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男人一生的羁绊和缠斗,小村庄里的意大利史诗。贝托鲁奇暧昧的政治态度和性爱化的处理使得本片的立场也很奇怪。按贝托鲁奇的说法,共产主义跟法西斯主义本是一体两面,他却把无产阶级拍得面目可憎,而且整个叙述限于碎片化。视听上本片受到杨索和帕索里尼的重大影响,下启安哲。莫里康内+斯特拉罗 |
|
五个多钟重温以阶级斗争为纲精神,觉得够糟心的。好在Burt Lancster说了句实在话,最大的诅咒莫过于不能做爱,想明白这个道理,鸭就上吊死了,实在很帅。 |
|
长达5小时15分钟的阶级斗争史诗电影。两个同一天出生的男人,农户与地主,革命者与被革命者。女人与兄弟,人生与革命,性爱与政治…以及各种三点全露(包括德尼罗的JB)。还是典型的贝托鲁奇电影!恍惚好似意大利革命版《美国往事》。剧情过度较生硬。五小时真的不长。电影上映那一年,文革在中国结束 |
|
五个小时,两个男人,三点全露,一段扯上阶级斗争政治主题共同成长久别重逢羁绊纠缠相爱相杀的爱恨情仇,德尼罗和德帕迪约,一辈子的基友。 |
|
历史翻过,宗教分子来过,地主来过,共产主义者来过,法西斯来过。墙头的旗帜在变,历史在推进,千千万万的大众既是书写者,也是随波逐流者。只有这片土地,从来没有改变。 |
|
革命是会发生的,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一切都改变了,然而一切都还没有改变。
吐个槽啊太他妈长了 |
|
实在太好看了。五个半小时仿佛打个响指的工夫,看完才发现老腰都要坐断了。一直觉得贝托鲁奇在政治上有立场却不够坚定,这部讲述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史诗却是他最明确的一部,情同手足的富家少爷和贫农儿子,阶级的鸿沟是个人情感无法填平的。法西斯诞生于地主阶级的恶霸统治,这个角度鲜有得见 |
|
五个多小时的最初剪辑版,真实的政治、性和暴力依旧很“贝托鲁奇”、很“意大利”,难得的不同于导演的其他电影,长镜头和诗意的史诗片。可以从《豹》《1900》到《灿烂人生》按顺序一起看,差不多就贯穿了整体意大利从独立到现代的历史。 |
|
原以为是一个西西里岛黑社会的故事。。还有这片真TM长 |
|
贫农的斗争方式就是亲自用双手接住马粪,再亲自糊农场主一脸,脏了你也脏了我。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奴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贝托鲁奇对作战路线作战方式都毫不在意,他着迷的是人与人之间脆弱而复杂的关系,是不论身处何种阶级都无法摆脱的罪孽,是飞蛾扑火走火入魔的爱恨情仇,是动荡时代飘零人生的因果循环。 |
|
1.彻底臣服于镜头光影和场面调度,牛逼轰轰,这才是大片;2.国家的历史一直都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推进的;3.故事五个小时,沉稳细述,包罗万象,能够欣赏到如此电影,是一种幸事,导演不需要偏向哪个立场,观众内心都有一个自己的选择。 |
|
看的这个揪心啊。。。贝托鲁奇就是懂得怎么不露声色的惨烈 |
|
1.虽然如今的我爱看电影远胜过看剧集,但碰到这种时长四五个小时以上的电影,观影的欲望却时常如决定看剧一般会拖延时间,以至于2015年末→2019年初才终于把这部《一九零零》看了。2.有些人与某些电影一旦沾上记忆,就导致我想起某部电影或者在看片过程中就会想起他/她,即使是如今已经不再联系的人。3.ACT ONE 观感略胜 ACT TWO。童年成长的部分各种联想到《征服者佩尔》,串青蛙、撞猫咪、屠宰猪……等情节看着挺疼,旋转头撞墙杀死男孩的段落更是拍得像恐怖片桥段(虽然后面的镜头明显可看出是使用道具,但还是看得好不舒服)。此前用做爱体位连接地球还只是当作少年懵懂无知的成人趣味,没想到后面还有些三点全露的性爱场面(意外看到罗伯特·德尼罗的屌),作为1976年的电影尺度也是够可以的,也难怪会长期被禁。—— 315分钟(未删减版)观影完毕。 |
