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第一次在电影院看郝蕾。 |
|
“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你和世界的关系,决定你和自己的关系。
看完《春潮》,思潮一直没因电影结束而停止,而是如结尾泛起涟漪。
影片中每个人都在痛,也都在试着止痛,但痛到最后,或许自己都不知道,母女俩是在彼此抗争,还是和命运在抗争,或是和自己的抗争。
影片多处出现水,水是生命,水是源泉,水是女人,女人是水。
等影片上映后,推荐大家都带着各自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一起去对话这部作品,或许能让你更了解母亲和自己。 |
|
3.5/5,看起来是给郝蕾定做的,实则金燕玲的形象才是塑造和表演最好的。和那些只管灌输情绪不管发泄出口的作品相比,这部起码用一段独白来找到了出口。其实和王小帅的电影是有异曲同工的,看起来讲母女性格差异,实则是讲对文革后遗症的批判,金燕玲饰演的岚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红卫兵形象,年轻的时候举报老公的做法完全就是她没走出做红卫兵时的那种成就感,这种掌握权力的成就感铭刻到她(那一代人)的骨子里,看起来是信佛,其实是信毛,毛的离开只能让她来在佛身上找到寄托,同学聚会唱红歌,生病之后春潮蔓延进来,一堆人还坚定的歌唱祖国。事实上,没人任何人能比红卫兵这代人更爱国了。 |
|
观音埋进土里,生出福报开出花朵;孩子脱离子宫,涌出春潮流向江河。我在家里就这么一点点位置,都被你烧毁。顺从了你四十年,不想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痛打性侵的校长,你诅咒不孝的养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是肉扎进了刺,是水漫成了河,是我作践自己,让你备受折磨。把母亲比祖国,是爱和不断撕扯。 |
|
最有趣的就是小女儿的那些东北台词了:姥姥你这么说你丈夫合适吗、周叔叔你这马屁拍的都可以做教科书了、啥是性侵啊、你快走吧你俩八字不合、你别跟我犟了、我喝过你的牛奶吗、我是从你的前屁股出来还是后屁股出来的、黢黑的…哈哈哈。两代母与女的暗涌,春潮从来不会平静。 |
|
专门为郝蕾量身定做的戏,给了很多发挥空间,尤其最后安排的一段独白,太明显也太刻意了。看金燕玲和郝蕾飚戏是有火花的,可剧作上太差了,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呢?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却不去解决,全程的三代母女间的撕扯,各种原因全靠最后看似高光时刻的独白来解释,未免太笨拙了。但愿郝蕾能靠本片拿影后吧,这是这部电影存在的最大意义。 |
|
当我的母亲再也无法歌唱祖国,我去和台湾男孩亲昵,我的孩子才可以奔浪而去。 |
|
电影有清晰的两重结构,即我与母亲的关系,以及我与“祖国”的关系(台湾男孩过台湾海峡、沿长江黄河松花江一路北上;朝鲜族女孩也有可能越过鸭绿江)。遗憾的是,为了隐晦地照顾到第二层,破坏了表层的日常叙事,使得原本应该共生的两层叙事最终既不够紧密又互相钳制。 |
|
#SIFF22#不是所有生活都要歌颂,也不是所有关系都需要和解。对于这样的关系处理还是比较赞的,可以梳理这种疏离的关系,但没必要去对抗或妥协。导演的一些意识不错,最后的流水点睛又亮眼。但叙事中的一些超现实有些多余,整体的手法成熟但却老牌。两个女演员真好啊。 |
|
三星半吧。这个片子幕后班底配置挺高,成片完成度也很高,诚意是有的,人物也有棱角,台词也写得很有意思,但是不太喜欢得起来,仔细想了一下原因,就是台词太多,主角之外细碎的地方太多,大家在不停地说话,基本没有核心事件,很多事情还是口头说出来的,不是以具体事件带动叙事,而是以说话推进故事,还有老中少三个女人,基本各说各话,老的保守毒舌,中的隐忍压抑,小的逗乐天真,产生火花的地方却很少,就像小孩的东北口音,金燕玲的港台腔,郝蕾的学院腔各自独立,形成了三股分流,没有机地黏合在一起,另外超现实部分也融合得有些突兀。 |
