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十年只当过春马一个人的粉丝。当春马笑着在荧幕上出现,还是忍不住眼泪。你回来好不好,你不要当明星了,不要那么累了,真的,你不要走好不好。我不喜欢电影,我只想看春马。20200816 |
|
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再也见不到春马的?是从一个月后,看到《太阳之子》的剧照,戏里的士兵说“我回来了”,我才正视,haruma再也不会回来了,哭成傻X……如果有下辈子,希望haruma为爱你的人再坚持一下,拜托了。 |
|
没啥意思。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完了。总之知道一个事,日本二战中也研发过原子弹,只是没搞成功。所以就凭这事,广岛长崎也没啥可说的啦!万一日本搞成了,不是一样扔到美国或者中国?战争没好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公平可讲。 |
|
8.15,今晚NHK地上波放送,一贯的日本风格,虽然反战,还是只关注战争给自己国民带来的伤害,从来没有正视过别国比这还要惨的事实。
三浦春马剧中演的角色也试图自杀,影片最后致哀,感慨
|
|
真的没多大意思,就为了多看几眼三浦春马。 |
|
讲述战争下一名普通物理学者的故事…看着历史镜头还是觉得挺悲伤的。不知何时是尽头的感觉,跟现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一样给人带来绝望。 |
|
可谓对发动战争毫无反思 反而是轻描淡写仿佛日本发动战争是无可奈何日本人参战是爱国是烈士日本才是受害者 最后控诉的落脚点还是“核武器” 真是可耻至极 日本关于二战的影视除了小林正树的人间的资格之外可谓极度右翼重灾区 故而那么多普通日本民众毫无二战羞耻戒备心反而追捧右翼战犯 |
|
为了多看两眼三浦春马,7点半坐到了电视前。
投海的场景是去年九月拍摄的,当时的海浪,一阵阵地往岸上拍,虽然当时是救回来了,但就像剧中的春马,说着行って参ります,却一去不回了一样,为什么陀螺一直转的时候才能站住,停止转动就倒下了呢。 |
|
主旋律政府宣传项目,仿佛进了大阪方言辅导班。三星全给影帝,十几年过去了,同期演员早开始行活凑数了,柳乐优弥的演技依旧能日益精进给人惊喜,真是不可多得,沉得住气,稳得一批。 |
|
看完就猜到一定是右片,没想到成品更加的右。
近年来NHK的反战片都是在“反战败”而不是真正的反思战争责任,哥哥作为科学家奋力去研究原子弹“守护和平”,与此同时有无数的文科大学生被“学生出阵”踏上不归路,成为被扭曲的樱花飘散落下。真的看过色川大吉后看这些觉得这些非经历者很难感受到战争的实在痛苦,自然也不会反思为什么用举手投降的办法可以停止的战争最后并没有早点结束。
村花的脸还是一样的圆,影帝的演技中规中矩,春马那场自杀的戏看得好痛心。
最后说一点,荒胜文策最早完成核物理实验,也是亚洲第一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是在台北市富田町47番地台北帝国大学的实验室中,那个仪器一看就好熟悉和在物理文物厅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片子果真没有提殖民地的任何事情。
R.I.P. 三浦春马 |
|
才不是这个角色透露出了他当时的心境,而是三浦春马为角色付出的努力演活了裕之。 |
|
看到三浦春马要跳海自杀然后被影帝救下那里真是令人难过。 |
|
然而片子还是一贯的日本反战败风格,虽然是平民视角可是刻意显示自己才是受害者的姿态,作为二战反法西斯国家的观众看了自然会不买账。 |
|
科学家的存在是为了改善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毁灭。只要能够活着,输赢都无所谓,依然是从平民视角出发的“反战”观。haruma,如果可以的话,“让我们再多聊聊未来的事吧”TAT |
|
帅哥很多 内容很平淡 谁还不是为了看春马 |
|
三浦春马大概永远是我的刺了 |
|
影帝的演技真的太神了。这个剧题材选的挺好的,二战时期研究核物理的日本科学家,可惜还是拍的太肤浅了。既然是反战片还是该好好反思吧,日本总是把二战和一战划等号,说都是抢占资源的战争,但实际上还是本质完全不等的吧,二战的性质真的恶劣的多,总是觉得自己是核武器受害国拒绝反思,这样的日本怎么能进步呢?
