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顿涅茨克国际机场争夺战,乌克兰视角,自然是爱国主义主旋律抗俄神片。部分近距离的遭遇战场面拍的还不错,但亲乌武装如有神助般的铁血战力,还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
|
这片真的还可以,小成本制作造价低廉的运营下能呈现出这么流畅的运镜这么扎实的文戏对白,除了规模太小别的都不差。 |
|
电影是根据2015年的第三次顿涅茨克国际机场战役改编的,当时由于乌克兰政府内部动荡,加上外汇储备枯竭,驻守在机场内的政府军没能得到及时的增援乃至撤退的命令。俄情报人员得到这个消息,化整为零进入“顿涅茨克共和国”反政府军中,并暗中支援了大量所谓的“人道主义”物资。集结完毕后对机场展开围攻。由于一直得不到撤退命令,除了部分营自行撤退外,只剩下75突击旅一只20人左右的部队扔在驻守,最终全部战死,政府军彻底失去了机场控制权。
电影2个小时,但进展很慢,大多数时候都是各种对话,毕竟小成本电影,而且主要目的也是用来宣传的,对话涉及到了很多对这场内战的社会态度。战斗场面不算多,有一场战车戏算是大场面,除此之外就其实挺无聊的
现在基辅经常放这部电影纪念这些战士,但是这大家并不知道这些战士为什么得不到援助。 |
|
深刻怀疑乌政府军是否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是你飘了还是俄军挥不动刀了(2022更新:虽然有俄认知战的影响,但2014年的乌军确实武备废弛,整体水平不佳,但经过8年卧薪尝胆、整军经武,如今已是一支强军) |
|
其实一切战争问题,最后都是经济问题,当时------乌克兰财政赤字已经达到gdp的67%之多,又面临20多亿美元对俄罗斯的煤炭石油货款和30富农亿逼债,也就是说1月底又需要60亿美元。
去年以来IMF向乌克兰提供了两次20多亿美元贷款,但后续所谓170亿是一点影子都没有的。 |
|
二毛抗击大毛的神剧,但是乌克兰真的近10年最神奇的国家, 2次颜色革命,一次比一次胡搞 |
|
低配版的地狱尖兵,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的两家人拍出来的片子都是一毛一样的风格,可是结下的血海深仇估计没有机会消解了。 |
|
看的90分钟版本。作为一种类型片,如果战争中没有对抗——哪怕是抽象的对抗——那电影大概率就不会好看,不管你如何去把其中一方的立场正义化、合法化。 |
|
调度混乱,制作粗糙≠写实 |
|
乌克兰🇺🇦🇺🇦🇺🇦 |
|
消灭侵略者,杀光叛军是最好的选择,普特勒歇菜了 |
|
表面看,这片子是在吹牛皮,实际上,他们坚守顿涅茨克机场确实为西尔斯基将军争取到了时间,在下一个抵抗枢纽整顿防务,最后达成了目的。 |
|
不炫技、不耍酷、不煽情、不说教,不见普世之模仿,踏踏实实的向世界描述了那一年乌克兰之乱象与濒危。看罢,赶紧打开电脑删了刚刚下载的红海与狼。 |
|
奴隶怎么能理解自由人的意志呢? |
|
2024年,中国发生战争,阵亡2000人。其中980死于打仗时候回微信,1000人死于战时自拍 |
|
这电影被一些文章翻译是 钢骨。
乌克兰视角,顿涅茨克机场保卫战,人数比较少。
场景和服装机械武器都不错(因为可能都是真实的东西,所以质感好),但是不是在讲英雄多厉害,而是很多文戏对话,对家园的爱,战争的残酷,痛苦,仇恨,对和平的渴望。对方是独立派,不是俄国人。多是很小的交火。 |
|
场景就那么几个,服装也很“还原”(枪眼血迹应有尽有,毕竟前线扒下来的原品)可以看出经费实在紧张。但政治立场正确性没有充分体现,人物对话很尬,独立理由和俄方干涉动机也十分牵强。甚至问每个人参军的理由那一段,什么怀念自家的菜园子、田野之类的话,对比乌克兰寡头联合西方资本占有大面积土地,一下给我整笑了。 |
|
没人就拿钱雇佣兵, |
|
全片的精华是队长释放那个俄军战俘前,和俘虏的一番对话。不光是剧情里俄乌两国士兵互相历史都很好,写剧本的编剧才是历史很好,怎么能不好呢?都是自己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苏联解体后大家都没过好,苏联解体前大家也没过好,这23年来都干什么呢?双方的士兵都一肚子气,却又找不到根源何处,还要在战场上互相厮杀……大哉问,最迷茫的是这些士兵,最终他们私下里选择了互相原谅。 |
|
2022年回头看这个电影真是感慨良多啊 |
|
3.8 |
|
乌克兰版《八佰》,若干年后恐怕会一被当做卫国战争的英勇开端性战役,被后世的乌克兰历史书不断提起和铭记 |
|
