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完家太累,资料馆太热,故事、镜头太冗长,睡过去几次,每次睁眼看到那个一脸憋尿相的渣男老头,就很烦躁。为什么要用失去衡量爱?现在已经接受不了如最后一个镜头般,为了爱愿意陪你流亡的叙事。 |
|
#SIFF# 3. 突然觉得安哲的厉害在于:有本事让一个原本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场景突然灵魂出窍一般遁入某种间离的节奏,日常瞬间就变成了寓言。还有那些超现实的段落,却反过来补辍现实。 |
|
安公的360°长镜头,黄雨衣,似乎安哲总是在冬天拍戏,雨,雪。城市里夜晚湿淋淋的地面布满灯火的倒影。内景之中的人们都被窗棂和镜框所束缚。这是个关于爱的故事,一整部影片都是为了最后那个镜头。父亲斯派洛所象征的历史伤痛即使归来也要再次被放逐。 |
|
这算是安哲片子的分水岭。从这部起他的风格大变:长镜头短了,少了,故事性强了,历史背景淡了,人物形象丰满了,音乐起作用了。关于此片我喜欢这样的解读:剧作家的主角偶然看到和父亲相似的老人,便开始假想父亲的回归。也许这是安哲拍给自己的。“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吃饭了吗?” |
|
“他在做什么?”“看着大海。”“现在呢?”“还在看。” |
|
少小离家老大回,独在故乡为异客;意淫塔二玩牺牲,旧爱变成老太婆 |
|
安哲[沉默三部曲]之首,由政治与革命叙述转向个体情感描摹。1.技法古典化:1.33画幅,标头代广角,缩短长镜头,多用移焦与分切。2.原型为[奥德赛归来],与[雾中风景]寻父之旅构成对位。3.无尽雨雾,湿漉漉的街道,乘桴浮于海的老者,放逐于历史与现实的裂隙。4.试镜:这是我!5.黄衣单车手5次入镜。(8.8/10) |
|
流亡者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为不受欢迎的流浪者——重新踏上祖国土地时以水中倒影的形象出现,已经暗示了现实中无处容身只能浮于水中的结局。相比海报上只能与树同立的孤独一幕,结尾相拥而去还是留了一丝安慰。在标志性的黄衣人出现之前,黄色已经不断在城市各个场景集中出现——出租车、地铁、墙砖、墙皮、灯光——以前不懂倏忽而来转瞬即去无言无声没有表情的小黄人到底是什么,现在觉得或许就是在历史伤痛中不知何去何从漂泊到哪便是哪的希腊和希腊人。卖薰衣草的流浪老人,和重逢时父亲那句“是我”,到底哪个才是幻象?不管是哪个,我最爱的果然还是尽显安哲魔力的那个跟着老人到码头时完成时空变换的镜内蒙太奇。 |
|
最终,和他离别多年的爱人漂在爱琴海中的浮岸上 |
|
片里总是会出现一段浅浅的演奏,为这悲伤的旅程抹上些暖意吗?片尾的拥抱滚烫到冰凉。 |
|
父亲归来。安哲希腊冬日的雨,让人想起锡兰电影中港口的风一样凛冽。“令我感到恐惧的是我时常发现我不再相信任何事物,然后我看着自己,它是唯一提醒我我还存在的东西。”与祖国最远的距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