PS:悼念一下三浦春马吧,片子里也有他饰演的角色想自杀的场景,还是…挺唏嘘的。 |
|
NHK拍这种不疼不痒的终战片越来越熟练了,没毛病也没啥用。当然这片的核心看点从终战变成了三浦春马也是没想到,而且角色和演员内外映照,确实蛮唏嘘的。 |
|
三浦春马遗作。“我害怕,我害怕啊。只有我必须得去死。我必须得去死。”剧中,那个不得不重返战场的士兵,自杀未遂;剧外,他倒在一个人的战场,令人痛心。 |
|
8月15播反战败电视剧,真是打得一手好牌,是想说没早点研究出原子弹,早点研究出就胜了是吧,日本这种态度永远不打算反思,战争是谁的错? |
|
再见了,haruma。 |
|
8K质感。全员表演满分 |
|
还好没有因为热评所谓的“反战败”而拒绝这部片子。主角是被时代洪流推着走的那批人,他们的关注点始终是“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战争肯定是坏事”,近年来不多见的立场很坚定的反战片了,不止值六分多。电影要做的事始终是表现那个时代的那些人会有的反应,而不可能如你所愿地从头到尾给你磕头自骂日本去死。印象深刻的是村花和两兄弟那段对话,如果这都不算反战片,那“反战”片将会有的形态挺可怕的。 |
|
这个角色真的对三浦春马影响挺深的吧 比起剧本身 更关注了三浦春马最后一段时间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路历程 |
|
差不多一个月了,想起还是唏嘘,角色和haruma的境遇有一定的重合,所以看得很揪心。悼念你。 |
|
致郁系,再见,三浦春马 |
|
这个世界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理解你。好好休息吧,Haruma. |
|
又是一部只思考为什么战败,不思考为什么战争的日式思维电影。这次思考的内容换成了“因为我们研制原子弹比美国晚了,所以战败了”里面还大言不惭要将研发出的原子弹投到洛杉矶,后面看见自己国家被炸,来了句我们研发的东西是这样的啊,实际上是在自舔伤口,不管他国。裕之这个角色前后矛盾,前面着急归队,后面又莫名起来要跳海——一边想着为国战斗,一边又觉得战争错误,很明显这种思索蜻蜓点水,毫无说服力。 |
|
摄影 配乐 演员都挺好 对比之下剧本还是逊色很多。看到最后那行字… |
|
谨以此剧表示哀悼。和战争夺走的很多年轻生命一样,他也不再老去。说回电影本身,庆幸的是,当时日本并未研制成功原子弹。 |
|
春马,如果像这部电影里的你一样,被救回来了该有多好?对不起,无法体会或分担你生之痛苦,但还是想要你活着。这么多天过去了,我还是难以释怀,还是在问,为什么会是你? —————————————————————————————————————
字幕组的翻译出来后,我第一时间看了。因为你说“考虑到一边背负着凋零的命运,一边想着在家人面前要坚强的心情,就会觉得很心痛”,所以我想更近地体会你的所思所想。原来你在电影里也没能逃过死亡的命运啊。看到你回来,看到你离开,我都忍不住心酸。电影里的“原子不死”说,就像特地说给我们听的安慰一样,让人冥冥之中抱起一点希望。你现在是否更自由了呢? |
|
遗作😢因为haruma看得很心痛……影片内外的遭遇结局竟意外成谶……眼泪止不住。柳乐优弥演得傻傻的研究员挺好的,每次演的角色都感觉换个人。影片角度很小,避免谈太多其他的东西,这点挺好的,还是挺细腻的。 |
|
6.5/10 |
|
全员可爱。 |
|
浪费这么好的卡司 |
|
中规中矩的反战题材,从科学家的视角对将原子研究运用到战争的做法发出了质疑,当然最大焦点还是落在了三浦春马身上,他在戏中饰演了一位不那么“勇敢”的军人,但正是这份恐惧和戏外成为映照,连结尾都是相同的悲剧。 |
|
3333333333 |
|
海边那场暂停了几次才看完,心里实在是不好受。柳乐优弥的戏路真宽,什么角色都把握的很好。说真的这种反战电影,尤其是别国视角,观众没必要把自己的立场代入然后评价好坏,这样看电影的话不就只剩下意识形态层面了吗? |
|
核战争背后——日本篇。取材角度很巧,选了年轻人的学生视角,处理得过于轻巧。反复呈现失去亲人的痛苦。柳乐救春马那段真的很震撼尤其是和现实联系起来的时候 |
|
只算不痛不痒的剧情片吧,高度还达不到反战教育片。毕竟日本人主创的,虽然承认了战争史实和伤害,但一如既往地主要还是侧重战争给本国平民老百姓所所带来的不幸、厄运的反思。作为观众也看到在那种极端战争年代普通人内心的摇摆彷徨、精神的创伤、迷茫、胆怯、忸怩,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有何意义,仿佛就是因为有人指令这么做他们才做。特别是选择科学家和军人这两种视角切入点,让人感到种个人选择是难以不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天皇军国主义的洗脑很难让普通人能意识到霓虹作为战争发起国之一对他国造成的罪行,他们即便反战也主要是站在自身是原子弹受害国立场。相比电影《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感觉这部剧里的母亲还幸运点,家人暂且没有全部牺牲),很沉重很无力。也再次惋惜剧外的三浦春马。 |
|
反战电影,一个普通家庭两个孩子一个参军一个科研,为了祖国!最后知道原子弹的恐怖,和战争的无情。 |
|
只是想靠自己的双手从实验中发现新的东西。 |
|
很讨厌用伪善者的角度去传播这样一种思想,只是因为日本没有研究出来原子弹而已,研究出来了之后呢?倒霉的会是哪一个国家呢?你的国民是拼命的活在当下,其他的国家的国民不是吗?大家不都是拼命的活着吗?输出反战、希望和平的这种观点的同时,先要承认自己国家所犯下的罪行吧。作为战争的发起国,侵略者实在是没有任何角度去拍这种片,这不是反战片哦,是反战败责任片 |
|
三浦遗作。然而片子太无趣了… |
|
卡司强大,拍得不吸引人。质感给了我一种SP的感觉。 |
|
再見,三浦春馬。 |
|
拍得很好,三位主角都被塑造的很有魅力,演员也都很实际的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使得在战争背景下很鲜活,很有代表性。作为平民视角的反战败的思想,在日本的作品里其实并不寻常了,军国背景的他们还缺少更高的反战作品。抛开略显陈旧和引人诟病的主题表达,这部SP还是拍得很精致,摄影,美术都很讲究,用新演员讲了过去的故事,却很真实,这是我们可以参考学习的。 |
|
怀念哈鲁马 |
|
看到三浦春马无限感慨。唉…… |
|
备受战争痛苦的不只岛内人。日方作品但凡和战争扯上关系,多半就是模糊画个皮毛。至今看到正视二战的创作者,京极夏彦算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