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艺术作品的思想是反映社会态势的完美参照” |
|
和三色比,略逊,可能因为在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前确实少精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
虽然说的基本都是当年考试和课本里最小儿科的东西。但以当代视角重新回到美术馆里回忆审视那些旧画。。。有种怪怪的不一样的感觉。 |
|
上周睡午觉的时候放的 有空再认真看一遍吧 |
|
原来是BBC拍的,好看 |
|
不错啊 |
|
当代艺术与消费主义 |
|
美国历史很短,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各种文化和思想,其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灾难与错误,艺术的魅力在于来源于生活,创造艺术作品的思想是反映社会态势的完美参照 |
|
当然有意思啊——在文化沙漠中淘金,沉浸于海市蜃楼,但远处又真有绿洲 |
|
挺好的 就是篇幅有限比较概括 |
|
#公开探索BBC# 281 4.5
主持人的解说词很赞,但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实在是不给力。
1. 重点是绘画中展现的历史,新移民画像,与印第安人谈判,给印第安人天花病人使用过的毛毯,土著人的艺术品。有历史意义,谈不上艺术,奥杜邦的《美国鸟类》算是最"好看"的部分了。
2. 约翰斯隆(垃圾箱画派)(生动活泼,画的不错),乔治贝洛斯。格兰特伍德,洛克威尔,爱德华霍普(寂寞空虚冷,主持人跟我意见一致~),阿西尔高尔基,杰克逊波洛克,罗斯科(纯黑祭坛画,你是不是在玩我)。
3. 波普艺术,极简艺术,古斯顿,戈尔丁的摄影,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昆斯(昂贵的垃圾)。
主持人讲解白国旗像一个大被单,掩盖了美国社会的问题,很赞啊。 |
|
没提安德鲁怀斯。 |
|
2018-08-22:三
看完BBC纪录片《美国艺术》第1-3篇; |
|
寻找天堂-现代梦幻-迷失时刻,没有历史负担的美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国度,它的未来也是人类发展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改变呢?!迷失时刻 |
|
第一集根本没法看,I blame American Art |
|
十三邀里研究科学史的吴国盛谈到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只求真而技术带有功利性,没有自由,没有对未知的好奇心,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我猜在这一点艺术与科学相同。从安大叔的讲解和访谈也很有体会,他会关联殖民历史的多种细节,完美的画面叙事原来是一种掩饰,在洛克威尔博物馆向工作人员发问他的画是不是理想中的美国生活而忽略了某些真实,被访谈人巧妙避开说他是发现了被人忽略的生活中的温馨场景,对杰夫昆斯的采访也很直接,nuance里有真味。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的两面性解释,爱德华霍珀画里的张力与contradiction,艺术里的求真有点像薛定谔的猫 |
|
对老美尚且是批评大过赞扬,某些人也就别怪安德鲁不给China和Russia好脸色了,论propaganda艺术老美真的是祖师爷和一代宗师,XX艺术系列主要还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没有电影艺术,我觉得美国艺术最好的部分还是电影,其他的和西欧一比就显得很快餐 |
|
还不错,美国的艺术确实缺少积淀和深度。
可惜几百年的历史不是一部片子就能承载下的。 |
|
每副画的背景都讲的很充分,点评也很好,不会故作高深。 |
|
哈哈 |
|
BBC两套'美国艺术'的专题片,Waldemar主讲那一部是20世纪以前的科普介绍得还不错(后半part很鸡肋),Andrew这一部则是讲20世纪以来至今的部分更胜一筹(前半part一般般),两边刚好互补可以结合着看,但整体都比较中规中矩无甚亮点,入门水平吧。。。 |
|
是來印證美國沒文化了(哪有雙語版啊好氣)
霍普好像玩樂時刻
人類文明真是對真實的拙劣模仿 |
|
哔哩哔哩 |
|
简洁,直白,很m国 |
|
现代艺术不是太能欣赏 |
|
年轻的美国艺术在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对比下真的是很年轻了 |
|
行前功课 |
|
这个主持人的艺术系列每一部都不错,美国艺术第一集最有意思的是,各种对美国艺术的吐槽,尤其是对国会大厦里的油画,吐槽得真是精准到位有趣。和欧洲艺术不同的是,因为美国历史简短,后半部分探讨的艺术家大都在世,采访艺术家本人或其家属的片段对解读他们的作品自身的想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角度。 |
|
OK |
|
