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败给了我们,他们一直都认为他们败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人的原子弹。 |
|
作为世界主义者是消却家国情怀的 正如有句话说过的 纳粹最先占领的是自己的国家 原子弹的本质是什么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 不预设立场 它是纯粹的恶 对于地球而言 或许只是一场小感冒 对于原本对立的家国民族而言 它是改变平衡的筹码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 它是灭顶之灾 对于受害的个体而言 它是虚无的终结 |
|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次看到日本人关于战争的片子心里总是情绪难伏。确实,那么多人死去,那么多家庭破碎,那么多伤痛无法疗愈,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老百姓倒霉,都是战争的错。可是战争到底由谁发起?你们真正诚恳道歉了吗?对这类片子我不欣赏黑泽明。不过片子整体风格和拍摄手法都很好。 |
|
这可是时年80岁高龄的天皇拍出的作品啊!只用一间传统日式老屋,4个孩子绕着1位老奶奶,便在勾起人们儿时美好回忆的同时,就将沉重的反战主题也举重若轻的讲了出来,这还不够,对成人世界唯利是图的讽刺也没落下,并不觉得本片有为日本军国主义洗地的目的,相反,黑泽明只是挑选了在原子弹爆炸中,万千受害者中最独特又最普通的平民个例,目的是揭露美国“以爆致和”的虚伪,诟病日本人民“善忘历史”,并诗意地让日美两国间的“世仇”,在一个移居家族的巧合中达到和解,在长崎庙宇祈福的老人中,美国亲戚对着老去的受害者家属们频频首肯,大家也并不仇视,这简单的举动哪怕就像蝼蚁搬家,只要有心,持续,必定会开出火红的玫瑰。但,原谅和伤害其实一直同在。这分明是一位耄耋导演,在生命之末,对日本过去,现在,未来的担忧与和解的期待。 |
|
比起《梦》的刻意、《袅袅夕阳情》的浮泛,《八月狂想曲》倒像是一次回光返照、返璞归真,真正温情又凝重的回望。也不过分钻营技巧,将说教藏进情节与情感的递进之中。看似拍得优哉游哉、信手拈来,捧出电影谱系中最新鲜的面孔,却用年轻的灵魂去探察最沉重的过往,情到浓时仍能施下千钧笔力。深刻记忆中的苦痛,散落天涯至死不能相见的血亲,即是战争带来的无法磨灭的创伤。 |
|
单纯就原子弹于长崎人民而言的影响和日本人对美国态度分化看的话其实是很好的。但作为中国人这片子看得我太纠结了。老奶奶的话让我想起大江健三郎写的:如果中国人放弃让日本人道歉那才是最错误的。战争是太沉重的事。片头和那歌好喜欢。有的地方显得很矫情做作。 |
|
虽然从文艺批评上来讲,理应把电影和原著当成两部独立作品看待的。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村田喜代子意蕴深远的原著比起来,黑泽明直接把主题挑明为反战就已经败了一局了,更何况电影中对这个主题的表现非常刻意和浅显。但结局的镜头非常不错,很有冲击力。 |
|
男孩看见蚂蚁爬上玫瑰这场戏挺有意思,那些地上小小的蚂蚁就像是飞行员视角中大地上的人影,而火红的玫瑰就像是原爆的蘑菇云,再配上舒伯特改编的《野玫瑰》……感觉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围绕着这个场景的意象展开的。后半剧情就感觉比较赶吧,很多剧情点的设计感觉就比较硬,像克拉克说要来了,克拉克去学校碰到四个小鬼又碰到幸存者来纪念,克拉克的锡二郎老爹原爆日去逝……总之,克拉克来了,一切都有点不太自然了;跟前半的那种田园感形成的反差尤甚。至于菠萝、原爆、祖孙这样的关键词会突然让人想到高畑勋可能就我一个人吧(说起来《岁月的童话》也是1991年的),那真是一个吃菠萝都可以拿来作为一个场景的年代。 |
|
战后第一代人民的遗忘与离国,通过第二代儿童的寻找重拾;又经过卅年,这些长大的孩子们有没有重走大人的老路,也成为「愚蠢的一代」。结尾的「顶风前行」是神来之笔,遗老与少年是希望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对于成人年和世界,还是失望的。 |
