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比《娜塔莎》里的表演自然许多,起承转合也更顺更好些,仅在一个房间中讲清人生的被困状态,如果非要和《让娜·迪尔曼》攀扯点关系的话可能这部更适合吧。但依旧get不到这个系列除了拍摄过程外,结果到底在哪有革新性。片中这份互爱互害母女关系、丧夫式婚姻关系,都显得是如此多见、平庸、单薄且欠缺变化,信息大量依赖台词直给,味同嚼蜡。 |
|
真正意义上第一部让我由衷称赞的DAU,触动自己的终究还是那些脱离于这个创作体系建立下的先行思维局限之外的东西啊。当逐渐习惯观看挖掘,这个“世界”或许会瓦解成一个个它曾试图去颠覆改变的存在,起码就电影这个“狭小”的层面,它可能正在进行重组进而实在起来。 |
|
这昏暗空间下的挣扎我可实在看不下去。更像话剧,还“你为什么痛苦”,你怎么有时间思考为什么痛苦。 |
|
研究所是困境,婚姻同样也是困境,家庭,母女关系,困境中的困境。苏联人不是因为喜欢长镜头,而是他们认为人眼看到的就是长镜头,那么 |
|
关在房间里聊仅有的人生//母女关系与夫妻关系都糟糕 谈不上爱不爱只是熬不熬得下去//最后一段关于自身愚蠢的独白段落 女人看上去歇斯底里精疲力尽 她所说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精神操控 本可以更有力量但太直白了//或许这个系列有趣之处只在那些小范围脱离脚本的真实 |
|
/DAU.movie/ 琐琐碎碎,零零散散,母亲的来访,两性的关系,你是女儿也是母亲。(放到片尾credit处发现饰演母亲的Lydia去世了...dau这个项目真的,让人五味杂陈) |
|
【海南岛电影节展映】看的第一部DAU系列电影,一窥这个宏大电影计划的冰山一角。像是汹涌主线外的涓涓细流。单一、闭塞的室内空间与单调重复的生活、行踪不定的丈夫,令这个女人陷入无尽的痛苦纠结中。对身边唯一能够倾诉的母亲,又有着童年难以忘记的不快回忆。这种母女关系很像《灰色花园》。摄影机总是通过一面镜子的反射来拍摄镜内外的母女,克制地观察诺拉宣泄内心的不安,最终归于平静。两位演员即是真实母女,难怪互动交流的情绪如此真实 |
|
有这功夫看家长里短为啥不看伯格曼? |
|
看的时候在想这估计是真母女,结尾credits印证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DAU后面还有怎样的「真实」?
PS. 看来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重口味。 |
|
站在桌上是剧场特有的调度方式。 |
|
Dau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陀式的女性形象,母亲的到来点燃了诺拉自我存在意识的火苗,而窗外的寒冬又是如此彻骨。在这一伟大的实验中——苏联,无论是谁,广场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坟一样的雪堆便象征着他们的坟墓,即使是Dau的妻子,也无法逃离高墙……脱掉前两部的震惊之后,这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 |
|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冲突是抹去的,在文本、镜头之外的。一整段对话不同机位的不断拷问让人惊叹。契诃夫式婚姻生活琐碎的苏联再现,言语的暴力和冷暴力不亚于暴力本身。 |
|
当《娜塔莎》和《退变》之中严酷的意识形态被《诺拉与母亲》中的“家庭”所抵挡,它所面对的则是安东尼奥尼式空间内的伯格曼的冲突。“母亲”的进入伴随着“狗”与“烛台蜡烛”作为强度的指示物。而这种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DAU宇宙中的一个旧有的力,《娜塔莎》中两个女人之间被性,意识形态与他者闯入所化解的关系被一种母/女关系的主导/从属而现身,它变动着,在40分钟的“对话高潮”中,承受着日常生活的尖锐敌意。不同于伯格曼的面部剧场,想要感知《诺拉》的面孔很难,即使是诺拉的反抗也必将发生于音轨。“母亲”的声音在女儿主导的视觉画面之下不断夺取主导权,最终将画面化约一个凝视。《诺拉与母亲》一反另两部作品无区分的动物冲动,家庭辖域在十字架般的桌子旁逐渐分化,女儿的屈服与退化,成为母亲世界结构之中的一个空缺。 |
|
台词写的是真好,很像是契诃夫戏剧片段,作为单独一集稍微有点简单。 |
|
3.5。矛盾母女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母亲是不能好好说话的鼻祖吧,两个人把活结解得越来越死,掩耳盗铃收了场 |
|
隔间里的人偶表演。 |
|
Dau系列放出的第3部也是整个系列第3部,Dau本人终于有戏份了(虽说基本还是缺位……)。顺序很重要,这一部的“前提”是[退变](第2部-No.14)里车祸后生活不能自理的Dau。跟[娜塔莎]的结构有点像,独立成篇感觉单薄了些,又过分舞台剧化,只能依靠系列整体获得加分。不过这种互相折磨的不良亲子关系还是写得挺深入的。这种爱恨交缠又厌弃又依恋的状态,加上这种怀疑、愤怒、崩溃又自我说服的过程,到还真是可以往家国寓言那个方向解读(看看[春潮]吧)…… |
