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明显的犹太背景,以表象相对轻松实则沉重的诗意方式处理关于死亡的哲学问题,浓重的伯格曼影子。不要低估伍迪的赤子之心(他自称“较满意的作品”)。最后一段说教真是太好了,我们就是所做选择的总和,不是所有的罪都会被惩罚,不是所有的错都会被发现,生活仍然在无望继续;上帝和真理究竟谁更重要,没有给出的答案,延续在以后作品中。 |
|
好像终于绕了回来,分合结构是《汉娜姐妹》的翻版,两个泾渭分明的故事,之一显然脱胎于《曼哈顿》,另一个后来演化为《赛末点》,把形式与内容的心得拿来重新整合,既像创新也像取巧,两个宗教主题的糅合说服力并不强或说不是重心所在,整体基调还是属于其个人的怀疑精神、调侃趣味和无奈气质。 |
|
——我最近一次在一个女人身体里,是在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 |
|
伍迪·艾伦的经典黑色喜剧,展示了上下两个阶层婚外情的不同模样。双线叙事中的主线后演变为[赛末点],另一条则不啻是伍迪对自己所属的知识分子圈层的自嘲与揶揄。赛末点一线不乏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伯格曼式的宗教气息,但主角最终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心安理得。支线以纪录片摄制为背景,亦反映了伍迪·艾伦不断执迷的元电影主题——克里夫与外甥女在影院看片的影中影多次作为(对话)内容匹配转场来衔接两条叙事线。克里夫拍摄的纪录片中大谈热爱生命的哲学教授的猝然自杀荒诞气息十足。结尾的相遇与总结说教颇有存在主义之味:“We define ourselves by the choices we have made.” | 上一次我进入一个女人的身体,发生在我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8.5/10) |
|
克里夫被迫成为了纪录片的导演。在忍受莱斯特恼人个性的同时,克里夫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哈莉(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 |
|
8/10。影片把圣经中罪与罚的意识贯穿于角色心理,杀人者最终要遭受良心上的谴责,观众所希望犯罪行为都受到应有的制裁,但现实并非如此,这种良心谴责随着时间流逝淡化成个人心中隐藏的肮脏秘密。第一段话题严肃而不有趣,拍摄下投资人献媚女友、剪辑对照墨索里尼而被炒的伍迪艾伦自演的后段较为突出。 @2015-11-01 15:13:52 |
|
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两条主线平行交织而成 |
|
由伍迪艾伦编剧和导演的美国存在主义喜剧电影,成功融合了情节剧、《杀人短片》式的哲学探讨和喜剧。裘德道德困境的轮廓——一个人是否能在知道犯下谋杀罪的情况下继续日常生活——唤起了对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6)的核心观点,尽管他提出了一个与小说几乎相反的解决方案。艾伦会在他的电影《赛末点》、《卡珊德拉的梦》和《非理性的人》中重温这个主题。艾伦处理如此多不同音调和声音的连锁故事的能力,凸显了他戏剧家的天赋,一个悔过老人对童年餐桌场景的追忆则暗示了向伯格曼《野草莓》的致敬,其中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平行切换的关系。关于失明、良心和自知之明的危险而巧妙的隐喻,使故事统摄到一种精美的框架中。 |
|
