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写实,很残酷。不是我朝浪漫化的游击队。 |
|
大韓民國反游擊戰成功了 |
|
這片子可以改名革命青年是如何被掏空了體力和信心。 |
|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韩国版的《切格瓦拉》,可能也是韩国少有以敌军为视线的电影。和《太白山脉》一样:来自北方的“正统派”对南部的地下同志从怀疑到歧视最后到清洗。 |
|
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为金家打下江山,让无数人世世代代成为金家的奴隶...... |
|
看过最真实的游击队题材电影,冰天雪地嚼着树皮行军,只为民族解放。可真相却是“朝鲜的悲剧在于只能依靠外国军队来赶走日本人,南北朝鲜都不是胜利者,胜利者只能是美国或者苏联”。男孩交火地带救小羊,对射变对骂,“原来你们黄皮狗还有点人性”。李铉相将军山谷接见上千裸浴的男女战士。寒夜抡斧截肢。只有男主和大学生与各自恋人之间的爱火是残酷斗争中唯一的亮色,得益于投降之后出版回忆录,才得以还原在大银幕上。 |
|
拍得足够真诚,但故事叙事太单一,从头到尾走背字儿;讲故事的结构也不太好。真实的事件就是这样,没有节奏感只有残酷。安圣基怎么总是喜欢参演这类左派题材的电影。 |
|
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为何不降,只知道在寒冷与饥饿中绝境求生,抓住渺茫希望。那些常识中的恐惧被视为耻辱,只是因为处在战争当中。抱狗的少年让双方停火高歌,而外来的援助和意识形态才主导了骨肉相残的战场。南部军与革命首长赤身裸体相见那是星火燎原的信念,逃亡部队剥掉阵亡战友的衣裤那是活着需要放弃的尊严。而绝望中的浪漫是,同志你的伤需要御寒,你可以抱住我。是战争结束后,你在家中做好饭等我回家。 |
|
没有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崔真实问安圣基是否受伤时,头上是温暖的秋阳,部队被围剿剩安圣基一人时,头上是清冷的冬月。像极了这群理想主义者的结局,从一腔热忱到心如冷冰,这期间的爱情更是无处立足,最后也无疾而终。 |
|
朝鲜战争时南方游击队的故事,渐渐被忽略的一段惨烈往事。根据曾为游击队一员的真实记录改编,缅怀又反思。但叙述上避免了过度煽情,但同时表现力也不够。 |
|
看了两遍 结局真不舒服 |
|
质朴无华。 |
|
安圣基近乎献身于对韩国内战的反思,正如片中角色义无反顾地赴死。战场生存环境很写实,剧组也吃足了苦头,但依然冗长而略显空泛。为了理想埋骨深山,两边都没名分。总有人还记得历史,感谢导演。 |
|
158.14 |
|
【这里没有爱情,只有残酷现实】 |
|
不管是南边还是北边,在战争中丧生最多的是谁?被夺走至亲、战友、无法相见的爱人、健康的躯体和不堪折磨的心灵的大多数是谁?到底选择站边和一贯坚持的信仰包括地理位置上的,是在保护我们还是在要求我们首先做出牺牲?到底我们争取的是什么?我们要问这个,我们要追问根源。而这些都在两个多小时的片长里一一道来。战争是没有眼睛的,在越发陷入民族主义的今日,我们应该看看这样的电影,非常应景。 |
|
一面是枪火追击,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理想追求,没有正义之言,每一次的逃难带着强烈的求生意识和不知为何的坚定信念。 |
|
换做是我早就绝望了 |
|
拍这部片子,演员绝对遭罪辛苦之极,开始历史上的真实,还有我们的抗联,那更是。。。致敬! |
|
33333333 |
|
7.5 |
|
韩国"新浪潮"代表作品,正面描写朝鲜军队的战争片,另一种维度上探讨战争,更深一层在讲战争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浪漫的、残酷的、也是真实的 |
|
