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疯狂,多愚昧。全民都是演员,让暴君独裁者得以善终。迫害了2100万人,饿死1500万,遗体被移入克林姆林宫。 |
|
上世纪最惊悚的一种国家大场面影像之一。请记住人类现代史里最残暴的这个人,以及其荼毒国家乃至世界的罪行。影片全部采用采音原声,尽量还原那段赤色恐怖记忆,这些影像无疑是罕见的,毕竟影像就是影像,担负的最大作用是记录,但这真切是给人类留下的一座警示碑。 |
|
看了就知道,正常国家,不会有这样的葬礼 |
|
今天上午在家电脑上看了这部新剪辑的77年前的斯大林葬礼纪录片。作为我这个年纪的老一代人,看着曾经历过的历史事件,很有感触。据说导演从找到的36个小时的众多的电影资料中,剪辑了这部2小时15分钟的电影,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采取纪实风格地把素材剪辑在一起,完整再现葬礼全过程,大量群众镜头和实况讲话,层次段落清楚,几个高潮突出,很不错。画面修复得一尘不染,黑白彩色两台机器拍的素材精准剪辑在一起;许多动效、人声、音乐肯定是重编、重配的,是下了大功夫!我国代表团镜头不少,周恩来两次抬棺。作者要表达的历史思考含而不露,恰到好处。作为难得的、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片,完美! |
|
群众的眼泪是真情,但未必是流给躺在上面的人的。曾有信心战胜一切,但那种信心随着符号的死亡而离开了。在新的符号来领之前,只得在大雪中彷徨站立。不要说这未必不幸福,你的幸福用同样的方式拆解也不幸福。导演看了35个小时的影像资料,自然觉得2小时不算长,但是用时长去反复展现单一叙事,2小时还是长到有偷懒嫌疑。 |
|
“在破旧不堪的公共汽车上、在政府部门的电梯里、在接着深色窗幔的冷冷清清的茶室里,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窃窃私语,议论着这位刚刚死在气候炎热、疟疾猖獗的乡村里的要人。
国家元首通过对全国广播和电视的联播节目向同胞们发表了一篇戏剧性的演讲,表示一定要把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办出世界新水平。
名人们经过一番争论之后达成了协议:由最显赫的政界人士抬着灵柩出殡,盛大的出殡仪式使街道上的群众看花了眼。
现在,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格兰德大妈这块广漠的庄园里占领地盘,搭上自己的帐篷。因为那位唯一有权压制他们的人已经在铅板之下开始腐烂。”——马尔克斯《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
|
谢尔盖·洛兹尼察的资料型纪录片,全程鸡血的社会主义宣传旁白,在日常耳濡目染下翻译也算信手拈来吧。这种算不算集体斯得哥尔摩综合症?确实人类的情感太复杂了。 |
|
历史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
|
党的政策亚克西。(抱歉,你发表的电影短评已被移除) |
|
以为自己是神,也不过变成克里姆林宫墙下的一堆土 |
|
回想起邓小平逝世时学校组织观看电视的记忆,对比导演前作Austerlitz (2016) ,纪录片呈现的历史关于民族或国家甚至领导人,侧面角度是观众/群众仰望视角的情绪记录;从新闻素材的彩色修复到刻意选取的情绪加强画面(黑白),到人物面孔的视觉蒙太奇以及直对“苏联的敌人”、“永垂不朽纪念”的四段宣言,纪录片的记录意义也多过了主旨;如果再结合2017年斯大林之死的好莱坞电影,需要思考是斯大林对于西方社会的影响,他所代表的是迫害、反对西方社会反民主自由先锋的形象的时代伟绩和如今所面对的历史评价; |
|
想重看《弊家伙!史太林死咗》了。场景与机位的极大丰富,以及存在对另一套声音素材的重新编译,使得本片比The Trial的操作空间要大太多。整体当然是一部精准的恐怖片,关于如何制造一条悲伤的流水线。不需要人,只需要集体悲伤的神态;不需要话语的内容,只取用哀伤的语调(与哀乐同质);一致的行进方向,一致的视线,以及近乎惊悚的单一场景内行进的跳切。导演当然不满于此,将原作中应该不存在的偷笑、出神毫不吝啬地全剪了进来(并没看过那部宣传片,猜想),大胆地介入。直至葬礼结束,才出现了任意行走方向的交错。 |
|
