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U整个项目越来越像一次利用当代艺术名目将观众目光吸入特定语境的噱头,“邪恶”伦理外壳的底下是对戏剧、女性与启蒙近乎直白的关注,因而继续对其影像伦理展开的批评都将会显得窘迫和薄弱。就戏剧电影而言,不得补全系列宇宙信息量的前戏相当冗长,预设的谴责动机与道德审问,令意识形态盘踞个体的“正当性”先行自毁,接下来的只不过又是一次脱离语境犹如当代知识分子附体的隔空鞭尸。语境是过去的,情境却是当代的。DAU戏剧亟需思考的是自身的存在价值。 |
|
7/10。与“诺拉与母亲”对应,两部是一个整体。在简单的渣男糟糠红颜三者关系中引入语言的障碍,情感在翻译的过程中变质。这部的亮点是冰山一角的屋外世界展示,最后男人脱身离开,留下两个被困的女人。权力面前,没有爱。 |
|
这一部应该叫诺拉的崛起。从诺拉回来之后,三个人之间的权力不停转换,联想到诺拉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就知道Dau和妻子之间的控制/被控制有多微妙,看似可怜的诺拉其实也在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可怜之处。一个镜头证明了这种猜想:诺拉在厨房里的微笑。离家的Dau出门之后回头,是点睛之笔。从近两部看,Dau的诸种面向还远未被完全开掘出来。 |
|
中年科学家把老婆孩子支出去度假,邀请昔日恋人来家中重聚。观感上像是一部电视剧的单个episode. 摄影还是非常出色的,全程手持,完成度很高,但是完整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本身也只是整个影像计划非主要的支线。男人的谎言,女人的谎言,昔日的爱情,统统都通过语言串联,包括两个女人,一个男人;两种语言,一位翻译。 |
|
继续观望。不过有可能的话,希望在我国西部开发一个梦回八十年代的项目,结尾的末章就安排在广场吧。 |
|
这种电影形式好啊!大家不是每天接收那种霸道总裁出轨小三,弃发妻和孩子于不顾的新闻吗?但看到的都是文字版本,这个片子就把三角关系用视频呈现了出来。真以为会是两个女人揪着头发撕扯?不是的啊!人家十八九岁认识你,现在你们都年近40,人家还单身,可真的不是一直在等你啊! 经历了你妻子突然回家,看看你对待妻子的方式,心理是庆幸当初没有昏了头选择婚姻,选择你。目前看来,只要片子中女性人数多余男性,都还会让你有喘息的机会,别管环境多压抑。但如果男性人数多了起来,一定有性、暴力、压迫。 |
|
有拉斯冯提尔内味了。 |
|
作为诺拉与母亲的后续,朗道与诺拉的夫妻关系再一次由旁人剖开露出内里,不同的是旧爱的出现激起了诺拉真实的嫉妒心理,所以三人对话时彼此过招的场面是好看的,男人一开始用所谓自由的婚恋观占据上风,最后反倒被二女支配“落荒而逃”,这种角力过程颇值得玩味。 |
|
前女友是一个所谓“外来”的视角,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微妙了。怎么会有人这么会表现哪儿哪儿都不对劲的社会日常生活。 |
|
第一日游览室内室外空间,第二日三个女孩加入将空间重新布局,第三日妻子突然回家对面新局面展开角逐。第三日真是异常有趣,三人的角力却并非直接对话,并未出现一次三人全景(得益于这张怪形的桌子)。碍于语言障碍,需要由Dau翻译中转,于是,整场摄影机都几乎是以Dau这一侧为轴心展开的左右横摇,直至核心问题抛出,三角关系发生异变,两个女人一同离开桌子第一次进入同一画面。 |
|
m |
|
8.4/10 伦理障碍,语种隔阂,交流滞后,转述的翻译佐以游移的镜头,话语和空间的双重角力,威压之下权力与势能在封闭空间内暗潮涌动 |
|
标签:剧情 2020 苏俄电影 俄罗斯电影 苏俄 电影 2020s DAU 俄罗斯 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比起气势磅礴的权力屠戮图景,更迷恋DAU创造的小小修罗场。Maria这个角色就像燃烧着旋转的火药线,顷刻间要引发一切,占据大片篇幅两人的交谈,冗长而无法抽离,Nora回来后却反而消融两人的深入,DAU耗尽心力架构的深情与脆弱被两位女性肢解得荡然无存,权力不断移转交叠,Nora也不再是绝对的弱者,还记得她与母亲的那部吗?不肯松手的受虐欲与控制欲,可跟DAU太配了,婚姻需要忍耐,一段只有忍耐的婚姻又是什么样子,你透过门缝看他回头,你关上门,他透过门缝见你在望他,他扭头就走。 |
