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电影可能只拍了一天,从早拍到晚,因为机位多,硬是剪出了两个小时 |
|
中途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啥也没错过。 |
|
1、没有紧张、没有惨烈,剧情拖沓,可以砍掉一半时间;
2、太多的镜头重复,为了让张译上位,至少10分钟垃圾时间给了他;
3、感觉这是场没有组织的战斗,中美都那么几个人在玩;
4、农村戏班子的水平。
5、主旋律,给6分,无聊时凑合着看吧。 |
|
低配版《敦刻尔克》,有点超出预期,三个导演的风格合成一个,还真看不出那部分是谁拍的。最后说一句,张译是真的牛!!! |
|
张译生动诠释“如何拯救电影” |
|
不信神的工兵在金刚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在苍穹目睹神迹。这桥是通往安宁的路,纵然断了手臂,也要把当阳桥喝断。纵然败走麦城,也要把荆州守好。因可敬的对手前往地狱是幸福的,却有人从此闻着焦味在人间犹如地狱。想不通木桥为何会复原,断桥为何能撤军,不知这个国家,用血肉筑起过多少前行的桥。 |
|
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使整部电影离散得没了看下去的欲望,已经赤裸裸的在写诗歌了,其他的点是不是合理已经抛诸脑后,只不停的问,这些我都知道了,后面还有吗?结果后面啥也没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一部实事求是带解读的纪录片,要精彩得多,年度期待,失望扫兴!5分 |
|
看之前有人说形式像敦刻尔克,看之后表示这玩意和敦刻尔克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 |
|
《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金刚川》是赵云后面的故事,连角色名字都明示了,张译叫张飞,吴京是关班长,「长坂坡前救赵云,吾辈张飞,莽撞人」,张译死前的这句唱词直接是把管虎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
可不就是为了救《八佰》吗。
单说质量,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离《八佰》差很远,重复镜头实在太多,看得人特别累,但是三种视角的形式,真的很聪明。
张译那个视角是重点,演得太好了,美军的视角是亮点,这种时局里,把美军也处理的有血肉像个人,很好,很难得。#7分 |
|
众所周知 张译 谁用谁爽 一直用一直爽👌 |
|
想学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个能力。 |
|
张译是很不错,可是有必要一个故事讲三遍吗? |
|
未做完特效版和最终版都看过后,会对三位导演多出一份敬意,5000人同时作业两个月打包完成的执行效果算是非常惊人了。这样的结构编排还是因为拍摄时间太短、素材太过有限,这倒是逼得剧本编排不得不严丝合缝。罗攀处理影像时油画向的做法,也紧扣了命题意义。影片最大的问题来自场景衔接上的生硬,台词表达上的刻意,第二段中尤其突出。当然,参考影片的最终诉求,在这个特殊时间点通过影片传达出的煽动性,算是实打实的超标完成。 |
|
看完挺失望,像是小学生在做仿句练习,原文是谁应该不难看出吧。不过这个造句可是太失败了,看到第二视角之后都能猜出第三遍演啥,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可怕!!白瞎了几个好导演好演员…… |
|
一星张译,一星调色。虽看上去毫无关系,但本片完全可用《最后生还者2》阐释:采用同样铤而走险的手法,也暴露出同样的问题,即内容配不上形式。只不过问题换了一种面貌,使本片表现力还不如前者。1.叙事本质上是信息流动,当相同素材必须被不断复现时,剧作要考虑如何保持基本张力,这是此形式最大的挑战。本片恰恰败在这里,导致叙事从内部瓦解。2.所谓三声部复调结构(第四段是脱离而出的总结),在强调共时性的统一事件之外,还需着重体现不同视点的固定独立。但影片除张译外,既没人物,视点大多也乱的,且刻意留出空隙,跳切个没头没尾的画面,为下段铺垫,这是很笨拙的缝合方式,为追求结构工整而阻断连续感知,何况这种叙述性诡计做的很不精妙。3.被历史片滥用的旁观者/外来者视角在本片里毫无意义,似乎不加这个就不会讲自己历史了一样 |
|
一星给抗美援朝保卫国家和人民的战士们,一星给张译,一星给我的祖国。 |
|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我直说了,金鸡。 |
|