|
陆川几乎每部都是抄黑泽明,《南京南京》和此片一万点相同,可惜价值观下作太多,但黑泽明此时的局限还是可以理解的。 |
|
意料之中的技法娴熟,说教味也一如既往地浓而直白导致台词不时很跳。但令人汗颜的是,对待这类从家国双线出发的“战争史”回照向家庭片的作品,黑泽明反战的立场、角度和力度甚至还不如山田洋次(《小小家》《母亲》)来的精妙、深刻。当然这种东西还是和每个导演不同的二战经历有关。 |
|
结尾很煽情(全靠村濑幸子的表演)但花絮里黑泽明自己也说不清原因……原因不复杂,说不清的是指向吧?还有蚂蚁上树?日美关系。老中青三代对原子弹之伤的态度。说教味略重(竟让理查·基尔代表美国人道歉==)。只谈受害不谈前因,揪美国冷战小辫,似乎三观不正。现眼啊,日本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
|
时间是如此的残酷,它不会为任何人放慢脚步。有些时间我们错过了,就难以再弥补回来了! P.S.:死亡,即和自然走向统一! |
|
电影中所谓的反战,去除重重描绘后,怎么看都是反战败,黑泽明巧妙运用了一个春秋笔法,止口不提原子弹为何落下,用老人和伤痛来凸显遗留下的伤处,调转了战败国的身份,抹去了战争发起国的标签,只剩下了可怜楚楚的受伤者形象。颇难令人相信,曾经对日本社会阴暗处有过详细描写的黑泽天皇,最终也在晚年拍摄了这么一部粉饰太平的右翼作品。倘若转换角度想想,这也符合黑泽明的电影脉络,从早期开始,黑泽明一直在用电影恢复国民精神与性格,从处女作《姿三四郎》中打赢外国以此去处明治维新后的自卑,到二战后顺应武士潮流,塑造历史崇拜;在到当代题材中的硬汉品格;最终随着时间到了90年代,用这电影抛弃了军国主义这个标签。另一处有趣的对照是,当年《姿三四郎》中对抗外国人的姿态,在本片中早已不见,国际形势的变化,又使得电影内容做了更改。 |
|
可见,原子弹爆炸相当于是日本的一个创伤文学母题了,以至于80岁高龄的黑泽明在自己电影生涯的倒数第二部长片中又重新探讨了这个议题(1955年《活人的记录》也涉及相关话题),从中可以一窥部分日本创作者及民众内心中关于此事的态度。
只是但凡作为一个人,就必然存在一种立场,任何人都很难脱离立场去给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哪怕TA声称所谓的某种纯粹或者超然,这就使得这类有着强烈现实背景的电影在评价时难免对于不同的人有所不同的代入。
现在也只能做无意义的假设,假如黑泽明活到当下,看到日本排放核污水又会用怎样的影像故事来展现呢?一代日本导演有一代日本导演的使命和关切吧,即便伟大如黑泽明这样的电影创作者,在历史和政治的层面,必然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一个外部的普通观众,也就更多关注其电影层面的创作技法了。 |
|
看完这部电影TM想自杀,不过是政府的炮灰棋子一粒沙,根本没有自主和自由,都是被操纵着的,即便微观不是宏观也是,何处寻自由??? |
|
借老人回忆和孩子之眼呈现战争阴影的弥久不散,还原历史一刻;可爱执着的奶奶,功力深厚的大师。 |
|
大部分镜头切换角度不变或转180度,制造出肃穆的感觉。Cark出来那一段,感觉片子要失控了。但风一吹,奶奶的伞被吹起,还是教人头皮发麻。黑泽老师! |
|
中国人看这种片子永远五味杂陈。日本总是觉得自己是原子弹的受害者,却从不会主动想起他们是战争的加害者。日本人对于美国人那种又恨又怕又向往的感情,带着这个民族的特性,被战争伤害的永远是平民,总被要求反思的也是平民,历史若不被一直讲述下去,新一代将不会记住曾经残酷的真相。 |
|
补标,应该超过15年了,电影资料馆看的胶片,只记得是关于核弹的,感觉很长(其实不到100分钟),自然拍得特别美,故事完全忘了,情感基本get不到。不过黑爷拍奔跑,就是zhui好的! |
|
不炸你炸谁。
我很多日本关于二战电影:《起风了》说不管军方用男主做出来的飞机做什么,他也要实现自己的制造梦?侵略也不管?、《萤火虫之墓》说自己国底层人民多么多么悲惨,他爸爸是当海军的,男主为爸爸回不来而伤心,你不废话吗,你不伤心,让被侵略国的人伤心?
