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纪录片嘛,讲个体的奉献、牺牲、救赎、挣扎,每年都会拍几部安抚军心。但是仗嘛,是不可能不打的,驻派嘛,也是不可能不驻派的。豆瓣这个《祖国》给我看笑了,谁翻的啊?借花献佛呢?跪的姿势有点难看了哈。不想轻易做评价,但他大儿子真的看得人一声叹息,担负着不该属于自己的重担、走着不是自己理想的道路、永远不会是父亲最爱的那一个…… |
|
美军的军人文化,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军人世家,军人海外服役归队,新兵结业典礼,残疾军人退役,医疗,待遇,把儿子送去当兵就代表制度还不错。 |
|
军人有军人的命运吧,《当他们已不再变老》里的战争景象更加残酷,但是士兵们都没有表示后悔。美国大兵待遇也是好,除了政府的福利还有各种民间组织帮助军人家庭,再加上美国的乐天文化,截肢也好毁容也好,都是像普通人一样活下去。了解一些美国文化,避免先入为主去看待这种军人家庭。 |
|
有时候最痛苦的是,接过亡者的责任,承担他人的梦想。尽管一切非己所愿。 |
|
非常不喜欢豆瓣之前对这部纪录片的中译名!挺过来的都不是普通人,《父亲,士兵,儿子》再拍十年就是“大河恋”了。NYT不经意却时时刻刻在传递的主旋律消减不了我的遗憾,平息不了主角们的疑问。这个被伟大的家庭一直在用坚强抵抗愤怒和宿命循环,前赴后继,好难。 |
|
一代又一代: War as an industry. |
|
无论是长达十年的跟拍,还是对于那些私人瞬间的真实捕捉,这部非虚构作品毫无疑问比类似题材的电影要更饱含情感与人文关怀,而中间那个猝不及防的转折更是直击人心。只要这样的家庭还存在,美国就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
|
這部不是電影,而是跟蹤拍了10年的紀錄片。 |
|
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意义,不知道政治的变动,不知道个人的梦想,只知道“爱国”,于是前赴后继地牺牲感情、牺牲健康、牺牲生命去赶赴战场。
父权制集体主义的洗脑下,个体性只会被湮灭,所谓的“爱国”和“男人气息”不过也只是一种支持自己生活下去的虚假“信仰”罢了。 |
|
😭 |
|
即使没有文化,辅导不了孩子上大学,只能当兵的境遇,这种阶级的家庭,也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只是每个人都被安排在自己的齿轮上,时间轮转,多少会有怨恨,但终究,什么也改变不了。 |
|
父亲受伤小儿子想替父报仇,可惜意外发生,我看哭了,大儿子替弟弟圆梦和自己去当了兵,父亲久久不能释怀自己的伤和小儿子的意外,决定再生个孩子,希望孩子长大当兵,给他取了个乔伊中间名,才能释怀吧。小儿子真的太可惜了 |
|
真实的生活往往比任何影视剧都更让人意想不到…… |
|
流畅地满足了我的窥私欲,很高兴成品并非征兵软广。感想很多,都是judgement就不提了。毅种循环,背负无法多元的价值观活下去。 |
|
All gave some,some gave all |
|
6.5/10 |
|
PTSD |
|
普通人家四代人参军,换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东雅费拉绝对难以想象。纪录片切入的视角其实是家庭这个一个社会的最小单位,如何应对挑战治愈创伤赢得转机,从根本上整个国家跟个人之间的纽带是如何构建起来。另外他们伤残的复健水平真是厉害👍。 |
|
救命怎么又是部美式主旋律,“阳刚之气”好重,国家把我投入不仁义的战争,我却依然爱国,战争夺走了我的腿和正常的生活,我们家却世世代代依然前赴后继的如惯性的光荣入伍,我不懂政治,我只知道爱国,国家让我打仗我就去。天啦我真的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情感,盲目也是这种情感最让我恐惧的地方,爱国也不是这么个爱法吧,管它好的坏的照单全收你自己觉得合理吗?(俩小孩童年时有意无意展现的好战情绪属实惊讶到我了) |
