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面 Sunnyside (1919):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t411c7yu —— 打盹后醒来,他发现自己做了个噩梦,而现实中他的心上人并没有移情别恋。& 这个《田园牧歌》跟影片内容不太搭吧?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来的。 |
|
相比梦里,我们还是希望住在CCAV里啊~~ |
|
梦境里的天使在后来的长片《寻子遇仙记》里发挥的更为精致。 |
|
卓老是个Jealous Guy |
|
上映时间:1919年06月15日,《田园牧歌》,29分钟。查理·卓别林集导演、编剧、主演以及作曲于一身。片子讲的还是卓别林演的贫苦农民的爱情故事,中间有几个梦境插叙。片子已经不像早期的那些闹剧般打打闹闹了,不过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不过片子里描写的乡村生活倒是挺让人向往的 |
|
酒店小厮的爱情,有怅然失落也有欢欣若狂。梦境里和四位仙子舞蹈这段非常好,很有希腊神话色彩。8分。 |
|
卓别林总喜欢用梦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屌丝心 |
|
工作上受老板的打,生活中被村民嘲笑,唯一的慰藉只是忙里偷闲看看心爱的农家姑娘,但就连这点温情也随着更有钱的城里人到来而被夺走。最后的大团圆像是一个于心不忍的怜悯。 |
|
贫苦农民的黄粱美梦。 |
|
喜欢卓别林 可能是喜欢他电影里那份纯真的美好吧/Sunnyside光明面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gNROH84wLo |
|
一个细节,他为了和穷女孩约会,把穷女孩的傻弟弟蒙上眼丢到大马路上,意思就是除了我要的人,她带的累赘最好丢掉,人物最深的恐惧也是女孩移情别恋。 |
|
又是梦和现实的套层结构,不过现实是美好的而梦是残酷的。伟大的Chaplin! |
|
蛮欢快的,虽然这部没有卓别林固有的那种悲情和讽刺,但很简单美好,乡村小子的爱情闹剧 |
|
农村小屌丝的卓别林的幸福梦想。 |
|
卓别林比较成熟的作品了,电影的情节松散拖沓,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当时电影院并无固定的时间开场,随到随看,而这部电影是从任何一分钟开始看都可以的典型喜剧,同时时间较长,故而形成了此类的风格。 |
|
2011/9/10 7:30PM SM |
|
B站29'版。9分17秒模仿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后》,最后应该是梦境/开放性结局,卓别林还是爱观众的。 |
|
那个大胖子很醒目 |
|
起床那段简直太有共鸣,砖块面包,变成焦糖蘸酱的咖啡,吃乐谱的山羊,被高富帅夺走的爱情… |
|
卓别林真的是配乐大师,他的配乐抑扬顿挫,让人看默片也很有代入感,比短片系列经常合作的Jimmy Dorsey几个片段用遍十几部电影要厉害多了。这部更像是无数小品的合集,这样一看之前那些春晚小品一年才出那么点,卓别林真的是前无古人(也有可能后无来者)的喜剧大师。 |
|
洁白的裙子,圣洁的花束,这是流浪汉渴望的世界,面对像山一样雄伟的艺术家,谁还会在意电影情节,更多的放在了被人欺负并愉快生活的伟大艺人身上,结果是一场梦,让人心碎的美好结局。 |
|
oh, cruel fate. |
|
起床那段深得我心 |
|
前面比较无聊,但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铺垫,因为最后十分钟是太经典了,对比现实,不由得让人心酸。我相信卓别林是为了不给观众太多沉重和失望才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 |
|
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六早晨,窝在热乎乎的炕头儿,看一部百年前的「农家乐」电影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看着看着不免哀叹起来:在闹钟的提醒下,上班族于1919年就过上996式的生活了。显然,打工者的《田园牧歌》是一个颇为苦涩的酣梦。在卓别林早期这部幻想剧里,他是在用「下等人」的愚拙和粗鲁来衬托出「上等人」体面背后的丑陋和呆傻,以及他们对自身悲惨境况的盲视。这种「视为不见」体现在他们对于爱情的无知,对于理解自由的无能。你看,那个身戴枷锁的奴隶都能「以梦为马」跑去和富家小姐调情或跟仙女们一起玩耍。然而资本家一来,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就随之消失了。影片最伤感的地方全部被笑声所消解:务实的打工者最终也学着资本家的姿态走起路来,这是全片最为讽刺和批判的一幕。因为只有这样,这些弱者才能享有与爱情会面的机会。 |
|
横刀夺爱用梦境来处理其实是给观众们留有一丝幻想,若连爱情都失去的话众屌丝们那真是生无可恋了。 |
|
这个稍差。虽然有几个梦境插叙,但是笑料不算强,没什么立得住的主题。拖地那一小段非常强。 |
|
幻想镜头的表演很有舞台舞蹈性,很有艺术气质 |
|
还是喜欢这种风格,完成度高 |
|
2011/09/02 730pm STAL F6 @ Film Archive |
|
我心中的大师 |
|
这可能是卓别林短篇当中最被低估的一部,理想爱情的遥远飘渺,阶级鸿沟的不可逾越,无望的努力挣扎,无边的孤独与寂寞,那些后来在《淘金记》《城市之光》里触动千万人内心最脆弱的角落的主题至此基本齐全。片中让失去爱的痛苦辛酸存在于梦里,让现实以happy ending结束,这种设计反而余味更加悲怆。分不清梦与真,陷入自欺欺人的自我麻痹。此片已完全不是喜剧,拿它当喜剧看,是观众的不幸。 |
|
2013.03.22 |
|
商业电影自古以来就很难看。 |
|
黄粱一梦的手法在《银行》里也玩过一次,不过这次多少带了点哀愁,比那次高级一些。另外作为卓别林第一部亲自作曲配乐的作品,还是值得纪念一下。 |
|
这短片最精华在于早上起床的那段斗智斗勇,赖床的样子像极了自己,其他的情节就很散了,比较无厘头。 |
|
即使是穷人也有幻想美好生活的权力,直到在被飞驰而来的车撞死前的一刻。 |
|
和美丽的白群仙女在林间畅游飞舞,美丽的花束,生活里的失望与痛苦,你说你知道这个世界是个大马戏团,散场之后,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
|
真佩服卓别林的意淫能力。 |
|
这是真正的流浪汉Charlie了。以前应该是在电视上看过片段,白裙仙女一节是所有默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片段。 |
|
数不清是第几次大梦一场了,然而这次的梦境却不太美妙。 |
|
卓别林的一场梦,田园牧歌。 |
|
我们甚至不知道梦境从何开始,没有cue。但是我们知道Charlie梦醒时,客人走了,可以与女伴尽情相拥。
从桥上摔下与四个女天使一起玩耍的情节也是绝了。 |
|
《光明面》这个看着挺舒服,清晰度可,剧情可,也没早期的那么闹腾,又有做梦桥段,还好不是真的。卓大师的那套衣服拍了几年了。艾德娜漂亮了好多 |
|
5结尾突然就收了。。。。29分版 |
|
关上栅栏门,落寞离去的背影,心伤的人 |
|
刚从大门走出去,又从窗子爬进来;几十年如一日地踢屁股、托帽子;“Oh, cruel fate!”;感觉卓别林很喜欢做噩梦,基顿就只做美梦,所以角色醒来后的心情也是截然不同的 |
|
各种逗趣段子 |
|
翻译成煮糊的一面是什么鬼、、、、、找了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