葬礼的丧钟为谁而悲鸣,在陈旧的菲林“棺木”中,洛兹尼察以一场蒙太奇巫术,带领我们见证了一个真实的鬼故事,并被告诫,亡魂的症候,试图以不断冲破黑白的彩色重生,至此,影像被赋予邪恶生命,而后在观者肃杀的凝视下被驱魔和封印。 |
|
#VIFF Sergei Loznitsa杜尚式剪辑现成素材而成的「斯大林之死」。时而有人注视镜头,有人踢飞基座上的雪,还看见了周总理…… |
|
其实我觉得要和赫鲁晓夫后面的报告结合在一起会更加有戏剧冲突。作为文献当果然是没问题。但感觉还是素材太同质化。反而是喜欢《地下》里面铁托去世后那种快节奏的剪辑带劲儿。 |
|
莫扎特的D小调安魂曲头一次给人更多不是安魂,而是催眠的效果,观影过程虽略显枯燥,但素材修复可谓极致,一尘不染的画面宛如昨日之事,黑白与彩色素材无缝衔接,原声音轨与可能存在的后期音效给人很强的临场感,帧率调整让每一位苏联公民都浮现出最符合时代记忆的微妙表情,即便去掉片尾的结束语,大量不言而喻且极具写意感的空镜也能很好的表达洛兹尼察的创作目的,这场世纪葬礼的盛况表像背后,也如这些被精心修复拼凑的影像碎片一样,真相,与菲林上的斑驳,都将永世留存入档案之中 |
|
冒着稿子写不完的风险去看了,真值。洛兹尼察应该有一个专门看素材的工作团队吧。组织处理影像的水平真是出神入化,黑白和彩色的转换将人在历史的文本中拉进拉出。认出了周恩来董必武。再一次再一万次体会到莫扎特安魂曲的伟大。就是看悼词实在太痛苦了,过量摄入彩虹屁。一种美学,一种深刻的sense。 |
|
说实话,我不知道其他评论的朋友对他有多大恨,对我国早期的历史记忆有多大恨。对于我来说,只能说之后发生的事情与此片中纪录的事情有一丝荒诞和惋惜。但是事业还要继续,实在是主义不同夏虫不可语冰。可能由于影片本身提供了足够的话题性与放映的场域问题才导致如此魔幻的大批量评论。 |
|
對比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領袖,以及中國代表團本體,也就伍豪這種履歷的才震得住場面,氣質絲毫不遜於那些拿過金星勳章的人民軍高級將領。 |
|
4.5 几乎是最理想状态的作为档案的影像,素材本身的广阔度、深度细节,再到编排的方式都很神。一张张滑过去的脸构成几亿人精神状态的漩涡,迷人地包囊了对待那个历史现场的复杂态度。黑白与彩色的切换逻辑不是很懂。 |
|
6.5/10。珍贵的素材资料,历史意义很重。全片的隆重来讽刺结尾的荒诞。我觉得斯大林换成某人也是同样适合。 |
|
罕见的影像,那些痛哭的人真的是在世界上活过的人。在世界电影史上,洛兹尼察已是个出色的影像资料编辑。 |
|
殡仪馆现场交响乐油画雕塑即时作业,妇孺红领巾抽噎热泪,军人政客眼神飘忽恐惧,话说最多的贝利亚将在同年被身旁同志处死,火车渡轮军舰鸣笛轰炮,林场牧场海滨厂桥万众默哀,重工业区吊塔遗像腾空平移……五三年苏联摄影美学标杆展示,两小时极致仪式化的视听情绪不过历史反讽之玩笑,挺好 |
|
相信拍摄时绝大部分时刻还是怀着崇敬和庄重之心,典礼结束时管弦乐版《肖葬》声中横跨欧亚大陆的礼炮齐放,列车齐鸣确有雷芬施塔尔内味了,辽阔,澎湃,巨人陨落...只有深谙集体主义的国家才能洞察XX、XX以及XX的精髓...~但如果以历史结果来倒带的话,又非常讽刺,迅速被干掉的贝掌门和被边缘化的马站长、莫大使,以及20th之后反转,对于那些脑残苏粉和秀逗教授来说,影像的解读还是完全可以进入亲者痛仇者快的话语范畴;不管咋说,影像本身的呈现会被纳入到多种/重/元历史观叙事的理解中,但那些超乎爱爹奥逻辑的让人感同身受和热血沸腾的部分,就算再讽刺,也是电影真正的力量所在 |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场景与辞藻终究不断重复,本片配合「斯大林之死」更佳。 |
|
看完沉默良久。最后半小时是全片的精华。素材同质化确实让人昏昏欲睡。当年的全体苏联公民参与这部电影。追悼大会上的讲话令人印象深刻。赫鲁晓夫。马林诺夫。贝利亚。莫洛托夫。周恩来。他们能够预知即将到来的命运转变吗?建议同《斯大林死了》参照观看。 |
|
最妙的镜头:半空中的巨人画像,伴随砰然的响动,落入灰色的亿万污泥人之中。 |
|
导演剪辑功不可没,一尘不染的黑白和绚丽的彩色不断转换,奇妙又诡异。而且原始素材已经足够好,有部分镜头堪称大师级别,极具震撼力。渺小的个体真的很容易在这种宏大的场面下被震撼住然后产生感动。 |
|
社会主义国孝 |
|
我劝在座的各位多多读点书,别被某些知识分子所蒙骗 |
|
在灵堂搞创作的艺术家,拿望远镜的瞻仰者。莫斯科场景的多数时候,镜头里出现的都是衣着光鲜的市民(特别是进入灵堂瞻仰的市民,也许需要资格?),只在最后追悼会上,给了远处衣衫褴褛的市民几个镜头。 |
