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
|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
|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
|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
|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
|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
|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 |
|
思考是孤独的事业,需要极富勇气的从业者。一栋林间小屋,一台打字机,就可以撼动社会。难得拍的如此简单清晰,又引人入胜。是一部十分有力的作品。 |
|
世界上最极致的邪恶是拒绝思考的中庸者服从命令实施大规模的恶行,导致最终的道德崩溃,在以色列审判纳粹艾希曼后,身为犹太人的阿伦特不忌讳指出这一点,因为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存在特殊的感情。 |
|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
|
终于等到片源,却是一个全部用德语重新填补、配音的版本,抹平了传说中三种语言穿插切换制造的微妙“隔阂感”,是不小的损失和遗憾。影片虽只截取了阿伦特人生中处于思想迫害漩涡中最飘摇的一段时期和冲突事件,却十分紧凑有力,也使得课题清晰、言之有物,即:对恶的追究与思考,对思考本身的再思考。 |
|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
|
看完此片之后会去读原著,而且片尾也提到关于“恶”汉娜至死还在思考,所以针对“平庸的恶”不过多展开。影片中最震撼的两段,一是对艾希曼的世纪审判才用了历史影像和现实拍摄混搭的方法很出彩,二就是阿伦特抽着烟在课堂上的“舌战群儒”的激昂和华丽但又落寞的背影。我想当这样的老师,娶这样的女人 |
|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
|
“思考”是许多人丧失的能力,“惯性”/“社会绝大多数”/“想当然”让大多数人成了“平庸之人”,造就了“万恶之恶”。 |
|
嗯,围绕着艾希曼的审判的哲学观念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知识人,非常的优雅的;个人不是很喜欢扮演阿伦特的女主角,觉得还是缺了点深刻或韵味;年轻时与海德格尔会面的那两个小镜头中的阿伦特倒是很惊艳,就是海德格尔却有点蠢样~ |
|
4.5. 鼓掌,思考,读书,思考。今年要读什么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 |
|
觉得最好的是摄影,表演和剧作其次。丈夫的面目有些模糊,海德格尔更是刻板;剧作清理成这样很不容易,但还是把“受害者共谋”和“平庸的恶”缠在了一起。明里暗里对美国人的吐槽最成功,美国人不懂希腊语?去学啊。四星是举双手双脚支持此类既严谨又严肃的电影!思想的引力。 |
|
在剧场进行、全电视直播的艾希曼审判让阿伦特注意到其戏剧性,而她的以布莱希特讽刺喜剧为据的报道,成了整出戏的高潮,一个我们熟悉的自黑-递刀子-网暴情节,电影以一种课代表式的规矩收集阿伦特的points,台词应该都有出处,名句不断,从黑暗时代,到我不爱族人我只爱我的朋友,到最后的“思之风”,阿伦特把哲学视为“最高智识的召唤”,注定要陷入思与生命纠缠的旋涡,或不如说,活出精英传统与大众时代的冲突。那种They should learn的“无所不知的姿态”(所谓的Hannah Arrogant),与刚毅之下的真情留恋(布吕赫的出轨,海德格的师生恋,朋友的争论),呈现了一位女性在白男公共舞台的弧光,夺目又让人起敬(可以看照片里她的“美丽的大眼睛”)。片尾和她断交的汉斯约纳斯后来在悼文中说,有些人的错误比其他人的真理更有价值。完全同意。 |
|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单个人更强大的事物。”“你们当然会看不下去,因为她写的不是肥皂剧!”看的过程中想起村上春树《地下》中“地对地”的态度,也想起温肥的《朗读者》。最近读书实在太少,都没用新的知识点可以联想...... |
|
三星都给原型人物的弧光。非常平庸的一部片,视听保守,剧情比起阿伦特跌宕经历堪称蜻蜓点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文本上的犀利深入思考,在电影中仅以大众熟知的“平庸的恶”来概括,且阐释得浮于表层;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能不能少提一些海德格尔??? |
|
这个片子很好的跟我们诠释了一个思想过于超越其所处时代的思想家的思想痛苦与境遇痛苦,不过片子对于配角人物的刻画还是略显平庸,阿伦特眼中“平庸的恶”与十年后的米尔格兰姆电击实验一样震惊世界,发人深省,其实这与鲁迅眼中那些围观的人一样,探讨的是人类共同的阴暗面与劣根性。 |
|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
|
对海德格尔的处理不落俗套,很有分寸。艾希曼庭审剪辑精彩,对汉斯•约纳斯的处理耐人寻味。课室、讲台、烟的系列画面组合彷佛击穿了镜头。《现代性与大屠杀》《朗读者》《耶路撒冷的艾希曼》《海德格尔的弟子》 |
|
浮夸,肤浅,跟von Trontta1980年代以前的作品比没法看。纽约高校教师/知识分子圈的戏拍得很造作(包括趴踢、课堂等)。演员也不在状态,比演罗莎·卢森堡时差很多。甚至作为女性导演,性别意识都比之前几部倒退了,不在于是否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于如何呈现性别权力关系。 |
|
