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片子看完有很浓重的伍迪艾伦味道,题材也很曼哈顿,着眼点是现代都市中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爱纠结,有暧昧,有谎言。整体看完,其实还有更为浓重的女性主义的气息弥漫全片,用歌唱来描述心情过火,让我想起印度歌舞片 |
|
神一样的阿伦·雷乃,总是那么难得地有创意。歌曲代替对白和人物内心活动(具体分析起来很是好玩的),可以比较一下德米的“香颂电影”,但同时又有明确的大众文化的情感结构的解析路径。这部影片情节剧的手法略有点重。 |
|
与好莱坞歌舞类型不同,阿伦.雷乃在《法国香颂》中完全使用了另一套电影语言体系进行表述。他对视听对位的精确处理,对剪辑节奏的把握,与早期左岸派实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而真正践行了那句表述作者电影的经典语录: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电影资料馆】 |
|
故事还是中产阶级那点事,有趣的是对音乐的运用。 |
|
因为马上有AgnèsJAOUI电影展,所以找出这部来看。音乐太强大了,不过如果不是熟稔法国香颂的恐怕感觉就会大打折扣。剧情平平,实在是很生活化的琐碎事情,带点诙谐。就像串起了一颗颗怀旧珍珠的链子,本身平淡无奇,却也平添了几分宝气。 |
|
夏薇依影展@上海影城4厅 雷乃执导 轻快诙谐小可爱 正常女性拜编剧夏薇依所塑 白日梦骑士可人 聚会水母影亦迷人 je suis malade... 一起 人人忍俊不能 XD 像我这样前一日熬了通宵的 都乐呵呵无睡点看完 ps. 可惜字幕糟糕+放映室喧哗=偶尔出戏 |
|
女强人唱:Hold住,不愿做奴隶的女人们。女博士曰:原来我是抑郁症,什么?你也是?都四年了?抱抱。而男人们…… |
|
4.5. Sabine Azéma的表演充满力量既内敛又有爆发力!可惜都听不懂里面的歌词,水母也好喜欢。还有在餐厅里吃饭失恋金发女说羡慕Pierre Arditi和Sabine Azéma两人对视的眼神,结果Sabine Azéma却说“我连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是一部不是让人“哈哈哈”但却因为有收获而很开心的电影 |
|
谎言。动不动就唱起歌来很新白娘子啦,尤其是歌声和演员是两个性别的时候o(╯□╰)o “别哭了我的小狼”啊哈哈哈这歌太……了谁也给我唱唱嘛。不断浮现的水母画面的意味是?她姐在乔迁派对上穿的那件裙子很美~ |
|
很不喜欢很不喜欢很不喜欢,但不得不说能看出来一些地方设计的相当巧妙,但是在是太闷了。就像一场不间断的情景喜剧。 |
|
哦,角落里黯然神伤地吃着柠檬蛋挞的安德烈·杜索里埃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谁是你街角的娜塔曼姑娘?❤ |
|
【私人影记】【阿伦·雷乃作品全集26】Alain总是有着惊人的创意,他总敢挑战电影的另一种可能。这回,他根据人物当时心境,精心挑选歌曲来代替对白,演员又根据歌曲表演,或细腻或奔放或欢乐或痛苦的传情达意,奇妙的音画对位!怀念那个时代的经典法语老歌。 |
|
爱情中总是充满着没有恶意的谎言,一组巴黎人的情事,故事结构的设定很像德米·雅克的那部罗娜,只是个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有着群像的特征,情节上有着侯麦电影的那种散淡和内质,对于中产爱情生活的展示和探讨,可惜故事缺乏新意,老套到沉闷。创新处在于对于法国香颂的运用,颇为有趣。 |
|
第一次见到这种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形式,有点意思,故事也不错,有点嚼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惜我还不能吃透。再过个三五年或十年,闲来也可以再看看。 |
|
