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网飞上线的最新纪录剧集,发问点就是:下一场大型流行病会在何时爆发?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真是巧了。剧集主要从医护人员和研究者、疫苗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广撒网,将美国/印度/越南/我国等多地面对埃博拉/禽流感/非典/猪流感/冠状病毒等流行疫情的不同情况和启示呈现出来。在当下特殊时期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值得看看。比较大的问题在于资料片的制式,即便采用小标题分章架构,过多的视角与案例也让整体显得庞杂散乱,缺乏良好的结构和叙事性,故而“好看”是谈不上的。 |
|
#Netflix# 3.3分。难说好看,不如记下中间出现的人查查他们的新闻或者资料。 |
|
Vox和Netflix共同出品的Explained纪录片剧集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还在猜测下一场新型瘟疫什么时候来临。结果一个月之后就来了。 |
|
拍的是不怎麼樣 不給小孩打疫苗的家長真是有毛病 |
|
太符合時事了,原以為是引進舊片⋯既然出現了,沒有能力找出解藥的我們,就應該一起努力預防與對抗,而不是一味謾罵,敵人是病毒,感染者也是受害者 |
|
作为纪录片不大行。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剪得那么碎,几条故事线虽然涵盖了发达国家/发展国家、中心/乡镇、现有防疫/未来预警,但故事片段之间根本够不成对比,为什么不干脆一集以一个人为主角、跟踪展开对应的故事线?现在这样看完了什么都没明白。ghc面对的是预算和国家优先级不足,who面对的是当地居民对西方社会的排斥和敌对,印度医生面对的是穷人的不良生活环境,小镇医生面临的是乡镇衰退与人力不足,分布生化面临的是探索的未知,议员面临的是家长的自作聪明,白发病理学家面临的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而他们都将在各自背负的基础之上,提防着背后来袭的下一场瘟疫。 |
|
流感当然不会只攻击穷人,但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穷人往往死亡率更高。富裕地区的人们在讨论是否有疫苗自由,贫困之地却为了能否再获得一支疫苗而挣扎。全球化确实在要求我们每个人成为超人,只是在把人累死之前,能不能让好的制度运作起来,让人别流血流汗又流泪。 |
|
主题总结其实比较一般,线络多不够深入,不过揭示了很多真相。另外真是想辱骂那些发达国家所谓的神棍自然主义者,不接种疫苗靠自我净化,颇有一种吃饱了撑的之感。人类引发新问题总在于打破不应该打破的界限,而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是在抵抗自然疾病时获得了经验,靠前人的死亡获得的疫苗免疫,而这些在贫困地区更难以求得。 |
|
没想到现实这么快就印证这部剧的预言:下一次全球性的流行病,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以什么方式爆发的问题。
希望公众能借此更多的了解病毒的成因以及正确的防控,尽量减小下一场传染病到来时的损失。
同时真心感谢那些用生命与疾病斗争到底的科学家、医生、护士们。 |
|
豆瓣er打分都这么严的吗???为什么就我觉得非常好看一口气看完了???哎呀好怀念大学,大一时选修化学也是白大褂护目镜塑胶手套戴着做实验,可能我心里也有个医生梦这辈子实现不了了吧,片中这些医生和科研人员可真都太帅了 |
|
说得有点散 |
|
印度和刚果的部分令人思考很多。喜欢医生那句“你要去婚礼上跳舞呀”。小时候我们热烈的拥抱地球村的概念,到今天很多人却把它当个笑话。但病毒可不管国家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的纠缠,它在生死之间轻轻的告诉我们“你们都一样”。 |
|
从对当下会带来启示这点是失望的。分别从纽约穆斯林疾控女专家(这点很有启发,第一次知道发达国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是一个专门的工种,意识如此之强)、美国疫苗科研前沿科学家、反对强制儿童接种疫苗的美国家长、医疗资源稀缺的美国乡村医生、欣然接种疫苗进入美国的难民、在刚果抗击Ebola瘟疫的医务人员、黎巴嫩难民出身的病毒学家、印度抗击猪流感的医患这几个角度,阐释全球化的当下,预防流行病的窘境 |
|
“我的身体我父母做主”这口号可真够蠢的。印度医生给病人带口罩的手法可真是“粗暴”口罩还给人戴反了。一群问盖茨要钱的人,拿的却都是苹果的设备啊。 |