这个系列关于西班牙、俄国、美国艺术都看完了,喜欢这种结合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讲解艺术的方式,非常必要啊。对美国的吐槽感觉更直接更赤裸,但因为都是耳熟能详的吐槽了,看的时候也心照不宣的跟着哈哈哈哈,反观看俄罗斯艺术时的不适感,大致就是非要吐槽还是吐槽成功的那部分吧。讲到发展初期清教徒式的工厂纪律,到一定程度会有反向转变,艺术作为表现形式亦如是,物极必反的规律作为规律是普适的。提到欧洲现代艺术一开始在美国是遭到嘲笑的,直到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波洛克为代表抽象主义兴起,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画实物,他说实物已经由机器完成了,更聚焦于人的内心,了然。再之后是更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崛起的中产阶级,更多现代艺术形式迭起。未来会怎样呢? |
|
因为在美国留学所以对美国有特殊的情感,借着这个股劲儿看的这个纪录片。简直无聊透顶了,看完之后不禁发现美国真的没有艺术也不懂艺术,就好好做好莱坞大片吧,艺术和你不沾边。男主持人表演欲太强了,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只是让他浮夸的演技更low,比梁文道的八分还让人困意不绝,这男的就跟个哗众取宠的小丑一样惹人厌,看到这男的想给这片打负分 长得一脸欠揍样 |
|
Nothing behind me, everything ahead of me, as is ever so on the road. |
|
一些印象深的:弗里克夫妇肖像,妻子在诞下孩子后,召回画师把原本手里的书改画成抱着孩子,这是17世纪的美国女性,到20世纪用摄影记录身患艾滋的朋友的南戈尔丁,算是我自己强扯的一组对照。从国会大厦中央大厅的组画到托马斯科尔的《帝国兴衰》再到贾斯伯约翰斯的国旗,是艺术风格、艺术家的态度以及“美国梦”的变化。很喜欢主讲人对《夜鹰》的解读,“霍普对这个小餐馆的视角,仿佛这是水族馆,如海洋般空虚的现代美国生活。”还有最后那个烧毁城市沙盘模型以求制造一种火焰吞噬街道的感觉的艺术家,他认为冷战仍在蔓延。 |
|
主持人比较无聊,虽有一口英音,但是把美国艺术吐槽的几乎一无是处啊。。。(美国历史短你们不要欺负它)。。。不过片头做的是这个系列最好的了,加一颗星。 |
|
就这么丝滑,好无障碍地艺术抽象了。 |
|
对美国精神的讨论很具体,艺术可以更多一点 |
|
对历史的反思,对环境的反思,对种族的反思,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对艺术本体的反思 |
|
节奏比较松散,内容不疼不痒,有些地方略显尖锐刻薄,日不落的伪善还是没藏得住 |
|
在出国前我受美国艺术特别是波普艺术影响最多,一开始被形式吸引,了解更多觉得这艺术真的是美国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突破点,即使消费社会无处不在,但它始终呈现的是美国这个消费社会和人的面貌还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新代还是属于个体与亚文化还有解放自己品味的“粗劣”艺术吧,还有讲故事的人 |
|
沙拉碗艺术成长记,还是现当代更适合美国,黑色教堂popart辛普森和双子塔瀑布。 |
|
同上 |
|
很棒!跑那么多地方,认真的拍纪录片啊 |
|
如果不是9.11的遗址有点打动人心,提到的根本没什么。 |
|
第一集 不是讲art更多是讲America through art; 配合着一丝丝绘画+其他艺术来聊美国 美国的历史 最后grand canyon 竟然那么快结束
我认识的美国在第二集的后半段,截图把最上面站着的女士去掉了真的不太友好啊。虽然知道一部分,但是知道了更多艺术家 值得一看.
主演对很多时间和事件的解读非常到位,用词精准。值得学习的词汇能力,学了用在critic上
第三集。2011年之前的采访。9年之后再看pop艺术家已经去世
第三集好看多了 minimalist 讲到“carefully composed rigorously arranged neatly stacked“
Andrew Graham-Dixon的文章一定很好读!!art critic很basic stone |
|
有屁个艺术,就是杀土著说艺术 |
|
杜尚呀!! 喜欢配乐。主持人,我真的不care你是怎么想的。。I love the “ and thats Ok” attitude. |
|
短小精悍,大萧条期艺术繁荣没想到 |
|
西进之路,本杰明·韦斯特通过绘画重新书写历史,毫无血腥的美洲征服;约翰·特朗布尔在国会大厦的装饰画极其乏味也是刻意为之。约翰·奥德班、托马斯·科尔、卡特林的自然风光非常壮阔。美国艺术精彩的地方在于,美国人总是不断往外见识更加广阔的世界,艺术家总有些粗犷豪迈不合常规的气息。自由女神像其实是摩天大楼,约翰·斯隆在纽约,乔治·贝洛斯的铁路,路易·沙利文的摩天大楼与美国骄傲向上的精神,希勒的工厂和火车整齐冰冷,还未福特流水线拍照,伍德的《中产阶级》,诺曼·洛克威尔为晚报创作的温馨作品,爱德华·霍普的孤独虚空,阿希尔·高尔基的抽象派,巴内特·纽曼、杰克逊·波洛克捕捉现实和经验的本质。迷失的美国,对消费主义的表达,极简主义沉浸在自身的单调中,还有各种难以归类的艺术形式。 |
|
Andrew一如既往是有观点的介绍,稍微觉得在这个系列他有点局促,当然也是因为“有名的”美国艺术一直以来都给人带来的是不安。 |
|
看着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