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次重看,真是太棒了,这是最伟大的号角,吹响了殖民主义的挽歌,黑白粗颗粒的影像完全是新闻纪录片的风格,但是当镜头对照单个人物时,我们看到了坚毅、懦弱、绝望与愤怒,这是新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人物仿佛走出了阿尔及尔的狭窄纡回的小巷来到了观众的面前,超越了预设立场政治层面 |
|
导演彭特克沃是共产党员,拍这种所谓“反映西方殖民者暴政”的影片没有政治心理的压力。作品视点相对中立(也只是相对,影片对阿方暗中褒扬,只是对作为反派的法国的塑造没有东欧红色经典那么妖魔化)。片中最常见的场景是双方领导人高喊漂亮口号,但“作战”时主要杀害目标却绝大部分是对方的平民…… |
|
利益是永恒的矛盾之源,在政治利益的面前,一切罪恶都是可以辩护的。 |
|
罩袍面纱下是反抗的炸弹,迷彩军装里是镇压的枪炮。卡斯巴的阿拉伯人尚在梦里业已四分五裂,聚居区的欧洲人还在舞蹈突然血光连天。解放阵线神出鬼没穿梭在街巷,殖民军队擒贼擒王轰炸着楼宇,双方都如同正义的化身,没人在意平民的死伤。那些一同躲藏在暗室里的少年,以为为了理想牺牲,却也无人歌颂。 |
|
难得的全景式大手笔。导演Gillo Pontecorvo主要拍纪录片,这部电影也带有强烈的纪录片风格。同时也是现实主义题材类型化的佳作。莫里康内作曲 |
|
根本不是什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好嘛!后半场看得心悸惨烈,街头暴乱场面拍出了汪洋大海的阵势,静与动的反差冲击、爆炸的震撼和恐怖的嚎叫,到了乱真的地步。更不必说魔力康配乐的神鬼无双。三个女人提着篮子放炸弹简直是恐怖残酷教科书,冷静纪实克制的中立视角不停在阿法双方之间切换。 |
|
"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难分哪些是纪录镜头哪些是表演,非常真实。地道战,游击战,妇女小孩传递情报埋伏炸弹,独立运动领袖被逐个击破,还有最后最震撼的对游行群众扫射...历史总是相似的。 |
|
1966威尼斯金狮奖。游击战实践指南+(反)恐怖主义教科书+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反思。非职业演员、黑白写实影像与碎片化的叙事结构使本片效果接近于历史纪录片。导演立场几近中立,对战争双方的暴行及人员伤亡都作了不偏不倚的刻画。配乐由莫里康内与彭特克沃本人联合奉献。ps:酒吧中的炸弹。(9.5/10) |
|
#CC#杰作。其纪录片的拍摄形式令我视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见证]功能:兼顾剧本与真实报道,甚至让民族解放阵线(FLN)领导者亲身参与,以血肉之躯为本钱,演绎他们使用城市巷战抗击法国殖民主义的危途与死亡。
影片中客观地表现出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两难,也是阿尔贝·加缪当时所面对的问题:一面是法国知识阶层漠然无视普通民众的痛苦,一面是FLN等地下激进革命组织制造大规模的平民死伤来增加政治筹码,法国驻军变本加厉的酷刑和恐怖政策,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种族歧视。
加缪否定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恐怖,试图寻求一种自由化的折中方案,但事件如此两极分化,将加缪推至边缘,只得退守沉默。这种无力与绝望,恰好是这部影像客观性所显露出来的感受,让何谓[正义一方]的普遍思考变得蛮荒谬化了。 |
|
个人豆瓣第1300部电影。法属阿尔及利亚时代法国殖民主义和殖民地恐怖主义的对抗。一个殖民地国家独立之路如此让人感慨。电影优秀的地方在于能够中立地展现对抗双方的战斗,不加过多态度,颇有纪录片的色彩。难怪在多个殖民地地区禁映。距历史事件不到10年即能拍出如此生动的佳作,不错 |
|
6/24@和平Atmos 克制、肃穆、平衡,新现实主义余波,仿新闻纪录片shot。前半疑心反殖民首作的影史意义为重,看到后面还是震,特别那简洁有力的苦狱蒙太奇。灵动的无言面孔与巷战调度,想必得益于早年巴黎纪录片拍摄的训练。意裔犹太导演Gillo Pontecorvo,Morricone合作配乐。当年金狮。 #SIFF20 |
|
