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怪评论人和信徒们“神话”Margiela,因为他本身在做的就是神才会做的事情:打破旧的世界,建立新的秩序。虽然这一切都不是他刻意为之,他说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包括神秘性,这是神话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当然也不是他的主观目的,但你不能不说Margiela对人性的了然,当然我们也可以说:someone was born to lead the way. 听到结尾那句NO真是开心。 |
|
"时髦的关键在料子和版型 而他们居然嫌我的设计太简单颜色太单调🤦♀️"大师的好多设计理念都很超前 现在看都没过时 时装对他来说就是"玩" "我爱自己呆着 退休噜我就可以在家自己呆着好好玩我的芭比咯~" |
|
he is an artist more than a designer |
|
上学时候没钱去看gaultier的show就用超市找来的材料伪造了入场券结果全班都有的看哈哈哈!马师真的太有趣太神奇一个人!晚场但精神为之振动了好多次,解构主义那里用川久保玲来对比感觉就很清楚了,一个是对时装语言和系统的体察,另一个是对社会和规范的反叛。结尾那个否定回答真是要气哭我,完全勾起了普通人对天才好奇又永远无法靠近和充分理解的无力感。去电影院也是值得的,明显和平时不一样受众,比如一身margiela看完还要买pamphlet的马师忠粉。 |
|
看!馬吉拉那雙手,那是怎樣的一雙巧手啊,像一個老農,一個老老實實,永不犯錯的能工巧匠的手,更像是煉金術士的手,有能夠點石成金的超能力-比如,軟木塞和樹枝做成的項鏈,淳樸,自然,不經打磨的粗糙,充滿靈性,甚至神性的美。他是時裝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
如果单纯评论电影而言,同这导演另一部dvn纪录片一样,节奏分布并非我个人最喜爱的那种。然而此次比起dvn或是之前的We Margiela来说,胜在其目光终究聚焦回了martin margiela其作为一个作为“人”的存在,而非以他之名存在的这个品牌。由margiela他自己讲述的martin margiela。经由margiela之口那些可谓众人皆知的故事与创作由此覆盖了一份更为私人的隐秘性:那些童年的回忆,那些巧思的启发,那些未解的悔恨。而全片伴随着margiela娓娓道来的自述而不断出镜的那双甚至已布上老人斑的双手难免让人伤怀。伴随着最后那段对话,“你认为你在时尚界道尽你想表达的一切了吗?”—叹气—“没有”,这份悲伤和怅然在影片的最后落下了最为沉重的一击。 |
|
亲口听margirla本人说一些自己对十几年前作品的感想从稀有角度也很难得。在宣传满天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拥有传奇性并且喜不露面的设计师作,无疑在那个年代还是在这个年代,甚至是未来,这样的存在凤毛麟角,无疑信徒众众,想起坂本龙一纪录片里也穿了一次margiela的衣服。(我创建的这个纪录片条目,但是当时并没有给中文名,搜索出来的时候弹出来的是一个中文译名,真的感觉怪怪的。 |
|
马吉拉待人温柔。因为社交媒体澎湃的信息摧毁了’等待的快感’,而这对他非常重要,便退出了时尚界。看完觉得他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真诚无邪。 |
|
自己的故事当事人自己讲的确powerful 很多,最后的2秒看哭了, do you think you told everything you want to tell in fashion? 答: no 。 明白你的不舍, 或者是一个zegarnick effect, 或许,我不知道我希不希望你的回归到这个system,明白那种不舍,但是或许如果当你很想说的时候就回来, 继续这样的任性着和去验证的内心的那些心情。然后不想要的时候再离开, 这样的反复练习, 知道笃定。 又 或许,你创建另一个way of telling the fashion story地出现, 像你当初一样。 |
|