|
开篇误以为是个嘉年华式的现实主义女性叙事,但显然杨荔娜另辟蹊径书写了另一种既当下更历史,既现实又隐喻,堪称决绝的勇气之作。如此才华、立场、聪慧兼具的女作者甚至比绝大多数所谓行业中坚都更具魄力。 |
|
7分。有尬的地方,也有很妙的地方,但整体还是喜欢的。讲母女关系,却又远不仅是讲母女关系,这就有意思了。剧中角色提到了婚姻关系缺与补的方式,其实同样可以替换成家庭和亲情关系。这种相爱相杀式的爱着又恨着,彼此依赖、控制,相互影响又彼此折磨,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亲情或爱情关系。郝蕾有那么几场戏挺好的。杨荔钠有几场的执导也很棒,比如饭桌争吵一场。最后的潮水有点厉害。 |
|
能理解这种“我和我的祖国,互害一刻也不能分割”的表达在国内环境下有多难得。但是为了铺开“东北《血观音》”家庭剧底下的国族迫害史,用上太多无谓的指桑骂槐,结尾更是什么“拔掉母亲氧气面罩后大型镜像爱恨嗔痴演讲”、“从不远万里漂泊来东北的台湾帅气盲人小哥身上找寻到了被患有文革后遗症的红卫兵母亲迫害的温柔渣男父亲的影子”等等哑迷绕口令式的设定都一股脑给整出来了,雷得人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某种程度上还是审查问题,国内电影创作者想要表达政治反思,却不得不走上层层悬浮、空洞的花架子路线,最后出来的效果和原本想倾述的已经差之千里。 |
|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提到,有一次他和罗点点等人一块去翠微路的基辅餐厅吃饭,“这餐厅吸引客人的不是饭菜,是一支由乌克兰国家歌剧院演员组成的演唱组合,他们在这低矮扁平的地下室里唱前苏联的革命歌曲和意大利咏叹调。来这儿的客人都是中年人,有俄罗斯情结的……点点姐说,好容易翻篇儿过去的情结又被迫找回来了。”这么一对比,导演明显还处于翻篇儿的过程中,但有些事情吧,真得翻篇儿翻过去了才能处理得当,要不然严重影响人物塑造,并且给人印象就是让局外人来评判你们这家事的是非对错。2.5 |
|
2019上影节主竞赛/最佳摄影→第三届山一女性影展开幕片。故事发生在长春,但是没怎么去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事套路,但令人惊奇地把死缠烂打的母女关系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做了一个细思恐极的类比(颇有平地起高楼之感!),有这个“后社会主义"的主题(其实有点概念先行)就基本可以忽略片中的不少问题了……郝蕾的表演十分出色,不过引以为傲的那段十分钟旁白是有点过了,加之片中很多地方该虚的做得太实,显得是有点笨重了。 |
|
手握仙人掌是真的无声反抗,打开自来水是假的有声反抗,而真的有声反抗只能等你安静的时候。你一次又一次大声咒骂,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也是我心中的母亲形象。最终致使我对未来没有期待,我在这里出生,那也只能在这里等着死去。而那承受了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重量的女儿,仅有的希望是她以后不要变得像你我这般糟糕。 |
|
【上海电影节展映】又一部母女孙三代女人不和题材国产片。选角加分,三女主演技都在线。古灵精怪、金句频出的《缝纫机乐队》小女孩更是惊喜。但三人同场的戏中其表演风格各成体系,缺少化学反应。“校园性侵”“记者监督论”“感恩祖国母亲论”“中国发展论”等桥段颇有低级红高级黑的讽刺感,忍不住笑出声。台湾盲人(致敬《推拿》?)、朝族女孩、骨灰、以及超现实的春潮、红衣女子等很多线索莫名其妙,没有很好地融入主线叙事。片尾郝蕾长长的独白在表演和镜头语言上都缺乏亮点。未尝不可剪短些 |
|
母女关系是一门复杂的必修课,相恋和相残是两个理想极值,大多数时候是在灰色区间里游移,母亲会去妒忌女儿这一类事,很少有人敢直视,电影本身,存在即是勇气。 |