|
回应“诺拉与母亲”,DAU系列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杰作!这个高压环境的呈现不再依托于明确的威慑的影像指向并变得复杂且实际起来,庞大体制下主客方的控制规则建立的前提是各自屈服后对既有宿命的自认悲剧所导致的感性失衡,虽早已被预见,却只能将这个病态残忍的共识习惯化为日常的伤害承受,沦落成精神胜利的可怜人,和国家意志的牺牲品。 |
|
7分。DAU系列公布的第4部,按顺序的第7部。目前看这个系列放出片子的顺序还是很讲究的。紧接着[诺拉与母亲]放出的这部,DAU终于当了一次主角,的天才张狂和离经叛道(和“渣”)写得还不错(剧作结构跟[诺拉与母亲]高度同构,但是太Sentimental了……)。Nora在两部片子里身形的巨大变化很重要。但是连着三部(娜塔莎,诺拉与母亲,三日)都是这种室内三幕剧结构就让人看得有些审美疲劳了(问题是下一部似乎又来了一遍……),加上本片摄影方面实在是太有导演意志了,给的太实不够含蓄。本片精华在于Nora回家之后的三人戏(Nora的反杀太精彩了),以及再度明确了Dau系列的主题:控制与反制,权力的斗争。 |
|
三星半//我开始怀疑DAU整个计划的意义 如果是对道格玛95的回溯 那么这样的大费周章就已算是背道而驰 如果是对人类社会的模拟实验 那么剧本和镜头的意义就被轻松消解//作为电影 DAU中的女性形象或许是整个场景中少有能够喘息的部分//作为观众 我的偷窥欲望被镜头无限放大 受虐与控制同时从画面中生长出来 忍耐也是画内画外双重作用 |
|
没看懂啥试验。不好看。2倍速度看都觉得慢! |
|
这一部和诺拉母亲互文,摄影虽然都是一个人,但好像一些地方更讲究一些。开篇的几分钟,其实可以把几位官员完全虚焦,会更好一些。最后半小时的戏,虽然是三个人的对峙,但镜头一直卡在Dau与老情人之间,和她的手表上(以及tictoc的声响上),这个张力还是做得很好的。 |
|
电影中私密的场景被两次打破,第一次女演员作为观察者目睹dau的特权侵入;而希腊语作为dau和女演员的情感介质在妻子Nora的闯入(第二次打破)后,伴随着一次一次的翻译逐渐稀释、失效。//观众再次实现了特权般地“在场”,即单方向的窥视,近乎邪恶的刺激激励着观众持续观看。//该片剪辑亦为陈合平女士。 |
|
第一部DAU。 |
|
不要带初恋回家 |
|
这个系列看到第二部,感觉好无聊啊,场景单一,镜语也单一,聊来聊去也就是暴君极权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投影。 |
|
三日三人 |
|
7/10 DAU自成一个故事体系,与Nora Mother公用两个人物,而单部电影自成一个自洽的体系;故事让我对整个项目是否有剧本、台词设计继续存疑 |
|
275 |
|
“命运将我撕得粉碎,让我抬不起头。” 思考良久后还是给出了五星,影片本身来说不算太出色,它只是DAU这个庞大体系中一块不起眼的渺小拼图,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年时期的列夫·朗道,还处于被感情所支配的年纪,墙壁上的小孩‘头颅’,暗指研究里所不容许出现的‘幼体’;以挑选的名义命令别人,女人们被迫换上选定的衣服,手拿水果朗读诗歌,忙忙碌碌的‘装修’房间,男人们手拿酒杯旭旭而谈,眼中都流露出贪婪的目光;偶尔的沉思,不间断的交流,两个人相拥而泣,产生了微妙的和谐之景,而诺拉的出现在不经意间打破了这片宁静,夹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列夫·朗道,厌倦了与她们之间的无谓争吵,选择逃到冰冷的实验室;研究所里一片苍凉的景致,空旷的长廊里寂寥无声,独自一人的沉思是毁灭的开端,而毁灭世界是从毁灭自己开始。 |
|
目前为止,三部中最平和、最家常的一部,三部都是不一样的主题,到底看完所有的感觉是怎样的? |
|
DAU: Hong Sang-Soo. 中年男女抽烟喝酒尬聊的100分钟,孤岛再现。非俄语的介入使得本片出现了气质的位移,语言的不通畅乃是心灵的隔阂,有些情感无法跨越它,永远被留存在于一种语言中。How to be a DAU-keeper? 从脱掉衣服念普希金开始。 |
|
十分讨巧。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天然便具有那种抛却'努斯'的疯狂,不论生活还是事业,他都应该是那种赫尔墨斯主义式的先锋,这几乎必然的,顺理成章的,将题材从当代引入现代
