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了迟子建。只想看迟子建。四星都给她。建议为她单独拍个系列。 |
|
迟子建的语言太美了 |
|
很喜欢迟子建和毕飞宇的访谈,有一种游离于庸常生活之上,虚实之间的感性和灵性。 |
|
毕飞宇在回忆里漫无目的的走着,甚至是慌乱的,一回头终于找到杨家小学,那个转身,无语凝噎,良久不能平复。而哑巴的出现,又何尝不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
|
迟子建的作品就是她收藏的那些瓶瓶罐罐。他丈夫最后食用过的咸菜的罐子,盛着他们一起喝过酒的瓶子,底色就是朴实无华的生活,但迟子建自己用油彩和装饰为其润色,因而显得自然纯真又恰到好处,像挖掘他的编辑朱伟所说的“毛茸茸的生活感”。对于院子里的树名,鄂温克族帐篷的材质,以及其他素材她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甚至还满怀好奇心围看边下棋边烤红薯的老人家 |
|
还是播了,不如期待中的,过于流套了,或许应该讲一些不同于传记的新内容。看到现在,感觉还是莫言这期拍的最好。 |
|
刘震云怎么混进来的?唯独在他这一集中没看到真性情。机灵鬼的市侩形象跃然屏幕,他一笑我便尬到天际。最让人感动的是莫言的两集,让人知道,哪怕有些出身低于泥土的人,经受过饥饿的屈辱的人,内心的宝贵东西是谁也拿不走,时间也消磨不掉的。人生的开阖,精神的审美和不懈的创造,让许多出身优渥的生活者望尘莫及。 |
|
这部纪录片非常能代表主流作协系文学的样貌,故乡,母体,寻根,时代记忆什么的。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套非常落后无聊的文学观。大家发现没有,这几个作家对故乡那么迷恋全因为对母亲或母系家长的怀念,无一例外。而故乡,不应该纯然是母性的,不应该是回归与落脚的,这是局限,更不应该胶泥于地理空间。贾平凹莫言他们还在执意地机巧地构建故乡文学王国,非常功利,也非常荒唐。最喜欢阿来那集,至少与故乡之间是恩怨情仇的,没那么澎湃的繁衍崇拜。这一辈作家,被时代吃得死死的,其实有点可悲。好作家处处是故乡,哪儿来那股大碴子味儿。 |
|
关中劳模贾平凹,
川西浪子名阿来。
东北少女迟子建,
苏北顽童毕飞宇。
河南老乡刘震云,
山东憨汉管谟业。
作家和他们的故乡。建国以来,最优秀的文学都是起源于农村,作家们也在孜孜不倦地书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书写时代的变迁。出名以后不忘提携发小的贾平凹,对故乡又爱又恨的阿来,知书达理,乐观旷达,淡然面对生命中的生离死别,却又朝气蓬勃的迟子建,毕飞宇旧地重游,面对阔别已久的小学同学,别来沧海事,百感交集,无语凝噎,恍如隔世。刘震云见过大世面,生活却十分简朴,为人谦虚不摆架子,低调谦卑的莫言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遂成一代宗师。个人命运的转折,大概可从一些细枝末节中初见端倪,或许是孜孜不倦地看着报纸上的字,或许是沉迷于观察周五的人和事,很难说明是天分驱使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天分,没有余华非常遗憾。 |
|
迟子建是最生活的,然而她却是最艺术的。如果说纪录片里的别人是在成为作家的路上留下了作品,那么迟子建就像是天生的作家,依托东北的冰原,她和她的创作凛冽而干净。短评里有人说希望单出她成一部纪录片,我对此不以为然,她不应该被媒体局限,她的生命应该这样单纯而野蛮的生长下去,这才是这个时代里难能可贵的东西。 |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
六位作家的作品,都读过一些,觉得相对于他们的极富想象力与张力的作品,纪录片显得有点呆板了。再说了,文学不只有故乡,“外乡”、“舶来品”也非常重要。过于强调故乡对创作的影响,在我看来已经是陈旧的观念。 |
|
第一集贾平凹,让我改变了对当代文学的看法,原来是不齿,而今是共鸣。贾平凹说他若不当作家,看门都看不好。确是。秦岭和我家乡纬度相近,山木相似,日暮朝阳,旷寂回空,似乎在深山里长大的人,都有一点个人主义,又狐独爱自由。其实贾平凹挺砺志的,如果我碰见二十多岁的贾平凹,不览其文,只闻其人,必心中暗想,写小说又不深刻,那里比得上孔孟程朱,不学无术。失敬。此处即可知,各人有各人前程,走下去即可。光明或黑暗,到了再计算。 |
