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
|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
|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
|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
|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
|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
|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
|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
|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
|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
|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
|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 |
|
不管是东德还是西德的牌子,酸黄瓜其实都是一个味道。主义就是那割裂我们的牌子,我们其实是一样的人。 |
|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
|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
|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
|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
|
想吃德国酸黄瓜 |
|
《美丽人生》后,又一个因为爱而撒谎的故事。可惜的是,对德国历史不甚了解的我,在看这部电影之时,难免有些关于政治上的困惑。即使如此,我依然挺喜欢的。—— 2014.04.15 @北电-标放:阿历克斯还真是厉害,能把这个如此复杂的善意的谎言伪装得如此之巧妙,那个模仿《2001太空漫游》的镜头太好笑了。 |
|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
|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
|
我愿称这部电影为关于意识形态之争最烂漫的作品——历史都是靠每个个体温柔细腻的悲喜去填充记忆,在人民记忆里的意识形态,只是那些老朋友、老物件、老歌曲……无关政治没有好坏,有的只是过往的感动!
P.S.特别感动丹尼斯这个角色,用自己的特长编辑视频帮助朋友,而且每次都不忘让朋友告诉自己他母亲的“观影感受”,这算是每个影视从业者的初心了吧! |
|
影片有三层谎言:儿子、母亲、意识形态。
第一层:我为母亲所创建的那个东德,
越来越成为那个我或许最期望看到的东德。
假的播报词其实是一个普通青年的真愿景。
第二层:母亲看着阿历克斯专注地盯着电视,
至死没有拆穿他的用心而欣慰地眼眶湿润。
她或许得不到那个信仰实现但有儿子的爱。
第三层:政体只管描绘伟大的社会蓝图,
烂尾倒塌时没有人会顾及个体所受的创伤。
而个体创伤的展现并无声泪俱下地控诉,
反以冷静克制甚至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
是撒在夜空里攒了四十年的钞票,
是打出租车遇到曾经的航天第一人,
是在病床上附和母亲笑中带泪的同事,
是每次甘斯克看到男主翻垃圾时的感叹。
你好,可口可乐,再见,飘扬的列宁!
结尾升空太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柯希莫了。 |
|
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曾经坚固的都随风而逝了。但有些感情被留到了世界尽头。 |
|
“社会主义不是自我封闭,社会主义是为他人奉献,与他人共存,不仅仅去梦想一个世界,而是要去真正实现。”(我枯了) |
|
我把她的眼睛蒙上是因为我爱她,而她也出于同样的理由闭上了眼。 |
|
“在母亲的房间里重建一个完整的东德。”这剧本太神了...民国以后的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都可以复刻。开头用的是热内式的老胶片做旧调色+旁白+忧伤调配乐来陈述过去。“社会主义不是自我封闭,社会主义是走向他人。” |
|
“我母亲离开的这个国家是她当初的信仰,而我们把这个国家,这个信仰一直维系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国家永远和我母亲联系在一起。” 我觉得没有处在那样的环境,很多事情很难体会。就像现在后还有很多人推崇毛泽东,推崇文革激情。。 |
|
非常感人的一部片子,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西方话语,是温暖的、甚至颠覆性的。核心是儿子编造的一个延续社会主义的谎言 从而让母亲不至于受刺激能够多活一段时间 但其通过电影媒介的双重映射之后完成了自我的双重否定,在片子里受骗(不论母亲是否早已知道是儿子善意的谎言)的是东德的母亲,而电影在影院里指向的确实现实中的西方或者成为-西方的观众,它变成了一面镜子:究竟谁是骗子?谁才被骗?儿子看似愚蠢滑稽的行为和母亲看似沉浸于过去的表象仅仅是这个巨大parable的一面 其另一面落在了冷战后的这个资本主义胜利的世界。你以为列宁像真的被拆除了,由直升机悬挂着穿越柏林像是在与这个曾经的东方世界挥手告别,其实恰恰是列宁像的去身幽灵化,像不在了,而这个幽灵将永远在这,它将不断返回来招资本主义的魂。就这样 本片超越了自己 |
|
精彩!!!!! |
|
剧本真赞 |
|
真想给五星啊!讨巧地用亲情遮掩了政治、历史和创伤记忆。可以接受对这个电影任何意义上的批评,唯独不能接受“这是胜利者宣示胜利和战利品的电影”这种有立场、没内容的空洞表述。因为这么说的学者,往往处处言说历史,也处处遗忘历史,他们没有遗忘的,只是自己的立场罢了~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 |
|
我们终归无法抵达梦一般的理想国度,此刻却可以用爱的谎言编织一段臆想的未来。
母亲注视列宁的雕像从半空迁走,太经典的一个镜头。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一个时代的谢幕,一场集体的梦碎,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
影片最令人动容与心碎的地方在于,儿子拼尽全力为母亲还原过去、创造未来,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成全了母亲心中的理想,但是母亲望向儿子的眼神却已不言而喻,充满慈爱与寄托的眼神令人不禁恻然。她已知悉一切,却在成全他彼时的善良、欢欣与努力。或许这便是深沉而伟岸的爱。 |
|
真正的辩证在爱之中,不是任何一方的胜利,而是东西左右各自成全。美术不错,虽然是做旧,但朴素得很好看,摄影一般,配角比主角出彩,电影被剧本夺走。剧作上设计感很强,加上布鲁赫的表演也激进,不合逻辑之处于是更显勉强;只能说通过家庭中个体身上的一件事,透视东西德统一这样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是轻盈巧妙的。当主角以东德视角解读这件事时,也发出了”这更像自己所盼望的德国“这种冷静的肺腑之言。列宁雕像离去那段该算是经典吧。冒充新闻联播的情节应该是出自以前的某部影片,好基友像是从考里斯马基电影里走出来的角色。结尾非常好,回顾了两德统一时的社会,烟花升起的时候不知道为何有点东瀛风味。只是日本电影也许烟花一升起就结束了,本片还留恋地给了地面上这些念旧“故人”的群像。个人很不喜欢。三星半。 |
|
最爱母亲像婴儿的学步伴着音乐走到街头,在能把人照的更好看的傍晚阳光下看见的点题超现实一幕。两个主义的对比,双重谎言的揭晓,再次重看依然感动。制造的假象并不是怀念,只是不想改变告别。可能想到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被灌输的到长大所见到的,都没有让我们有再见的机会。北影标放。 |
|
@2024siff.