|
三代女性的爱与恨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乎如潮般控不住,两次水漫,从节制的快意,终究转成无需节制的畅达。过程的波澜,现实也好,迷离也好,都是些不止于家庭关系的惊惶。映后导演杨荔钠说电影有公共经验,会引起共鸣。大胆的地方在于,家庭的战争之外,是不同代际固有观念的形成。特别是姥姥,经受过那个年代的变异,然后在这个年代歌颂,经历过迫害,却不只是自断经脉,而且培育了更大的迫害,这就不只是思想、视野的局限了。非常喜欢饭桌戏,周先生赞叹媒体人批判的良心,姥姥直接说出了最苍白、最诡辩、最悚然的恩惠论。电影最可怕也最可敬的,正是这里。金燕玲和郝蕾何尝需要有半分担心过呢,难得能找到一个水灵的小孩来演个机灵鬼。@上影节。见完郭晓东和娄烨后,终于凑齐郝蕾,不枉我跑断了超喜欢的拖鞋。 |
|
编织了一份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文本,每个角色的性情发展都能在时代和家庭中找到深层的原因。融杂进不少刻意表达的时代印记(母亲的后文革伤痕、女儿报道的教师性侵、女孩目睹的少数民族生活境况),电影显然变成了导演个人观念的传声筒。小女孩的“演技”最好,最后的独白确实有坠入舞台表演的危险(处理成梦?)。郝蕾饰演的女儿如果是被父亲性侵生下孩子或者是隐藏的同性恋,就有点牛逼了。 |
|
一个女导演赤诚袒露的倾诉,水下的冰山即将崩塌,但海面依然风平浪静。一家人大半辈子的折磨在克制浓缩的情境中被一点点连皮带肉的撕扯开来,母亲的尖刻言语是她仅剩的武器,女儿用沉默与幻想消解抵抗,却依然在挤压与被挤压的循环中自我损耗。好在还有孩子,她是剩余百分之五十能量的来源,是托起冰山的唯一希望。 |
|
女主的角色设置我觉得有些不合理,性格是文艺女青年,追求小浪漫,做事情绪导向,但怎么又是个社会新闻记者?按道理应该是文艺副刊的编辑。总之我接触的报社女记者,特别是社会民生向的,都是理性派,说话语速快,外号“激光枪”,而不是影片中的“沉默”。相反,《送我上青云》里的姚晨,比较符合我对女记者的认知。 |
|
我们不知道郝蕾之前经历了什么,但能清楚的知道她如今的疲惫。她的表演在半野喜弘的帮衬下直抵人心,节制的表达让我们远远观望着动荡社会。生活里的蛛丝马迹容易联想到代际关系的隐喻,但随后的放任自流更是证明了超然的勇气与魄力。 |
|
全方位不行,基本是一个没有动作的电影,叙事驱动力就是“嘴”,但对白却无法穿透生活表皮,只是在陈设一个个设定好的矛盾;偶有几处视听化设计,也都是中国文艺片最贫瘠的套路,且因为没啥调度,效果也很尴。演员,是演员保住了最后的底线。 |
|
本来没打算看,但看朋友说这部电影“每个细节都是合法的,却构成整体的否定,不过分地说,是在举行葬礼”,感觉不得不看一下。——“举行葬礼”可能还是有点过分,但至少花圈是摆出来了。母亲与祖国的对比处理得太自然、贴切,关键是能不违和地躲过那么多双眼睛。梦境和结尾的水流也是神来之笔。应该说,除了结尾那段独白,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杨德昌或锡兰的平均水准,只是我们不习惯赞美那些离我们太近的天才。 |
|
对一个家国同构的国家来说,任何像这样剖析家庭的电影都有一种天然的反叛性。但郝蕾结尾的独白过于尴尬了,导致观感的不佳。另外,一个社会调查记者竟然每天晚上都不写稿?? |
|
摄影机跟郝蕾看见的完全不一样。金燕玲可爱,惹人烦,但不恐怖。郝蕾的文学想象无法落地,也不试图引至讽刺境地。形成了一组很奇特的碎片。 |
|
拍母女间的互相伤害,是一种冰与火的交锋。角度是新奇的:大风大雨后坚定的不和解。包轩鸣的手持长镜头很考验演员的表演,而两个女性主角无疑经受住了摄影机的凝视,但郝蕾最后的独白戏剧腔还是太重了。各个工种都有华语顶级的电影人,但离佳作还是差了一大步。对主题缺乏更为深入的挖掘和展现,个别超现实意象没有心灵冲击力,但很喜欢结尾的春潮漫浸,是轻巧且沉着的崩溃与重生。 |
|