7/10。开场不久镜头从掉在地板上发光的手电筒,转换到手中打火机点燃的香烟,之后无论阿伦特翻阅资料还是独自一人思考的室内场景,都在昏暗的环境中用微弱的光亮突出阿伦特的主体形像:在一条充满诋毁的黑暗道中摸索真理;结尾把政治和人道主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学院讲座,一扫之前节奏的枯燥和人物关系的平淡火花,侧面射进来的高光打在她脸上,仿佛一个超越民族情感的真理形象,解释审判体系中理解不代表宽恕是需要具备责骂、人身威胁的勇气,可惜整体情节和主题缺乏重点描写,有简单化倾向。 |
|
评分:C+ 平庸的恶,平庸的电影。 |
|
虽然有老夫老妻的家庭场景缓冲,但总体上还是拍得太严肃。影片做得最好的一点是对汉娜和授业恩师之间的关系只做蜻蜓点水的交待,同时又令海德格尔的影响如幽灵般始终盘旋。汉娜在听审前后的思想变化脉络清晰,最后的演讲铿锵有力。真·学习/思考型电影。 |
|
为深入浅出地科普了汉娜的学说加一星。
当法律规则走向了对面,不是你不能杀人,而是你应该杀人,inability to think使大规模犯罪成为了可能;中庸之恶不限于德国,不限于施害者,包括受害者,更包括当下指责恐吓汉娜的人们。
“I hope that thinking gives people the strength to prevent catastrophes in these rare moments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
|
可能是片源的原因,音轨总觉得怪怪得,平庸是恶,拆开即是那些无思考的植物人,善恶也觉非对立。这片摄影非常棒,不抢戏,到底什么是恶,我觉得强加施予就是恶的萌芽。。我这样武断的决定,对思考的再思考。。 |
|
我爱阿伦特,但只从电影艺术角度出发,这部所讲述的内容没多少影像化的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审判艾希曼的真实历史影像了),或说它几乎只做了文字就能做到的事。“平庸的”电影。|导演竟是施隆多夫前妻。2700 |
|
桥段和情节设计表现出与内容不匹配的套路式戏剧化,倒也让片子看着比较轻巧。演员呢,除了海德格像发情的肉猪外还好了。现在回看,阿伦特对奥斯维辛的解释依然脆弱,很多学者都指出,正是海德格对存在的强调,对此在之思的诗意渲染,导向了集体的恶,而这种恶不是单薄的,相反,它恰恰是追求善的畸变。 |
|
1.有意识的贱民——平庸之恶与“思考之风”;2.最后8分钟的公开演说,真是看得激动澎湃;3.着迷汉娜·阿伦特。 |
|
我老是觉得,那个上海德格尔课时坐在年轻阿伦特身边,老是瞟阿伦特,话不多的青年,是施特劳斯。 |
|
以纽伦堡审判以点带面,借对艾希曼平庸之恶的审判,寓指整个现代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对个人思考判断的放弃在西方更多是因为消费主义,在东方不光有消费主义,还有权力崇拜和老大哥威压。 |
|
独立思考,忠于自己 |
|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总能超越自身所属的民族和阶层利益独立思考问题,而本片正是集中展现了阿伦特最具知识分子特质和勇气的历史时刻——用平庸的恶界定前纳粹军官艾希曼的行为,而间或出现的与海德格尔的镜头也很好地串接起了她的思想脉络。今年看过的最佳电影,没有之一。 |
|
想听阿伦特的课! |
|
这种东西不该当电影来看。 |
|
谁为犹太集中营的屠杀负责?如果羞耻与仇恨找不到买单者时,人类拒绝接受自我的盲目本性,而快速用民族情感与所谓正义去仇恨同类。这正是该物种进化的障碍。 |
|
错过火车,也就没赶上前40分钟。一进影院,汉娜就开始撒娇求抱抱,“我不敢打扰哲学家思考”,“没有亲吻,哲学家就不能思考。”之后,带着亲吻的思考,影片颇为紧凑和精彩的将思想赋予故事,通过对艾克曼大审判之外(在美国)的争执,将“平庸无奇的恶”缓缓托出。 |
|
非常不错,几乎就是完全按照传记和当时的审判来写的,还大量地引用了原书里面的话,最后的那段长篇演讲不比JFK里面的那段演讲要差。 |
|
在魏玛火车站寒风中看完。 |
|
每一个参与到极权主义中的个体都非十恶不赦之徒,但他们放弃思考随波逐流,为害怕为利益服从,这平庸之恶无形中巩固了罪恶机器的维续。本质上,舔“中国梦”屁眼儿、“no politics today" 的狗逼们和这一丘之貉。 |
|
平庸之恶这个提法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心中表达恨意的需求,她被称为“冷酷”和“炫耀智力”,但时间证明阿伦特对人性的洞察是有效的,虽然至今仍有争议。 |
|
当我写下“ping~yong~zhi~e”…
豆瓣提醒:有禁用的内容,请修改重试。什么是禁用的? |
|
哲学家那无处安放的魅力!本来以为只是看她的人生经历,没想到像是听了小半堂哲学讲座。从“平庸之恶”到“暴力作为一种手段”,汉娜·阿伦特一直在思考人在现代理性机器当中作恶的问题,虽然提出“独立思考”作为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却无法处理自己的恩师/老情人的相关问题:没有人会认为海德格尔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却依旧认同并加入到纳粹。舆论对汉娜·阿伦特的指责,其实也正反映了情绪/理性、大众/知识分子之间的某种对立。期望每个人都独立思考,显然过于理想主义了。另外,我想值得反思的是,知识分子期望大众都能够像自身一样去独立思考,并认为这就能够避免某种极端主义,是否也是一种自恋? |
|
剧作在好多地方蜻蜓点水一下就结束了,每个拍了一半就扔掉的线头,好像都在勒令观众必须先读完《极权主义的起源》读完阿伦特写庭审的原作,才可以理解这部片子。 |
|
这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范! |
|
最后的讲课虽有力,但既然已采用电影形式表现,那单纯的课堂未免单调。阿伦特把犹太人之死部分归咎于犹太领导人的无能,像极了中国媒体把上海女孩在菲被绑归咎于她选择自由行。思考无法,也不应该独立于生活。这些上个时代遗留下的“无法思考”之人,难道在这个时代真的只能被理解,不能被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