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多郎的配乐有一种穿越的魔力,千年前的中国甚至比1979年还要开放 |
|
双重意义上的纪录片:对丝绸之路的纪录,对80年代中国——尤其是西部的纪录。 |
|
需知,这部纪录片也开启了建国以来对新疆诸古代遗址考古发掘的新纪元。尤其楼兰、尼雅等南道遗址,由于中方与日方皆是首次进入,摄制组全程跟随,其镜头记录的皆是真实而震撼的历史时刻。太阳墓、楼兰美女、佛塔、城址、佉卢文汉文简牍的发现,举世瞩目。本片之伟大,已然超越其本身记录的意义~~ |
|
中日邦交的诗意,南疆的美好田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幻想,都仅存于此。 |
|
比央视刚拍的敦煌好太多 |
|
7星纪录片,真的太赞了。这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还是一部探险片、风光片、历史教科片。 |
|
对消逝文明的惋惜悲叹。让我极度惆怅的是,无法了解那些被岁月侵蚀被尘埃掩埋已随风而去的一个个故事... |
|
在日本的文明接受叙事中,飞鸟时代才是全面照搬大陆的“东亚化”时期,而被后世广泛认为是学习唐帝国的奈良时代,则越来越被看成通过唐这个“二转手”而与丝绸之路联通的欧亚大陆各文明进行交流的阶段。日本在前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东亚,在后一个时期被纳入了世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一厢情愿)的丝绸之路东端终点。这种对世界文明孔道和自家文明来源(佛教,器物)的向往,构成了后世日人对这条商贸路线的想象,其理想程度和浪漫化想象,可能比这条路线上本身的居民和主人更为浓郁,更加美好叻 |
|
马友友的配乐,至今都是最爱 |
|
看到第七集讲伊拉克巴格达,里面还有摩苏尔等城市,神奇呆了,那个时期的伊拉克真是各民族,信仰,生活习惯和谐共存啊,也就三十年前。 |
|
摄制组刻苦求实的精神令人钦佩,深入沙漠腹地寻找古国遗迹,亲下坎儿井趟水等等,在那个年代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见的纪实拍摄,真的不容易。喜多郎的音乐好熟悉,仔细回忆,原来94版射雕里面也有,记得郭靖带兵攻打撒马尔罕,借用了这里的音乐,意境太美。强烈推荐此纪录片!经典! |
|
HILD10上看的,一帮老美ABC一边看一边感叹,我自豪的同时又有种笑摸狗头的冲动,当然,我后半段睡着了 |
|
1.长安,黄河,河西走廊,西域
1.1长安
1.2黄河——兰州、炳灵寺
1.3河西走廊——武威、觻得古城、张掖、裕固、嘉峪关、酒泉敦煌
1.4西域——西域南道、南北路交汇点、南疆铁路、天山南路、天山北路、帕米尔高原
1.41西域南道——黑水城、罗布泊盐壳、楼兰、米兰古城、车尔臣、民丰、大马札、尼雅古城、和闐、坦当乌里克城
1.42南北交汇点——吐鲁番、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帕孜克利孜千佛洞
1.43南疆铁路——鱼儿沟、哈达哈特大桥、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库尔勒
1.44天山南路——博斯特湖、库车、苏巴什古城、库木吐喇佛洞、哈孜克尕哈佛洞、克孜尔佛洞
1.45天山北路——哈密、巴里坤湖、北庭都护府、天池、古乌孙草场、塞里木湖墟市
1.46帕米尔高原——喀什、三仙洞、塔什库尔干、中巴边境 |
|
静下心来一集一集的看,一点也不枯燥,1---5集看的很认真,尤其喜欢沿途那些老百姓的朴实,还有穿越沙漠时终于看到一座座古城的激动,居然还能在楼兰挖出个古墓,太强了!彭加木好像也陪摄制组到了楼兰.粤语的解说我也喜欢,听着很悦耳. |
|
为什么是粤语?? |
|
重温了1980年代收看中央台的美好记忆。 |
|
第一部比第二部好看,讲得细,也在当下更具重走的参考意义。非常难得的是能记录拉达克这类在中文世界里的稀缺影像,殊为不易。 |
|
这一路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实在是太有趣味了。四十多年了,物非人非。过这一路也真是很不容易了,尤其是拍到的那些途径之处的普通人,还有那些当年完好,在21世纪却被毁掉的古城,他们都在镜头中永恒了 |
|
粗糙又真实,记录了一千年后这片土地的另外一种历史,不是吗? |
|
虽然斯坦因偷盗了一部分我们的文物,但是这哥们儿确实是个狠人。中日合作摄制队靠着吉普车,直升机,飞机,带着大量的食物,饮用水,定位系统重走丝绸之路,依然能感觉到他们的艰辛和不容易。在1900年斯坦因居然能完成这趟死亡之旅,简直是现实版夺宝奇兵琼斯,另一面也许没有他,很多东西不会保留至今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
|
看完只想说绝绝子!!!!!! |
|
补录 虽然资源画质一般 但整体的视角由大到小 非常详实完备 |
|
试看第一集,粤语配音。喜多郎配乐超越画面。西瓜视频 |
|
看这种有年代感的作品,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时代的变迁有更多直观的感受,只想说祖国发展一日千里! |