|
1.片长315分钟,我的观影新纪录。2.副标题:教父转世农场主。3.两个男人搭上一生的纠缠,与这期间成就的历史却无关。不信你看看他们推搡的样子,一攻和一受,儿戏亦史诗。4.横卧着,竖躺着,老爷死了,阿弗莱德活着。影史最爱结局了。 |
|
意大利小乡村折射出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阶级斗争,两个男人一辈子的友谊与羁绊,虽曾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却在饱经风霜后回归生死相依。贝托鲁奇唯美考究的摄影和诗意化的摇镜头、沉稳而大气的叙事、莫里康内的配乐、德尼罗与德帕迪约的表演,都使这部长达315分钟的沧桑史诗足够引人入胜。(9.0/10) |
|
这个春节看了个三小时的,看了个五小时的,接下来是不是得看十小时的... 看到最后,两个老头,我竟然忍不住又觉得这个是不是gay片... |
|
啊!我只是最近痴迷并恶补年轻时的钢蛋......怎么一不小心看了315分钟的《灿烂人生》前传啊!!!过程时而煎熬时而震撼,从最开始的挤牛奶,卧轨,到谷仓舞会、马和可卡因,再到酒馆大醉,马粪大战,各自出逃,直到最后的地主大审判,如果不是这两个男(演)人(员)真的给人感觉他们之间来电,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还会有这种跨越时代的友谊......毕竟观影过程天平会逐渐偏向钢蛋!!!最受刺激的两个场景:安提拉抡人和卧轨。看到二场就是“天哪,完美,太完美了。”和四年前看到Matteo是一样的难忘。 |
|
杰作!!贝托鲁奇5小时的匠心史诗,惊心动魄,用情至深,像一幅浩瀚翔实的人文画卷,展开每一个镜头都凿进了历史,发出每一声呼喊都融进了人性,凝结巨大的甚至带有压迫感的戏剧张力,从开片到落幕无时无刻不紧抓着观众的内心——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偏远毋宁说传统到有点原始的小镇农场,却映射了一战二战期间的国家近代化进程,善恶与伦理的冲突、蒙昧与觉醒的斗争散发着无与伦比的人性光辉,而邪不压正的结局在表象疯狂之后仍然归于茫然,留下意味深长的暗示也更增添了电影的闪耀——以及,所有出镜的专业演员与群众演员的倾心付出都堪称伟大!在此起立鼓掌并向所有创作人员致以最热泪盈眶的敬意!!// PS. 〈灿烂人生〉完美承接本片,共同书写了意大利整个20世纪云波诡谲又璀璨多彩的厚重百年。 |
|
315分钟长篇巨作却处处充满细节(杀猪),看似毫无高潮起伏但讲述了一段完整的人生与兄弟情,交错着阶级(地主与农奴)与政治风波(法西斯和共产)。本以为最后的审判,会落得荒诞冷漠的结局,顺带嘲讽master is alive.但看着两个扭打在一起的老人,火车飞驰而过,只留下躺在底下的小男孩,太震撼了 M |
|
史诗气质,光线绝美,镜头的横摇、平移、环绕、升降;双生子隐喻革命的两面性,终究语义不明,具有极大野心、未竟遗憾的、穿越整个世纪的作品。 |
|
贝托鲁奇选择了一个相当巧的切入角度,两个同一天出生而属于不同阶级的人,在战争前后两个暧昧混沌的时期发生的故事。阶级差异如同一道撕裂的口子,在下面的人永远被驱使叫唤,终日不得逃出牢笼。本片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阿弗雷德,他被“困”住了,包裹在私心与世欲中挣脱不开,“我从没伤害过任何人”,诚然,他看似用心无愧地说出了这句话,却得不到旁人丝毫的同情。混沌年代,站队甚至由不得他自己做选择,他能够选择的,只是在脑海里幻想一个让自己满足的完整家庭。他是法西斯吗?是,又不是。最后的卧轨闪回,为整部影片作结,不错。