惨烈而真实的游击生活,饥寒交迫缺医少药弹尽粮绝无情戳破了大无畏的浪漫主义肥皂泡,一切高尚的理想宣言口号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如此虚无缥缈丧失凭藉。内战特别是这类代理人战争,获胜者用同胞的血肉创得基业,在民族身上划下一道世代难以弥合的伤痕。因何而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还是为后台纳投名状。植根本土的南劳党,走向被南剿灭被北肃清的悲情结局。伟大的作品直指人性深处,代理人内战永无获胜者。想看原著。 |
|
了不起的電影。【鄭智泳導演從影40周年展GV |
|
共产主义的战士,教科书上看不太见的那种游击队的真实电影,拍的早的片子果然不一样。我深刻感受到毛主席时代的游击队真的很苦,朝鲜游击队只不过是中国游击队的学生。 |
|
就这个影像?分好高呀
拍得跟金三角匪帮大乱斗是的 |
|
理想主义的死亡 |
|
胜利不属于朝鲜和韩国,胜利的是美国和苏联,看似朝韩内战,实则美苏争霸 |
|
看睡着了。讲韩战期间北方在南方的敌后武装,由记者、北方战士的日记改编。原素材是日记,视角比较集中在男主角安圣基身上(只有不多的几个表现韩国国军的客观镜头),那些事件也比较琐碎,山谷里大批男女士兵洗澡时见到北方领导和游击队跟国军为了找狗的小孩自动停火算是亮点,其它就是一次次面对战友死亡、前半段在游击队和护士谈恋爱、后半段加入南方军最后被围剿的饥饿困窘,这些内容没什么出人意表的地方,军事场面做的也马马虎虎,烟火做得非常差。剧本也没有太多立场,家人被游击队杀害却加入游击队的女护士算是反对民族分裂,最后孤独的安圣基在传递战斗的无谓和北方的冷漠——用轻描淡写的方式表达了一些老生常谈的意思。原始素材的基础不太好,剧本也没给加分,制作上经常给人拖沓破烂之感,但摄影和配乐偶有苍茫的慨叹意味 |
|
真正的游击战,是这个模样的。咱们的长征,其实也是如此 |
|
到最后,你还记得当初的信念吗? |
|
这个虽然是张善宇大师的编剧,但情节有些乱,而且涉及男女关系的时候有意淫的成分。不如太白山脉好。 |
|
写实,真挚,流畅,感人 |
|
剧情标准的流水线化 |
|
以小见大,看看今日的朝鲜吧。 |
|
写实,克制,但也会断裂,零散。几处场景印象深刻:首长和裸浴的士兵们,镜头切到花🌸,下一幕是奄奄一息的男主张嘴吃掉了;汤匙是党证。 |
|
比现在的战争片好一百倍 |
|
太惨了 |
|
篇幅长,节奏慢。战斗场面好像菜鸡互啄。 |
|
主线是野外求生记,副线才是打仗 |
|
“脑子里只有求生的本能,没法思考战争的意义。” |
|
朝鲜和韩国整体来说都属于悲剧性的国家,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而是一个民族的悲剧,缺乏自我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想从别人的胜利上分一杯羹,前提是你有你的自身实力 |
|
我觉得后半部被围剿之后真的很打动人。 |
|
三征高丽 |
|
还原度很高 |
|
战争里 没有谁坏谁好 只有活 |
|
影片说的是朝鲜战争期间,北朝鲜的游击队深入到南韩最南端的智异山,300多人的队伍最后被全歼。在冰天雪地的逃窜途中,只能靠着啃树皮来维持生存。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那支作为定情物的笔掉在了雪地上,他都没看见。这意味着他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丢掉了。
停战后,居然没人想起那些在南朝鲜的山里还有一批在绝望中挣扎的人们。
看完后不仅反思,这些同胞自相残杀的战争到底值不值得?
朝鲜战争本质上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战争中的南北韩都是在借助外国的兵力来维持自己的政权,而背后是美苏争霸的意识形态冲突,胜利永远都不属于朝鲜或韩国人民。 |
|
第3464-如果《太白山脉》是描写混乱年代各阶层的万花筒,那《南部军》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普通战士的生存日记。电影中战争场面基本属于小打小闹,跟现在那些没法比,但给人感觉非常真实。 |
|
在阿里云上,挺有趣的 |
|
堪比长征之艰苦,可惜他们失败了,并被长久的遗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