对于婚姻题材而言,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把今人的焦虑用过去的所有包裹,再加上一点分析和冲突,似乎是治愈每个正在或即将遭受婚姻荼毒的人的心灵的良方
最后的三方对谈很有意思,主导地位的男性角色三言两语之后,自甘沦落为配角和润滑剂。最后眼看摩擦太激烈,他吐出最后一口烟圈就赤膊上阵拖拽着整件故事滑向深渊。反而本该是滑落深渊最大动力,且旁人不会指摘的另两位女性角色,却是最强的两股反作用力。这种冲突虽然直白,却富有人本主义者的微光。
可惜的是,道尝试过通过伦理的角度用工具理性来恪守和配平,但是他依然抗拒不了自己的心灵,你也一样。 |
|
列夫·朗道与相识多年的女友陷于回忆与情感的双重泥潭中,比「诺拉与母亲」更小的格局与主题,在「列夫朗道宇宙」中只能算现实环境对个体的压抑,几乎所有角色都是时而癫狂时而愤懑,以一种「集体癔症」的模式来呈现人的异化。 |
|
这部拍得不好,靠Nora一个人撑起来的,没有她的部分都很无趣且意味不明。视点聚焦在成长于权力高位的男性所呈现出来的基本都是巨婴形象,因为没有人会让他们为什么事情负责。很有意思的是DAU系列不管前面拍得再怎么垮最后半个小时完成度都会很高,并且最后一个镜头收得都极漂亮,挺有趣的导演习惯。 |
|
朗道趁着老婆孩子不在邀请了,
来自希腊的情人。
然后诺拉回来了。
谎言,往昔的爱情,统统都通过语言串联,包括两个女人,一个男人;两种语言,一位翻译。
|
|
3.5 人物关系就像时间刻度一样,只是个幌子,其实无论带着怎样的朴素立场进入叙事,也都会被语境扭转为某颗螺丝钉,镶嵌于已然规训好的列夫·朗道教条里。 |
|
比诺拉和母亲好,有几个场面还挺戳。 |
|
受不了看睡了,真的 |
|
和诺拉与母亲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互文,也是第一次重点刻画了dau这个角色。观感不如诺拉与母亲。 |
|
比起电影 太太太太像剧场视频了 尤其是那个运镜方式 实在是太太太熟悉了 意外的是很细腻的一部 台词和内容都还挺动人的 设计也很巧妙 意外的细腻和脆弱 让我不太敢相信这是DAU 我的第一部DAU居然如此柔软 但同时还蛮适合的 毕竟是一个外界的视角来看这里发生的一切 还有她曾经认识的那个人 神奇 很喜欢Maria这个角色 |
|
“初恋女友来我家”——没想到最后Dau自己输了,Nora真是毫无战斗力又单纯,但是命足够好。所以有些人真的还要继续骂这个系列垃圾吗?这和你看的国产电视剧基本没啥差别了啊… |
|
如果就故事片来说,完全不吸引我。 |
|
【DAU.07】纯谈话无大尺度画面的又一部DAU的“渣男记”,过程大量的声画错位,后面妻子Nora回来后那30分钟drama感十足,也互文了之前的<诺拉与母亲>。 |
|
dau的摄影和灯光真的是让我看的不舒服,看完头就晕乎乎的。 |
|
母亲手抵下颚陷入思考的样子,十分优雅
但是我还是要给它两颗星,总觉得这一系列都有着说不上来的病态,往往在电影即将到岸的那一刻就会毁了整部电影的基调 |
|
Nora母亲的「诅咒」在这一部中应验,Dau真正意义上成为影像的主角,接踵而来的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怀旧之情(就像这个项目所呈现的那样),Nora成了需要忍耐的糟糠之妻,而Maria却永葆青春的魅力,三日时光就好像是现实的微缩景观:承诺的魔力已然失效,无法抵挡现实对不愿放弃的幻梦的冲击,直至陷入面面相觑的困境。相比《娜塔莎》冷酷的直陈,这是虽是近乎隐喻呈现,却是一种更为沉痛的折磨。个体生活纳入体制的范畴,无奈与麻木构成最后一镜的张力,已然超越室内剧的格局。 |
|
看不下去了… |
|
「列夫·朗道之婚姻生活」 |
|
没有什么波澜,系列电影里的支线,只是交代一下人物特性 |
|
第四部。与第三部《Nora Mother》的对位:引入一个外来者,来重新检视婚姻关系。但这部比DAU3更有强度。ps. DAU低着头的时候真的很像那匹马…… |
|
夹在两个女人中间,依旧保存着对前任的思念 |
|
从人物关系、环境特征和拍摄手法看和上一部《诺拉与母亲》更像是一部电影。终于有一部片尾演职人员表里名字不带黑框的了 |
|
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