这部又聚焦在原子弹,造成了多大多大伤痛。精神胜利法yy一部美国人道歉己方原谅的桥段。东亚附近所有受难的国家就活该被屠戮?活该被做人体实验?活该被占领?活该被做慰安妇?
你们把战犯当神供奉,就只是觉得没有胜利很遗憾是吧。当今日本跪舔炸了你们的美国,不过是因为炸怕了,给了你们战后援助罢了。
古中国把先进的文化传播给奴隶时代的日本,你让原始人突然接受礼义廉耻的教育,教化不了,也理解不了,只是死记硬背下来,造成另一种极端。 |
|
“你们不是来看奶奶的吗?为什么不问奶奶怎么样”。关于二战长崎,比很多当电影来的都更加让人悲痛的电影。所有表现战争的悲痛的都是反战的,即使作为一个中国人去看关于日本长崎的故事,也会被触动。 |
|
3.8 儿童视角的二战核爆后遗症~三代人的代沟。成人只看钱眼,儿童只看眼前。美术有点差,不过在某方面比《闯入者》要高级很多! |
|
雨,落日,烈日,大师依然大师。 |
|
7.家庭情节剧。最后的结尾立意立得真好,沉静后的惊爆点!几个孩子的追赶颇像武士,可谈及家庭血脉、生死以及孩子与成人世界|至于这感怀之作对华语观众最不友好……毕竟只顾自怜,对侵略他国只字不提。 |
|
以童年和返璞归真的老人的视角观察利欲熏心的中年人。还有核战中受到伤害的日本人与美国人及其后代对战争的反思。其实,战争受害的总是平民。 |
|
黑泽明的电影是真有劲儿,这部的技法好几处想起了七武士,一个很难拍的故事,一段很难说清楚的情感。一块肉如果不用锋利刀刃切的方法,可以用刀背拍拍,让肉质松散,烹饪后有更好的口感,还能留着汁水。好吃。 |
|
三代人对历史的态度,整体感觉太刻意了。 |
|
作为中国人看日本人受战争的痛苦不免心情很复杂。。。里面老奶奶的恐怖故事很有趣,李察基尔的日语好蹩脚搞笑。其实片子对于东方电影有点直白,但无疑跟容易让西方接受,这可能是黑泽明比其他日本导演更受西方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
|
有点刻意,但还是拍得非常好。森林、瀑布、湖水、玫瑰、蚂蚁、乌云、大雨,镜头真的非常美。日本希望美国道歉,但日本欠我们的道歉什么时候给呢? |
|
一边是国恨,一边是家情,巧妙用一段纷繁复杂的国际家庭关系牵连到一起,但这故事的背后其实还是对战争的反思。3.5 |
|
电影部分 Richard Gere 出现的部分各种干瘪 情节的推进 对白的表意 返程的缘由一切都粗糙生硬 最生动的自然是从信次郎假冒河童开始 孩童 奶奶 父母一切圆融合辙 瞬间最佳 结局呢 浓度极高的一种艺术手法 可惜整体作品三段有两部分我不喜欢 最后关于战争的正义与道歉 关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自我定位和对于我的意义 黑泽明还是太模糊大罪忽略恶因了 |
|
抛开一切轻描淡写的立场和略显过火的说教属性,还是很难不被黑泽明镜头下孩童视角的夏日时光所打动。九十年代的小孩真好看,纯真美丽。李察基佬在这里干什么呢,真是笑死我了,全片被他拉低,演技怎么能这么差啊!?导演上一次拍核恐慌题材也是从(扮的)老年人入手,也有雷电交加的paranoia。 |
|
亮点是老太太(应该是叫Sachiko Murase村濑幸子?),让人想起田中绢代。 |
|
尤其到老年,黑泽明的大师匠心显现于每一帧镜头,自然华美总在无意间显露。 |
|
大师毕竟是大师,八十岁的黑泽明,于细微之处见功力,四个孩子,一个老人,一个美国人,简单的故事情节,略有禅意的画面,微微几笔便带出了导演对那场战争,对美国人投向日本的那颗原子弹的复杂情绪. |
|
黑泽明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很多细节都不错,不太懂玫瑰和风琴的隐喻。。我觉得立意没什么问题啊,要是哪家中国人突然发现有个日本的有钱亲戚也会像片中的人物一样吧。。吉冈秀隆当时完全就还是个少年~~ |
|
很棒的清新内敛日本片,前段夏夜鬼故事感觉十足,后段关于原子弹的内容有少许用力过猛。 |
|
大师尺度把控得好,没有陷入悲懑的无底洞,隔代的交流反倒多了温情和灵性。活在当下不等于选择性遗忘,故事还要传承下去,胜利不是终结思考的理由,早晚得有个说法。 |
|