粗粝的纪实风格影像让每个人物无需太多言语就足够真实,导演对阿尔及利亚的人民的感情都在那些特写里,凝固的泪痕和坚毅的面孔。最后烟雾中人们缓缓出现,高喊“阿尔及利亚万岁”,是多么震撼而热血;而同时它又如此令人绝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暴制暴在升级,无数看不见的生命在牺牲... |
|
一个国家的诞生。贵在真实,好在客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电影,其主旨内核的批判性以及对时局的讽刺意义都上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克制、纪实的整体风格加之深刻的思辨性更让它几乎超越了电影本身的意义。不单是展现,更多的则是反思这段历史。枪炮何惧,自由万岁,永动的思想是永远杀不死的。 |
|
Castro Theater. 看到最后一幕整个影院格外寂静。立场客观,叙事冷静,不煽情。最喜欢放炸弹前拍的酒馆舞厅那一段。拍年轻的男女拍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以为阿拉伯女人要收回放着炸弹的包了,但是没有。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和报复,没有谁是无辜的。 |
|
阿尔及利亚独立,不是简单的一句阿尔及尔万岁的口号,而是所有觉醒的人不懈的追求,靠着意志,用身躯去抗议,他们将炸弹隐藏在女人的篮子里,不间断摧毁殖民者的无视,解放组织要以魔鬼的姿态,让动乱笼罩,为自由的明天。 |
|
闪回结构。莫里康内的配乐。漂亮灵动的黑白摄影,变焦。特写和视点镜头。立场与客观,情感和叙述之间的平衡。真实的冲击力。总之很赞,影响深远。 |
|
帝国殖民地首先预演的革命最终会来到帝国中心,正如帝国的殖民手段必将被用到帝国的臣民身上的帝国回旋镖一般,演绎了其人之道必将还至其人之身的亘古真理。新现实主义新闻片风格的阿尔及尔反抗与镇压将观众带入FLN和法军的双重视角 在关键处譬如酷刑和爆炸都保持了隐忍避免了情绪的过度渲染(要是有真纪录片影像就更好了)除此之外整体颇有地雷战和地道战的味道。镜头语言上大量使用的长焦+变焦的狗仔队纪实风格比新浪潮极端很多尤其是变焦遍布全片不断扫脸 非职业演员的脸也特别上镜。在给下属讲解时的军官提到了摄影师拍摄的通关影像提到了其变焦透露的主观意象之离谱同时也像在反省本片自身。Ben M'hidi告诉Ali恐怖主义只是通往民众动员的道路而非目的让人想起IRA和不少影视 大概也是片子对暴力的思考线索。但缺第三电影的历史阐释使暴力等量齐观了 |
|
剧情片的叙事和剪辑,纪录片式的粗糙和质感。全景式地展现了一场民族革命,对立双方人物的群像都有正邪两面,表现出反殖民斗争中的复杂性。法军出动拖拉机镇压市民暴动时,前排老太太激动地掏出手机来屏摄,结果被隔壁电影青年喝止了,真是无趣。 |
|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天上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第一次从影像上如此真切地感觉到,革命的残酷,即使是在正义的一方,反抗殖民主义的一方,也会残害到无辜者
那些评判标准不再适用,有些电影不能单纯从美学上风格上形式上看,有些电影要从生命经验、历史经验甚至鲜血上看
非常粗粝生猛的影像,比如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
不要再奢谈革命
21世纪真的幸福
以及,毛泽东神之所在
——
《阿尔及尔之战》可以作为哈内克《隐藏摄像机》的前篇,两部作品联系紧密,关乎法国和过去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历史及现状,可以互为参看。前者是欧洲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和典范之作,整个大背景关乎二十世纪左翼力量、共产国际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和独立建国运动浪潮,后者则是前者的现代延续,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清算思考历史的债务或遗产。 |
|
【B】历史意义大于本身。配乐很独特,剪辑有点乱。 |
|
暴行统治催发恐怖主义,革别人的命也是在革自己的命。当一个民族的生与另外一个民族的亡画上等号,才惊觉正义要从两边分开来看。粗制新闻胶片带来还原真实的黑白色彩,一边是黎明前的黑暗,一边是枪火弹药迸发出的光亮。不过最真实的东西,更多充斥在当地民众的眼睛里。北影节资料馆 |