看的过程中,愈发觉得他和麦昆像一个人选择了两条道路,同样的天纵之才,特立独行,一个一直被商业舆论所裹挟,一个偏安一隅,用服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不一样的精彩,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我觉得他确实被过度解读了,以及这个时尚圈真的很势利,很畸形,能全身而退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
|
从头到尾就看到了自由二字。很羡慕他的粉,作为McQueen的粉多么希望McQueen也能这么自由地选择人生。 |
|
还行吧,其实大多是在讲margiela是怎么发迹的,我以为他和raf Simons一样最开始是那种概念性非常强的设计师,故意去批判,以为他是刻意把解构主义拿出来的人,结果看完瞬间有种他被过度解读了的感觉,其实他的成功就是天生的性格使然,拿到一件古着,或者脑子里冒出一个对衣服某部分细节的想法,就顺势而为,把它发展成一个系列,是解构主义找到了他,不是他故意靠向解构主义。他本质上和jpg很像,都很叛逆,只是没有jpg那么活泼,那么有娱乐精神,所以他看起来更想让人深究,所以他以及他作品的神秘感导致所有关于他的事情有些被过度解读了。我更想看他自己用母语写本关于他自己的书。但不管怎么说,他绝对是一名很棒的设计师。 |
|
2021.01.22【A】竟然三十年了,回看他的秀后,再对比今日各大品牌,只能感叹世界内核的退步,都失了灵魂,更看不到创作的热情,随处可见的保守与无处不在的讨好 |
|
Do you think you have told everything you wanted to tell in fashion? No. |
|
Talented, unique, vulnerable, intact, major. 不是一個對貴價奢侈品盲目崇拜的人,唯一讓我死心塌地買brandbook、看設計師紀錄片的,只有Martin Margiela。完全契合靈魂的兩件事情:保護自己的創作鋒芒而選擇把自己放在作品背後;只在意material, shape, finishing, 不談論color只關心tone。從設計師本人到品牌精神,徹徹底底「正中紅心」。 |
|
跪了 |
|
如同玩游戏一般,把服装当作一个游戏的过程去设计去把玩,除了服装那些配饰和妆容也非常精彩 |
|
Martin Margiela是个温柔的人。 |
|
这部看完记忆点好多好多!好像没看过时尚纪录片。配乐很贴合。这人好有趣,他的性格不适合这个焦躁物欲的年代,人性的部分只会被资本撕碎,相信白手起家的pitch也最终将自己的公司拱手他人,纪录片很克制、客观,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煽情、戏剧转折,都被导演放弃,他只在乎这个人是怎么思考的,已经足够。no more seasons, embrace barbie! 液 |
|
一双手 一把声 不露脸 神秘感拉满,自由有格调的设计才是真的精彩,年少时做的娃衣都很漂亮呢❤原声音乐满分💯 |
|
我宣布马老师是我目前最爱的设计师!!!以及真心觉得他和麦昆像是一体两面,两人本质太接近,表现出来的却完全相反,结局某程度也算殊途同归了…… |
|
不露面的Margiela先生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平和,与那些个性桀骜 希望用作品改变社会 表达内心主张的设计师们相比,他只对做衣服本身抱有热情,而他的创造 展示 沟通方式与传统华丽高调的时尚观念也完全不沾边,像一种很内化的自由和有趣,所以与众不同。The woman that he was addressing, was a woman that had humour, who is free, who was not counting on her sex appeal to exist. |
|
dEUS的配乐真棒 |
|
如果真像Margiela所說的追求匿名性,那他所做的一切(商標、只出旁白...)都是反效果,本片的存在就更加尷尬;如果事實並不是他以及將他擺上神壇的人所塑造的那樣,那麽毫無真誠可言並且造作 |
|
7/10 |
|
8 / 认识 Margiela 之初是因为他的 label。或许只有内心有着强烈信念的人,才能够放下一切去追逐更加纯粹的热爱。纪录片以 Margiela 系列发布的时间轴为顺序,以设计师独白和品牌强联结的时尚圈内人所述来还原 Margiela 和永远属于他的 MMM。 |