|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真的厉害,整个社会对军人的尊重和认可渗透血管,里面介绍大儿子作战培训结业时候的家庭日真不错,还有卖这么多陆军周边……而且就现实意义开始参军也是非常好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学习成绩,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慢慢升职,吃住不愁,待遇不错,真的有伤残国家也有强大的福利保障。四代从军的军人世家,但伤痛永远比荣誉更沉重。最后父亲看着新闻里自己曾经驻防的地区已经被塔利班重新占领了,再看看自己失去的腿,也算对这场战争沉重的叩问了。 |
|
信了才怪 |
|
父亲受伤小儿子想替父报仇,可惜意外发生,我看哭了,大儿子替弟弟圆梦和自己去当了兵,父亲久久不能释怀自己的伤和小儿子的意外,决定再生个孩子,希望孩子长大当兵,给他取了个乔伊中间名,才能释怀吧。小儿子真的太可惜了 |
|
Just keep going, that’s all you have to do. |
|
我不认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是一件值得歌颂伟大的事情.
相反正是它摧毁了无数的家庭. |
|
peace and love! |
|
纪录片视角。战争太残酷 |
|
1.看着俩孩子几年间的成长,到Joey去世的时候忍不住也哭了,Issac放弃了大学的理想如他爸所愿去当了兵。Issac的性格如此吧,十二岁的时候对爸爸说 刚刚看见了七个小时前你看过的月亮,十分浪漫主义的人。爸爸附上归来,竭尽所能代替爸爸应该做的事情,弟弟去世最终还是做了弟弟想做的事情,一年年长大眼睛一点点失去光彩。新生命的诞生带来了以前的欢快色彩,这时家里只有Jackson的眼睛这么明亮,小孩子的无忧无虑多么宝贵。
2.爸爸真的很幸运遇到了Maria,但是也并没有改变爸爸的愤怒和对家人施压的情况,以前说自己想一直在家里都是幽默的样子,残疾改变了一切。十几年的老兵都无法忍受那种疼痛。阿富汗战争值得吗?
3.美国的老兵福利保障真的到位...
3.Maria的孩子记录片里存在感为0,希望生活多点幸福少点悲伤 |
|
7分。父子三人的十年。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到很多内容,战争的残酷,伤兵康复的艰难,美国对伤兵的政策,战争对美国普通家庭的影响,美国小孩对于参军的看法,成为军人到底是荣誉感趋势还是不得已的选择。但这部纪录片终归是这父子三人人生的一部分,有伤痛、有离别、有重逢、有喜悦,甚至有死亡,但生活还得继续,因为新生会带来希望。 |
|
所有人都是男权社会受害者,无一例外
我不知道平权的世界是否一定对,但当下的社会是令人痛苦的,女权是只是人们为了摆脱痛苦的另一解决方法。
结合最近新闻观影,不得不说像manly,"阳刚之气",military这样的词越来越令我恐惧
片子里这种普通的军国主义家庭不会思考这些,参军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旁人无可指摘。但当权者这种宣传,可以称之为一种洗脑
对比奥巴马这种伪君子,JFK真是个好总统 |
|
纪录片的剧情看得像拍电影,糟心事都让你碰上! |
|
在强大的信念背面是无法宣之于口的愤怒 |
|
纪录片的形式拍的画面特像电影质感,大儿子参军训练毕业后出现的那个场景太好看了 |
|
这是纪录片,却看得我内牛满面。这就是生活,比电影情节更跌宕起伏,你不知道它下一刻会夺走什么又赠予什么,只能如父亲所说“Keep going,尽量让每一天多些快乐,少些悲伤。” |