#Agnes Jaoui影展# Alain Resnais的音乐片还是很不一样的:香颂不是由演员演绎,而是原装正版的,甚至不分男女,只考虑情境——它们通常展示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而非叙事性的,因此这些香颂类似于内置于电影里的评论音轨,一方面对于当下的戏剧情境有间离的效果,另一方面却因为香颂的引用有了历史感。 |
|
8.0/10。①发生在巴黎的复杂多角关系(主要是四男两女,不只有爱情)故事。②精美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各种「歌曲唱起&角色们lip-sync(下简:lc)这些歌曲(注:是原唱而不是他们唱的,唱这些歌的音色与角色们自己的音色明显不同)」的段落:插入地很自然,顺滑地融入正文,作用上是作为一种可以被人看到(因为有时lc是张嘴与人互动。其实如果没这种互动,似乎这种lc的处理会更有道理)的内心独白时刻,而不是像比如《雨中曲》那样的常规意义上的歌舞。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的戏剧性张力不够强。 |
|
撷取人物之碎片侧面,以放声歌唱代替内心活动,营造舞台感,充盈丰满度。 |
|
太棒了!雷奈用“双簧”手法来表达人物心理独白,除了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有时是喜剧效果)以外,还解决了吟唱与表演不可兼得的问题,暖屋派对上的转场也格外出彩。今年看到的第一部绝对五星电影! |
|
难以想象老爷子捣鼓出来的musical?竟如此欢乐!原声必须收!谁说这比划着像新白娘子来着!女声男人or相反的设置妙哉~不过剧情实在普通了些,长得有些像不那么马脸的范尼的sweet Marc肿么最后就成真小人ORZ PS.白色羽绒服男子,good luck with ur date~ |
|
心理全部用唱歌来描写特别是性别错位的时候好雷。。不过看着看着就觉得很有意思 剧情其实蛮俗套不过叙事形式改变后也就有趣起来了 |
|
一上来就唱,还以为老爷子被德米附体了呢。通篇小幽默很有意思。 |
|
法式忧郁让人生厌的节点 在于过于轻松地处理生活中应该关心却因为自私只能置之一笑的问题 以及什么时候法语片有大笑姑婆了?选角太不行 一堆长鼻子长脸的黏腻老男人跟还处在年轻女性和中年女人档口的女人们谈恋爱 难不成法国也是一过35就只能演妈了?我看不惯这部阿伦雷乃在于 所有话题为了契合音乐剧的形式要不就轻飘飘要不要聒噪 但这些东西摆在台面不应该这么处理 唯一的帅哥朗贝尓真养眼 但总让他演一些asshole 音乐都不用演员亲自演绎直接配嘴形是新新形式 这部以外应该不多了 但除了形式和美丽巴黎夜景其他方面都乏善可陈 |
|
小西天观影留念。有趣的片,人物的内心由各式香颂句子带出,仿佛听到了简铂金的歌。最后的聚会让人想起马里昂巴德,如果你是水母,暴露在人群中是危险的,还好,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脆弱的水母。 |
|
老歌,歌词不变,写出剧。人人心里都有支歌,与现实的境遇贴切,说着唱起,点睛。那水母,是某种漂浮的,虚无吗。 |
|
顯然比起歌唱,歌唱被打斷一事才是全片真正渴求的戲劇效果,否則也不用讓現實時間與歌唱時間同步同軌了(對多數歌舞片而言,同軌是近乎無謂的設置)。問題是,這種效果是一套有效的敘事,還是一種實驗性?當劇本完全能抽離歌(心)聲此一事實擺在眼前,不管前者後者,我都感受不到樂趣。 |
|
呃… 看到一半以后基本上就直接不看画面光听歌儿了… =。=… |
|
好有趣,笑死了〜 Fin时观众集体鼓掌,好aimable啊〜 |
|
过去,我们有老的情歌,我们有神经喜剧,有情节剧,在这里,看似由陈词滥调组成的事件,经由这妙手交织而出的疯狂人际网络,幻化为无限能量、偶尔的阴郁和真正动人的思绪;这些过去被歌曲触发通向未来,而现在我们知道了,雷乃的未来是洪常秀,整个频谱在这里被画下,那个关于这时对那时错/那时对这时错之差异与重复及偶然与想象的终极神经网络,毫无疑问,《法国香颂》就是电影。 |
|
