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内网的电视台,速度很快。唉。后人总结说,藏经洞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秘,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 |
|
去敦煌前看了一遍,当科普;敦煌回来又看了一遍,当补遗。怎么能不爱这戈壁上的每一粒沙。 |
|
豆瓣的那些人闲得蛋疼,导演只能在制度下拍片子,没有批评张大千什么的就否决了它的好?就能说中国没文化?难道敦煌不是我们的?那是谁的?你别说是世界的 |
|
看这片子能使你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 |
|
如果说NHK的敦煌纪录片是一个成熟冷静的讲述者,CCTV的这部就像一个手舞足蹈的表演者 |
|
等我站在莫高窟的面前 我就明白了诸多学者的远道而来 也理解了他们的守候 这里 是千年的营造 永远的辉煌 |
|
央视的老毛病:加戏太多,原创剧情挤占了洞窟美的展示。对于敦煌这样的“顶级食材”,应当突出其原汁原汁,而不是加入过多调料盖过其本真。每个分集由不同导演负责,也导致剪辑较为杂乱散漫,观赏体验不是很好。 |
|
一起看的朋友说它尘心重,我倒觉得没必要要求这么高,仍是很好看的史诗型纪录片 |
|
对敦煌心生向往啊 许巍的主题曲很好听! |
|
态度是值得鼓励的,结构有些散,但很以人为本。 |
|
艺术人物频道的艺术之旅。96窟:武则天。非王族专属,一对平民母女建窟:望弃贱从良。北窟的研究。 |
|
演绎太多了! |
|
想去敦煌 想去麦积山 想去拉稍寺 想去炳灵寺 榆林窟…啊啊啊在这个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的时候,心也像长草一样 哪哪儿都想去 |
|
观感上没有《河西走廊》好看,《河》按照时间顺序感觉更有序,《敦》每集一个主题感觉有点散乱,不过专业知识更多更细,羡慕为了专研一件事而奉献一生的人,既辛苦又幸福呢 |
|
看的是TVB剪接版.內容還是精采的. |
|
所有为了守护敦煌文化和敦煌艺术奉献人生的人都值得敬佩!! |
|
还不如上次展览听的讲解好,对佛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交融的细节讲的太少了,只讲了些浮光掠影的东西,编的乱西八糟的古代人的故事傻得要死 |
|
很好。纪录片纪录片! |
|
[文化熏陶中。。]原来这历史这么曲折阿。 |
|
敦煌在中国~ |
|
揪心的很 |
|
期待很高,略有失望。 |
|
敦煌之所以能够避免千佛洞和柏孜克里克的命运,部分是由于运气够好,躲过了哈喇化对西域佛窟的普遍性破坏;部分是因为西方探险家和汉学家发现前赴后继的搬运和研究,很早就为此地树立了显赫的声望。但最主要的缘由,还是在于与民族主义叙事的深刻契合。在那个民族主义勃兴的年代,“外夷”的捷足先登和对自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很明显刺激到了当时热衷于通过文化艺术树立自豪感的xx主义青年,直接引发了常书鸿们在1940年代之后对此地前赴后继的修复,研究和衍生发挥。在持续的重点关注下,敦煌从一个道士看门的考古学古玩店脱变成了和长城、熊猫类似的文化地标,而在平山郁夫们的背书下,终于获得了今日丝绸之路艺文代表的名望和地位。如今前仆后继前往鸣沙山和藏经洞打卡的内陆游客与其说是在探索和欣赏艺术,不如说是在为“祖国大好河山”自豪叻 |
|
第一集就看得我甚是不耐,屡次有关掉的冲动。真不怎么样 |
|
随时准备去那里 |
|
散文体纪录片真的没两把刷子还是不要搞了。。。气cry |
|
不要再愚昧了 |
|
就像美酒盛于俗器 中国做不出真正牛逼的纪录片 即便是有如此之好的题材 为了作而做 而无内涵与态度 皆是装腔与浮躁 唯一的触动只为敦煌 看日本NHK拍的莫高窟那制作水平之高 情何以堪 |
|
不过瘾,十集太少了~~~~~~~~· |
|
敦煌的壁画和彩塑真可谓精美绝伦,看着让人很是震撼,很想亲临去感受一下,可一想到旅游季节,人头攒动,磨肩接踵的"盛况",恐怕观看壁画时这份神秘和神圣感早就消失殆尽了吧.2017.11.5重温 |
|
背景音乐很好。没到过敦煌,怎知敦煌的魅力。 |