|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流感进行了独特的观察,关注全世界为流感斗争而努力的一线英雄。还有一些反疫苗接种的人,尽管令人愤慨,但可以从中瞥见他们的心态。整体上,没有任何任何实质性问题,蜻蜓点水,剪辑琐碎,视点散。 |
|
片中说 “流感也会攻击富人 然而穷人无法还击” 片尾说美国已有100多家乡村医院不得不关门 而700多家面临倒闭风险 有条评论说 “富裕地区的人们在讨论是否有疫苗自由,贫困之地却为了能否再获得一支疫苗而挣扎” 看完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比较少感冒 最多喉咙痛吧 记忆里的一场感冒是2015深秋 应该是被南漂传染的 但几天就好了 然后是2017深秋 时间比较久 可能有一个月?也是在那个冬天我买了第一件moose羽绒服 不然真的扛不住接下来的寒冬 各种药都试过了就是停不下咳 最后查到加湿器可能会扬起地上的灰尘和细菌 我关掉了加湿器 然后很快不咳了……到现在也没咳过~至今不知道是不是加湿器的原因 但此生不会再用了 也没注射过疫苗 …… |
|
整天读着大陆新闻,看着这个纪录片里纽约每个医院都在进行的防疫演习,羡慕不已 |
|
四星。最大的drawback是交叉剪辑使使得篇幅显得冗长。全6集大致上分为几个部分: 美国Oklahoma的某县医院因为没有政府预算,整个医院只有一个内科医生并且无法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医疗协助。有NY的机构也同样面临预算不足即将不能为超级城市的医院做传染病训练。SF的初创企业在尝试做一个all-flus应答的疫苗(这部分是我最感兴趣的)。与此同时也穿插了一个反疫苗的case,抗议政府强制性要求小孩注射麻疹疫苗。亚洲部分,印度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为众多人口提供H1N1(猪流感)的防疫和治疗,越南的养鸡场常年收到禽流感的威胁,以及埃及居然也是禽流感的高危地区。非洲主要是伊波拉,当地对疫苗的恐惧,以及非zf武装的无差别攻击。唏嘘的是(本该)有钱的国家没有足够重视,重视的国家本身财力和医疗条件不足。 |
|
感谢为世界变好而努力着的人们 |
|
除了歪打正着乘上时事之外很难讲出有什么优点,拍得太拖太散,要科普要教育要警示要致敬要纪录都差点意思,拖拖拉拉看下来还不如一部商业片《Contagion》来得有教育意义。(我最近真是怎么爆吹这片子都不够) |
|
“下一次疾病流行只会是时间问题,我们不知道会在哪里、如何发生,但肯定会发生。” |
|
讲人的,不是讲病 |
|
十星也不多 |
|
「古羅馬廣場曾是權力中心,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他們也無法想像到在兩千年之後,我們會站在這裡俯視他們的廢墟。他們的文明並不是永久的這一想法正好是他們永遠無法領會的。兩千年後,我們也會處於相同的境地,我們覺得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永久的,這無疑是不朽的城市,而不朽的城市卻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麽是不朽的,對嗎?一切肯定都會過去。為了避免改變帶來的最糟糕的後果,我們就必須改變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生活方式。」 |
|
一想到我们就被这样一群人默默的保护着就觉得好感动。反疫苗者食屎啦!!!说什么人定胜天是不可能的,只能时刻准备着去减少伤亡。 |
|
有些碎片化,好像没用什么配乐渲染氛围,习惯了剪辑和后期制作精致的纪录片,再看这部更像是素材汇编集。但跟随几个不同地域的人,对传染病有了更多认识,瘟疫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 |
|
Among many,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为了预防与对抗pandemic而努力的个体们:当然个体努力若要发挥作用需要倚赖一个支持个体努力的体制环境,比如美国的政府+NGO体系,盖茨的foundation支持那个万能流感疫苗的项目,还有Syra Madad向政府争取预算;但同时我对于这些努力的个体如何坚定走上这条路也很有兴趣,他们都是小的时候便形成了某种对抗疫英雄的心理向往,所以他们的工作非常坚定,就觉得我们成长的环境真的对小盆友的心理埋下丰富的理想种子这件事非常不友好。 |
|
要不是因为蕉绿我可能不会看这么一部纪录片,多线叙事乱的一批(感觉是奈飞纪录片常用的套路),唯一的收获可能是明白了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为人类的健康做了这么多的努力,然而蕉绿感更重了。 |
|