死气沉沉灰蒙蒙的中产阶级的离乱,空洞,空虚,虚伪,伪装,装逼,口是心非心非口是,皮笑肉不笑……这是一部很闷的好电影。忽然出来的实验性怪异唱腔,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
6/10。非常容易出戏和走神的法语片,看不进去。雷乃‘’现代作品‘’的转折期,故事性清晰,玩形式也是很可爱、风趣的那种,明显是想靠近主流观众,但我除了歌词表达情感外实在找不到其它看点啊。机位调度仍旧精彩,部分对话段落采用正反打,皮埃尔·阿迪提入画那幕被小惊艳。 |
|
有意思~ 令人印象深刻的转场 |
|
三星半。其实我很佩服这些演员,演的时候不会笑场吗..........还有写博士论文真伤不起啊.........2015年我写完毕业后不得抑郁症已是万幸.................. |
|
雷乃说他想拍一个全部由引文组成的电影 而且不是戈达尔散文电影那样的 这想法是抄本雅明作业 但本做不到 雷也做不到 退而求其次就是把法国香颂做成点缀性的引文 但也已经完全不高明 |
|
雷乃后期拍的这些轻喜剧看着倒是赏心悦目,不过始终意思不大,借歌声表心迹的手法也未见新鲜,只能说歌曲选得很符合当下意境,以及歌声和表演者的性别反差制造出了喜剧效果,要表达的还是中产阶级的小烦恼,空中飘浮的水母蛮有意思。 |
|
用目前的眼光来看,并不是我喜欢的片子。电影一直持续到法国文化中心关门…… |
|
第十一期 法国喜剧·欢笑百年 |
|
又是歌舞...不喜欢... |
|
这点破事儿居然说了两小时⋯⋯大有法国人喝下午茶的悠哉。 |
|
歌特好听 但是为什么总突然唱两句然后又嘎然而止!!! 估计是我对那些法国经典老歌不懂 |
|
对一个免盲症患者,前半小时好挣扎搞清人物关系。搞清之后就只需要忍受逼叨叨了。人物形象挺丰满。"resist, u have to prove u exist",是不是这么唱 |
|
音乐部分太多了,总是在唱仿佛是歌舞剧。 |
|
虽然同为意识流作品,他的可观赏性远远强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然而从完成性上,还是要差于广岛之恋。过于戏剧主义容易削弱故事本身的回味感,年龄跟修养,技术跟艺术,也不完全是挂钩的。 |
|
Resnais真是非常有意思,形式上总是锐意创新。看完之后回头一看,原来都在片子开始时候那个冯·舒尔茨的故事里了。也许电影就是这样点到即止的好。 |
|
片子一般,但原声灰常值得一收! |
|
中间睡过去大概二十分钟,香颂包装下的俗套小资产阶级情调,怀疑这是阿伦雷乃最差的片子 |
|
雷乃就是雷乃~我欢喜~不过那个御用女主角实在。。欢喜不起来。。。。。。。。 |
|
资料馆2012.12.21.7pm 歌唱反映的是一种比较表层的心理,很甜但不过瘾。看似老实的丈夫有外遇、有豪车的旧情人是司机、写广播剧的是地产职员、地产老板为买房隐瞒信息,姐姐和妹妹也都各有烦恼,他们患上中产阶级的抑郁症,但是一旦得知别人也有类似的病情,问题仿佛就能有所缓解。轻松剧情意犹未尽。 |
|
都市中产还有多少生活/欲望未被编码?
流行音乐是反映还是预置了生活?
生活/照片像广告
第三滞留/工业时间客体;现实与表演
都市中产生活无时间无空间,何时何地都一样:失业与求职/房产/旅游/出轨/婚姻危机/攀比与互相羡慕/疑病症/抑郁
mal-être/不适 疑病反复求医(杨福东的《陌生天堂》)停药、“吃块糖”、“怎么会抑郁”、“四年了”
水母与章鱼/精神涣散漫长无聊的聚会/“吃点东西吧”/“看这堆碟子(雕塑)”
历史/知识/风景/爱好 的无产阶级化
今天的风景明天还能看到么?昨天的故事是否还有人关心?
歌曲没有字幕--“你记得这首歌么?”
简单轻松的电影,大众文化的材料也可以很有形式感 |
|
不知道拍摄时演员会不会笑场,哈哈 |
|
我觉得这片非常有意思啊,虽然没完全看懂吧......它直接选取了生活的一个切面抛给了你,不试图去迎合观影习惯。人们真正的自我、期许的自我和外界眼中自我之间的差异使所有人都成为了一个孤岛。最后的水母意象还是不明白,还有,我想读弗洛伊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