|
迟子建太可爱啦!!!灯迷们也很幸运啊~就是我的论文已经答辩结束了…我也喜欢逛夜市,喜欢自然,插花,而且跟迟子建同一天生日!找到这些相似点好开心哈哈哈
‖人生也有四季,怎么可能一直是春天相伴呢。 |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文字也带着地域的气色,贾平凹的勤劳与自律令目前极度懒惰不自律的我深深震惊、感动。我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批判刘震云商业化,咋了?!作家就不该有钱,正如易中天所说的“知识分子就得家徒四壁,清贫一生,临死了还要把退休金养老金交出去?”我认为,好的作家在中国赚不了钱才是悲哀,阿来更多的异族特色,让人着迷,他的文字如青藏高原的云般飘渺梦幻,他写的故事让人如痴如醉,迟子建让我第一次见到了什么叫做出口成章!当大多人还在为汉字的运用绞尽脑汁时,迟子建老师早已对其炉火纯青,时隔几十年,毕飞宇再次与哑巴相遇,哑巴含糊不清的呢喃令人爆哭 ,其实闰土与迅哥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呀,莫言太沉稳了!贫穷磨练他的上进,名誉锻炼他的矜持,这种性格令人艳羡。 |
|
看完迟子建老师那集决定给五星。土地和人在时光里的变与不变是作家永恒的源泉,但迟子建的姿态是那么温柔,又是那么隽永。火炉边的絮语尤其打动我。 |
|
大概其拍了个氛围,怀旧情绪冲掉了文学表达。实际上看到衣着得体的大作家们再次站回各自的村庄,朴素的乡民对他们露出既熟识又隔膜的样子,故乡的立足点已经开始变得可疑。不知道此时重新拉扯起乡土文学有何用意,或许只是想凑齐几个大作家,安个有讨论范围的命题,不咸不淡地交待一下吧。 |
|
老派的拍摄手法。 |
|
看迟子建说话就很想让人再读一读她的文章,北极村与雪的世界令人向往//作家的感知力往往过于敏锐,以至于镜头不足以捕捉到所有的回忆尘埃,毕飞宇对着脑门猛拍一下、与网存的无声交流,纪录片中也可隐约窥见到他们内心世界沉静与震颤 |
|
看完就感觉,如果去选择一个肯定是莫言,他更加系统,更加完备,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缩影,村镇县北京斯德哥尔摩。写的也更加中国,还多变丰富。 |
|
作家和乡土的关系确实很有意思,看过一小部分这几位作家的作品,在联系到他们本人对家乡的情感,也就可以更加理解他们的故事了。 |
|
扎根 |
|
阿来仍有怨恨,毕飞宇归属不明,这俩才有了一些立意讨论空间。如果只是回乡'莅临指导',想必故乡也不需要。 |
|
这里最好的是迟子建篇,因为她的真诚、细致以及对哈尔滨的温柔。 |
|
刘震云这集真是惨不忍睹 |
|
2020.07.20,《賈平凹》:這是真沒節目播了,一下把紀錄片頻道的智商都拉低了。被《他們在島嶼寫作》甩開800個諾奬,煩請張同道先生不要再糟踏選題了,又沒才華又沒誠意。 |
|
毕飞宇那集看哭了~ |
|
听说在毕飞宇老师的故乡兴化,每个夜晚都有2000人在写长篇小说,他们使得运河上的村庄纤毫毕现,要穿透地球上的王家庄,写到宇宙里,在那之前,稻田里每只野蟹大螯上的毛,河虾肚子里的籽,干丝上的姜丝,砖路里的黄豆,田里的磕头机,江海变幻,盐的遗迹都被写完了。 |
|
以前总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就是乡土文学,因此敬而远之。这部纪录片打破了我对当代文学的认知,也消除了我对乡土文学的刻板印象,更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但最重要的是,我通过观看别人的故乡,也回望了自己故乡和成长道路,对自我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
故乡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也决定其性格和笔触的特点。看得出来,除了商业化的刘震云以外,贾平凹、阿来、莫言、迟子建、毕飞宇对文学的敏感都还在。另外发现一个规律:除了莫言是自己刻苦写作+高人提携,其他几位的成名都与教师身份有关。这纪录片起码是依着作品谈几位大佬的人生观建立或者家世变迁的,不虚浮,剪辑和素材都很到位。 |
