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集配乐里有件很黑暗的低音乐器是管风琴吗?有点像《All Thoughts Fly》里的声音。 |
|
讲博物馆的纪录片那么多,这部是切入点相当特别、相当有2020特点的一部了。如果有人想象过博物馆空无一人,只有自己一个人逛是什么感觉,那这部片完全满足这种设想,只不过并不美好,甚至有种诡异的末日感。如果人类社会就此消失了,这满屋满楼的艺术品作为注解或者自嘲,倒还挺合适的(泰特那集又是这位小哥做主持) |
|
在B站看完。全片共四集,结合当下的疫情主题分别介绍了Tate Modern、Ashmolean Museum、Tate Britain和The British Museum四家博物馆的展品。E1和E2主要介绍刚刚开幕却不得不闭馆的Andy Warhol展与Young Rembrandt展;E3通过一组英国画家的作品概览重申百折不挠的英国精神;E4的视角则更具人文关怀的温度,从永恒的爱与死出发提点人性共通。记录几个个人眼中比较有意思的知识点:AW怕死,遭极端女权主义分子枪击成为了他艺术方向的转折点,Silver Clouds;Rembrandt既渴望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也无法摆脱与平凡人的质朴共情;William Hogarth的狗叫Trump;现代电视机与古代篝火拥有类似的家庭社交功能。 |
|
最后一集按腐国传统讲了几对同性伴侣 |
|
云上看展真的让我很想念博物馆和美术馆,几个地方都去过,特别是tate modern的展品都有印象,能够得到解析感觉太不错了。 |
|
四集都不长,随着镜头,去疫情期间空荡无人的博物馆美术馆也是奇遇吧。有两集是特展,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沃霍尔展,在镜头里看安迪·沃霍尔在Alastair Sooke眼里最沃霍尔式观展方式了,前几年还能喊主持人小哥的Sooke,居然白发暴增。阿什莫林博物馆的年轻的伦勃朗特展和泰特美术馆的两集主持人都没有出镜,但是撰稿都很喜欢。尤其是泰特这集Dr. James Fox,从此圈粉,他完全在常设展中挑选自己钟爱的作品串联起来,构成一集,来诠释艺术的作品美、力量,如何描绘战争与灾难的残酷,又如何慰藉心灵和带来希望。大英博物馆也是靠主持人串联,但那集我老走神……不过空荡的展厅还真是难忘。 |
|
疫情之下的特殊看展方式。旁白写得真好,专业的导览和深度分析,升华疫情之下人类、未来与艺术的关系,似乎比自己去博物馆收获更多。
(安迪沃霍展、伦勃朗展、泰特英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 |
|
看了很多遍,一段时间全靠这组纪录片云看展,云吸氧。疫情之下,BBC带观众偷偷溜进美术馆,看看重要作家的重要展览,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全面,也不是艺术家的回顾展,而是角度特别,是对众所周知的艺术家作品和思想的补充。赶在展览关闭前,BBC艺术记者真是开了好头,艺术不要停,没有其他的宁静之美可以与博物馆相提并论,艺术在疫情中给观众安慰。 |
|
云游馆 疫情真的改变了太多 |
|
真希望疫情结束博物馆重开之后,每个展也都能拍摄这样的纪录片,这样博物馆的大门才是真正朝整个世界展开。最喜欢第三集,Dr. James Fox通过Tate Britain的展品,完美展示了艺术如何表现苦难,激发共情;描绘自然,疗愈心灵;将平凡转化为奇妙,在苦痛中发掘坚强、快乐与希望。
(EP1 Tate Modern 安迪·沃霍尔展;EP2 Ashmolean Museum 年轻的伦勃朗;EP3 Tate Britain;EP4 大英博物馆) |
|
云游博物馆 |
|