|
多么熟悉 |
|
CCC | 从表面来看,这部电影仿佛是一出描画凝固的葬礼时刻的史诗,但其实只是一部冷感的、无渗透力的、懒怠于深思的宏大挽歌。其中所运用的历史影像素材的高重复性,工整对称的剪辑结构,以及色彩的不同涵义,都让我怀疑作者是否想通过在观众面前以相当细微的再创作手法微调资料,重塑葬礼日,来达到美学和政治意义上的震撼、沉思和讽刺的效果。然而这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在观看途中能够不断唤起观众什么?起先或许是一种新颖的撼动,紧接着就是疲乏,最后则是倦怠。因此,想让观众透过葬礼图景来始终自觉保持某种对URSS的批评思考是不可能的。整部电影最终看起来更像是失败的实验影片或是枯燥的教学材料。缺少的恰恰是作者的批评之声——仅仅藏匿在影像语言的小变动中是完全不足的,遑论末尾那几句仓促交代。 |
|
HKIFF 2021 Online No.4 |
|
安魂曲恰如其分地响起,一些场景略瘆人,黑白和彩色的互换就是历史和现实的互文。2020年了,那个幽灵依然能轻松地穿过屏幕,死一般地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空。到达列宁墓之后,整个质地奇迹般地变成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大现场直播,连红场的钟声都如在耳侧。仪式退场,风雪里张望的面孔,相比悲戚,更多的是历史的迷茫。 |
|
流水账 |
|
韭菜赞镰刀,钉子哭铁锤 |
|
巨量可能无意识的重复动作构成了如此之长又最荒腔走板的动词-葬礼,黑白与彩色则是该动词的形容词-国家,而本应该已经被1991年12月25日这天证伪的,那屎大淋继承马恩列本意创造出来的“遗慧”与遗秽,也毫无逻辑却潜移默化地为很有必要、不能剃掉的两种颜色实体-现时与将来的人们打上了毒菜者规训的思想钢印,所以不停切换的辩证关系是洛兹尼察直接以史为镜看未来的劝解箴言,也极有可能真是某郭未来图景的预演。 |
|
#CineLumiere #WitnessingHistoryFilmsbySergeiLoznitsa 长评-时间将展示历史。电影放映的时机非常好,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很难想象完全的使用历史影像导演还能带来如此的表达,看完感觉似乎只能靠时间证明不朽,展示历史。视觉上完全的使用历史影像批判性其实挺强的,基本是利用快剪,黑白和彩色影像切换处理带来表达,快剪的处理不光是多机位的切换,很多时候景别的调整,颜色的变幻和镜头的运动都给观众带来一种情绪张力,同时又展现出一种不真实感。听觉上非常好,配乐契合主题,音效被放大突出真实感。感受最深的是对库里肖夫效应的应用,印象中出现的三次海浪声和两次海鸥声,也是影片少有缓解压抑基调的部分,每次出现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股自由,让我短暂逃离那窒息的情节。 |
|
恐怕只有文献意义 |
|
影片后续背后的故事更是跌宕起伏 |
|
科幻片 |
|
3.5 |
|
模糊又清晰 |
|
流水账,(重新修复上色的)影像资料的拼贴,很难称其为电影或纪录片。政治广播,群众哭泣,瞻仰遗容,敬献花圈,集体朝圣,友邦来谒,防敌渗入,我们看到强大国家意志下个体的符号化。达瓦里希斯大林是当代个人崇拜第一人,苏联的一系列操作也有给其他社会主义小兄弟打样的味道。 |
|
文献纪录片 |
|
冗长、沉闷、诡异、无聊。镜头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各地各色的人面,我想元素材会更加庞杂,但导演精心剪辑出来这些画面。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数不清的人面,你会在里面发现有麻木、不知所措、空虚、虚伪,甚至有些不经意的喜悦。 |
|
导演说直接灵感来源是Vertov,从斯大林的视角来kino eye,which means从一个已死之人的视角来反向kino eye…在原本就奇观性很强亦真亦假的视觉素材上再superimpose两种政治体制的视角,太有意思了。 |
|
丝滑剪辑。 |
|
最后两行字简直触目惊心,虽然我们已经很熟悉,还是对集体主义下个体性的缺失感到无奈与可悲。国家机器进行洗脑与煽动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