@315min未删减版 |
|
从1900到1945,两个男生的前半生,一辈子的相爱相杀。电影尺度大得惊人,有虐猫杀猪摔孩子等恐怖镜头,需要格外注意。5个小时过得像梦一样,不怎么美国往事倒更像意大利版的日瓦戈医生。另外火车出现的镜头虽然寥寥,但每次都极富寓意:不但钻火车首尾照应,坐火车离开的转场镜头,也堪称神来之笔。就在转瞬之间,火车上归来的已经是从一战战场上回家的意大利青年士兵了。 |
|
五個多小時仍然感覺「不完整」。許多線頭抛出去了沒有拾回來,但也許這種慵懶散漫也正正是它最美的地方,像Olmo的凌亂餐桌,隨手就有可以拿起把玩的細屑。第二部尤其急促,在法西斯的權力來到最腐敗的一刻,在下一幕就安排了現眼報。時間的跳躍自有它的優雅,也節約得幾近殘酷。結局天真得不像是真的。 |
|
历史就像是那辆轰轰而来的火车,不会为谁而减速或改变轨迹,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区别只是每个个体躺平的方式,顺躺火车从面前呼啸而过,横躺火车把你碾的粉身碎骨。我不觉得这是一部5小时阶级斗争的电影,相反电影在展示人类社会的无差别性,不管你是地主还是农民,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是选择了活的方式,阶级之间的争斗最终也是人的争斗,就像两位主角从小斗到老,最终其实就是一场如果过家家一样的游戏。 |
|
这周份补番。今年对自己来说真是。难以言喻,光怪陆离,暗流汹涌,冷峰频来,一场空欢喜,几乎一夜成人,以及一个经典时代的行将结束。支撑自己年轻时代精神世界和现实信仰的设定一个个崩塌和消逝。似乎觉着自己崩掉重组过一次了。话说新浪潮前后那些老人儿,年纪都不小了……以后只能不断接到这种消息。 |
|
地主死了,阿弗雷德还活着...不同阶级注定不同的路,两个人的命运交织在时代变迁大革命的背景下。贝托鲁奇又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电影,五个小时的观影里掺杂着悲伤、矛盾、无奈、纠结、讽刺的情感,戏剧化的人物历程令人回味反思。帕里西欧死的那段好残忍。 |
|
卡司居然几乎都是外籍演员,他们不会说意大利语找配音也就算了,连说意大利语拿过小金人的老罗,都成了英语唇语+意大利语配音,看到最后死的心都有了,完全都能用英语的唇形校正字幕了...除了这个大问题之外,对意识形态过浓的历史片还是提不起兴趣 |
|
意大利版红旗谱 ~ |
|
跟他的老师帕索里尼比差了火候,但应该已经是贝托鲁奇最好的作品了,也只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风起云涌的环境下才拍得出来。笔墨集中于一个小村庄,却反映了意大利半个世纪的变迁,比把社会矛盾拍成过家家的《灿烂人生》史诗气魄强太多了,意大利共产分子交了枪、地主微微一笑宣告复活的结局有些感伤,但两人一直追打变成老头表明斗争还在继续。另,几个主要角色身上的隐喻导致代表共产主义的男一号太弱,代表法西斯主义的男三号太强,代表地主贵族的男二号太事不关己。 |
|
资产阶级干活还得听着音乐还浓妆艳抹
埃弗列多其实从小就没变过 和欧莫比 自卑 造成追求控制欲的实现才能满足 他俩其实从没成为真正的朋友 他们一直在斗 欧莫是洒脱的 是斗来找他 随时都行 埃弗列多是妒忌的 他无时都想着赢欧莫 见识了意大利人的情感情绪表达 东西方的差别咱就那样悬殊 有的是戏剧式的表现 有的太真实了 民主的法律才是至根的 穷人还是想成为贵族 那是人性和恶性循环 不要让革命变了味道 |
|
抬头一看是贝爷作品,果断2颗星。5个多小时的阶级斗争屎诗电影尼玛要疯了。 |
|
喜欢贝托鲁奇的政治观点,我真应该讨厌意大利人,萨瑟兰爷爷在意大利拍的每部片都那么丑恶,这片应该有个"在看"选项。四星半 |
