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作“东欧”诸国在20世纪的艰难历史,尤其是同时遭遇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个暴君与暴政,希特勒以“血与土”杀人,斯大林以未来的乌托邦承诺杀人,千千万万,转瞬即逝;电影最后引用了加缪的那句话:“在冬天,我发现我身上有一个永不熄灭的盛夏”;最近看研究东欧作家和知识分子的书,深有感触,他们的遭遇和思考,非常值得当下的我们借鉴! |
|
在最近的十年,东欧的各个国家开始反思苏联时期的残暴统治了,关于集中营,关于大革命,关于大屠杀的片子,波兰,乌克兰,斯洛伐克等等国家拍个不停,这下又来了一个立陶宛的。 在反思历史的时候,肯定还是带了很多的现实的政治倾向的。抛开电影本身不谈,顿时觉得所谓的艺术,在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就像现在的全球文化全部都是偏西方的,即使是亚洲文化中的韩国娱乐的输出也是西方的套路。。。中西方的文化实力实在不在一个等级上面,这样的话,是的太多的人特别是中国人对西方有莫名的而虚幻的好感,这种好感其实是很可怕的。 |
|
二战期间斯大林的恐怖统治是拍不完的话题。这部立陶宛的片子从一个小女孩的真实视角再次还原了当时专制集权统治下灭绝人性的压迫。整体节奏缓慢而克制,西伯利亚的大雪就像恐怖统治一样,掩盖了太多罪孽和仇恨。只是有的后人拍了曾经,有的后人遗忘了一切。 |
|
2019.02.01
无比深重的一段苦难史,被拍得这么轻这么浅,令人失望,而且应该找立陶宛演员用立陶宛语来演,而不是让一群英国人、挪威人啥啥的操着古怪口音演立陶宛人。读过《古拉格群岛》,感觉影片表现的西伯利亚劳改营的生活条件实在好得有点超现实。 |
|
战争中的某些时候,红色的苏维埃跟黑色的纳粹一样残暴不仁,殊途同归。 |
|
苏联是自己把自己玩残的,近年来很多俄粉巴不得订一张去古拉格的火车票 |
|
必须五星推荐!就为对红色暴政的揭露和批判!本片根据立陶宛裔美国女作家Ruta Sepetys的畅销书Between Shades of Gray改编拍摄。“(上世纪)从30至50年代数百万无辜的人被斯大林和苏维埃政权流放到西伯利亚,无数家庭被拆散,死亡,幸存者继续在苏维埃政权下生活了半个世纪。经过半世纪的斗争,很多被苏联占领的国家宣布独立,推翻铁幕。对有些人,争取自由的斗争还在继续。“ |
|
看了几部波罗的海三小国的二战电影,因为身处德国跟苏联的夹缝,不乏对民族命运多舛的悲歌。民族磨难也就是施暴者对象的衣服换个包装,德国如此苏联也如此。 |
|
从来只听过二战纳粹党是最残忍的,但是世界却忘了一个可以与希特勒甚至超越希特勒的暴君———斯大林 |
|
太肤浅,不能还原1928年后四分之一世纪整个俄国,中亚,高加索,巴尔干,波罗地海,东欧等地人民苦难史。 |
|
斯大林时代周边小国的遭遇,无数人被流放到古拉格、西伯利亚。比比皆是的遭遇,刻画不够深刻。 |
|
电影拍的一般,厚重感不够,人物塑造得扁平,有些情节说服力不够,但反映的历史教训却很扎实:任何的假以漂亮词汇的主义,只要发展成极权,就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就是对全体人类的犯罪! 所以至今我都对各种主义保持警惕,也从没有因为苏联抗击过纳粹德国就对其以及其后的俄罗斯有过什么好感,就算今天俄乌冲突,尽管我也不喜欢北约东扩,但并不等于我就支持俄罗斯反对乌克兰,对于曾经的沙俄和苏联带给世人的恐怖记忆,与后来乌克兰新纳粹的暴行,两相比较,它们都是一丘之貉,我们只能注视着他们在撕咬,警惕在中国大地上,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永远不要忘了,我们也曾有过夹边沟,那同样是不光彩的记忆。 |
|
被最后科伦斯基的剧情戳到,多给一星。 |
|
7/10 通过一个家庭的变迁看到历史的变化,都是套路的人物弧光,但的确被打动到,至少,有一个不是绝对的坏人;配乐和画面都太美了 |
|
