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旁白叙述型科幻,火星回忆,从外部看越南,看部落。树房子被烧毁,人住石头房子,最后到墓房子。正片为阳,负片代表阴间,很多剪辑要素都很有趣。我本来以为是从纪录片转为了剧情叙述,但是居然原本就是剧情概念再进行的纪录拍摄,记录剧情实验,融为一体,不过内容有些过于晦涩了。 |
|
外星球假设和剪辑混入的旧时影像分别增加和疏远对于“乡愁”的距离感,有些缺乏lav diaz式对于生活完整记录的轮廓作用, 又让没有那烟雨雾蒙故乡的情绪完整表达,而几场黑白底片曝光似乎也都是较暗场景不知如何颜色处理的折中选择,对比之下今年NYFF同样越南背景的实验短片“Tyrant Star”中诗韵反而更有味道 |
|
林地文明的消逝,洞内的拍摄比较少,当然不可比拟《忘梦洞》。并没有深挖人物,导演刻意为之,处理方式还是有一些刻意应该能够避免的。 |
|
在未来时空展现原始生活,词语、文化、传统的独立让这部分人有了特殊性,影像对于记忆、现实、死亡的表现也有意思,纪录式的创作手法在一个异度空间同样具有神秘感 |
|
越南苗家猫咪不错。 |
|
无聊的一匹呀 |
|
笔记:演变-从主题出发找到人物而不是跟拍;技术-materiality,胶片作为material而不是footage,影像拼贴(负片,照片,字幕,不同的线跳来跳去乱窜);重复-创造力量;拍摄-一天中更多时间在思考如何拍摄;体裁-essay film,有深厚传统;戳中我的-影片中段自比烧毁树房子的军队,我凭什么claim不属于我的东西;问题-后半段的内在逻辑是?人的生死、阴阳和家、失去家的关系是?;discourse-postcolonialism,anthropocene; |
|
第25届上海电影节第9场。这是一部关于记忆的片子。 |
|
web-dl |
|
关于“外星”的画外音叙述令影片空间被表述为异质,却并非赫尔佐格奇观化的,作为探险空间的异质,而是不可能的异质,令影像产生神秘主义,并且通过信号干扰持续提醒着“观看”的存在而非自为。在影片一系列近景,特写镜头之中,村落与观看者的接近程度有如实体空间,却又提醒着观看者,我们无法以一种奇观或者虚拟共情进入其内在,无法想象一种在地的观看方式。因此,影片所展现的日常生活场景与其巫气十足的自然景观一致,在这些土著,孩子,动物之间存在着一股心流,而它正在消亡,有如胶片的锈蚀反应,他们的焦虑有如观看者害怕看到影像的负片。真正的民族志并不是邀请观众去了解,而是排他地提醒他们并不,摄影机所抵达的视频文件作为一种纯粹的外部。然而,尽管如此,《树房子》贯穿影片的依然是现代进程下一厢情愿的陈词滥调。 |
|
关于家的寓言,从树到岩洞到房屋再到土地。很久没见到这样自然朴实的电影了,也确实没有起伏。负片出来效果奇佳,正负片的切换就是正负世界的切换。中间一度以为音响坏掉了,岩洞风景犹如泰式神秘,堪比去火星路边野餐。 |
|
三层叙事的低吟,明显迈向边界之外的脚步,对于到火星可能还有点距离 |
|
还好影院有毯子,能让我小睡一会儿而不是早早离场 |
|
负片一分,人类学相关一分 |
|
有一些奇观就在藏在你身边和柯达16mm中间,很有趣,不过文本调度和影像调度上的兼容性是个问题 |
|
真的是一點一點搭建起來的電影,很多層面可以縱深延展 |
|
阿彼察邦不是这么学的啊~我蛮喜欢中间他反思记忆与图像关系的段落,但是这个电影真的是没有任何缘由的慢,就是你慢可以,我求你给我个理由 |
|
Ernst Karel声音制作 |
|
看睡了,睡得很香,sound design 很助眠,这应该算是一种夸奖吧 |
|
@黄边站看 很独特的电影,映后制片人谈制作过程,先拍了个先导片参加创投,结果在创投上导演忽然说全片要用胶片来拍。可以理解用胶片拍的原因,从制作方式上来去除“景观式”的拍摄。许多元素的设置也是很有意思,但是落入迷墙的是这片子最打动我的还是人类学的部分。 |
|
很独特的一部电影,但是过于私人化,后半段全程睡着了,又加上昨晚失眠,一天连看四部,快吐了,到了最后一部简直就是安眠药。要不是郭晓东映后交流我估计睡在尤伦斯了。【南特三大洲影展论坛】 |
|
感觉有点像是导演拿着一堆散乱但细腻的人类学纪录片素材搭了条科幻故事线出来,青山绿水出毕赣式的影像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但这片子给我最大的触动应该是,让我意识到所有的“太空旅行首先是时间性的尔后才是空间性的”。 |
|
多和咖啡店老板聊天,多看报,导演说 got connections from coffee sellers,灵感来自于看报纸 🗞️ |
|
想到娄烨说的,对空间的破坏也是对人记忆的破坏,进而是对identity的剥夺。导演所表现出的sensitivity和自我反思尤为珍贵,eyes watching and documenting, not prying. 我理解中科幻片的设定是因为:距离远了,对家园的回望才更真切。用被记录者的语言与记忆方式构建他们的故事,才是赋予他们主体性。 |
