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是分裂 小分队个屁啊! |
|
Ian Curtis自杀后Joy Division更名为NEW ORDER这种事我竟然刚知道 |
|
ian died ,happy ending
|
|
Ian Curtis:別立紀念碑,就讓玫瑰每年為他而開,因為這是俄爾甫斯,他化形為此又為彼,我們不必為異名而勞心,他一旦作歌便永遠是俄爾甫斯。他來了又去,如果他有時比玫瑰花萼多活上數日,豈不是多餘? |
|
我未必看懂了Ian,只是想到某天我抑郁得打算从天桥上跳下去,但视野里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让我突然察觉了这城市蓬勃的生命力与我截然相反。我体内和外界的鸿沟一瞬间变得具象,这种荒诞的感觉让我难受得快要裂开,仿佛解离出了另一个人格。用七十亿人的现实做对照组,来旁观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我的迷幻就像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游行,甚至连死亡都成了一场虚妄的献祭,我最终只能在生死之间夺路而逃。 |
|
也许是TONY WILSON最后影像 |
|
我反感李佳琦,我反感直播,我反感抖音,我反感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我反感这个时代的一切快消品,我反感公交车上有人外放,我反感大街上抽烟的人,我反感随地吐痰的人,我反感婆媳催婚剧,我反感这个时代的花瓶偶像,我反感b站的鬼畜和二创,我反感现在的流行文化,我反感现在白瘦幼的审美,我反感这个时代的一切。 |
|
BV1xs411s7BM | 私心 |
|
我永远的偶像 |
|
欢乐分裂 Joy Division (2007) (中英字幕):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4385242 —— “……我不把这看作是一个流行乐队的故事,我把它看成一个城市的故事。曾有一段时间它闪亮、无畏、充满革命性,然后突然,大概三十年后,它再一次闪亮而充满革新精神。而这次转变的核心是一批乐队,尤其是其中的一支。……” |
|
当年他们年轻,不知道歌词写得什么,当ian走后回头看他写的歌词,原来所表达的黑暗面都是他真实的想法,哇一声想哭。Love Will Tear Us Apart,已经40年了啊 |
|
这部纪录片个人感觉很真实地展示了joy division的气质,特别是Ian,但不知道这个快乐小分队的名字是怎么译过来的。 |
|
为什么jd出现在曼彻斯特而不是伦敦纽约乌鲁木齐,看了就知道 |
|
片子本身拍的一般,开头和结尾提到的后现代思考没有深入 |
|
这部纪录片的中心是Ian,乐队的灵魂。Joy Division在Ian死后土崩瓦解,他的坟墓上写着Ian Curtis 18-5-80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
|
發現最黑暗心情時期唯一願意聽的就是他們 這很奇妙 可能因為他太年輕又太病態 不僅分裂還很孤獨 選擇死亡真的死去 這生命過程一氣呵成 不摻半點不爭氣 獨特的人可以給特定的時間空間留下自己氣味的詩 低吟或吶喊 舞蹈或癲癇 也都成為詩的一部分 這首詩他也親手畫下安靜的句號 我深深敬仰著這樣的詩人 |
|
“在那一个小时里,我们从他们的眼中度过了此生” |
|
Ian, tales of marvels |
|
现代化即是踏进了一个充满冒险、欢乐、成长的世界,我们伴随着世界改变而改变,同时伴随着我们所拥有的的、我们所熟悉的以及我们所成为的都将毁灭的威胁。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歇尔·伯曼 |
|
“Until the spirit new sensation takes hold,then you know.” |
|
此时,豆瓣看过这部电影的不到1000人,洗 |
|
08年底小紅寄給我的包裹有這張D版。愛Ian,一直愛,沒有辦法的事。始終把另外三位當透明人,騷瑞哈~ |
|
让事实说话,还原一个真实的Joy Division。 |
|
记的第一次看到 she lost control 的录像 就着迷于Ian灵魂附体的舞步、、 |
|
所有所谓玩摇滚的都他妈的一个德行。管不住指尖的吉他,跟管不住自己的小弟弟一样。 |
|
线上同步看电影的坏处就是光顾着和群友激情语聊,没有精力分配给电影本身了。不过“1300个周一过后,New Order 在Blackpool 演出Joy Division 的歌曲”还是好生触动。 |
|