反方向的美丽人生,Alex构建往日的小世界来挽留母亲的生命,而非对昔日东德的怀念,本片的聚焦个体正视创伤正是那个意识形态所摒弃的,正像航天员说的上面很好,但离家很远。
风云变换的东德,社会主义机器的铁拳,在imax厅体感其强劲,令人颤栗。柏林墙倒塌之后,无论音乐运镜都让人眩晕,年迈体弱的东德人就在这股眩晕中被落下了。
列宁塑像的挥手既是再见,也是你好:欢迎来到鬼魂的世界…
东德新闻就像电影,而超越意识形态走向他人的社会梦想得用更大的电影(本片)来造,穿越柏林墙的可口可乐想到了玉女风流,宇航员开出租车想到了独立时代 |
|
ein schön film von Deutschland . ein gutes Drehbuch und Performances. |
|
她所相信的一切都变成了空气。于是他便在斗室内创造了一个空气蛹,供她赖以生存。 |
|
剧本厉害!对业余新闻片的运用,奥威尔看了都直呼内行。元电影之所以重要,恐怕就是揭示了视听媒介生产的过程是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从而塑造了我们的世界本身的吧。 |
|
很难不和安哲联系起来,不仅仅是那座直升机吊起的雕像,还有全片弥漫的这种徘徊在矫揉造作边缘的气质。对结局也没有抵抗力,母亲骨灰的升空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幽灵将仍旧覆盖在欧罗巴的大地,蒙在红布里的儿子也仍旧在做着最美丽的梦,而观众是清醒的,不管是儿子身边的人,还是银幕前的人。 |
|
7。#FIFF23# 旧时代的nostalgia,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电影内也拍了一部只有一位核心观众的年代电影,电影也不过是出于某种意义的谎言罢了。但不是很喜欢这种高度设计感,比如把一个共产主义的符号牢牢地吊到天上,把资本主义的符号贴到建筑外墙上,让演员假装看到。 |
|
你是把她当滑稽戏,还是沉重的微观历史?想想教科书上说是东德涌入西德了吗?注意到一些细节吗?而如果真是友好的社会主义接纳了西德,会允许里面这样保留西德传统的拍摄吗?大前提这部影片的拍摄,恐怕都是空想吧。 |
|
“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 ― Mark Twain |
|
无聊的很 |
|
真实是可以编撰的,这个剧本实在太有水平了,政治本身就有欺骗性,不断的在喜剧与悲剧之间的变化,本该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属性反而让人民幸福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在谎言中度过一生更能活的宁静与美满 |
|
社会主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什么?
影片在开头便以一个小孩的口吻陈述出来: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大多数人关注的历史都只提到了东德人多么向往西德的资产阶级生活,以及自由竞争市场环境下的繁荣景象。
但是在影片结尾导演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一种真实的人性,一种个人化的社会主义诠释:“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竞争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他们想要另一种生活,录影机和电视不是一切,他们准备好了以好的意志,行动力和希望迎接新的生活。”
从太空俯视,东德和西德合二为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徒也逐渐融合在一起。虽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但是总有一些事情会比意识形态矛盾更加有趣,比如“可口可乐为什么不可以是一种社会主义饮料呢?” |
|
再狂热的政治主张,也消磨不了人们对爱的渴望。当意识形态成为追求幸福路上的磐石,制度便成为风暴中的最后一面旗帜,终被历史吞噬。影片有着略带诙谐而满怀深情的平民口吻,局促不安的变速镜头影射社会变革的动荡。一个幻想的国度在羽翼渐丰后飞走了,连同一个女人的柔弱,和一个母亲的坚强。 |
|
当初就好喜欢这个片名和海报但不知道为什么推迟到今天才看。相见恨晚的好电影 绝不能只看一遍。以及膜拜Yann Tiersen的配乐。 |
|
1. 妈妈早就知道了。2. 这样的剧本谁写的?抓住了关键的历史节点,巧妙的设计了妈妈昏迷,把历史究竟是怎样呈现了出来。3. 年轻人是很容易适应的。年老了国家有安排,他们也是可以渐渐接受变化的。 |
|
对于有些人来说,所需的也仅仅是一个好好的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