|
充满激情的新现实主义,将革命运动的步骤讲得很清楚,21世纪希望看到宗主国的沦陷。 |
|
8.4 其以时间为线索推进的叙事十分扎实与高效,且对六十年代比较流行的记录式拍摄手法有着极好的运用。它想要塑造一种真实与中立的叙事风格,但显然它的镜头是有偏好的,展现革命群众的段落繁多、细腻、多用特写且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而展现法方角色的镜头多为全景跟中景,政治倾向已经很明显了。 |
|
差点被名字骗了,本以为50多年前的“战争片”能拍出什么花头,看了才发现这三个字只能加引号。意大利左翼导演将镜头对准卡斯巴哈,一个阿尔及尔最古老的街区,还原民族解放阵线的阿拉伯人和法国军警之间的战斗。对阿尔及尔人来说,法国殖民者是原罪,他们必须要争取民族独立;对于法国人来说,对面就一群恐怖分子,他们在平民中制造恐怖袭击,必须予以消灭。这仿佛是一场教科书般的游击战和反恐演练,导演在立场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克制,画面写实到连空气都在颤抖和窒息。最终,民族解放阵线被逐一消灭,但1962年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叫阿尔及利亚的国家。当星星和月亮的旗帜飘扬在阿尔及尔的上空,他们的血便没有白流。 |
|
几乎等同于纪录片的民族解放运动详实记载,反殖民统治的英勇图景,笔触理智冷静不煽情,大型骚乱场面比炸死“绦虫”头更激越,雾中的自由与尊严的呐喊沸腾;“萨特又写了篇文章!”、“他怎么老是反对我们!”边上的阿姨们为此大笑,阿姨们笑点好棒,阿姨们品味好棒! |
|
真的是masterpiece,一个搞新闻出身的人在人物原型参与的前提下拍纪录片风格的电影都如此中立,反观如今的媒体…… |
|
采取了非常朴素的直叙手法拍成的阿尔及利亚独立史,黑白片更增加了纪录的质感,难怪称为半纪录影片。ps:1,独立是个敏感话题,看介绍此片在法国禁映多年。2,非洲女人用舌头颤动发出的桀桀尖叫充满了原始的力量,马上让我想起《遮蔽的天空》里男主角从妓院中逃跑那一段,伴随着就是这种刺耳的尖叫,给我 |
|
三星半,只能在技巧方面完全承认这个片子,以去核心人物的纪录片方式构建阿尔及利亚独立过程,每场戏的完成都很漂亮,尤其几场炸弹戏和三处眼部大特写的对照。但是恐怖主义和独立斗争不是一个概念,我对结尾美化阿里悲壮牺牲的场面无法认同,这和游行场面的渲染是矛盾的,难道射杀法国平民就是应该的? |
|
这片子不同于通常的反战片,片子内涵更深一层,让人思考:民族;国家;自由;以及战争由来。关于殖民独立的影片通常展现的都是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对自由,公正,人人平等的向往;但这片没有,只是几句台词的提及到阿尔及尔人和法国人之间的那种”差异性“,作者有意让我们自己去思考。 |
|
纪录片的范儿、浩大的格局,充分展开了一场作为“询唤”的战争。篇幅主要用在选择视角/立场,导演左右权衡,还是顺势偏向了被殖民一方。但有些问题没有深究,比如殖民太久带来的伦理困境,杀手和受害人就差一条头巾。在有关暴力的问题上,似乎必须经过萨特,才能抵达加缪,或者,根本就抵达不了。 |
|
真实的展现斗争与冲突,客观节制且不琐碎,非常之好,如果有一天能以同样的态度去拍摄中国近现代史上那许多不可言说的事情该多好。 |
|
记得大概是因2018年北影节展映而得知这部电影(但一直习惯性观影前不去了解其故事内容等),这些年也与之有过几次“邂逅”,上个月发现本片入围现在的 IMDb Top 250 榜单(曾经入选、后来掉出、再度入榜),今天终于观影了:1.《阿尔及尔之战》可又名《一个国家的独立》;2.用残酷的暴力来争取自主,用鲜活的生命来换取自由;3.看着倍感现实的黑白影像,催生情绪复杂的透明眼泪;4.1960年12月21日 示威游行后的第二天:-注意了!全部回家去!你们想怎么样?-独立!! 自主!! 我们要求自由!! → 旁白:又经历了两年不懈的斗争!! 1962年7月2日 宣布独立!! 阿尔及利亚国成立!! |
|
本片是曾获威尼斯大奖的半纪录影片,完全利用当地民众所拍摄而成,因此,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忠于史实的独立战争影片。经典就是经典,多看几次也无妨。历史也多次证明,人民的反抗终究是无法压制的。 |
|
半纪录手法下的全景式视角,从抗争与镇压双方的角度分别叙述,立场中肯,没有偏袒,旨在挖掘出整场事件背后的症结所在,捕捉到双方近乎殊途同归的怒怨与恶性暴力行径。叙事结构高超,起到以点及面的效果。 |
