时刻参与。哥哥从后景的书架书桌处(文明化)走到前景,和阳台上头上响着风铃抽烟的弟弟只隔了一道门,他犹豫了一下,却最终把门关上。最后的镜头虽然有些俗套,但作为一个反思还是挺好的。 |
|
开篇那段朦胧的情欲挑逗,撩拨人心。锡兰的摄影真的不错。对老塔的致敬。锡兰电影中最迷人之处就是一袭黑色风衣男子的落寞剪影。连电影海报风格都是一样的。寒风凌列的土耳其港口,比北欧电影多了几分经济衰退带来的萧瑟与凝重。 |
|
#SIFF# 墙上的海报【Koza】是锡兰自己的短片【茧】,电视里放着老塔的【潜行者】和【镜子】,锡兰无处不在致敬偶像和自己,但在深夜来临时,还是要用A片来献给下体。 |
|
你们都说要追求“诗与远方”,谁知道远方不是一样多“生活的苟且”。对话不多,节奏缓慢,但是一点都不沉闷,充满了幽默与无奈,往深了去聊城乡差别、实现阶级跃迁的中产阶级和自己出身的底层之间的隔阂、无所事事的底层年轻人苦无上升的空间,城市生活的疏离与苦闷,人和人之间冷漠的距离都可以扯出一大篇解读的空间,但是都不如跟随故事的展开,观察人物的种种微妙的情绪和行为来得有意思。农村穷亲戚投奔城市凤凰男的故事,两类人在局促空间里的相处,很容易产生各种戏味儿十足的细节,听墙根闪躲踩到粘鼠板、挑剔卫生习惯、装逼看文艺片(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你说你要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其实一个人的时候马上转台,虽然完全懂独居生活的空间被侵入时那种焦躁和不自在,但是作为旁观者的观照,却充满了异趣,以至于稀疏的台词和缓慢的运 |
|
很可能是土耳其最好的一部电影了。 |
|
锡兰风格初成之作,从之前两部回忆录转变为对自我身份的追问,并一直延续到了《野梨树》。双男主关系隐约有父子的意思,也可能是导演本人给既定自我和预期自我的两种估摸。现在锡兰到了天命之年,不知道他又对自己有什么新的想法?他对老塔的热爱还是没有变过。可能看完《远方》很久以后,还是会记得电影里伊斯坦布尔的雪景。
|
|
人总是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光鲜的一面,可以毫不掩饰地谈论艺术、政治,宣扬着对塔可夫斯基的崇拜,不在意旁人的认知力。然而内心难言的隐晦欲望,那些被自身先验道德所批判但又难以抗拒的冲动,却是不容被他人窥视的。 所以,人需要有距离感,越是孤独的内心越是充满难与他人分享的隐秘的阴暗。 |
|
深夜失眠重看[远方]拉片。《远方》最后一个场景,夕阳下看海,3分22秒,一共6个镜头。最后一个镜头2分14秒,平均镜头长度33.7秒。可对比《黑眼圈》,钓鱼场景,84:50—87:18,两个镜头,2分28秒,平均镜头长度74秒。
锡兰的摄影机和演员不比蔡明亮和小康 稳固、坚定。 |
|
8.3 你说过要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可你却对其抱以戏谑的态度。情绪化的镜头下是家庭的破裂和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加剧,每个人都是座孤岛,表兄弟也会变得水火不容。没有锡兰之后的大篇幅嘴炮,更多的是沉默和长镜头刻画,每次对话后关系都愈加冰冷。锡兰抛给观众一个迷茫困惑的情绪状态,所向往的皆是遥不可及的远方。漫长的心理博弈后留下的是些许悔恨与常伴的孤独。 |
|
9.5/10 第一部锡兰
光影感,固定长镜头,摇镜,面部特写,镜头构图和环境音实在是太美妙了。
除了视听语言上的优秀,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作品的内核,足以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案例。看似跨越阶级的摄影师和从农村出来工作的失业工人在本质上依旧没有区别,但即使到了经济滑坡时,中产阶级对于工农的排斥感,优越感和隔阂却依然强烈。只有到了一切情绪冷静时,看着那包烟,才能发现所谓阶级的跨越不过是自欺欺人,所谓的矛盾和隔阂不过是可笑又虚伪的臆想出来的自尊。这种表现在经济衰落时最为明显,他们在观念上唾弃鄙视摆脱普通群众,但经济的下行让他们失去了唯一的资本,中产阶级独有的特征。
PS,同样是孤独,同样是最后面部特写的情感爆发处理,锡兰就比蔡明亮在《爱情万岁》的处理要高明多了,那场哭戏真是灾难,毁了全篇的高光。
|
|
开头 - 走到路边等车的段落让我联想到电影《旅行者与魔法师》;中间 - 有一句台词 “你常说,你该像塔可夫斯基那样拍电影,那么你为什么不试图忘了那些往事?”;结尾 - 独自坐在海边的情节则给我些许《永恒和一日》的感觉。—— 看到爱奇艺有《远方》、腾讯视频有《三只猴子》,让我有点惊喜,结果对比影片时长,都是删减版,又略感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