|
一场无产阶级的战斗之歌!吵死了。难以理解饭吃不饱的意大利无产阶级竟然时时能保持着高亢的能量和爆破的噪门——男人强暴而凶狠,女人神经而高亢,戏剧般的电影,5个小时之长,叙事零散,结构涣散,人物性格不明,比起美国往事差远了。太任性的导演!完全是按照自己口味!自由得散漫了!意大利乡村景色好美,农事镜头很美,杀猪镜头,裸露镜头,跳舞镜头,孩子的友谊,好喜欢。鉴于花了我5个小时的时间和期待,鉴于它太吵,只给两星。 |
|
从《灿烂人生》到《豹》再到《一九零零》,算是把意大利近代史的电影看完了吧,很喜欢贝托鲁奇的政治视角! |
|
经历过沧海桑田,才知人世难变。 |
|
315分钟的史诗电影终于欣赏完了,过程说不上愉悦,欣喜总是有的。但总不会这么久的时间都是高潮。从两个小人物的一生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中间的亦喜亦悲实在不足为外人所道 |
|
9,一段历史,两个家庭,两个阶级,三代人,在斯图拉罗极其精美的镜头调度下见证意大利半个世纪法西斯和共产党的爱恨情仇,此消彼长。贝托鲁奇以一种暧昧和模糊的姿态来审视左右翼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阿尔弗雷德这个富家农场主孩子很大的同情,最后的审判颇值得玩味,复杂情感不是阶级斗争简单四个字能够概括。从1900到灿烂人生,意大利的史诗片也是影史一绝。 |
|
激进的左翼革命者到了晚年竟感叹人生的虚无,其中不乏心酸,个中滋味革命者不会不懂,说不懂那是不好意思否定之前的自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贝托鲁奇教会我要警惕一切极端 |
|
原耽大手,但是叙事太散漫了,无数次在想如果让两个男主之间的张力更聚向就好了,居然没有把设定里宿命缠斗的感觉完善出来,但想想就这样生活流一点是不是也不错呢。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cast俩非意大利的演员当男主,后期还配音,但很喜欢德帕迪约,狂躁中有苏感,地主儿子这个角色并不百分百适合你罗,但证明了他是成熟的好演员,越演到中老年期越静影沉璧,搅拌着懦弱缄默和与生俱来的自大。喜欢仆人面对少爷时那种态度:朋友,我永恒的敌人,蜷起你傲慢的阴影吧,在灯下,我愿解释为何你从未知晓一切,就像童年的睡前故事。 |
|
看了5个多小时,依然津津乐道,实在是很久很久没有这么入迷,这么忘怀的看一部电影了 |
|
阿弗雷德享受着阶级带来的财富与地位,自认为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最后依旧被送上公审大会,被当成法西斯祸乱的根源;奥尔茂一心从事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可直到解放之日,奥尔茂也没有让身边的这些无产者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艾达思想前卫,特立独行,却十几年如一日困于牢笼,虽生犹死,终于在奥尔茂逃亡之后奔向自由,如同她突然到来一样,突然离去。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每一个人,或随波逐流,或踏浪而行,或逆流而上,或只做一个独立时代之外的看客。浪潮散去,才发现没有谁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某时某刻进行选择。当鲜活的生命逐渐老去,当历史逐渐变得模糊,只留下一些细碎的声音穿过历史的烟云,不停地呐喊、质问、呼唤,比如那句“你们说的耕者有其田是真的吗?”。 |
|
