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树节看的。30年代的彩色动画不简单,两棵树有主角光环一直没被烧死,坏树一碰火就死了…… |
|
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当真是技术超凡,一树一花都是盎然春意。再来一段情到浓时与引火烧身,还挺会在华丽光景里做那朴实文章。 |
|
早在1932年就开始烧异性恋了 迪斯尼真FFF团始祖 |
|
the first commercial film in the full-color three-strip Technicolor,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wo-color Technicolor films。iris开始。因势制宜。花形成心形。乐队。钻木取火。恶/枯树-乌鸦。喇叭花-铃铛bell-讽刺的鬼脸-灭火水桶,多节虫-断开跑-ring,用花露淋浴。花粉-香水。树叶-帽子,树根-裙子。鸟飞穿破云层-下雨。 |
|
华特迪士尼的第一部彩色短片,也是奥斯卡金像奖第一部获奖动画短片。简单的故事和画面,让人很难想象这是近90年前的动画短片。 |
|
典型古典好莱坞歌舞片的路数。玩火者必自焚,蛮有想象力。 |
|
看的时候还有点纳闷:原来1932年就有彩色动画了吗?搜了一下,“1932年,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第一次用三基色色染印法拍摄动画片《花与树》。”其实画得有点略微妙.... |
|
奥斯卡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那年头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得是多么震撼人心。只是过于脸谱化的二元塑造,不管给出什么解释我都喜欢不起来。 |
|
30年代就已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彩漫了,真开眼界!跟七十年代的猫老鼠不相上下,童趣和故事性更胜于今日的中国动画。春天万物复甦,春林欢悦,一棵枯树作恶纵火,大家逃难,鸦群逗破云层降雨,大地复归祥和。西人的抽象幻想能力真与我们东方大异,毛虫冲澡、鸦的奋飞,这在我们原生文化中想破头也出不来。 |
|
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影片,玩火自焚,害人终害己。除了花与树,动物们也为灭火做出了巨大的共享。 |
|
那是个童话的年代,有爱的年代。 |
|
第5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相象力、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度都相当地精彩。Burt Gillett 为未记名导演。 |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hPH3oH5TLQ/ |
|
看时没有想到是30年代的作品,动作非常流畅,细节很有想象力。奥斯卡史上首部最佳动画短片,植物们欣欣然张开了眼,一棵树打败恶人赢得美人心 |
|
第一部商业上映的全彩动画 作为迪士尼的垄断策略导致了其他动画制作人只能使用Technicolor的双色技术(像Max Fleischer)男树、女树与坏树基本上是对好莱坞叙事的高度凝结了 同时还引入了早期电影的经典救火情节。这个小短片也把后来迪士尼的拟人策略发挥的很彻底了。但这种意识形态下行作品的不良影响实在是很深重 |
|
the first commercially released full-color Technicolor-4 film, as a black-and-white Silly Symphony cartoon before, winning the first 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Subjects |
|
清晨到了,阳光普照大地,鸟儿的歌唱,唤醒了整片森林(配音腔)……哈哈
苏醒篇,全世界开始伸懒腰。
美好篇,大家一起歌唱、跳舞,奏响森林交响曲。
意外篇,邪恶的枯树想要掠夺森林花魁,纵火释放恶意。
高潮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救火,花儿喷水,鸟儿用巢搬水,刺云洞漏雨……哈哈哈,想象力真牛!