其实相比《敦刻尔克》这片更让我想起《血战钢锯岭》,影片对于血腥场面和暴力的描述,更令我印象深刻,连京都变成血雾了,也是非常刺激,反正我还挺嗨这种点的。这片最厉害的在于,这么短时间可以拍出来,尤其特效量还这么大,当然,片中的很多遗憾也来自于此。 |
|
晚上带爸爸去看首映,老头儿说挺好,我其实看到了他中途偷偷抹眼泪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大伯。 |
|
关于《金刚川》:金刚川战役打的有多惨烈?就连打不死的吴京都足足牺牲了三回。抽过纸烟的烧成灰烬,啃过玉米的化为血雾,江西与四川的方言交锋,男兵与女兵的初次邂逅,十七八岁的青年们前赴后继献出宝贵的生命。那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是高炮班抵抗的顽强,是工兵连建桥的速度,更是志愿军钢铁的意志。感谢#蕊希观影团# 赠票。 |
|
无实力而乞和平,则和平危;有实力而卫和平,则和平存。 |
|
基本是场美学的灾难 |
|
前2个段落都是凑数的,完全可以只要第3、4段。
分成4个段落毫无意义,不仅有太多镜头是重复的,而且并没有像《心迷宫》之类的多线叙事电影那样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还不如用常规的线性叙事。
采用分段叙事唯一的原因就是这样拍得更快,可以赶在抗美援朝纪念日上映。
幸亏还有张译,张译的表演是整部电影为数不多的看点之一,可以说是他一个人挽救了整部电影。
从胆小怯懦、老实巴交一步步成为了硬汉,成为了真正的张飞,即便是残肢断臂也要和敌人来个了断,不仅仅是出于职责,更是为了老关。
最后吹哨告诉老关“我们打中了”也让人感慨万千。
吴京也算有所突破,不再是以一敌百的人设了,也不是为了拯救全世界而牺牲,而是为了让徒弟活下去而牺牲。
表面上我行我素、刚愎自用,其实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更安全的工作留给徒弟。 |
|
不好意思,虽然志愿军能半个小时搭好一座人桥创造神迹,但是想三个月拍出一部大制作战争片这种事最终还是失败了,做事还是得尊重客观规律。 |
|
《热血兄弟情之非常3+1》 |
|
一个故事讲四遍看出了西游记后传的感觉,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战争片战争场面少都是人的情感就算了,但是故事也太单薄了吧,一个工兵连两个炮位一个通讯班两架战斗机一架轰炸机,一晚上的事情一样的故事内容一样的叙事顺序只是换了个主角而已,四遍,人家是用一两个小细节串起几个视角使故事完整,这电影是用一两个不一样的场景来告诉观众不是重播,真的没必要 |
|
有幸提前看了点映,完成度很高的片子。情绪有起有伏。在片场里可以听见其他观众的抽泣声。有几处镜头处理的挺高明的,情绪维护的很好。 |
|
五星给到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士们,而不是电影本身。电影本身不值得花功夫打分… |
|
3.5。比想象的好点儿,不过也不能说题材好,电影就自动是好电影了。美军视角对于我这种毫无军事常识的人来说还算管用,但就是英语配音太假了,好像是在GTA之类的游戏里听英语听力。看完很想爷爷,人类什么都可以克服,为什么还不能战胜癌症呢。 |
|
影片用三个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件事的点子不错,但在执行上实在没法恭维,一方面视角混乱,叙事主体形同虚设,二来大量素材反复使用,一个镜头看3遍的情况出现N次,再加上同样3*N的字幕也恶化了观影体验,此外作为旁白的中美两个根本没有戏份的角色也直接暴露了本片的笨拙,似乎没有个老人就不会讲故事了。三个视角的比重也严重失调,大部队线完全就是视角大杂烩而且这群人的存在感最弱,美军线更是矫情尴尬难以直视,当然主创真正在憋的显然是第三条线张译吴京的大招,毕竟所有的粗口血腥都在这呢,而且本片的重口如此浓墨重彩…可通过感官刺激来营造战争实在是有点1.0,表演方面真的也就看张译了,吴京现在已经演啥都是战狼式的兵痞老小孩了,总之虽然得肯定本片的主旋律宣扬作用,但这类电影啊,要是能唬住你那它就是爆款,可万一要没唬住呢? |
|
个人英雄主义好严重…… |
|
中国速度横行,终究还是踢到了艺术创作的铁板。不怪管虎和演员。 |
|
所有的士兵都值得尊敬,但这部电影确实是太狗皮倒灶了。我认为我们的导演拍战争片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要完全去学好莱坞拍战争大场面,我不觉得战争就等于炮火连天与血肉横飞,完全没有细节与感情可言,除了强烈的敌我对立情绪。演员表达情绪的方法还停留在怒吼、大喘气、龇牙咧嘴、用步枪朝着飞机猛烈开枪,无语。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空镜和意象,管虎拍800借的白马真是物尽其用了。在叙事结构上,明显看得出想学敦刻尔克,玩时间线,连背景音的秒表声都学到了,但他妈真的是东施效颦,就那么一件事,几遍重复,看得人真的很厌烦。我已经竭尽所能想找一找这部片子里的优点,但真的不行……哎,花两三个月拍部任务片,可能就这样吧…… |