有些电影虽然长得难以看完,但必须承认这就是神一般的史诗作品。贝托鲁奇用两个不同阶级背景的男孩的一生,回溯了关于历史与政治、性爱与自由、革命与觉醒、意识形态与时代反思等所有能够涉及到的史诗元素,在镜头摄影和色彩构图的运用上都非常强调形式感,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野心之作。但三观不能苟同 |
|
9.0/10。①同一天出生的从小便情同手足的地主少爷和贫农儿子在风云变幻和充满阶级斗争的半个世纪意大利历史中动荡曲折的羁绊友谊和相爱相杀。②极高水平的:或唯美或精美(精美≠鲜艳)的摄影(色彩/布光/构图/等);各种优美的运镜/场面调度。③以②的「美」反衬悲剧的「惨」。④作为传统情节剧叙事较碎片化。 |
|
谁摸你的铅笔,谁撸你的包皮,都是故事 |
|
社会微缩模型,阶级暧昧立场,性的润滑和隐喻,法西斯萌芽的震撼暴行,农奴涂粪的欢快反抗,事无巨细的叙事诗,大师级别的画面调度。反过来想下:资产阶级的恶和无产阶级的盲动的表现是否流于空洞,性的喻体是否肤浅。一体两面难以兼顾,两个阶级贯穿一生的爱恨扭打,电影不可能诠释社会,关键是手法 |
|
郭兄给我的《1900》躺在抽屉睡觉达两年之久,今日凌晨两点看完,边笑边醉。那时的大鼻子、罗罗可真年轻啊! |
|
每一个人物角色也象征着各自的阶级立场,可以更为抽象与符号化地去理解。尤其是法西斯间接诞生于地主阶级的统治。Bertolucci总是如此,让血腥与情色直面镜头,毫不遮掩。农场主和农户的孙子,可以同一天出生,可以彼此作为玩伴,可以一路陪伴,却站在各自的阶级,二者间永远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又很有趣,最后只有这二者留在故土,直到老去,这要是丢给腐国人写,大概还能生出一点异样情愫。意大利人没有这么讲故事,但他们大概真的觉得“家”的概念很不一样吧。所以,Alfredo和Olmo也许不会同时死去,但他们一定最终会死在故土,和他们的爷爷一样。 |
|
在贵族阶层和农奴无产者两个反差极大的世界间来回跳跃,把麻木矫作冷酷和粗野自然狂热等情绪完全分离,时有交叉,这样竟能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形成古希腊悲剧式的和谐,实在让人惊叹。而且两个阶层的几次碰撞皆能成为亮点,人物塑造也代表性十足,堪称是包罗万象了。
本以为阿弗雷德应是史诗中典型的,置身与新旧势力中间、思想与身份错位的人物,谁料确实只是个胆小鬼,他能感受到农夫粗野的狂喜,又习惯于贵族麻木的安逸,当列车带着恐怖驶来,他无心承担国与家的责任,更无力分享底层的痛苦和愤怒,只能选择痛苦最少的一方。时代没有局外人,只有不同形式的同流者。 |
|
不客气地说,《一九零零》只是一部拍给儿童看的成人影片.当人们提到贝托鲁奇是意大利电影传统的继承人时,所指的绝非来自罗西里尼或德·西卡的新现实主义遗风,而是维斯康蒂似的颓废伤感且立场游移的十九世纪小说式风格:它在处理当代革命题材时永远会暴露这一文体本身固有的资产阶级属性,精美的摄影与配乐更是加剧这一分裂.一个"迅哥与闰土"式的故事被影片不加节制地浪漫化,富有骑士精神的人们仿佛身处一场中世纪的斗争:愤怒的贫民躺在地上示威,并投掷马粪来给予法西斯以严酷的打击――因为只有在敌人垮台之后,对其施加流血的暴力制裁才是合法的.在直视镜头的诉苦大会与卷土重来的剥削后,导演似乎也不知如何为这些可怜又天真的妙人安排一个结局,于是全片以又一场哲♂学的摔♂跤结束. |
|
史诗非轻易能够造就,相比今年上映的白鹿原,剧情的相似度与时代的架构并没有给后者多少帮助,贝托鲁奇是在塑造经典而王全安则不是,5个小时的电影下来,节奏与画面传递出的快感超乎想象,历史因为经受而陷入其中的人而变得厚重,影片立意与政治层面的思考表现出难得的大气与成熟,语言难以描述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