@小西天。1.斯皮罗不是归乡的奥德修斯,他的历史身份让他成为《猎人》中那具被掘出的不受现代希腊欢迎的游击队员遗体。安哲更多将他视为一个政治隐喻,而非落叶归根的真实老者,我们几乎看不到他身上亲情羁绊的牵扯,也因此观众很难共情他一意孤行的选择。2.做导演的儿子亚历山德斯,或许是安哲悲观疲惫心境的自我投射。面对归来的父亲和他所携带的历史包袱,他无法成为传说中的忒勒马科斯,只一支支吸烟,沉默、犹疑。那朝向塞瑟岛的拍摄之旅,他根本无力踏出一步。3.不接受以反复絮絮的言语交付的烂苹果意象,但还是有点喜欢老夫妇一起被流放,乘桴浮于海漂泊向死亡、虚无或不存在的塞瑟岛的结尾象征。4.饰演斯皮罗的马诺斯·卡特拉基斯明知不断淋雨的艰苦,仍坚持抱病拍摄,并在电影完成之际去世。如电影中斯皮罗的互文,主动选择从容赴死。 |
|
关于乡愁 关于困境 剧情很棒了 而且也很有意境 |
|
他们没有拥抱,没有眼泪,甚至没有过多的语言,就像面对镜中自己的影子,遥远的问一句,就像他不曾离开。思念颠沛流离在分别的32年中,刚开始是心痛,后来成为了心中的疾病。哪怕回来了,依旧会有乡愁。他们被历史隔离成一座孤岛,他们还有彼此。ps:史上最催泪的开篇啊…… |
|
安哲让我相信电影可以凌驾于剧本之上,真正地成为独立的艺术。不露痕迹的时空切换,浑然天成的剧情设计,美丽而忧伤的画面。放逐,流浪,漂泊,回归,寻根…越来越能懂安哲了 |
|
不肯轻易切换镜头,非要等每个画面都被情绪浸透了 |
|
很多场景和《雾中风景》与《永恒与一日》重叠,条纹夹克长靴少年,一盏油灯,大远景颤颤巍巍的老人、竹编筐 浓稠的大雾、掉落地上的橘子、潮湿泥泞的路面、孤零零的枯树、黄色出租车、爬满墙壁的藤蔓、布满石块的坟茔、报纸糊满窗棂的老屋、装满40颗红苹果的丝巾……
每次看安哲的电影,都会被一种巨大的愁绪所笼罩,挥散不去,仿佛流淌在血液里的毒素,无法清除也无法代谢。那张苍老的面孔里透着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一种不被故乡和亲人接纳的痛楚,一种放逐半生的漂泊无依,一种心灵的磨难,小提琴是唯一的陪伴。家乡的土地即将售卖,山顶的木屋被烧毁,锄头无法挖开脚下的泥土,被这里的记忆也将随风而逝,在白发苍苍的年纪回到故土,一切都如此陌生,一切都面目全非,亲近而又遥远。【HDS压制组-12.2GB高清】 |
|
群山旷野间,白雪皑皑的山坡,望不到疆界的海面上方方的浮板,岿然不倒的老头,蹒跚急切的老太太,拿大自然的壮阔与两个老人比较,就像个人在命运和现实面前,无能为力。 |
|
重看@siff影城;最爱最后一幕远离尘嚣,想起马尔克斯《没有给他写信的上校》;重温观影启蒙之一,既美好又感伤;他是有多爱聚会镜头啊,连构图都如此相似,村口分岔路口的大树像极了《亚历山大大帝》。 |
|
完全看不动,也没看懂。只感觉全希腊的雨都下在了安哲的镜头里,以及我真的受够了把女性角色塑造成牺牲者/殉道者,结尾老妇上台说:“我想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想站起来骂人…… |
|
好感人看的很想哭,很有意义的片子 |
|
相信每一个带着地球流浪的现代人都能在遥远而壮阔的《塞瑟岛之旅》里找到共鸣。我们对于那些《雾中风景》以及《时间的灰烬》不会感到丝毫的距离和陌生,这便是安哲这部讲述乡愁作品的伟大之处。然而可惜这部虚实交织如梦如幻旅程的终点却是一座永恒漂浮在雨雾中的孤岛,尽管那是(每一个带根的流浪人)无家可归命运最为准确而又诗意的写照,但大气磅礴长镜里的人却永远处于失魂落魄的凝滞状。因此于整个抽掉了情感的真空当中,人与人则永远无法在结尾的小团圆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自诩 “狄俄尼索斯其父亲之子” 的库斯图里卡打心眼儿里瞧不上这个 “自恋、虚伪而又媚俗的”希腊同行/兄弟。 |