纳粹那边叫集中营。苏联这边叫古拉格。都是用于关押敌人的。本片是一部立陶宛电影。主要内容便是关于立陶宛人民在古拉格的悲惨生活。在冰封地狱一样的西伯利亚,人命不过如飞灰一样低贱。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已经可以基本正视历史。关于红色苏联和斯大林,也不再局限于正向评价。还原历史终究是好事。 |
|
再压抑黑暗的时代,也总有人找光明。 |
|
人人都面如死灰骨瘦如柴 除了bel 居然还带着婴儿肥 吃她比吃兔子管用啊 ashes in the snow的标题非常棒 但是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幕还是在海边枪毙偷渡少女时 远处持手枪的军官视觉上像是把枪对准了乌克兰军官 实则并不是 乌克兰军官爱上女主母亲的故事也是生拉硬拽 很牵强的电影 |
|
政權之下沒有人的手是不沾鮮血的,集中營也無處不在。看的第一部立陶宛電影,除了全程飆英語有點奇怪以外其他都還不錯。和美國合拍的,難怪能把這內容拍成影片。片尾摘自加繆的語錄沒有翻譯:隆冬時分,我終於意識到,不可戰勝的盛夏在我心中永存。(導演和我大本叔長的真像! |
|
人性的恶真的可以恶到让人无法想象,人性的爱又伟大到让人充满无穷的力量,这复杂的人性。我终于相信了魔鬼和天使可以共存。 |
|
要自由,要有勇气。Jonas是天使吧,捡回爸爸的画像作为给姐姐的圣诞礼物。 |
|
Jurate was queen of the sea. She liv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ltic in a castle made of amber. Then one day, spotted a young fishman named Kastytis. Soon, she and Kastytis fell in love. Until one day, Perkunas, the god of thunder, fond out Jurate loved a mortal man. And, in a fit of rage, he destroyed the castle. |
|
枪决的传承是专制政权的丑陋嘴脸,电影带来更多的是看到那个时代下被斯大林迫害带来的苦难,对于前苏加盟国而言,虽然,虽然这种政治立场太鲜明了 |
|
斯大林也是纳粹,只不过他披着羊皮罢了。 |
|
战争后美化的像童话 |
|
这类影片大都难以摆脱意识形态的偏见,倒是能让我们同情人类的愚蠢作为。片中刻画的苏联小军官有点意思,但他“爱”上被囚的女主有点扯了,小画家很有个性,以为最后是她画出了整个劳改的过程,却完全没有。后面人物表用素描画像,效果很棒,值得点赞! |
|
不知道 两个国家在那段历史的纠葛,无从先入为主的判断。 整个故事 接近一般的纳粹集中营,当然没那么残酷。 看了一半 缺乏引人入胜的线索。 |
|
西伯利亚集中营,描写立陶宛的故事,作为局外人来说可能看得不痛不痒。但是如果描写日本战俘,那就不一样了。当年可是有近60万日本战俘被押到那个鬼听到都哆嗦的绝寒之地,5万6千人客死异乡。 |
|
苦大仇深的看得没意思。 |
|
故事不够丰满不够完整,里面很多表演很突兀,不够合情合理 |
|
Nikolai Kretzsky He doesn't seem to want to hurt Lina unless he absolutely has to. He is described as young, blonde-haired, and blue-eyed, and can be assumed to be quite handsome.怎么感觉电影和书不一样呢?电影把Nikolai妖魔化了 |
|
抛开当下敏感的俄乌局势,与立、斯、芬、波等国家对立情绪和积怨已经有快一个世纪了,这些国家政治文化选择与美国站队也是必然,题材上抓住类俄独裁对当下的俄国也不会手下留情;从电影本身来看,美国导演拿的很稳、演绎也比较客观,剧本相当很扎实,民权与独裁斗争的细节表现也因为灰和雪表现的很透彻。 |
|
有点流于表面了 |
|