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观影。4个小短片,2020年3月前后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安迪·沃霍尔展(唯一解说出镜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伦勃朗早期展、泰特英国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只去过大英,镜头中的展厅展柜展品似乎还是2014年去看时的样子,只是如此空旷。其实这片子和我想的不太一样,除了空旷无人和片头片尾一些点题的话外,并没有太体现出疫情/隔离下的独特性,仅是介绍作品。人家的隔离已经结束开放了,而这个518的北京,我们的博物馆全都关着。今天我走遍了国博、故宫、五四运动北大红楼、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中心和恭王府的大门,看这些全部关闭的地方(然后进了北海公园)。越是疫情之下,我们越需要艺术的力量,也是越特殊的经历,越能激发出独特的艺术,也许这就是今天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力量。b站APP。 |
|
特殊時期,關於藝術、博物館最優秀的紀錄片,無出其右。它不僅是展現泰特現代、阿什莫爾、泰特美術館及大英四個博物館被關閉的展覽,更有一條Pop-People-Beauty -Death&Life(Love)的暗線,以致能穿越宇宙、直指人心 |
|
啊好棒! |
|
所選的四家博物館的四個主題都很有現實意義。藝術還是充滿希望的。 |
|
干了这碗BBC用艺术熬的鸡汤,疫情期间云看展:EP01 Tate Modern - Andy Warhol;EP02 Ashmolean Museum - Young Rembrandt;EP03 Tate Britain - British Spirit;EP04 The British Museum - Love, Death and Rebirth。文案写太好了,就是后面几集只有旁白看着有点闷。 |
|
想起十年前在大皇宫看andy warhol的展览排了将近3个小时的队,如今tate modern空无一人 伦勃朗和tate的两集非常好 大英博物馆的硬是要和lgbt和lockdown扯上关系 |
|
博物馆,好鸡汤,绝配。 |
|
三星半。讲的是因为隔离被迫关闭的英国博物馆展览。前两集讲Tate modern的安迪沃霍尔和Ashmolean的伦勃朗。最喜欢还是第三集,讲述的是之前不太熟的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从Francis Bacon到Paul Nash,画作是如何描绘超越于个人体验之上的痛苦。 |
|
Nothing human is alien to me. 伟大的艺术家如此,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学习这样的胸怀。 |
|
伦勃朗那集最好看 |
|
特殊的视角,Alastair小哥解说的安迪沃霍尔展是疫情爆发闭馆前的最后一天,后面三节都是主持人解说出演/James和Alastair小哥!! |
|
泰特一集看了两遍还是很好看,艺术对于苦难和生活的价值,才是博物馆的价值所在吧。看过安迪沃霍尔的小哥讲现代艺术大师,大英太庞大,反而因为是唯一去过的,又把书撸了一遍。 |
|
二月之后再也没去过美术馆 怀念专门跑去纽约看专题展的日子。比较喜欢前两集 年轻的伦勃朗的专题展确实会想去看 |
|
1、3两集非常非常好,2、4集也不错不过没有怎么体现“隔离”这个主题,只是展览与藏品讲解。 |
|
最好的导览 |
|
以疫情为背景,每一集的格局都在升华,格外治愈和温暖。不是以鼓励人们必须积极乐观起来为方式,而是充分承认和肯定了这种困难。纪录片展示了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战争,疾病,死亡,以及不同的人群应对这些社会大变革时的反应。他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或追随召唤主动承担起关怀一切的责任,或想要冲破了肉体凡胎留下遗世的痕迹,或远离喧嚣投入自然与爱人的怀抱。来到世间过完这一生果然本身已经是个奇迹。 |
|
疫情期间的英国博物馆展览和艺术品的解读,涉及安迪·沃霍尔、伦勃朗、斯塔布斯,还有围绕爱、死亡、梦想的主题合奏。 |
|