太应景了...里面预测的就都发生了...美国居然还有做防疫演习...看到评论说关于流感部分讲的少,其实真正抗击流感的,都是鲜活的人,道理都懂,但错误接着犯。 |
|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除了恰好赶上个热点,本片作为纪录片真的一无是处,看到最后也没看出来这片子到底讲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本就没有重点的故事,更是弄了个多线叙事,真的看不到比这还要糟糕的纪录片素材整合了 |
|
信息堆砌,比较无聊 |
|
看了后的感觉就是,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还是一直在重复犯错。 |
|
就是很简单的科普,意思不大,素材组织得也很差。有人说这个纪录片说了太多主角的个人生活有点跑题,其实这是一种偏向剧情片的拍法,如果拿掉的话肯定会很无聊。现在美国的疫情那么严重,不知道特朗普缩减医疗预算有多大的责任。 |
|
缺少中国方面的素材是本片全球性的最大遗憾;向大众科普流感的防治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感谢世界各地有信仰有追求的医学工作者和科学家,你们的永不言弃让病者还有生的希望;真的不能小看流行性疾病,这已经是世界需要共同面对和携手对抗的难题。 |
|
「20200127」流行病學就是政治學。醫療即政治。是關於各種人力、資源、組織,良好的制度。這片子裡的一線醫生、前線防疫專員都有著堅定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天主教、印度教,醫療不是萬能,醫療是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而科學家是激情澎拜的,莎拉和傑克,他們敢於踐行徹底的解決方案。雖然在人類這種超級物種之前,地球總有意想不到的反擊。「下一場流行病並非是否存在,而是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爆發,最有可能的是,在中國⋯」一語成讖! |
|
太碎了,然后拍很多家庭生活的部分,没必要 |
|
低于标题 |
|
作为纪录片来说,叙事线太散了。 |
|
太多关于受访科研人员/医生/护士的家庭生活,是为了凑集数吗?把这些内容剪掉估计就剩三集了吧。看科学性的纪录片就是要看干货啊,又不是社会纪录片,科研人员的孩子啊配偶啊和流行病有关系吗~相比之下BBC的Why Do Viruses Kill就精炼得多。 |
|
特殊时期,意义不同! |
|
哈哈!怎么敢的呀 |
|
坏钟每天也准两次,这片子的神鬼时机不知道有没有给奈飞笼络多一些订户。Anyway,很严肃很冷静很有诚意,杰佛逊小诊所里一班上三天的虔诚基督徒医生是最让人动容的线。特别想知道这两个月片子里的人是怎么过怎么想的,回头搜搜看,估计后面也会有续集。只是既然讨论病疫,由于种种原因绕开的我朝注定是房间里藏不住的大象…… |
|
大预言家(…… |
|
现在看来当时网飞上线这部纪录片剧集的时间实在微妙 仿佛是利用科普知识给人补了一剂预防疫苗//作为科普暂且有效 而作为纪录片则感觉切入不深//越是自然的事物越会以它们的方式提醒人类 无论是好是坏无论贫穷或富贵 人类都是同样一般的垃圾 |
|
This kind of carnage is not relegated to history. When we talk about another flu pandemic happening, it’s not a matter of if, but when.
… they’d say, “Reconsider.” But nobody could dissuade me. I was gonna do it regardless.
This is the eternal city and if nothing else, the eternal city tells us nothing is eternal, right? All things must pass. To avoid the worst consequences of change, we're going to have to change the way we live on this planet. |
|
北美Netflix |
|
信息密度很低很低,浪费时间,看得要对网飞的纪录片产生偏见了 |
|
如此符合时事的题材,就像公众号准备好的文章,除了几组比较惊人的数据外,拍摄剪辑成片都乏善可陈 |
|
Covid-19 |
|
制作时新冠还没爆发、播出时全球扩散。抗击传染病的战线从疫苗研发和背后的慈善资本和病毒源研究,医院和基层的预防控制,抗击病毒一线医生和反接种疫苗的立法纠缠。每个点都在为普通人的健康安全努力。努力的背后充满了信仰的力量。看来只有信心才能拯救人类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