siff影城 其实是挺无趣的所谓“现实主义”,《柔情史》的人物关系套一个《之子于归》的框架,用粗浅的故事、一点小聪明的台词设置和符号构建、大段的钢琴音乐展现女性的困境和家庭之中的博弈。然而尤其是国内青年女导演,她们无法对生活或者“土地”真正地共情,以至创作对象失真、没有灵气、不独立也不自由,每一个女性角色依然都是“卑微而可笑的人生”,即便男性在影像空间之中再缺席,依然需要靠之而获得拯救。需要警惕,以及女性力量和自觉这回事,还需要努力。 |
|
3.5,最后一段郝蕾独白太减分了,感觉像在报阅读理解标准答案。但是这部电影有自己复杂和深层的地方,母亲寻找佛教救赎的同时,女儿也在寻找同样的宗教式庇护所(桌子上西蒙娜薇依的照片);集体生活对个人精神层面造成的干扰介入;把海峡两岸关系映射到母女架构下,不展示是非对错,只展示对家国精神的不同理解如何扭曲分道扬镳的过程。女主逃遁到了浪漫的声音里(搞音乐的男人、大海声音的录音),或许这就是导演提出的解决沟通方案之一。“水”贯穿全程(tw按摩师也提到了很多河流的名词),暗示着“流通”,代表的是意愿跨越障碍的希望(婉婷愿意放弃形式上的词语,和崔英子通过歌舞沟通)。 |
|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郝蕾怎么那么美,结果放映结束郝蕾从第一排站了起来啊啊啊啊啊。电影海报有点像血观音,但是主题不太一样,一直在想我跟我妈的关系,也在想我和我猫儿子。甚至竟然有点想有个人类叫我妈妈 |
|
一个日本电影调性的东北故事,大概因为监制是市山尚三。其实不太好评价,自己的家庭结构和电影里一模一样,观影过程像是在看人生片断回顾。上四年级聪明早熟的郭婉婷,大概八九岁,纪明岚把她拉到房间跟她说我们都不知道你爸是谁,都在骗你,这个女的,你妈,当时想掐死你。我七八岁的时候这事也同样发生过来着。包括老太太烧女儿的私人物品,要赶走母女,三个人性格,互相吵架打架什么的,以自己生活为参照的话事件大致差不多,反应都对。唯独郝蕾大段台词部分比较做作了,不是人物真的想讲,她们讲不出来的,更像是导演在说给观众听,人物心境总结陈辞。看的过程中一直和朋友在说病床前的独白,虚假极了,戏剧性一上来就高级不起来。但是病床过后的春潮长镜头结尾,提气不少,充满灵气。 |
|
一个作者电影还在拿类型片的那套来评价其实挺没意思的。人物关系之间捕捉得到位,隐喻做得也挺好。缺憾可能是那场独白,郝蕾念得也不算好,还在明明的状态里,但是这场戏又需要,毕竟她的角色在大部分时间里沉默。结尾潮水涌动拍得也挺差,我在某个点上觉得应该用女孩来月经了作为收尾…… |
|
在用误解与压迫建构出畸形的情感关系之后,又要用贫乏的象征将她们联结起来。 |
|
用老中青三代女性为观众呈现了一出女性何苦为难女性的现代悲剧,在男性近乎缺失的电影中,女性主义十足,一个控制欲十足的母亲,三代人的悲剧。当然,想法不错,但表达不足,里面不少超现实主义内容更多更像是故弄玄虚。而结尾更是崩塌,想要表达和解,希望以及重生的方法很多,但如此这般收尾无疑属于下乘。3.5 |
|
旧时代怨妇、丧文艺女中年、段子手小机灵。很好地描绘了不同年代产生的代际鸿沟,群戏精彩。春潮,柔情史,血观音,我蛮理解这种微妙的爱恨交加的母女关系,但跟一些朋友聊他们理解不了。金老师演得太好,曲隽希东北腔很逗,郝蕾真女神。郝蕾十多分钟的独白是写得太书面太刻意了,整段拿掉对影片会是质的提升,抓仙人球不比傻独白高级多了?金燕玲那段就好多了。祝愿金老师身体早日康复。 |
|
高明的意象不会让人发问 “到底代表着什么”这样的问题,郝蕾独白脱离了影片本身。不否认共情。就突然觉得郝蕾应该做编剧或是导演了,也许比她自己演戏更好。 |
|
在隐喻尤其是政治隐喻的意义上(女性与今天的权力实在是太互文了),我越来越能理解那些被许多人认为极端的创作者。并且倾向于把他们在具体手法上的省略与过度、不合时宜、太多的自我,理解为他们呼吸到的空气,那里面也有一层惊人的准确。 |
|
集合了所有令人反感的文藝氣息:露骨生硬的反叛,沉悶耽溺的做作。金燕玲的台灣腔全程出戲。 |
|