按电影类别分的话,这是一部喜剧。尽管里面有谋杀,但是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艾伦式的喜剧基调。 |
|
伍迪艾伦和伯格曼的对话(大约也是他“伯格曼时期”巅峰作品了),两个部分交叉进行。伯格曼部分是伯格曼化的黑色电影,拍得极为精彩,主题上也走到伯格曼常问的“上帝在不在”;伍迪艾伦部分则自反了喜剧的构成。本片后来发展出[赛末点]。 |
|
最后的聚会,罪的人与错的人终于坐在一起对话,整部戏都活了,“如果你想要皆大欢喜,就去看好莱坞电影,我们说的是现实世界”。伍迪·艾伦刻薄得令人五体投地。 |
|
说教片,一部讲了《赛末点》《独家新闻》《无理之人》三部都没讲全的,片中许多互文挺完美的。同样是去伦敦,十年前《曼哈顿》结局里You gotta have a little faith in people的破灭——如果【伍迪艾伦有厌女症】假设成立(i don't give a shit),不难看出米亚法罗的离异成熟女性角色和海明威的清纯少女角色的惨烈对比;结尾婚礼上瞎了的Rabbi展现时间的流逝;医生的童年犹太家庭餐桌戏很妙;Alan Alda的第一个伍迪艾伦假想敌角色,和《曼哈顿悬疑谋杀案》里角色的相似之处让人有理由怀疑他只是being himself罢了,片中重复了三遍的名言【喜剧=悲剧+时间】不无道理,但最后医生和伍迪的一番对话暗示了【恐怖故事=未忏悔的罪恶=悲剧+时间=喜剧=生活本身】,嘻嘻;哲学教授角色就是机械降神叭,还好让他自杀了,投机取巧又不忘嘲讽的伍迪老头儿真可爱。 |
|
两条平行又具有类似内核的故事线通过影像蒙太奇互文并置。终在最后一刻会合,再看了影片的三分之二处终于出现了一段致敬《野草莓》。在WA特色的黑色幽默风格下有一半伯格曼的严肃和一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负罪感,但全片毫无疑问响应着存在主义怀疑论并对宗教的否定,生活不是好莱坞电影,罪与错没有罚 |
|
伍迪·艾伦早期电影的配乐很出彩,多线叙事也算常见,不过这部中“罪”与“错”两条线在最后汇合却是没想到的。
看多了伍迪·艾伦,故事走向大同小异,不过前期电影的表达方式要好得多,后来的《卡珊德拉之梦》就太温吞了。
P.S.医生回望童年那一段在致敬伯格曼的《野草莓》。 |
|
演技派、深刻的题材都凑齐了,当然是一出好戏。 |
|
相当经典以及典型的一部伍迪艾伦式电影。全程精彩。两条线交织叙事,既交待了犯罪的主线,又夹带了私货,絮絮叨叨地诉说了自己的立场,而且语言、细节都极为生动,纤毫毕现令人震撼。对所谓彬彬有礼衣冠楚楚的上流社会的讽刺中,又充满了对其虚伪的鄙视;而对自己陷入爱情又遭遇失恋的故事也是深情追忆。我想观众永远也忘不了伍迪在酒会上看到从伦敦归来的女神时那双哀怨又失望、悔恨又悲伤的眼神吧。真是太让人心疼了。它毫无疑问来自伍迪大师的真实经历,却又映照在每一个被类似遭遇深深伤害过的观众的心里,镜头内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就是伍迪电影的迷人之处。因它总是说进你的心坎儿你。这个世界如此残酷冰冷,总是让我们饱尝艰辛。然而我们依然爱它不是吗?9分。 |
|
Woody Allen大概在这个片子里面想讲一些关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边界,引用的哲学博士讲的话太学术太擦边,印象不深。倒是一直挺喜欢这个小老头的念叨,很有一些比较精辟的搞笑的话。 |
|
影片有些过于严肃 |
|
殊途同归的爱情 剧情不错 |
|
伍迪·艾伦乱入伯格曼,两段婚外情引出犹太教的罪与罚。看似说电影,其实说生活,生活就是一系列选择的集合,谁也不能免俗,谁也不能不犯错。突然发现小老头好喜欢让恶人逍遥法外啊... |
|
两条主线都很好 |