|
看完之后对于灯塔国的了解又多了一丢丢,不是精英美剧里上城区的纸醉金迷,也不是一个牺牲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还不是分分钟街头火拼的极端贫民区,就是普通的外国大农村。没啥出路还不如去当兵,和平年代我们身边好像很少听到上战场的,但是细想因伤退伍这些场景在我们社会里应该也不少,不过感慨的是灯塔国的善后保障做的是真的好,又体会到了日本人写的美国军队最珍惜美国大兵的生命。不过一个不太能理解的点是,老爸负伤归来,居然还想让孩子去战场,跟我们的文化真的不一样…(看评论说是宣传做的好)…最后一个全人类共通的点是,新生命的到来就像一缕光,冲破旧生命逝去后的黑暗… |
|
这是US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吧! |
|
3.4分。
父亲反抗于残损的人生,继母斡旋于直男思维的家庭,大儿子在逃离和继承中抑郁彷徨,小儿子在懵懂果敢中早殇。每一个人都有如此多的不满,但最终都走向一个必然的结果:继续参军,成为四世军人之家。
奈飞真的只要看准了的好片子,都不放过,这部《纽约时报》拍摄的历时近十年的家庭纪录片,虽然内里还是一部宣传参军的政宣片,但是对于军人面临困境的种种处境,在细微的情节研磨下,让人触动。 |
|
没有好出路就送孩子去当兵,这个世界可能都差不多吧。还记得主角开头说过,想要做一个好父亲,可是后来因为腿伤,脾气越来越暴躁,还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一个能坚持10年跟拍一个家庭的纪录片摄制组确实是强。 |
|
政治化的责任 |
|
其实跟拍者也没想到故事本身最后会这么离奇。军人世家的父亲在阿富汗战争中伤残导致左腿截肢,而军人本身的荣耀让其树立了高大的父亲形象,小儿子从小的理想也是当兵,谁知13岁时遭遇车祸意外身亡,哥哥继承其意志参军。父母于是又要了一个孩子,结果依然是个男孩,他们的愿望当然是希望其将来也能成为军人中的一员。 |
|
Joey |
|
流干了我半个月的眼泪,是需要多大信念和勇气,才能迎来片尾那种淡淡的幸福呢。我看向哪里都是涂脂抹粉,都是重口味,而这部纪录片说的,只是淡淡的那种滋味。 |
|
“Just keep going.It's all you can do.And fill your days with more happiness than sadness ” |
|
平凡的家庭伦理故事,我们所有人都经历着悲欢离合,受伤,亲人离开,还套上了美军和爱国的外衣,更让此片具可看性。以至于高中还没毕业就参军的小儿子之后也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了解阿富汗,但我就是为了国家”。 |
|
前线失去一条腿,别人问他值得吗?他说值得。当失去一个儿子精神随之而崩溃,坚强二字必须去亲身经历。“英雄”那是来自别人的赞美,不代表那就是自己的人设。 |
|
美化 |
|
一个单纯大兵眼中的世界,平凡地讲完十年,竟很难察觉到记录的痕迹 |
|
美国大兵的憧憬是美国梦的一种。不管是不是假象,这假象太动人了 |
|
很感人,多次泪目。 |
|
影片中从父亲求婚开始、接着小儿子意外去世、大儿子伴着BGM当兵回来见父亲…数次落泪。
剧情简直不像纪录片,像电影一样有始有终,情节丰富。小时候因为崇拜父亲而梦想当兵,随后也许因为继承弟弟的愿望,也许因为自身能力不足,从第三者角度来看也许是因为父亲作为一个例子,一个伤残退役老兵被尊重、依靠津贴正常活下去的例子。
如果作为征兵宣传的话,我想我都入套了。
结尾父亲过去占领的地方又被敌人夺回去了,不了解战争爆发的原因就上了战场、最后自己所作所为到头来似乎什么也没改变,那么为了这场战争牺牲自己值得吗? |
|
残疾老兵把自己儿子送上战场,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