花了12块钱,结果发现只能在手机上看,没有plus,只有一个4.7寸的屏幕,不能投屏,不支持iPad和客户端,这是不是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说回电影,三代人,三个女人,演技谁也不输谁,郝蕾长达7分钟的独白也足以名留影史,徒手捏仙人球应该有着钻心的痛楚,争吵和矛盾每天在家里上演,闪回、超现实和随处可见的隐喻足见导演之野心,近些年女性电影题材如雨后春笋,主题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生活的重压、男人的缺位、原生家庭、婚姻......这是一部情绪张力很足的电影,可惜了,没有在大银幕看,好在压抑的气氛也没有损失,唯一让人尴尬的地方就是,一群东北口音中间夹个台湾口音,的确有些突兀,感觉是为郝蕾量身定做的片子,另外那个小孩也太好玩了,金句频出啊。“我对未来没有幻想,我在这里出生,也将在这里死去。” |
|
我希望你们,都不要看懂这部电影,都觉得它文艺片,烂,不知所云,那样,说明你很幸福,不是每部电影都要人说好的,别人说烂,应该是一些电影的福分。 |
|
集体主义里的奴隶在家庭里成了独裁者,无性的婚姻生活逼着七情六欲的人成为罪人,跳入春潮的小朋友依然戴着红领巾……这事儿从长春往回找能找得清么?你得找上世纪去,一切都是中国人自作自受。另外这故事写得好,但拍得不行,写得好是这个故事具有将读者至于矛盾处境的环境架设,可电影是要看镜头语言的啊,拍得什么玩意儿…… |
|
虽然前半部分大部分时间都是姥姥在讲话,好像是给了很多高光时刻给了姥姥。但是其实都是按照女儿心目中的形象给姥姥剪辑的。其实前半部都是在描述女儿如何可怜,有这样一个几乎失智野蛮残酷的母亲。但是就像是郝蕾后半段的告白一样,女儿控诉母亲对父亲的不公平,其实整部片子对于姥姥(母亲)的控诉也是不公平的。从演员表演到摄影到剧本内容导演几乎都是难以克制的愤怒和发泄。好像郝蕾的表演很克制,其实只不过是以冷暴力不理睬来报复母亲的疯狂。女儿的反应就好像是不在场的父亲的反应。可想而知母亲会做出更激烈的事情和举动来引起注意。怎么说呢,导演太沉浸在其中郝蕾的角色和视角了。 |
|
一直到女主在母亲病榻的独白发生之前都很喜欢,拍得美而克制,独白直白生硬且突兀,把之前迷宫般的铺垫和仅存的想象留白完全给破坏掉了,蛮无语。出来听到大家都在吐槽那一段,说还以为在看恋爱的犀牛,有点好笑。 |
|
没想到大段独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后还要弄个春潮来点点题。 |
|
渐渐地,我才知道,“妈妈爱你”,“妈妈都是为你好”等等对于很多中国孩子来说不只是半真半假的话语,还是一种绑架,一种威逼,甚至成了一种洗脑般的体系。
其实她们很多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话是不是在安慰自己。 |
|
少有的全女性电影。三个主角都很出彩。反讽形成批判性。喜欢结尾郝蕾的独白,但潮水流得太具象了一些。 |
|
大部分原生家庭问题多着呢,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以爱的名义理所当然地做越界之事,界限感不清,所以爱与怨纠缠不休。三个女人一台戏,小女孩表演最好,最自然,这在小孩子里十分难得,不好找。郝蕾克制的表演定了影片压抑的基调,发挥也不错。金燕玲口音影响了发挥,不过歇斯底里的气质拿捏不错。最搞笑是片尾流水,这要是来个超现实,春暖花开啥的,就像“赤桥下的暖流”了,哈哈哈。 |
|
《春潮》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电影。大概是身为女儿,职业理想是为弱势发声,又看到系统性的压抑和母亲的控制欲,还有超现实的鬼魂和动物,以及流水这种美而含混的意象,有情欲的满溢、人生的逝去、还有复返自然的单纯快乐。郝蕾等演员演出了中国式的消极抵抗,而小女儿的坦诚、聪慧给影片添了许多亮色,让敏锐儿童有发声的空间,又丝毫不做作。@成都山一女性影展开幕片 (5.17上线爱奇艺 5.20和观云影院导演映后) |
|
末尾那一长段独白真是太破坏mood了,导演怎么想的,啊,怎么能设置这么舞台腔的独白呢,这是有多不自信才非要把所有的情绪用这样的方式来道白啊。。。如果撇开这段,我能给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