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看着就烦,又穷又孬。卫青、霍去病军功赫赫,可对李家太无情了。公孙敖能给我死吗?刘彻开疆拓土,居功至伟,可刚愎自用。如果说李家三代惨剧是因为政治集团斗争或战事残酷,那么司马迁何辜?太子何辜?为什么一代明君总难逃老年发疯呢☹️(广陵看哭) |
|
日常跪央视爸爸的文案,好多句子听完鸡皮疙瘩掉一地我都想给抄下来! |
|
太赞了,画面太棒,解说和配乐都非常有气势,希望越来越多像这样的精品能在中国诞生 |
|
这部片真可谓国产历史纪录片里的一根标杆了。终于不再说教、不再假模假样的历史重现,在严谨性、艺术性上都让人欣慰,看到了国产纪录片的进步。不过,要是将来不用嘉宾讲解完全把历史知识融入到剧情里,把它变成历史电影剧那就更好了。 |
|
有韵味的镜头语言,考究的摄影、灯光、服化道。演员一个眼神,一个神态,一幕情景,即使不用台词与旁白都能咂摸出导演的意图。国剧要是能这般用心,哪会烂剧满天飞。虽无主题音乐略遗憾,但已足够出色。最喜《澶渊之盟》一篇。当然,无论看纪录片还是读史,切要牢记四个字:一家之言 |
|
央视纪录片高水准之作,只不过为什么匈奴之战后面就不放了……等死了…… |
|
正在看,画面,故事都不错,唯独感觉讨论不够深入,没能和今天联系起来分析,稍显不够够瘾。 |
|
除了被和谐的甲午战争部分....2倍速全部看完 |
|
这部剧真尼玛的太虐心了。后面的甲午拍得再好也不看了,更尼玛虐心!不过呢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历史出现的拐点自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是我们不能老寄希望于这些偶然性嘛。。 |
|
历史纪录片标杆,文案高级。汉族最勇猛的年代,一代帝国的浴血诞生 |
|
白登之围 马邑之谋 封狼居胥 穷兵黩武 巫蛊之祸 |
|
李陵太惨了,李广太惨了,汉武帝太惨了......(电视剧《康熙皇帝》简直就是个套路。)#废话太多系列......其实认认真真讲完全不用这么多集# |
|
看到“扬霍抑卫”的论调就呵呵了。霍去病死前上书请封诸皇子都看不见吗?纪录片怎么也搞这种一家子内斗玛丽苏电视剧的神脑补,真是看不下去了。希望以后央视能长点脑子,卫青霍去病的棺材板我快压不住了 |
|
好看,可是演汉武帝的那个演员眼镜瞪得太厉害了 |
|
汉武帝的青年时代太帅了,打败匈奴,改写历史,帝王之气爆满。然而晚年却因宠信小人,痛失爱妻爱子。人的命运果然是悲剧性的,再辉煌的人也逃不出命运的捉弄。 |
|
不知道怎么夸了,没看过的都去看! |
|
详见影评! 属于重要历史时期的百姓普及片吧 |
|
大历史中个体的悲怆命运才是最能激发人同情的东西 |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
转身回首,诸君是否能看见卫霍驰骋疆场的壮影!威哉大汉!壮哉中华! |
|
负责史实和文案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
你采信一家之言、纵容不定之论,这些都权且算了,你把刘邦出击匈奴的理由说成“秦胜匈奴而汉胜秦”的“推理”?更多彻头彻尾于史相悖的谬误就不说了……
精致的制作、煽情的文案和动人的旁白,失却了作为历史类纪录片最基本的扎实和厚重,也就成了拿腔作调的矫揉造作:去死吧。 |
|
评价历史人物 还是不能站在上帝视角 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判断 |
|
有场面有细节 美中不足 观点略片面。。 |
|
全五星,没得说。 |
|
中华历史大拐点,估计是当今许多战狼们的历史精神寄托。 |
|
太过主观,误导性强。如果是个电视剧电影也就算了,作为一个纪录片竟然还有这么强烈的主观性,真是一大硬伤。 |
|
制作精良 |
|
汉匈之战 |
|
垃圾,主观色彩强到无法直视,专家讲解有股浓重的地摊文学风格。 |
|
煽情的成分太多了,缺少整体观。 |
|
4.5,文案绝了,从被动隐忍到暗暗蛰伏再到主动出击,量到质的时候一下子很燃,北航航天法学院那个老师讲得真有意思。唯一缺憾是张骞只说了个头,河西之战也是一笔带过,明明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的命脉,又是文化交融的起源,契合拐点的主题。没有西汉扩充版图,甚至也无之后莫高之盛。最后一集晚年猪瘟真的让人喟叹... |
|
最后一集都不忍看,惨 |
|
第二个故事,汉匈之战,王恢、卫青、霍去病、李广、张骞、李陵该出场的都出场了,很精彩。李广真是云气差得可以,不是迷路就是耽误的。 |
|
汉匈之战,一直对李广的死耿耿于怀,诶。 |
|
超级喜欢三位老师的解说。 |
|
不愧是有b站会员的我 |
|
前三部都蛮好看的,第四部很诡异 |
|
不如《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以及《河西走廊》。主题既是汉匈之战,但是中间又讲的十分潦草,张骞出使归来带来重要的西域地图,河西之战等都没介绍清楚。最后一集已经讲到汉昭帝又跳回汉武帝,还挺混乱,似乎纪录片更像是要给汉武帝盖棺定论。但也是因为总是讲跑偏,又多了些知识点学习… |
|
最后一篇甲午,做的特别好,安利,以后可以多看些纪录片了。——20200406 |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
比《商鞅变法》那部好,不只描述了汉匈之战的宏观大历史,也着眼于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写李广李陵、司马迁、巫蛊之祸的部分尤为出色。最大败笔就是把匈人和匈奴划等号,“大汉帝国钉下了刺向罗马帝国心脏的钉子...”难绷。 |
|
文案非常生动(有点太生动了),对于想粗粗了解一下汉匈之战历史的人有耳濡目染身临其境的功效。汉朝对俺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个有集权君主长期治理的朝代。秦朝集权但命短,唐朝辉煌但在后,夹在它俩中间,汉朝就突出了这一种意义。当然俺也没想到汉武帝挺凶(虽远必诛),演员也选得挺合乎想象,历史剧情还挺悲壮。和一些论史的节目比起来,貌似结论的输出太霸道,你可以说他穷兵黩武,但是不巩固战果,擅打游击战的匈奴也未必就一直西迁在外。这种“汗青”类的历史也就只能靠看看司马,挖挖大墓来印证了,姑妄信之。 |
|
发现国产历史纪录片有个很大的问题:只会说高大上的东西,而对当时历史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弊端总是避而不谈。 |
|
西汉刘邦到汉武帝 |
|
挺好看的 |
|
霍去病才是天纵英才,可惜也是天妒英才 |
|
太子跟李陵真的好无辜 |
|
这一系列画面都特别好 |
|
专门拿了六集来说这个,满清晰的。如果前三次征伐过后能见好就收,汉武帝无疑还能更进一步,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好在之前底子够厚,轮台罪己诏反思之后,帝国还能不散架,这个就比秦朝二世而亡又好太多。,最后让人感叹反而是李广的难封,还有李陵的被误灭了门,到老都有家难回,套用这几年的一句话就是时代的一粒沙就是普通人身上的一座山。有点奇怪就是请的几位专家有些是法学有的是文学愣是没有一个学历史的,虽然这几位说得还挺好的,就是感觉差了点意思,还有就是汉武帝的演员略微狰狞了点。 |
|
吃外卖时看的 后面听音频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