|
看完菲董LV首秀,刷到马老师这部纪录片就觉得特别魔幻(LV卖到200亿/年了🙄)。OTB据说要上市,加利亚诺不知有没有KPI压力😂 |
|
对于一位活跃于法国时尚圈的比利时设计师来说,用英语讲述自己的发家史意味着什么? |
|
谁能不爱Margiela |
|
模特不露脸 冰块项链 盖住商标的衣服 |
|
即便只有声音入镜的Martin Margiela,都足以让人感动了。他是时装界的杜尚,幽默,轻巧,决然的转身离去。缺位才是一种不断传承及延续风格的临门一脚,毕竟有太多设计师会追随他的风格而去,那还要传道授业解惑,干嘛呢? |
|
从内到外都流露着纯粹与本真。没从内心纵深处开掘正是对马吉拉创作理念的尊重和无形呈现,纪录片同马吉拉般让人们凝视的目光真正全数落到所想呈现的服装上,撇开一切名利与噱头,回归艺术本身。 |
|
Margiela➕Hermes可真好看 |
|
【4.5】不仅仅因为Martin Margiela是我认为最牛逼的服装设计师(也许加上之一,也许不用),本片打破了寻常人物类纪录片的固定章法,一如M.M本人的特立独行同其设计本身,绝非仅仅可用反时尚概括,是深入筋骨的解构,却又极其质朴,一种服装研究。 |
|
"He never tried to please, yet it was pleasing because of that." 整部纪录片听下来 Margiela 没有想要成为什么神秘的大师,只是单纯不爱露面也不想承受品牌的压力;他的设计哲学也不算体系化,更多的是追随他的想法碎片,难怪最后闭关搞艺术去了……可是彩色冰块做成的项链融化在丝质连衣裙上的画面真的好美,由旧古着织布做成 replica 系列也好厉害(大概是高级的廉价感,以及 literally 诠释“解构”、“拼接”美学),好多场秀的水平都是远远大于现在网红穿的什么 tabi 和德训鞋…只能说他走了之后品牌专注搞钱了 |
|
马吉拉是个传奇 现在有加里亚诺的设计 更是锦上添花 |
|
最后的一声叹气,一句没有,一副扔下的眼镜,真的是让人意难平哦。 |
|
音乐配得很妙,除此之外,简洁灵巧,用了很短的时间成片,和马吉拉的确气质相投。看完感觉马吉拉的确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典型的反叛者,相较而言,他更自然、温和,由灵感引导。比起自己的“能”,他更强调自己的“不能”(相对于JPG这样能言善辩的设计师),和维姆·文德斯的气质相通。 |
|
“我是谁,并不重要,我只是一个衣服的制造者,你要买的不是谁制造的衣服,是你自己要穿的衣服。” |
|
意外滴 并没跟 we MaRgiela “对话”啊 (margiela啊 他的好 我先不说 |
|
有才华的人真好啊,哪怕时尚圈再苛刻和mean的人对于天才都会给予各种理解和支持。
那个长得有点亚裔的在纽约收集各个年代马吉拉衣服的阿姨气质真好啊!她穿的那条破破烂烂的蕾丝黑色裙子,真的太美了。 |
|
极致i 人。留下一套MM哲学,拂衣而去 |
|
补课,20年设计理念很清晰。马吉拉的特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
好喜欢马丁马吉拉。
提到圣罗兰,时尚圈真就只是个圈。 |
|
MM本人声音和双手出镜就值4了吧,然而我又再次确认了Dries Van Noten才是我的男神!!!anyway同一个导演拍的两部作为电影来说都不那么好看……非常怀念看Mcqueen的时候那种气血翻涌情感密度大得窒息的感觉。 |
|
按作品逻辑的纪录片 |
|
匿名是其保护色。忠于自我,独树一帜,前卫、先锋、反潮流。与其品牌被改变,他选择主动离开。手写的字句“感谢所有帮助我实现梦想的人”,多暖心,太可爱。 |
|
这是这么多时尚设计师纪录片我看过最喜欢的,不是渲染他们多厉害而且通过马吉拉的自述描绘他的思想和平静但是很有震撼力。马吉拉不是设计而是艺术家,我好像看完Ennio和David Bowie也这么说这就是我喜欢他们共同点,虽然他们从事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最终对他们从事事业的超脱理解最终就是艺术。对自我的表达,对世界的好奇疑惑和热爱,创作出了这么多震撼人的作品。 |
|
想说的都说过了 |
|
So inspi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