|
轰轰烈烈的阿尔及尔国际解放阵线运动虽然终于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法国王朝,加速瓦解了法帝国主义在阿的殖民统治。 PS:法军战力太弱,活该被刘永福虐。 |
|
充满纪实质感,但选取的角度实则颇具煽动性,其反殖民立场并不难见,阿尔及利亚最后成功独立让那些殉道者自然而然被冠以英雄的标签,但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却是十足的叛国者。何况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为反叛者的树碑立传,甚至不乏滥杀无辜的情绪和各种操作性极强的细节描写,显然又成了恐怖主义的宣言书 |
|
历史没有变化,历史依旧在反复。现在欧美各国各地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五十年前阿尔及尔的延续与重演。看完后,想认真读萨义德《东方学》,想深刻去了解萨特哲学,边喝咖啡边拍中产阶级趣味的小照片儿也想当一回勇敢的左翼啊~ |
|
学校中东研究小组组织的放映。太好看了,视觉上确实很有纪录片的观感,但更动人的是不偏不倚不刻意站队的双方人物塑造,阿拉伯女性的英勇,空降兵的傲慢,解放组织对罢工和武装斗争认识的内部分歧,国际记者的发布会提问跟现在也没啥区别……加缪成长的地方有了感性的理解,但是怎么只出现了萨特呢…… |
|
阿里,恐怖分子行径到底有什么用,只是自杀式袭击和隐蔽炸弹的区别吗,理智与狂热的区别吗。人命在系统面前就是一文不值吗。系统就是高效方便,可惜没有人性。 |
|
法国禁片。运用可与纪录片媲美的影像语言,中性客观地反映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前的那段历史。阿拉伯人是真的喜欢炸弹呀。话说阿里这个人,一看就是热血汉子。恐怖分子 VS 独立英雄,也就是一步之遥。 |
|
相当棒,节奏也紧凑,根本不像两个小时的片子,尤其是画面质感,这才叫黑白电影啊,莫里康内配乐出彩,但有些地方的声效太过了,另外语言真的是有时代性,几十年前的人说法语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味儿,狠多了,国内的老黑白片也是,一听说话内劲儿就知道他下面肯定得去埋地雷 |
|
没有一个民族会甘心做殖民地,只有不断的革命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个粗糙镜头犹如纪录片的电影,每一个阿尔及利亚人民都是演员,而且都是本色演出 |
|
意识形态无需刻意躲闪,有时它必须得到彰显。(莫里康内)配乐如战鼓,面孔即武器,人民不再作为某种“名义”,而是作为革命的主体。革命战斗失败了,但是作为革命的浪潮,使得人民觉醒,而民族独立。电影,是记录,是武器,是革命。 |
|
法国人说 We will teach you how to strike 真亮 |
|
群潮流动的场面调度雄浑有劲,曾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
|
1小时56分44秒出现的反坦克炮分明是su-85!不是法属阿尔及尔吗?怎么出现了苏联TD?????? |
|
非常好的视角,全景呈现政治、民族斗争过程中不同势力间的考量和动机,以纪录式手法融合颇具紧张、戏剧性的剪辑,突出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呈现暴力对正常生活的破坏。 |
|
冷静,克制,乐观,像纪录片一样,记录一个国家的反抗,不美化任何一方,不偏袒任何一个人,就是展示客观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当你同情法国人无辜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被法国军队压迫的当地人?在殖民一个国家面前,还谈无辜个人就是矫情,人一个国家都是无辜的 |
|
這套也是我其中一部的favourite電影! |
|
从来没想过会认真看一部1960年代的黑白战争政治片还不睡着…………
没想到竟然是用这种参与其中的模式,扮演了两个小时阿尔及利亚人看整个事件,做任务,当间谍,东躲西藏。最后电影才开始放映。恰好又是在新闻说拉登已死的第二天。。。
呃!无话可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