|
看了这个纪录片,我又想囤书了啊! |
|
带着对本国文学的景仰来看却只看到声嘶力竭的仓皇,为何文学的底色一定是惨兮兮苦唧唧的呢?质朴是物质上的无欲无求而不是缺失啊,同样情感的丰厚也得越发真实才有力量,总体来说显得有点松垮和随意,尽管如此我还是蛮喜欢同道老师的,毕竟如今能保守住纪录片初心和它原本的样子的确不多了,纪录片就是纪录片不是专题片也不是综艺节目。 |
|
贾平凹的纠结
阿来的幽怨
迟子建的轻盈
毕飞宇的柔情
刘震云的幽默
莫言的平静 |
|
真好,看完又想创作的冲动。好作家靠的不是文笔,而是独一无二观察世界的视角,在熟悉的事物中挖掘到原始的东西,并用新鲜的语言转述给世人。 |
|
制作用心而精良的一部纪录片,以考察莫言、毕飞宇、刘震云、贾平凹等六位知名作家的创作历程与故乡成长经历之间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线索组织素材。总导演张同道本身就是资深纪录片导演,同时又兼具电影学院派的身份,这使得本片在学术层面的文献资料收集与学者智力支持,影像层面的剪辑、场面调度与氛围营造,以及文艺层面的作家灵性与成长经历还原这三个方面,均表现出色。对于上述作家的读者来说,本片是加深对于作家及其作品理解的一把良钥;而对于听闻上述作家,却尚未阅读其作品的朋友来说,本片足以成为阅读这些作家作品的一份上佳导引指南。 |
|
阿来,和他的尘埃落定。 |
|
文学会成为一个贬义词,来形容云山雾罩,言辞空洞。每位作家所经历的困难和困窘,化成了画外音中伟大的时代成就的文学。 |
|
字幕有错别字。粗糙。 |
|
主流作家的故乡,有文学的描绘,有走访的模样,看了好些时间。天南地北的乡村中国,走出了用文笔刻画的大家。 |
|
迟子建一出来,纪录片突然变得轻盈
|
|
1听贾平凹说他每天刨除吃饭去厕所之外的时间,写够十个小时,我无言以对。这样的人不成大作家谁能成?我好惭愧
2听到阿来说他对十八个吐司的家谱啥的都滚瓜烂熟比他们后人还清楚,我汗颜,了解这么多素材,故事确实自然而然就能流出来…自愧弗如
3迟子建活得好文学啊,她的语言她的生活,仿佛就是她的文学本身,好优雅好坚强…听她笑着说那些爱人的小物件,我忍不住哭了
4毕飞宇感觉好血性一少年,有点冯唐的味道,但又没那么狂放
5没想到最最不喜欢的,竟然是我的老乡刘震云,果然太成功的人都很市侩狡猾,看着他妙语连珠看着他到处演讲,只感觉油腻和抖机灵…
6没想到,莫言竟然这么儒雅,普通法竟然这么标准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他竟然那么一鸣惊人,没想到…但为什么要两期?得诺贝尔就如此市侩?文无第一不觉得该比别人多一倍
|
|
一个人的作品都没看过,对他们的了解不过是只言片语,现在起码多了一部纪录片。迟子建最温暖,语言温暖到像冬日的红太阳;莫言最有共鸣,想起很多幼儿时期关于家的记忆,他对人性对事实的看法也是片中最深刻的;毕飞宇最无感,刘震云没震到我,阿来则更有了解探究的兴趣了,毕竟看过《文学的日常》就已经买了他的书。现在,该买迟子建和莫言的了。 |
|
也没有感到太多特别,甚至我们这一代都不喜欢再讨论故乡这样的话题。或者故乡就是那样一个传统模式的存在,在他们是根一样的东西我们这一代已经在抵触抗拒回避。文学一定要有故乡吗?没有故乡的文学将会怎样? |
|
好喜欢迟子建的那一期啊 |
|
叫作家的故乡还行,但哪个作家的老家敢称文学的故乡啊,感觉是世界文学的发源地。内容主线是作家故乡行,只简单涉及一点写作起步的背景,更多的是作家给家乡立传,家乡给作家建纪念馆。莫言那一集里穿插的小调,词写的很好。 |
|
虽然没完整看过其中任何一个作家的任何一本,但不影响感慨良多。张同道老师有大情怀和小埋怨。 |
|
挺好的,感受了六位本土作家调皮可爱又犀利通透的气质,又呈现了一串优秀的书单。 |
|
挺好的,值得一看。选取的是这几位小说家,如果是另几位应该有很大不同,记录的也是故乡这个维度,如果是换个维度估计也会有大不同。影视剧是找共同点去呈现从而吸引到尽可能多的人,而我们在观看共同点时需要看到旁边的不同点。 |
|
网存。。 |
|
还不错,每集的拍摄风格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