影片名“雪中灰”意味深长,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冬季平原,一群来自立陶宛的所谓“劳改犯”,忍受着饥寒交迫和苏维埃政权的监视,被迫从事重体力劳动,这其中大多数还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一层灰色的凄凉阴霾瞬间占据了观众的内心。虽然美国导演找英国演员演立陶宛人的故事,政治意向太过明显和浮夸,但是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意识形态斗争下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还是很鲜明,无论是从柔弱善良不谙世事转变为敢于发声反抗的女主,还是从同情立陶宛人转变为冷血无情的乌克兰军官身上,都可以直观地证明。值得吐槽的是,女主的颜值实在不适合演这种历史剧,另外女主喜欢画画的设定有些突兀,不知是否是想展示阴暗残酷的现实中,人们通过画笔来描绘想象的美好世界。 |
|
感觉所有说英语的苏联片都会或多或少的揭短苏维埃的统治。哈哈。故事还可以,演的也还不错。 |
|
稍稍有点主题老套,拍摄方式也没有多新颖,只是占了个比较正确的立意而已。 |
|
拍得太寡淡了,白瞎了这么棒的题材。 |
|
看到说英语就烦 |
|
二战中苏联统治者斯大林的罪恶与希特勒殊途同归! |
|
灰暗的画面体验悲惨的生活,不新鲜 |
|
苏维埃是个彻底的恐怖政权,无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统治方式注定不可长久,不用西方制裁,自然也会内部瓦解,这是一个给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警钟。 |
|
给人集中营的感觉,弱化版的死魂灵电影,政治立场太鲜明 |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
|
鲜为人知的种族,题材,结果啥也没拍出来,只能说制作团队没文化 |
|
表现不充分。手法不巧妙。虽如此平铺直叙,但还是有真实的力量在,仍然震撼。最后发配到严寒地带,明摆着就是要你死。 |
|
2019.08.13-14 泸州 HOME
叙述太扁平化,仿佛记流水账一般,没有冲突点
女主角娃娃脸型的东欧脸倒是有些意思
对坐火车、洗澡等情节印象深刻,仿佛回到了二战
"In the depth of winter, 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Alebert Camus |
|
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讲述了前苏维埃政权对立陶宛及其人民的统治和镇压,其残暴程度等同于我在《辛德勒名单》中看到的那些。 |
|
不喜欢看,闷闷的。 |
|
恐怕立陶宛除了拍摄环境也没提供什么吧,完全星条旗视角下的红色恐怖,立陶宛角色居然是英文对白也挺出戏的,坦白说看惯了这种立场先行的戏已经很难感到说服力,30分钟枪决时几乎厌恶到要弃掉了。好在坚持了下去,影片进入极圈之后的张力顿时就起来了,靠出色的摄影和浪漫主义,远胜于之前做脸谱和说教的方式,当小男孩将简陋的十字架置于母亲尸体的瞬间,完全被打动了。配乐、运镜(这几乎是唯一感到绘画意义的地方了,影片简介请自裁)和摄影拯救了用意昭著的本片。基调维持得很贴片名,无力的美,哀,肃杀。演员表现集体高分,不过女主戏里戏外年龄实在差得有点多了,扮相上有点不够写实。 |
|
各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的突出点,占的是一个政治正确,但是立场太明显了,反而把故事掩盖了。小军官怎么突然会爱上孩子们的母亲呢?小军官自己作为少数族裔又有什么内心斗争呢?难民内部的检举和揭发呢?这些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点,提到了但是深度不够。立陶宛、乌克兰、波兰和俄罗斯这些东欧国家一战后的历史本就是一笔烂帐,谁都不干净,过于鲜明的立场反而说明自身反省的欠缺。这方面,都要向德国学习。 |
|
政治正确而已,剧情太单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