|
镜头充满了诗意,抑郁的蓝色诉说着乡愁。 |
|
昨晚恶补了希腊近代史,今日看这一部就处处都觉出苍凉①这一部有很强的自我指涉意味,儿子/导演面对的,是一个背负着历史伤痕的父亲。斯派洛暌违希腊多年,他的回乡却不是像奥德修斯那样英雄凯旋,他和他身上的历史被希腊刻意遗忘和忽略②维拉把斯派洛比作“一个阴影”,要猛力甩掉它,其他的码头工人在欢乐地载歌载舞,全然不顾混乱的政治状态以及风雨里海上老人的情状,这是希腊的新一代③“烂苹果”是斯派洛对自己的比喻,他老了,烂苹果应当落叶归根,苏联军官通过扩音器问他是否自愿离去,他只是在重复“烂苹果”④儿子也并不主动干涉或者帮助斯派洛,他只是踱步、吸烟、做爱,一言不发,他试着去观察迷雾中父亲的脸,而不是接纳他,他是一个反思者臆想者,陷于焦虑、冷漠、无根感⑤黄雨衣多次出现⑥流浪和对自我的追寻是永恒的母题#资料馆 |
|
安哲的电影就是纯粹的诗,在安哲的电影里你无需理解剧情或种种意象,只要跟着安哲的镜头就足够了,大师之所以是大师,电影所传达的情感状态是未经渲染的纯粹,用人生的困苦这些词来形容都觉得十分不恰当。一个简单的回归命题,是儿子臆想中的父亲还是真实的父亲已经不重要了,人生在信念和执念之中摇摆断裂、虚无,把自己放逐大海的父亲,宛如旁观者的儿子,父亲是什么?故乡又是什么?回归和守着旧时的土地又是为了什么?一个异乡的人是不是一旦离开便再无故乡,留下就像一个曾经的故乡和想象中的父亲。长镜头和安哲电影里来往的人群都如诗一般的韵律让人痴迷,伤感的情绪像雾气一样汇聚成雨点,总能让观众在荧幕外驻足沉浸。很喜欢安哲的电影对于人物状态的描绘,什么都不需要铺垫,让他们在电影里自然的发酵和发展就行了,这种漫游的观影感受是享受。 |
|
安哲用摄影机审视社会、反思历史、扣问自我,这种极端克制或过度冷静的呈现一直延续到他后期的大部分作品。在塞瑟岛之后,安哲逐渐聚焦个体人物在历史开翕中的机遇与磨难。同时贯穿他后期电影当中,关于“父亲”主题开始显露。本片也是安哲与艾莲妮卡兰卓的首次合作,艾莲妮扎实的古典音乐功底及冷静幽暗的配乐恰到好处的呼应了影片的镜头语言,用声音之静默化影像之孤独。 |
|
当身份证上的文字和字母被时间和土地磨灭,那就让身体随着海浪漂向大海。灵魂在母亲的身体里踽踽独行,无奈只是眼神与眼神之间的交流。 |
|
日本挑选修复的三部,是安哲最伟大的三部电影。真是有品位。
放逐。这三部,分别是暮年的回首与继续、幼年的懵懂与固执,以及老少更替的轮转。
说到塞瑟岛,少小离家老大回,家庭的整条生命线都被打乱了。
可惜我们不在乎生命,我们只在乎国籍。 |
|
流亡几十年的政治犯回来争当钉子户,用半部电影的篇幅上演一场漫长的告别。无处不在的灰绿色调,巴尔干半岛乡村地景大賞。母亲的忠贞不二对应着女儿的身体自主,各自沉湎肉欲的儿女,与父母已是截然不同的一代人,精神与物质上皆回不去的故乡,具象化为公海上的漂浮或者放逐。电影脚本与现实生活的模糊不清挺有趣,但漫长的节奏还是只适合在影院欣赏。 |
|
140分钟版本:1.收稻完成,临近半夜,略觉饿肚,突然决定,买份卤料,找部影片,边吃边看;2.于我而言,李安的好些电影像小说,王家卫的好些电影像散文,而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好些电影则像诗歌;3.十天前看陈丹青的《局部 第一季》让我对绘画有了更多的了解,可能因此导致《塞瑟岛之旅》的好些摄影画面让我觉得挺像一幅幅画作?结果查看了自己曾经的观影记录,发现《雾中风景》《哭泣的草原》早已有类似的感觉;…… |