|
山間雲霧引領著尋家之路,造房子的過程,木頭和磚頭混凝土,洞穴和樹林,原住民搬遷的歷史,這樣嵌入了一個科幻框架中。通話部分的噪聲很好。只有西文字幕所以理解度有限,narration似乎稍嫌直白。1213집 |
|
開頭的設定滿有意思,材料也有點實驗的感覺 |
|
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纪录片。。。 |
|
后重看「Notre Dame」 |
|
#SIFF 25TH#
果然电影这种艺术一定是被打上个人思维钢印的,谢天谢地它只有84min。如果科幻可以是只在火星视角的负片呈现和最后引用的关于离家的ending credits,我一整场为了看到字幕与前座大哥因瞌睡而左右摇摆的巨头 battle 的行为和酸涩不已的左侧腹肌一定会认为是没有意义的。 |
|
很新颖的表达,最吸引我的是从建筑的视角来探讨记忆,洞穴、树房子—家的摧毁与迁徙,跨越到对于记忆如何保存,孩童的影像不停地复现—回溯的欲望—民族志土著人群的生存表象,断裂的片段重新组装,这些编辑都在产生新的力量 |
|
★★★☆ |
|
在线鹿特丹。胶片很适合这个设定,作为时间的载体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再加入底片作为“反面”还是稍显刻意。 |
|
不同的居住形式不同的房子,都是家,远离几千里之后还是会怀念(实在是太实验了 |
|
被推薦觀看 |
|
看不懂到底是纪录片,还是....啥? |
|
躺盘 |
|
由家屋為題出發的民族誌。有形的家 (樹屋、洞穴、導演父親蓋的房) 與無形的家 (家鄉與離散);有形的記憶 (攝影術) 與無形的記憶 (口傳最後成為故事)。但近未來的火星背景似乎顯得很多餘... |
|
难以进入是正常的,喜欢他对负片的使用,历史的纹理属于灵魂 |
|
年度十佳①//难以言状的诡谲气氛和空间上的美 电影特意的将某种思念的距离拉远至星球与星球之间 对于家的故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流动被影像如同碎片记录了下来 记忆是变体 如同负片影像里模糊不清的人脸 记忆也是会消亡的 死亡后的记忆和无法再思念的家园是恐惧的 电影里的声场太惊艳了 混淆在宇宙中的电流声是失去后的孤独感 两种状态此起彼伏的出现在这个电影中 导演在抵御某种现代化给乡愁带来的矛盾情绪用不同的时间空间人做戏太美妙了 |
|
@MUBI |
|
怎么说好,看到后半程我基本上在看英文字幕去辨析越南语了..... |
|
只有离的足够远 才能够进入 |
|
一部假设在火星上拍摄的生活纪录片;负片效果的里世界。鬼魂,乡愁,阴森的诗意。 |
|
树房子,洞房子,墓房子,大洋深处灵魂居留的荒岛,被称之为家的地方。温度、声音和想象凝结成记忆,一定会不断重返,浸入童年时看到的那条尘埃星河。 |
|
在科幻和人类学调查之间诞生的差异性 |
|
不得不承认,已经没耐心看这种片子了#SIFF |
|
Nostalgia is to return home with pain. 一部关于家与无家可归的民族志电影,从遥远的时空回望故乡的土地和土地上被迫放弃家、离开家的原住民族,诗性的旁白、对殖民与战争余波的关切和对影像之暴力的反思让我看到不少郑明河(尤其是《遗忘越南》)的痕迹。虽然是火星来电,火星却作为反射思乡之情的空洞,唯有Ernst Karel的声效设计将人带离实实在在的地球,到达无风无声的电波颤动的未来。 |
|
一部人类学电影,把走进深山做田野的过程拍摄出来了,从树房子、山洞房子被迁到砖土房子甚至离开大山走向平原的过程,承载记忆的“物”发生了变化,于是人们关于家园和生死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正负片切换表达生死在外行看来十分震撼。 |
|
部分镜头语言还是很美的,开头一度给我一种错觉,是《路边野餐》中提到的野人分篇,也看到了宇宙编辑器的影子。
但无论在文学性还是在戏剧性上都比不上前者,不过是能感受到导演对流浪于战争和城市化边缘人群的关注,以及对人灵魂归处“家”的反复叩问。
越来越精细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推着人向前的时候给人一种错觉:人是不同于地球其他物种生命的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厌弃着、逃离着,迷失着,越走越远,直到失去连接。
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向往着,找到外星人,只有外来文明才能革新推动地球文明的进化,这部纪录片里,导演用最粗粝野生的画面也传达着对另一个地方的向往。
我想,在精神上我们都是上帝的弃儿... |
|
有点越南版鄂温克族人的感觉,还是极易被镜头穿越那些山间迷雾和诗意旁白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