它并没有带着鲜明的反战立场,更多的是呈现独特个体如何消解战争伤痕。电影的艺术性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历史和国家立场的角度看,把日本打造成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然后对整个二战避而不谈太过掩耳盗铃。 |
|
1. 不再犀利的黑泽明。2. 他应该有个遗愿清单,广岛长崎原子弹题材应该是他一定要做的。3. 以前的片子非黑泽明,别人就拍不出,这个不是,山田洋次,是枝裕和等人都可以拍,而且拍的比这个好。4.人老了,就会温和,缓慢下来吧。 |
|
明显的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顽强的赞叹。不论多艰难,原野中的红玫瑰还在开放,三代人都坚强的在雨中向前。
没有现代电器的老房子,解暑的西瓜,犹如绿宝石的瀑布潭,巨大纯净的月亮,睡觉前的故事,一切都那么美好。 |
|
一年前,看的第一部黑泽明的电影,好喜欢好喜欢……家人的羁绊,战争的伤痕……永远忘不了最后奶奶撑着伞,瘦小的身影隐现于瓢泼大雨中…… |
|
影片是对那两颗原子弹的愤懑与耿耿于怀...
整体拍得不错,但是将日本置于战争受害者的身份,然而它们是实打实的侵略者,看不到任何在这一层面的反思! |
|
望着满长崎轻松过活的后来人,把美国这个欺负他们的大个子当成香饽饽的时候,奶奶心有不畅,她固执地记着乌云笼罩的那一刻,丈夫还有亲人不再鲜活,本片从孩子的角度加深了这种矛盾,却又让克拉克这样的美国人模糊了仇恨的界线。 |
|
黑泽明对二战后日本民族心理的刻画,一面是两颗原子弹的创伤,一面是二战后日本全面仰仗美国图发展,政府自上而下的亲美教化和整个社会集体的慕强氛围,使日本人想攀美国这个富亲戚就势必无法正视历史,所以整个日本社会,包括本片中的长崎幸存者,建立起了一种不怨美国怨战争的阿Q论调,可到头来他们还是需要一个理查基尔这样的美国面孔带着歉意来承认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此外还表达了一些日本民众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意思。一老四少的角色设计很高明,影像和配乐上的水准没得说,老太太伞被吹起来的那一下很神 |
|
比起被利用的体无完肤的广岛,对被落后的长崎的印象更好些。因为至少长崎尚有在联系pika前后的加害被害历史,至少长崎有想要展开和解而不是顺势奉承。片子里面唯利是图的大人想要攀高而故意不提美国的加害还责怪孩子们的行为是再普遍不过的那时现在亦或是未来走向。而同样的孩子们现在也很难得出现几个了,不是被洗脑了就是根本不在乎。还有那样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不过或许早些去那个世界跟那时候来不及告别的故人团聚也不坏。nomorewar看了Ian Buruma书里对黑泽对该片的误判,绝对还挺有道理的。原爆没有被忘记,反而是被各种政治利用得以成为了日本国难。当然主角不是长崎而是广岛。 |
|
问题刚开始提得很不错,过去的讲述,坏掉的琴,小黑板,过去和现在在空间当中的重合,那两棵树,眼睛。四个孩子一个老奶奶田园牧歌一样的生活以及这些人的表演都很抓人。美国人到了之后就无聊了。完全无聊。世界上最无聊的解决。想要全解决,看似也全解决了,剩下个不存在的尾巴悬而未决,虽然最后的一个暴雨虽然其实力量比较大,不过跟开头比起来完全不足。最震撼的是暴雨开场的时候,听不见人的说话声。这个处理极棒。还有不喜欢的一点:“都是战争的错。”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通过老奶奶在那情那景说也很不错,不过对于这样的主题作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不应该只满足于此。 |
|
长崎原子弹投后的45年,完全是站在日本作为受害民众立场的一部电影,嗯,美国人还跑过去悼念,完全不提日本也是侵略者! |
|
本多猪四郎的构思很微妙,大多数人不太能懂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