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这些导演觉得旅游村、度假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呢? |
|
徐峥的才华确实被低估了。“乡村教师”这个题材的电影展现出他某个程度的细腻——他很擅长从一个小的切角去展开一个宏大叙题,这样的融合不会过于煽情,却分外让人感动。 |
|
沈腾马丽>邓超闫妮>宁浩葛优>陈思诚黄渤>徐峥 |
|
像片头那个稻草人一样,又假又空,自我感动,开心麻花意外的还行 |
|
也就徐峥的《最后一课》能看吧 |
|
吹爆《北京好人》,观影感觉就是上一秒还让你笑得前仰后合,后一秒就让你哭出来,农村医保问题太扎心了。《天上掉下个UFO》看起来很荒诞,但是背后的农村交通问题又让人没法不深思,拍的还挺巧妙的,挺有陈思诚的个人风格。邓超的《回乡之路》太有陕北的味道了,从演员的方言口音到服装搭配,尤其是王源的黑框眼镜+黝黑晒伤妆,看起来太接地气了。最好哭的还得说是《最后一课》,看完了久久不能忘怀,最后一幕老范和学生说了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哭疯了 |
|
最后一课>神笔马亮>北京好人>回乡之路=UFO,表演方面能看看范伟老师和韩昊霖,求求别折腾葛优老师了,心疼。PS,陈思诚、徐峥、邓超都拍了老婆,真的就…各有各的境界吧。 |
|
包装春晚,开箱村晚;除压轴的开心麻花单元外几乎都趋于尬笑还非要硬拔高的小品范儿。国庆档真正的新片即便都由聪明人操刀,可外表再精致都没能藏住玩命赶工的窘态,这样的复工速度绝非良性电影市场该追求的样态。 |
|
邓超墨镜一戴,手包一挎,张口就来两千万的生意,“土”和“豪”那种冲突感拿捏得绝了!而且真的是喜剧效果满满,土味欢乐回乡之路,浓浓的陕北乡情呼之欲出! |
|
前三个故事不错,邓超+俞白眉真的是不出意外的垮+尬。 |
|
“最后一课”节奏很棒,范伟演技惊人,把我的泪点掐住了。“神笔马亮”最惊艳,笑点很高级,从笑到泪的情绪转换自然恰当,看得很舒服,麻花做喜剧还是厉害,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
|
作为一名曾经遇到过好老师的人,最后一课哭到不行。脑海里都是那个曾经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点醒我的老师的身影。想说老师的一个小小的鼓励,能够成为学生心里的种子,而这粒种子终将长成大树,影响人一生。 |
|
最后一课赚我眼泪 |
|
太难看了。虽然我不喜欢开心麻花,但是确实只有最后一个符合合家欢喜剧的节奏,跟春晚小品实景化似的。前面四个节奏稀碎,宁浩那个题材ok就没敢往深拍,另外三个就是三坨屎。 |
|
沈腾马丽的《神笔马亮》牛逼,单凭一己之力让我把片子给多一星。其他单元真的十分so so。 |
|
真的一点都不好看。。。。。。。。。。 |
|
现在咱们来换个思路想想,假如把这几个故事搬到春晚舞台上会是什么效果?是不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五个小品段子,主旋律的命题清晰,跟小品演员比拍小品,自然是开心麻花在笑果上胜出,因为人家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拍过电影。宁浩是最稳的导演,这个故事像“祖国”的续集,一如既往的松弛。片子还有一个亮点,范伟是最亮的那个老表演艺术家。看完这部电影深切体会到电影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当它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和煽动性而来的时候,一旦遇到会拍的人,价值观输出效果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轻易控制观众的情感。也正因如此,电影的日常也成了审查的日常,这件武器太强大了。 |
|
如果说去年的我与国还有那么一点用心,今年的我与乡真的尬死我了,真的求求现在的导演不要一拍电影就拍喜剧,那些烂梗真的不好笑,让人尴尬起反作用。徐峥部分还不错,邓超那部分其实也挺好,开心麻花有点小浪漫,宁浩和陈思诚,真的尬,还放在第一第二部分,差点就想离场。 |
|
神笔马亮最佳!!没话说!!我的沈马组合,圆满了! |
|
怎么能这么无聊……除掉最后一课还能看点其他都是什么 |
|
喜剧就是把过时的春晚小品搬进电影院吗 |
|
荧幕上的鸡飞狗跳从来都不是我的家乡 |
|