|
以眼泪显影,以痛苦定格。岁月的飓风卷起黄沙,把记忆埋葬成再也无法寻觅的丝路 |
|
中日两国那个时候正处在蜜月期,密切合作干了很多事,这个纪录片是其中的杰作。丝绸之路纪录片不在于回顾历史,而是展现当下的人文、宗教和民族,借此回望几千年前的故事。真实、真切,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
|
遥远的长安 → 片中介绍第一个发现兵马俑之人的字幕写「発見者 杨培彦」,然而我搜索到的却是名为「杨志发」。(百度百科: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秦代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工作。……/澎湃新闻:1974年3月下旬,在距秦始皇帝陵1500米的临潼西杨村,当地村民杨志发、杨文学、杨培彦等人组成了一支打井队,开始抗旱打井。打到四五米深时,突然发现八个残破的陶俑,还发现了砖铺地面、铜弩机、铜箭头等。他们望向这些样式古怪、叫不出名字的“瓦片”,不知所措。后来,他们给它们起名“瓦盆爷”。……) |
|
1-12为中国部分;喀什人那是蛮有钱的哈;中国西部蛮荒的沙漠、荒山、戈壁中太多佛教石窟了,,,不过,就如同丝绸之路一样,绝大多数人YY的目标,真正的除了考古学家基本没有人会去......喜多郎的音乐够浪漫,正好满足那些沉迷丝绸之路的人用以幻想。西出西安的中国,原来如此...... |
|
也可当作社会风俗史料看 |
|
竟然是1980年的纪录片,失敬 |
|
喜多郎的配乐有穿越的魔力,千年前的中国徐徐展开。 |
|
看完《大敦煌》之后,无意中搜到的片子,虽然画质低、画幅小,但看了第一集立马被吸引住。2024年再去看1979-1980的镜头语言,很难不感慨:文物和山川湖海是静止的,文化却是流动的。感谢摄制组的记录,让我们可以一览当年的风土人情,也看到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流失掉的民族文化习俗。本中原人最喜欢讲游牧民族那几集,好有意思! |
|
粤语。 |
|
AV456144073 |
|
配乐 梦幻黑水城 |
|
那些埋藏在风沙中的历史与文明,穿过时间的长河,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只留下一声叹息 |
|
因为米原桑找到了这一系列的纪录片 能在沙漠中饥寒交迫时抓一只鹿剁了包饺子除了中国人也是没谁了 纪录片拍着拍着顺便挖了个太阳墓 |
|
漫长的梦。 |
|
B站上有这部纪录片的全集,标题是分成一二部的。
[NHK][纪录片1980]丝绸之路系列Ⅰ——1~15集;
[NHK1980][纪录片]丝绸之路系列Ⅱ——16~30集 |
|
中日关系蜜月期两国共同促成的一部真实影像版“西域余闻”。陈舜臣和司马辽太郎出镜,车队探险的浸入式拍法放在今天看还是很时髦。不仅如此,喜多郎的配乐和声音设计让这部纪录片成为了一场听觉的年代秀,完全可以把它当作“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子音乐大赏”。 |
|
每个地区的“路”不仅是物理、且精神性地把世界的不同文化和贸易联结起来。这种浪漫的动机指导着这部成魔了的纪录片。喜多郎的电子乐一开始让人昏昏入睡,后面反倒成为一种进入彼世界的序曲。大量漫长的镜头,慵懒的节奏,观众就好像真的一起在旅行,在疲惫中遇见惊喜。 |
|
80年的中国西部,你值得一看!沙漠那部分拍得真不容易。整体质量很好,日本人做得很讲究,配乐也很不错,三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也觉得非常好。可贵的是没有废话,讲解的都是有用信息。我看的粤语配音版,个人觉得前12集讲中国境内部分比后面好看。 |
|
新中国第一部,系列纪录片 |
|
条目应该建两个,NHK自己也是当两季来运作的,第一季中日合拍,第二季日本自己拍摄,因为当时正处在中日蜜月期,所以得到了官方鼎力帮助,直接出动军队协助拍摄,考古的部分也大都是建国后第一次探索。完成摄制后,双方各自剪接制作,中方制作了17集,日方剪接了13集(集数记载都有偏差,现存日版第一季是12集,央视因为规划问题,所以导致每集片长差异也很大,播出时间有不固定,《话说长江》时才改正)。后续日本自己拍摄了第二季,共18集,有关丝绸之路海外国家的内容,但缺少了官方的帮助,没能在深入民间,拍摄当时的风土人情(这方面的内容,央视反倒不在意,央视版里很少当时生活的记录,这个对比在《长江》和《话说长江》里还能看到,技术理念上则是对于同期声的完全忽视和真实的修饰),只能走向央视复现历史(人物出演历史角色)剧的模式。 |
|
普普通通吧 |
|
开创性的丝路纪录果然是非凡的,比两版新丝路都好。70年代末的西部风貌,朴实且舒服的nhk独有的镜头语言,当然还有喜多郎最经典配乐,一切都珍贵。我终于完全理解此片使人们对西域向往的影响力,包括那些赶去西北观光的日本老人。最喜欢南疆铁路一集。 |
|
当年万人空巷 |
|
似乎前半部分13集是中国段的,公映过,后面没看过。最近听闻,这部纪录片的前站,彭加木还参与过。然后罗布泊什么的,想去吧。 |
|
丝绸之路 |
|
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