|
归来,何处才是容身之所?在古希腊神话里,塞瑟岛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岛屿,代表代表可以实现幸福梦想的地方。电影中并未实际到过塞瑟岛,只在电话里提及到。那只是代表着一个虚无渺茫的幻想乡罢了。
实在情节偏少,凝滞时刻过多,显得整体节奏特别缓慢。归来的父亲是比男主更有情节发展的,男主自身只起到观察者作用,并没能推动事件。过度醉心于表面伤感的营造,情绪基础没有足够共情的事件或回忆来打底,就很难感同身受。较难理解人物的选择,比如父亲为何如此依恋告别三十年的土地,母亲又为何要和父亲一起走。 |
|
分水岭。塞瑟岛,寄托爱,乡愁和沉思的梦幻之岛|亚历山大抛向儿子的皮球于临界点停住,暗示现实与虚构的朦胧意境|被三次放逐的父亲,下船时的“是我”寻求身份确认,儿女的高处俯视暗示拒绝和隔阂|破败的马其顿村庄,舞蹈,刨地,但“你已经死了”|从《四十个红苹果》到烂苹果,秃树和老人|黎明,漂泊 |
|
SIFF第二部:两天之后,已然记得片中的各种印象,已然不错。边上的人一直在说大船弱爆了,这艘小船碉堡了。 |
|
故事上既是最贴近文学意义的奥德赛,却又将“归乡”主题完全倒叙,结尾才意识到是旅人的另一种形式的归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无家可归的念旧之人无论在何处都是旅途,只有在埋着众多老朋友的墓地里才能露出笑容唱起曾经的歌。难得有主角没有自身处于一次外部的奥德赛,但其自我怀疑与求索真相的表现同时指向虚构的现实与当下的现实,以至让人倾向于认为这部是安哲为自己所作的、具有自愈意义的故事。 |
|
几乎可以肯定,若干年后,关于这部电影的记忆会逐渐淡去,但那个老人撑伞漂浮在海上的场景,会恒久地镌刻在脑海里。安哲电影里的人永远是历史中的人,哪怕他们置身于当下的天空,仍会拖出长长的过往的阴影;但伤痛的历史似乎又是无法(或者是不愿)被言说的,它被浓缩成一个沉默的形象、一张悲伤的面孔,以一种脆弱的坚决抵抗着外部世界施加的暴力。嘈杂的欢庆声突然涌入又戛然而止,人们就在这反复无常的生活中体味着至深的孤独。 |
|
影片看起来很舒服呀 |
|
凝重的宿命般的音乐响起,潮湿积水的海滩上人群雨雾中聚集,2022去年北影节期间记忆中的安哲回来了,立时缓解了之前四部的紧绷感,虽然,有些情节还是不甚明白。安哲漂泊/沉默三部曲首部,似又见黄雨衣骑车小人儿!虽然仍涉及政zhi,但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视角去反应、表现,就好理解、容易共鸣多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被牺牲的都是个体。32年,这个父亲回来与否,还重要吗?对母亲来说,是她一生的等待,尽管他早已有了另一个家庭。I want to go with you. 没有牵引的小船飘向哪里,她就跟他去哪里。清癯高挑又自我的老人,让我又想起外公。女儿加油站抽烟可还行。儿子剧场里媾和的那是谁…内嵌英外拍中。周末2日6连之5今日三连之二。雨水节气观影。资料馆1号厅100%开放9成多满。 |
|
永远没有办法回到记忆里的故土,故乡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念想,却不是真实存在的地方,于是最终只能漂泊在海上不知究竟能去何方,孤独又绝望。脱离了电影院的空间,安哲电影的观影难度大幅提升,而这部真的好适合在电影院看啊… |