|
剧情挺吸引人的,还不错 |
|
未免太严肃了,不过,如果今晚没有看这部而是跑去看HAFF那210分钟的闭幕片,估计才是真的要睡着。 |
|
The aim of love is to redo and undo the past,老头以前的电影都信息量超大,于是印象最深的居然是这段与主线毫无联系的画面。赛末点只是从这里抽出一条线用更浅显的语言好好说出来,不过比起这部片对于上帝和生活意义的纠结,赛末点注重的是欲望(性vs金钱)和理性本身。老头自己的出现总让人心安 |
|
远在赛末点前已有这部。虚妄的道德,失明的拉比,永远无法达到的“真正的、无比仁爱的上帝的形象”。“上帝造物时,仿佛没有考虑到人类幸福这件事,只有靠我们自己每个人爱的能力不同才会赋予这无情的宇宙以意义。”而说这话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最终选择自杀。喜剧包裹下,伍迪艾伦的绝对悲观。2032 |
|
文艺中年艾伦同学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的啊,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这样,像个孩子,太难能可贵了 |
|
Don't listen to what your teachers tell you, just see what they look like and that's how you'll know what life is really gonna be like. 噗~开头伍迪艾伦带着侄女看的片子居然是carole的mr.&.mrs. smith....可以和赛末点对着看。 |
|
伍迪艾伦在一次酒会上是这样向他朋友描述自己长达一年的柏拉图式生活,“上一次我进入女人身体,还是在参观自由女神像的时候。”……https://www.douban.com/note/87350836/ |
|
#观影手记# 2395
《赛末点》差不多就是这部主题的再一次演绎,这两部对比,就是最好的无敌艾伦和次好的伍迪艾伦之间的差别,虽然《赛末点》的知名度要高得多。
牧师代表“盲目”?我更觉得整个故事是命运弄人作恶不一定受惩罚好人未必得好报(善良拉比遭遇不幸;理想主义纪录片小导演对决春风得意电视节目制片人,事业爱情满盘皆输;婚外情,挪用公款,杀死情人的医生,倍受敬仰,事事顺遂),哲学家的不同解读,我不认可,但好像也无力反驳,这种“多义性”也还蛮有趣。
和拉比间关于杀人的告解(对谈)都是幻象?逻辑上确实是,但有什么视听上的暗示吗?
很喜欢安杰丽卡休斯顿,但她不适合这个小三角色,看着实在是个收放自如,玩弄男人于股掌的潇洒女人。
“上一次我进去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去看自由女神像.”,哈哈哈。 |
|
剧情还算引人入胜 |
|
罪与错,没有罚,伍迪艾伦对男性爱情的绝妙讽刺。上流社会的眼科医生在婚外情里杀死自己的情妇,穷酸的电视台导演则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爱情。这部电影的可爱之处是两条线完整独立,最终汇合,看两个男人不露声色地互相分享彼此的谋杀经过,人生就是我们所做选择的总和,此话当真。 |
|
five-star director seven-star writer |
|
不是很喜欢这部,一般。 |
|
相当喜欢的一部,算是伍迪艾伦80年代仿伯格曼后集大成之作,在技法上把严肃的讲故事与安妮霍尔式的自嘲讽刺结合的非常纯熟,招牌场景也层出不穷,总的来说是伍迪艾伦少数绝对不可错过的片子,力荐 |
|
伍老头你是电影世界中我最爱的loser!咪呀发落!再少一斤头发多一条人鞭你就是伍老头!Cara mia!再多粒痣你就是好莱坞斯琴高娃!