|
很好! |
|
臆想太多,散漫且杂乱。 |
|
敦煌。。。神往。。。 |
|
敦煌 |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每关注一个文化题眼总看到日本的研究,三国、雍正、丝路、敦煌,也觉得好,也看到很多人追捧。但这次就是想看中国自己的,就像每个人谈到自己的时候都不免激动,不免感情用事,但像我这样的,不看感情看什么呢? |
|
虽然名字叫敦煌,但是全程围绕莫高窟在展开,通过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考古研究员彭金章、古代滑降史小玉、塑匠赵僧子、教坊物伎程佛儿、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等等多个典型人物为切入点展开了莫高窟与神灵和艺术的对话。敦煌莫高窟保存着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尊、浮塑1000余身。胡适说,敦煌的藏经洞窟是一座小型的和尚博物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藏经洞现世之后,在二十世纪初迎来了各国文化盗贼一场又一场的疯狂劫掠。后人总结说,藏经洞文物 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秘、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闻名遐迩的洞窟,除了16窟内北侧暗藏的17窟藏经洞、第158窟的释迦涅槃像、第285无量寿说法图菩萨窟、第420三龛殿堂窟,置身其中 千余年前人们的生活、信仰、娱乐扑面而来,恍若隔世。这是一个奇妙的时空隧道, |
|
还不错 |
|
终于看完,借此思念下我丢失的touch,还是前几集好看,后面的多是人物纪录片了。 |
|
心痛。。。 |
|
好不容易倒腾四趟飞机才完成的敦煌之行,今天终于结束了。本来以为是休闲游,没想到每天都要刷新个人旅游史上的最大挑战😩...旅行时断断续续补完这整套纪录片,关于“敦煌学”的方方面面知识皆有涉及。官方出品,的确存在不深入、结构回环重复、刻意回避敏感争议等问题,但对于我这种观光客来说足以“必需”,毕竟敦煌研究院的修复、研究、公教在国内都是高水准。最近几天有两个故事记忆尤其深刻:一是隋唐时期人们对佛教之虔诚、对精神之追求,无论是贵族还是奴仆,都会倾其所能乃至所有,供养壁画与造像。二是西域的地理性,古时从敦煌往长安发战报,10余支队伍里只有一人生还,递回战报;换了年号几年后,敦煌这边仍按原年号纪年。 |
|
片头曲磨磨唧唧每集五分钟!光影技术大于实质內容,文案捉急。国产文献片真心不行 |
|
本想给五颗,但无意中又看到了NHK的,再扭头望AV的。。这不是纪录片是艺术概论啊!!P.S.不论怎样,肿菊淫威下的文艺工作者们,你们憋屈了T-T |
|
这写文案的手是镀过金的吧,给跪了... |
|
一定要去敦煌,文物不是一直有寿命的,壁画正在以快速的速度氧化,沙子,水,游客的承载力,都是敦煌目前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纪录片沿着历史的发展,与现今敦煌学以及学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述,数度哽咽落泪,如今国家强大,才有能力保护它的历史遗产。 |
|
稍有瑕疵和不足,但是这样的纪录片在大陆理应广泛传播。煌煌千年文明,东西文化融合,佛教盛行 |
|
片头很赞 |
|
天天准时守候,完整的看完了。拍得还不错,游客平时很难看到的一些洞窟这次都展现了。每集选取一个代表人物的方式,在中国纪录片里比较新鲜,可是也有缺憾。感觉对莫高窟的展现还是太少了,也许是怕拍得太多,会影响旅游,特别是目前投入很大的数字敦煌计划。纪录片嘛,目的是引起观众的兴趣,可以理解 |
|
三年前敦煌的游玩是记忆中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当时最好的朋友在身边。回顾了一遍敦煌的历史,也回顾了一遍那时的我们。 |
|
镜头好看、节奏慢、叙述故事能力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