结局篇,火扑灭了,森林王子和森林公主终成眷属,邪恶的枯木自食恶果,森林又恢复了宁静,大家再次欢歌笑语。
哇哦……
32年的动画就如此成熟,而且剧情也和流畅,已经有了大反派的模式,厉害。 |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b411e7nF |
|
第一部彩色动画,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结构紧凑,画面细腻——凸显迪士尼前期作业之细致(据说当时只有他们做分镜表)。经典“树精”形象,角色设计拟人化可爱又有趣,不同角色搭配个性化音效,大阵仗配乐相合宜章(真不是现在配个流行歌曲可比的),故事主旋律,皆大欢喜——非常适合小朋友观看。 |
|
193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现在看来一般了。 |
|
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迪斯尼让世界变得童话又美好,就是因为这片子,对吊金钟的印象一直是银铃般的。好多树好多花,这样的动画真有爱^3^ |
|
“烧死异性恋”,第一部Three-strip Technicolor彩色片,32年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第五届是第一次有这个奖)。到39年迪士尼连得八次这个奖,7部出自糊涂交响曲系列,另一部是公牛费迪南德。(这在当年是商业片.... |
|
确实经典啊!首先故事就很好,片子虽短,但故事线很完整,起始、发展、进一步发展、高潮、结局、收尾,每一步都按部就班遵循故事规律,每一步都格外精彩,甚至连背景的铺垫都完完整整。而本片最令人惊叹的是,每个音符、每段旋律,都和片中人物形象的一举一动紧密结合,既刻画人物性格,又烘托氛围,还顺便推动情节发展,真是太厉害了。在1932年,中国还在国民政府领导的十年建设时期,刚刚从“中原大战”的结束中回过神来,人家美国就已经拍出来如此精致如此美妙质量如此之高简直令人发指的动画电影。真是令人羡慕又赞叹啊!10分。 |
|
像个善于妒忌的老寡妇。 |
|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
|
|
1932年的动画片……什么概念啊……不得不说境界太高。 |
|
第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迪斯尼出品。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也是第一部全彩色动画片。 |
|
主旋律动画片,拟人化、很欢乐、大团圆╮(╯_╰)╭ |
|
毛毛虫化身为戒指,很有想象力。 |
|
色彩进入动画的开始作。
其实还是过去的动画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 |
|
silly symphony第29部作品终于彩色了……很多创意还是之前的模式。不过进入短片制作成熟期没多久就获了奖,厉害。 |
|
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短片。片尾曲很亮啊 |
|
30年代的阿凡达,很有喜感。 |
|
拟人化的花与树与各种动物在春天来临时的生机盎然,以及他们对抗一位邪恶老枯树和它误放的大火(这位反派最后引火烧身而死),以及对抗完后he大团圆继续生机盎然。
各种拟人化的段落与设计与形象造型很有想象力。 |
|
咱们的动画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美国1932年的水准 |
|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3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植物的故事。。。
这故事真好 |
|
哇!这是1932年的技术么? |
|
这居然是30年代的 灭火那段好有节奏感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817576/ |
|
九十多年前我要是守在电影放映机前看到这段短片,我肯定会做无数个童话美梦出来 |
|
森林大火是因为丑巴巴的老树嫉妒了 |
|
作为1932年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可以说非常流畅,创意十足,大型歌舞剧既视感,打斗场面也很有猫和老鼠的感觉,非常讽刺的引火烧身以及鸟穿云朵的下雨~ |
|
现在倒是很怀念当初迪斯尼风格的二维动画了。 |
|
三十年代迪士尼出品的动画至今还有可看的价值,代表了美国当时的审美和价值感知。不错@Home |
|
里邊的菠蘿罐頭上有中文繁體字! |
|
O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1NjI2NzUy.html |
|
想象力爆棚,第一部彩色动画,不仅技术是里程碑,内容也配得上。ps:那个花实在太像被鞭炮炸了的汤姆猫了😂 |
|
193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媒体艺术概论课上看的。 |
|
1932年迪士尼制作发行了“糊涂交响曲”系列中的《花与树》,作为影史第一部全彩动画而在业内引发轰动。这部短片奇特、荒诞又俏皮:两颗年轻的树之间的恋爱被老朽的树桩粗暴阻挠,后者的纵火威胁到整片森林,大伙一齐上阵解除危机,树桩自食恶果,年轻的树恋人修成正果。剧情方面,其实是传统的意大利即兴喜剧的类型角色配置:年轻恋人vs潘大龙,后者阻挠前者的爱情,最终阴谋破产。
它开创性的色彩运用是迪士尼独特眼光和魄力的产物:1929年特艺公司的双带式摄影机因录制画面的色彩失真而未受到大制片厂的青睐,1932年新开发的三带式摄影机修正了色彩准确度,迪士尼最先发现了这一优势,将《花与树》已完成的部分黑白段落推翻重制为彩色版。此后“糊涂交响曲”系列影片采用全彩色制作,动画业界迈向视觉造梦的新阶段。 |
|
还是很有爱的啊~~30年代就能做出这么好的动画真是奇迹! |
|
考前来个小片轻松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