个人比较喜欢《天上掉下个UFO》,能看得出《唐人街探案》的影子,刘昊然和王宝强一出现就有那味儿了,再加上黄渤一句贵州方言版的“UFO”,被洗脑到看完了之后还在脑子里不停地回响…邓超的《回乡之路》算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不管是从色调、节奏还是服装设计上,还原度都比较高,王源的陕北话学得有模有样,不让人出戏实属难得。我和我的家乡整体基调还是搞笑为主,不时会有一些很戳心的小细节让人流泪,在中秋的时候上映,让人真的很想买张机票回家看看家乡啊 |
|
尴尬到死……我竟然起了一大早跑来看这个!? |
|
说一个观感吧,抖音里时不时会推那种在乡村的视频主,去展现脱贫之类乡镇的奇观。这片子同理,也能看出一群在城市生活的导演,真的很难懂这种“脱贫”。个人喜欢:麻花、宁浩、陈思诚、徐峥、邓超(csc那段满脑子里贵州的水司楼 |
|
当陈思诚和徐峥的长镜头放在一起,高下立见。最喜欢《最后一课》!有人说回不去的是家乡,但是家的意义你看见了吗? |
|
刚从电影院出来,看的时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最喜欢沈腾和马丽这个故事啦,沈马组合诚不欺我,故事很完整很精彩。范伟老师的演技真的没话说,这部分哭的最厉害了,感觉最后一课里其实有很多多于的演员是来硬凑阵容的,没必要,但是故事还是不错,很感人。二字弟弟这次这个角色颠覆也太大了,表现得也非常不错,陕西话讲的杠杠的,肯为角色改变付出真的很棒!还有韩昊霖弟弟真的不错,小小年纪演技非常出色,未来可期!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好看的,非常值得一看! |
|
徐峥导演实在太会骗别人的眼泪了,回忆当年让让我哭得不行。为了弥补范老师的遗憾,全村一起拆房子重整,开大会,还有范老师上课那段实在太搞笑了。 |
|
家乡是个老话题了,这次拍的还算挺有新意的,展望未来、回首过去,基本都覆盖上了,就算没拍到我的家乡,也大概能感同身受一些桥段。人设都挺有趣,葛大爷演的张北京依然又贫嘴又暖心,黄渤演的黄大宝八成原型就是手工耿,范伟演的乡村教师张弛有度,没有故意煽情又能把情感烘托到位了,王源演起乡土小伙也还有模有样,看不出他其实还挺有灵气的。作为献礼片,几个导演互相补充,搞笑和温情的元素都有,完成度挺不错,值得推荐。 |
|
《最后一课》太好哭了吧!范伟老师演技真的超神了,把一个中年人和一个阿兹海默患者演的淋漓尽致。 |
|
全都是小品的模式,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升华一下,很生硬,甚至很尬。
只有《最后一课》像一部电影,《北京好人》和《神秘马亮》一般,《天上掉下个UFO》和《回乡之路》垫底。
《最后一课》用老范生病为引子巧妙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1992年和2020年。
老范得了阿兹海默症,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儿子都认不出来了,但还记得28年前学生的鞋子破了、不会算算术、没有颜料。
《北京好人》太短了,拍得不够透彻,不如前作《北京你好》。
《神笔马亮》无功无过。
《天上掉下个UFO》故弄玄虚,虎头蛇尾。
最后应该再加一段,揭晓UFO是假的之后,结果真的UFO来了,但大家都不相信了。
外星人入侵地球,冷锋出现了,说道: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
《回乡之路》题材很好,但导演水平太差。邓超是个好演员,但的确不适合当导演。 |
|
有笑有泪还阔以,五个故事四个都有点跑题,与其说是《我和我的家乡》,不如是《我和我正在变好的祖国》。唯一回归家乡的就是邓超闫妮那个单元,实实在在的回乡之路,治沙的主题也很有意义,不过故事和人物设定都挺老套,还是邓超惯用的角色反差赚眼泪…虽然但是,我还是哭的不行不行的哈哈。电影挺适合国庆看的,在那个氛围下面,爱国之心会融入到更宏大的自豪之中,甚至觉得自己的人格都在发光,流的每一滴眼泪都充满欣慰(也可以称这个情感叫自我感动)但是感动了就说明电影不失败。 |
|
毫无疑问,是烂片。 |
|
我和我的中国梦 |
|
农村医保+三个半美丽乡村+半个电商扶贫。眼界终究宁浩高一点,可春晚小品吧,还是麻花会拍。 |
|
类似春晚,每年都有,但越看越累了。 |
|
3.5 作为《祖国》的姊妹篇,家乡题材+喜剧类型无疑更具可看性,和传统的主旋律表达并不相同。喜欢其中的两段:宁浩喜剧总是很稳,《北京好人》再续张北京的故事,充满市井气息,包袱抖落得不错;《最后一课》在摄制与情感传达上做得出色,曹郁的摄影和范伟的表演堪称全片最佳。 |
|
满足形势和高唱赞歌的喜剧,可称作“歌颂式喜剧”。它不会有受批判的角色和值得讽刺的事件,对立面只是过去的时代。所有角色、事件都沐浴在艳阳下,乌云和阴霾统统看不见。“歌颂式喜剧”的目的就是歌颂,表现“好”与“更好”之间那种无冲突式冲突,“好”是过去的时代,“更好”是现在。讽刺在歌颂式喜剧中是犯忌的,它更符合小品舞台的定位,若是短片集锦就很像是一台小品晚会了。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符号化也太浓重了,抹杀个人矛盾美化家庭牺牲的味道过份冲鼻,不过范伟老师的表演值得两颗星 |