|
4.5。1.安哲拍的是老人的第二次、第三次流亡(流放),第一次是被迫流亡苏联的左翼,以为归家即是归宿,没想到是土地家园的被征用,与土地失去联系,老无所依这是第二次流放。第三次流放是被当做难民彻底驱逐出岛屿和大陆,孤筏漂泊于海上,唯一的慰藉来自于妻子的支持。2.老人是否是父亲,可以是片场群演,也可以是路人甲,选角影棚无数人“是我”足够确证这个人的存在,有如《鹳鸟踟蹰》马塞洛出现在无数个平凡的社会场景之中。 |
|
7.0/10。流亡苏联多年的共产主义者男主在希腊军政府倒台后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希腊,却因为家乡的各种物是人非而依然充满乡愁情绪。故事主题比较明显(但整体的思考太模糊不清晰系统,也导致时常沉思这个主题的男主的角色形象没立起来)。影片大量通过高水平浸入式长镜头制造「少即是多」的深邃情绪体验(方法论上和贝拉塔尔一样很塔可夫斯基),但作为角色导向型电影本片对角色的塑造近乎为零,扣2.5。 |
|
#SIFF#所以这才是大师的水准,早上睡到九点,下午补觉两小时,灌了两杯咖啡,观影时依然要和睡神作战!从来不可能出现的俗里吧唧的正反打,特写啦,永远推远拉近加环形长镜头构图各种美到不行,再加上缓慢的剪辑【生命之树就在这里差一段位】,无戏剧感的剧情,睡神能不降临在我这低端影迷嘛! |
|
6.17 多年漂泊之后,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我们不是应该亲吻彼此吗?” “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冷冷暖暖里、四十个红苹果、烂苹果、原野之舞、雾港阴雨、隔阂、留守、强权仪式... 近乡情怯,不如远泊。酒馆场景冷感喧闹想起《树》中对近乎荒诞的现实的描画。提琴贯穿全片,诗意氛围营造一流。 |
|
还是不太看得了文学性那么强的片子。我理解是淡化模糊了所追求的course, 突出所剩下的"人"。孤独苍茫无助的人。但最终他至少还有坚持go with him的妻子。影城二厅有整排人早早地走光了,估计又是拿了赠票的吧。 |
|
就是这个调调,之后的尤利西斯、雾中风景还是这样 |
|
siff15最后一场,安哲的片子咖啡都救不了,好几次差点睡着,真不是4、5年前的看片状态了。不过今天意识到安哲的电影都是一幕幕类似的戏剧,永远在讲迷失和找寻的主题。 |
|
由于太慢太慢,而主题背景在电影里交代的并不明显,有些转折也很突然。但回味起来静静的忧伤在流淌,伤感浓郁。所以。不评分。 |
|
他们在仅剩的一方上,一起被流放向未知与死亡。岸上的亲人隔岸等待着他的死亡,期间女儿通过性提醒自己存在,而陌生的人群在准备庆祝,庆祝什么也不知道,那就向勇敢地独自等死的老人致敬吧。#资料馆 |
|
2012June22,上海影城,上海国际电影节。
希腊 |
|
他奔向远方,远方一片迷茫,他始终想对个人生命的意义进行一次追寻,却因追寻无果而逐渐失望;他回到故乡仍旧是一无是处,原来的一切已不在。他被人们所抛弃,最终和妻子长眠于爱琴海上,漂泊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
7.3;開場很靈非常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