|
|
故事本身一般,但照旧文人气浓厚,宗教、哲学、宇宙观都有牵扯。最迷人的还是伍迪艾伦,富有诗人气质,隐隐约约还看到自己 |
|
看完也没有多大感觉,全程一直在巴拉巴拉…… |
|
Judah有一幕致敬伯格曼的《野草莓》。不是所有的罪都会得到惩罚,不是所有的错都会得到鄙视。 |
|
《赛末点》的前身,有罪和错却没有罚,对信仰提出质疑。两条故事线讲得依旧流畅,“喜剧就是悲剧加上时间”,诸如此类的台词还是带有伍迪惯有的黑色幽默。 |
|
In reality I always know that one day you will come to me and say 'I found someone'. And he is surly to be the kind that I despise the most. |
|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项项选择构成,有的选择似乎微不足道,但构成生活的大多数,有的选择攸关重要,可也无法决定生命,有的选择让人备受煎熬,有的选择在做出前行为人要经受多少磨折,在爱和恨里,在情和欲里,在转瞬即逝的生命里,在阴暗卑鄙与邪恶里,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逐利也许真成了本性,爱的纯美光辉就留于古老的游吟诗歌,伍迪的角色又嬉笑又悲伤,智识分子与现实的间隔#喜欢用老电影对称剧情的灵巧#上帝在哪里,我需要他便依在。 |
|
这一部就是"赛末点 Matchpoint"的早期朴素版咯,当年的姑娘们也美也有气质,然而艳光四射到斯嘉丽程度的尤物就还是好缺乏,只能将就着"朴素"了。而mia和 woody夫妻相爆棚啊~音乐方面,judah曾经说舒伯特的音乐令他想到dolores,最后d被j买凶拍倒,配乐正是舒的最后一部弦乐四重奏,还真是很嘲 |
|
《解构爱情狂》之后看过的最好笑的伍迪艾伦,他这个角色也是可爱得要命,中间穿插着道德和宗教的探讨,一直在传达生命意义的教授突然自杀,结尾罪与错的汇聚,就很妙。我上一次进入女人的身体是去自由女神像,你不再和我睡觉那天是希特勒的生日,笑疯了 |
|
严肃与戏谑,风格拼凑的产物,浓重的说教味不是我的菜,但能看出伍迪艾伦往另一个方向发展的潜力,而日后在《赛末点》也的确发挥出来了。70 |
|
Halley Reed: He's an American phenomenon.
Clifford Stern: Yeah, like acid rain.
|
|
超過9分。場與場之間的硬切完美實現時空的跳躍,鏡頭的調度(環境至人物近景內心,洪尚秀般的拉近..)鏡頭語言的掌握完全不遜於好萊塢經典;詭魅的對白和個性的表演;Judah和Clifford互為鏡像的心路歷程..有點驚艷 |
|
为一个结尾编的一整个片子,运气与神义论变体的主题一句话就能说完拍1h40分则太冗长,在这段时间里,要么进行更深入更有力度的追问(如伯格曼,这是悲剧的方式),要么给出不说理但撼动人心的情节(如赛末点,这是伍迪艾伦擅长的喜剧的方式),要么别拍了。喜剧意味着抽离(“喜剧等于悲剧加上时间”),太有喜剧天赋对伍迪艾伦来说可能是他“严肃剧情片”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期第三次出现的rabbi n.拉比,犹太教神父
“他说要你交换idea实际上是要跟你交换liquid”可能来自会饮 |
|
所有伍迪给自己的角色都是极度自以为是自命清高 我们透过他的角色的眼睛看到很多别人的恶俗和不堪 但其实这些很有可能是别人最不真实的一面 欣赏他一贯刻薄的指指点点是件愉快的事 那些人都是不完美的 但伍迪让他们幸福 因为现实即如此【8月2号又看了一遍 这部里的伍迪太可爱了~不愧是毕生的悲观主义者 |
|
杰作。我心目中的伍迪·艾伦最佳,如果只推荐一部他的作品,那必然是这一部。虽然影片结尾难免陷入感伤主义,但全片的每一条线索都十分完整丰富。台词极其考究,摄影匠心独运。戏里戏外理想现实的高度互涉极其流畅。现实冰冷残酷,没有道义和宗教的傍身,人类何以自处于世界?这是对伯格曼的充分的高度内化,超过《我心深处》的亦步亦趋,也高于《另一个女人》的自我追问。他很严肃的,他几乎比任何导演都严肃。 |
|
命题赞,真理和信仰你选择哪一个?不过故事不咋地~老头拍的纪录片教授说的话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