18.9.7没看完。就是一部制作水平中规中矩的战争片,因为有现实背景而加了一点分,除此之外别无亮点,即使是中庸到这种程度了还有人要拿来踩国产片一脚,这是种什么流行文化? |
|
一边拍抖音一边打火箭筒从那时就这样了。。 |
|
BD1902-9
在昏暗的背景下,乌克兰和分裂者在机场展开了一场战争.到底是什么目的,电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都是看到稀里糊涂,情节拖沓中间还迷迷糊睡着了. |
|
真的勇士!!! |
|
乌克兰方面描述的顿涅茨克机场争夺战。我认识的一个乌克兰妹子在战争爆发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顿涅茨克,她说是上帝的旨意让她安全地离开了 |
|
保家卫国 |
|
看了一半。 |
|
仅仅因为政客们的自私,而使得使用相同语言的一群人们自相残杀。每个参战的士兵,也都为了自己心目中的自由和独立等等理想…虽然是乌克兰拍的主旋律电影,却仍让人觉得可悲。愿不再有战争 |
|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
|
就是在悼念牺牲的战友,现场吹的那号,有些震撼 |
|
乌克兰版八佰 |
|
纯是因为当下局势而看的,人物事件各种交代不足够,从电影角度来说是很差,唯一亮点就是不断探讨交战双方的历史以及个体人物的共性,创作立场非常片面,片尾歌曲不错。 |
|
二毛大毛互殴,小制作电影真的不好看。 |
|
2.5 表现做作 |
|
二毛打大毛 |
|
全片倒也有那么几处战斗场面,像坦克的遭遇战啦、还有防守机场时面对俄罗斯族人员和坦克的防御战啦,不过表现的都很俭省,还有些扔一颗手雷炸死一堆木偶一样的敌人这种脑残设定。这片子重点还是在文戏上,毕竟经费紧张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战争片的一些省钱套路:初上战场的几个人轮流讲自己的故事啊、战友之间讨论战争其实是对观众发表拷问或是煽动啦,诸如此类,不过这片子的形式又直楞,台词写的也没说服力,人物又干瘪,能感到编导都快要跳到观众面前大声宣布他所理解的生活和公义了,挺傻的。其实这片子很可惜,乌克兰不少地方被打烂了,正好当战争片的背景,能拍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调子,可惜全片基本就一个飞机场的内部取景,演员们在其中走来走去念叨些无聊的台词。俄罗斯可能做了些对不起乌克兰的事,但这种片子拍出来肯定是对不起电影艺术了 |
|
太难看了 |
|
不错的部分都被剪掉了,俄系的对白一直都是亮点。。。 |
|
在哪看 |
|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即将三年,其实早在2014年俄已深度介入乌东分裂,只是乌东分裂分子打前站,俄做幕后老大,即俄乌之战已经10多年了,就像我国抗日战争实际起始于1931年“九一八”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本片记录了2014年英勇顽强的乌官兵坚守顿涅茨克机场,最后全体牺牲的事迹,在2022年2月以后这样的经典战例比比皆是,安东诺夫机场保卫战、马里乌波尔钢厂固守战……我相信几年内,乌克兰电影界和好莱坞将陆续出品基于此的战争大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本片从头至尾画面幽暗,是为了显示战争的恐怖黑暗吗?其实战争恶行有时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的。我看过很多战争片画面刻意昏暗,很不适应。另,对话占据太多影片时长,表达立场、价值观不一定非得通过大量台词啊。向舍身取义的英雄致敬加一星。7.0分。 |
|
向保家卫国的乌克兰军人和人民致敬 |
|
很真实的现代战争,就是这样~ |
|
因为该片反映的是最近发生的战争,又恰逢此次俄乌战争重开,电影自然另有一番意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
|
我只能说看过,不做任何评价和评分 |
|
差劲,不值得看,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看的版本是90分钟的 |
|
人物描述过多,没有共情,所以一个都记不住 |
|
Slava Ukraini! |
|
2014年的英勇抵抗终究是没有白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