選的藝術作品一半是為了扣"disaster never far away"的題,另一半是像tate選的david hockney的splash,希望生活可以從死水一般的lockdown裡重新獲得生機。但太像一個預先設定好框架的命題作文,把每一個藝術品都強加上和pandemic time相關聯的元素。(已經看了這麼多alastair sooke的紀錄片麼,看到他從一頭黑髮變成現在的花白禿頭🤣 |
|
The power of museums lies in the solace that the objects empower people, especially in the difficult quarantine time. |
|
特殊时期下的命题作文,看得出准备不足了 |
|
第一集Andy Warhol的作品和自述,简直像预言一样 |
|
沙玛讲伦勃朗还是很精彩 |
|
狐狸博士那集跟疫情封锁的关系最紧密,大有借着对博物馆的“游览”重新竖立在危难时期的文化认同之势,从他选的艺术品可以看出这种取向,二战时期纳粹空袭下的教堂、飞机残骸,到18世纪以来的英国风景画,再到乔治弗雷德里克的《希望》(据说这幅画对奥巴马影响很深)。大英博物馆那集则是通过爱、死亡、宗教三个主题来带出一些展品,兰戈伦夫人的巧克力杯那段很触动我。阿什莫林博物馆那集似乎是想通过伦勃朗跌宕起伏的人生道出“人类的幸福生活本是无常的”,以此与疫情建立一种联系。苏克小哥那集哈哈哈,讲真对安迪沃霍兴趣不大,但是小哥露脸了,我很满足,虽然老了,但衣品不错,还是很有魅力。 |
|
God does indeed lie in the details. Nothing human is alien to me. |
|
果不其然都爱第三集,疫情和艺术因苦难相联系,“Artists have always been painting suffering, an in doing so, remind us that we are not suffer alone.”特别喜欢Andy Warhol和第三集的结尾曲,带点诡异和奇妙的迷幻电子曲。大英博物馆这集太无聊了点。 |
|
值得一看,角度取巧,在这个时期却能展现出出人意料的内容。 |
|
Alastair小哥和小狐狸博士,我圆满了 |
|
睡前看这个让人平静。Art and humanity comfort people at difficult times. |
|
有点枯燥 |
|
还好去年暑假解封的时候抓紧时间都去逛了一下,期待3月再见呀! |
|
不长但有趣,在这种我们迫切想去博物馆的情况下,通过另一种方式呈现,没有摩肩擦踵的游客,反而更能显示艺术品的美。前两集关于Warhol和Rembrandt两个因为疫情而终止的展角度有趣,后两集在特殊时期对艺术和文物的反思也很有意思。真的想去博物馆和美术馆。 |
|
这个片子的题目真的很具有误导性,直到后半部分我才慢慢开始体悟到这个片子其实是在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museums的意义或者说,我们可以通过museums来获得意义,而BBC在此为我们带来了几位杰出的艺术史学家的角度和抛砖引玉。重读大师,重读藏品,通过历史去从先人的创造力中获得身而为人的活力、情感和信念。这种英国式的克制和温热令人动容。顺便我觉得博物馆美术馆的从业人员真的应该动脑子地好好看看这个纪录片,去仔细看看对于叙事和调度,何为专业。标记一下我的豆瓣1800影视看过。 |
|
为度过瘟疫,努力熬制的艺术心灵鸡汤…… |
|
助眠神器 |
|
Rembrandt yyds |
|
地铁上散装看完 |
|
20220729 跟预想中的很不一样……其实就是讲解人带人参观闭馆的博物馆在线看展。在刚开始lockdown的时候就关注到对博物馆的影响还是挺厉害的。伦勃朗狂热粉丝西蒙·沙玛果然又来讲伦勃朗了,不过四个片段最喜欢第一段(沃霍尔还能讲出花我太佩服了)和第三段(艺术安慰人心的力量,居然讲到培根)。也想看看随着pandemic的发展博物馆策略的变化(博物版“地球改变之年”)。 |
|
没想到已经历了两次关闭又重开,艰难的一年,似乎比任何时候更想念也更需要博物馆。 |
|
有点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