|
10.21提前观影…呃…2020是张译的电影年不为过…更加期待老谋子拍他的…整部电影情感承重点果不其然压在了演技最扎实的张译老师身上,表演很棒,可是只能说电影本身太不行…多角度叙事,却无法做到衔接顺畅,多处重复镜头,无法更好带入故事……夹杂一些不必要的情感点,拿着机枪往天空扫射,你到底是在发泄内心的愤怒还是为了让敌人发现你?可是你当时的环境这样做真的好吗?是受了抗日雷剧的影响吗?一星给张译,一星给当年英勇牺牲以及为国奋战的所有中国战士…其实以后这种时间不如把老一辈电影人拍过的战争片重新修复上映一遍也是极好的…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影人,哦,中国电影商人们心真的不在电影上…也是为难他们了… |
|
一加一加一小于一 |
|
我爷爷的哥哥是辽宁庄河人,也是志愿军老兵,当时是一名连级以上干部,见证了战场的残酷,回国后升任团长。他当时对我爷爷他们说,美军的飞机把他的帽子打飞了,裤腿全是窟窿,在地上打滚侥幸保住一条命。希望再无战争,感谢《金刚川》再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向英雄们致敬! |
|
拍的乱七八糟的!对得起我们的志愿军吗? |
|
《八佰》讲赵子龙救存亡精忠护国,《金刚川》讲刘关张扬国威血战到底。主旋律电影和商业战争大片的优质结合品,借鉴《敦刻尔克》《复联》大概是电影人的无奈之举,但这最终结果满意,买账,致敬! |
|
电影金刚川, 燃起了对于抗美援朝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那些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一群热血男儿,有凶猛有柔情,看的让人激动不已,影片拍摄角度不同以往,给我们电影带来新的思路,三位导演各司其职,又完美融合,每个演员的演技也是全程在线,让你完全融汇在故事里。 |
|
有点吓人,导演是好导演,演员是好演员,但这么赶真的不怕忙中出错吗,可不要浪费了这好料子
挺无聊的,看完,好累 |
|
影片四个视角沉浸式观影体验不错。。。但是也暴露了三个月赶工的急促。整体剧本没有八佰好,好在四个亿的钱烧出来的特效画面还是合格,隔段时间来点爱国主义教育挺好!最后,张译牛逼!!!!! |
|
影片以金城战役为背景,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没有展现志愿军与美军的正面交锋,而是以部队能否顺利开进战场,即交通线的保障为入手点,分别从渡河士兵、美军飞行员、守桥高炮战士的视角,还原部队抵达战场前的一天。多视角展现故事不新奇,诺兰在《敦刻尔克》中使用过更精巧的非线性时间剪辑,然而电影《金刚川》传递出的士兵间的情谊,以及志愿兵不屈不挠的精神,更加令人动容。很欣慰,国产战争电影不再讲述战役战略实施、高层运筹帷幄的故事,以战场上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见大,观众更容易有代入感,也更容易得到共鸣。 |
|
我的四部分感受:不太好看—有点新意—好累—没必要 |
|
不知道昨天晚上看点映的时候,我是太累了,还是电影本身我觉得有些无聊,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挺不住,竟睡了20分钟。闭眼之前,邓超那个角色还活蹦乱跳的,醒来的时候就挂了…… |
|
看的真的是尴尬,看完抗美援朝电影最后记住的是美国飞行员的'光辉形象',白瞎了这么好题材 |
|
换皮电影。
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但这真的不是为电影质量开脱的理由。用赶工任务片、拼盘大电影来献礼,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大不敬了吧? |
|
一座桥上的战役,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以不同的人物角度将这场战争划分为四个故事,从士兵到美军,高炮班的加入达到了反击高潮,最后的人桥太好哭了....牺牲的意义莫过于此了吧...🥺 |
|
青山有幸埋忠骨 |
|
我妈看睡着了,正片太尬了,整个正片都没有片尾纪录片片段好哭 |
|
第二段美国空军视角好想快进⏩太尬了.....不必要为了衬托而衬托,更不必为了渲染而渲染。好吧,可能是我对主旋律抱有幻想。也完全不要用命题作文或者时间紧来赞美一部影片,听起来像卖惨。bgm和《敦刻尔克》有点类似,还有用镜头怼脸的各种相似拍摄手法。一部影片好看与否只看影片呈现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