还是想不通Joy Division怎么会被译成“快乐小分队”…… |
|
http://tv.sohu.com/20111021/n322873418.shtml#super |
|
后朋的现场给我感觉后朋就是那种坚定地在贝斯的低音中选择吉他每个音符的冷酷和沉默。纪录片更好地描述,unknown pleasure是1976年的曼彻斯特这座城市人们周围的噪声的集合,是工业的金属声激进的鸣笛声或者我经历的,被大雪吞噬的安静。乐队成员笑着回忆过去的快乐也坦诚说,在后朋的氛围中伪装了冷酷却没有人真的听进去Ian在歌词中的脆弱,很准确的现代人的交往方式。 |
|
快乐的分裂!! |
|
分是给快分的和电影本身没关系 |
|
Walk in silence,
Don’t turn away, in silence. |
|
不矫情但是很直击人心。初次听unknown pleasures并没有觉得非常特别,逐渐了解Ian和Joy Division之后才慢慢看到它背后Ian的痛苦、愤怒、压抑和怜悯,看了这部纪录片对理解的帮助尤其大。以前总是在一开始不了解时习惯性地对那些27岁俱乐部(甚至更早)的成员不以为然,觉得总有矫情成分的掺杂。但Ian的痛苦却让我相信是真诚的。记得里面有句话说人们总是focus on brand,但对于Joy Division却可以trust,真是微妙地精辟。
一个以往没有考虑过的视角是Joy Division反应着曼彻斯特。现在听着unknown pleasures感到确实如此。Joy Division的鼓点和贝斯简直就像曼城的钢筋水泥,Ian的声音就是回荡在铜墙铁壁之间的压抑回响。 |
|
closer |
|
we live a life through their eye |
|
纪录片里,似乎没人想去了解Ian的内心…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
|
乏味的樂隊「紀錄片」 They deserve better than this |
|
这导演居然是拍帕慕克纯真博物馆那位 |
|
乐队和主唱的特质都交代得很清楚。不羁的轻狂的灵魂,都难以与世界或自己和解。此际留下的出口,狭窄阴冷或许还透着些许光亮。模糊的影像与音乐混杂一处,如往事的真相般包裹着薄纱,朦胧黯淡望不真切。 |
|
It was Joy Division who were the first band to use the energy and simplicity of punk to express more complex emotions.
Disorder是曼彻斯特的城市背景乐,现代即是一次次的推倒重来。
JD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你坦然地用冷漠无情的目光注视世界。 |
|
资料剪辑特别牛,以及没有deborah只有Annik让我有点儿想要挠墙,好吧,其实是有引用deborah的原文啦 |
|
完整讲述Joy Division从建立到Ian Curtis自杀的历程。之前看24 Hour Party People和Control还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这一部电影之后,一切都解释清楚了,其实这部纪录片对Ian Curtis的内心描述更丰富。 |
|
看完之后更加确认我喜欢的不是JD而是NO |
|
看完瞬间从普通粉升级脑残粉。unknown pleasure封面是经典啊!大爱! |
|
atmosphere |
|
這個釋名太可怕了吧 |
|
看完纪录片后反而对余下成员们的漫不经心表示厌恶。片子发布的时候,Annik Honoré 也差不多50岁了,风韵犹存。 |
|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
|
Ian跳起舞来像个欢乐且绝望的傀儡。“他写下'我很痛苦'是因为他真的深感痛苦,但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人听他唱什么,我们以为那只是艺术加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 Atmosphere的鼓点像敲击心脏的末日钟声,那是整个80年代最绝望也最赋希望的一首歌:Don't walk away,in silence. |
|
Joy division, Ian Curtis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想寫的,什麼經典,偉大等等也不足以形容,只可說懂的人自然會懂,不懂的人說什麼也是多餘,正如他們的音樂,正如Ian 的人生--傳記,憶述,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