|
恍似看了五个春晚小品。虽说为了不给大家添堵拍成喜剧可能是主动选择,但喜剧也不是只有“为了圆一个谎而撒更多的谎最后戳穿了但是皆大欢喜”这一种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是在太苏联了不是吗)。宁浩段可信性比去年好些,但沦为农村医保宣传片就过分了;陈思诚段美学简直辣眼睛,但是信XX不如信外星人也是挺坏的;徐峥段C位也是有道理的,本片最佳,刨掉旅游宣传部分,整体构思精巧,竟然是个元电影,还真cue到《最后一课》的几个名句,“1992”“上海交大”才是亮点;邓超段,英模事迹报告会吧,负分;开心麻花段,艾玛是部朝鲜电影啊,连含泪歌颂段都有了。整体:手机影像作为转场/媒介/材质;加分项:宁浩段表舅演技,徐峥段搭景长镜头,开心麻花段民乐编配苏联歌曲,竖屏画幅用法。打分:6-3-8-0-6,平均4.6,两星。 |
|
用张北京的话来形容:亢奋啊!因为是喜剧,相比祖国的史诗感会更轻松,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声就是代表。5个故事各自选用了最流行的喜剧结构和表达样式:北京好人“错位”、UFO“荒诞”、最后一课“抒情”、回乡之路“滑稽”、神笔马亮“即兴”。每个切入点和主题各不同但都的很流畅自然,整场面部笑肌得到充分锻炼(笑容的持久张力,我几乎就是全程咧着嘴),也会猝不及防的被打动。个人最喜欢开篇宁浩+葛优,戏剧元素运用的纯熟,典型佳构“幽默剧”;而最让人笑喷的还属沈腾+马丽,收尾离场一本满足!PS,格外喜欢一个画面:无数小溪汇成了大川大河,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
|
在这代人的价值体系中,扶贫的重点不是贫,而是扶。是我伸出了援手,所以你要歌颂我。那到底是谁让你自断双手?历史是螺旋上升的,任何回答都只是假设。我心目中真正的“我和我的家乡”:《童年往事》《苏州河》《站台》《钢的琴》《路边野餐》。 |
|
请把陈思诚剔除出导演队伍 |
|
是不是我期待太低了,感觉比祖国强不少。除了陈思诚很真空,其他四个甚至是邓超俞白眉的都有很高的完成度,实在是出乎意料。主旋律叙事一直有套自己的话术,这也造成了以前主旋律作品的空洞乏味和虚假。此片是这几年去这套话术最成功的一部,虽然无论从结构还是情感上都充满了设计,虽然对乡村和城市空间仍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程度,但显然对于类型片而言,它们的风格、文本、表演和情境设计已经非常奏效。最受好评的肯定是徐峥和范伟,对两个时空的表达都很剧烈,其次是宁浩糅合犯罪喜剧的框架,妙趣横生。开心麻花发挥也很好,家庭与扶贫有机结合了起来。即便是邓超俞白眉,这次也写出了某种身份立场反转的巧思意味,虽然执行起来仍很晦涩。陈思诚却上去既没有对村庄的思考,也不愿意投入感情。四个精致丰满的影像小品,可能已经是此类题材最好的形态了。 |
|
媒体场看的,实在太尬了、太尬了……求求陈思城徐峥邓超演戏就好…… |
|
做作 适合老年人观看 |
|
整齐划一味同嚼蜡的春晚小品集锦,还不如上一部。上一部至少还有大时代大事件下的小人物,这部就只有为了歌颂伟大英明而创造的工具人和虚假情景,再加点段子和廉价煽情,这不就是春晚小品嘛。宁浩那个稍微好点也是因为直到最后才揭示主题,其它四个全是农村改造的奇观宣传片。 |
|
葛优的第一段故事还可看。 |
|
看得出每一个人都用劲了力气,把自己看家本事全都往上招呼,短片的体量也让五个故事都极具爆发力。
北京好人7分一看就是宁浩的荒诞感只是演员之间还是有些突兀。
UFO5分陈思诚夹带私货,各种元素就像是强行安插的,我看他主要目的是炫妻。最后一课8分徐峥的剧作切入点太好了,从极小的脑梗缓缓切开整个故事,蒙太奇交替段落的处理把情绪推高,然后用一幅画直接到达顶峰,哪怕周围人物都是极为工具的存在。
回乡之路7分,解释不通很多地方,刻意的营造反转就虽然能赢得眼泪也称不上好看。
沈马的神笔马良真的是最好的一个,能看得出情绪细腻也能看得出宏观的情绪,几个小桥段处理简直了恨不得拍手叫绝!8.5
整体都是用尽力气完成国家级别的导演行业检查考试,只是都是有些用力,这些导演对于家乡的观察有些流于表面,都有一种奇观化的凝视 |
|
个人觉得《最后一课》太出众了,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沉没在回忆里终究不是办法,以闪闪发光的教学楼作为唤醒老教师的场景,很难不戳中泪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