|
DAU较比《柔情史》进步的一点是,标题。这部作品的野心显然不在于试图用「柔情」来说「史」,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空间上。DAU是整个系列的大括号,其内部才是真正的标题。因此影片讲述的是两个被束缚在同一语境里的女性,即两个被囚困在极端理性空间里的感性个体。我们都知道《诺拉与母亲》是彼此相爱的,但她们就是不能在一个纯粹的感性空间达成共识。根源在于,二者的语境是互相排斥的。批评这部剧的声音主要来自「直男」逻辑,即理性思维。而这种父权逻辑恰恰被放在了母亲这个角色身上:这位母亲显然是一个受害者,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施害者。这也是《娜塔莎》的悲剧性所在:这些活在集权统治下的女性试图用男性思维去操纵和支配女性思维。而感性空间在DAU语境里是彻彻底底的本能。所以争吵到了最后,爱还是从亲密关系和《日常对话》里诞生了呀。 |
|
Dau的老婆和岳母之间经历了一场微型的存在主义危机,好像关于女性的hysteria,也好像关于更多。说白了整个系列还是关于体制吃人,但这种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都没法分析和觉察。Dau第三集追完。 |
|
经历过《娜塔莎》和《退变》之后,我们早已发觉“表演”并非DAU意图探索的重点,导演也并无任何调遣演员身体逾越理性从而不自主“引述”自身真实经验的天赋,因而将每一集都有意识地拉入一个特定语境才是观看DAU的正确方式。前两集中昭布于世的政治意涵在此被合理地收束住,化为更内敛、更隐性的意识形态幽灵,扰困着视野狭窄的女性个体。母女的对话被设计地表象、封闭,因而“实验”的剥削性质无法侵入演员,也就不能够形成有效的伦理指控,观看变得更简单,这之于DAU是缺憾也是自救。主体部分,PC形容像是契科夫的戏剧,我同意。 |
|
A-,the experienced and the inexperienced. |
|
相比整个宏大的故事背景和希冀达到的重现/批判/隐喻,Nora和母亲的龃龉就显得极端边缘化,可供读解的人际矛盾全部经由对白呈现,却仍与主题直接隔着无法逾越的屏障——室内剧的格局和拍摄方式决定了无法承载被赋予的深刻含义。如此看来,这也不过是为Dau生平所做的注脚,是《三日》的前奏,但还未真正触及核心。 |
|
4.5 仍然是一个周边故事,但现在意识到,也许整个DAU就是把Dau挖空之后剩下的那部分。苏联/俄罗斯/乌克兰真的太冷了,你没有办法出门转悠,只能坐在家里谈人生,谈男人,谈你有限人际关系里的全部爱恨。但是又有多少电影,能以这种无限自然流畅丰富真实的方式谈到这种抽筋扒皮、又好笑又可悲,期间无数次缠绕撕扯直至相互转换角色的地步?你被自然囚禁在屋子里,被生活囚禁在屋子里,被DAU囚禁在屋子里,但最终是你们自己囚禁了自己。P.S. 说到底还是Dau比较狠,一句话把丈母娘干哭 P.S.S. 大陀螺真的很三姐妹了 |
|
噱头远大于内容。 |
|
形式上并未觉得有多么创新之处,从故事层面来讲也有些单薄,好看的地方还是对母女关系深层次的探讨,有点伯格曼秋日奏鸣曲的意思,都是舞台感非常浓重,当然不及伯格曼处理得有深度,对话写得倒是不错。 |
|
基本靠对白推进,依然是局限于该系列所搭建的仿真大场景。越往后释出越多同系列的,基本都是这类舞台剧调子了。本作没什么打动人的地方,相对随机的对白(聊天)重复性也很大,实在需要不少耐心。在电影语言层面还是粗糙。 |
|
影片最后长达40分钟的母女对手戏太强大了,情绪反反复复涌上来,直要压倒观众。母亲是平静水面投入的石子。疑惑着,反复问着,我需要帮你什么,我什么都帮不了你,我能做什么?女儿焦虑、崩溃、哭泣、愤怒、歇斯底里,尽情的释放着在牢笼中挤压、压缩的个人情绪。最后,女儿驻足窗边,却言说出了更多真实的信息。//dau系列三部下来,dau更像一个游魂,是故事的触发者,更是被人反复提及的“概念”,它更像苏维埃社会主义,高悬在那里,直到触地碎裂。//提及,电影剪辑Hoping Chen,陈合平是来自台湾,现居于伦敦的优秀女剪辑师,曾参与陈哲艺导演《爸妈不在家》的制作。 |
|
DAU又回归小切口,母女在桌前缠绕对立内容重复的交谈,互揭伤疤,上一秒说爱你下一秒是畜牲、婊子、杂种、毒蛇,从歇斯底里中攫取安全感,婚姻只是切割折射的一面,不堪入目的回忆与深陷泥泞的如今才是无法逃脱。 |
|
第三部DAU。终于进入朗道故事线了,整个系列十五部里好像只有四部以朗道为主角,这部格局极小,基本只有他老婆和丈母娘的对话。占影片过半篇幅的室内母女聊天,谈论朗道像是谈论某种永远在场的意识形态幽灵,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接下来的Three Days应该和Nora Mother关联性较强,颇为期待。 |
|
目前看过娜塔莎和这一部,真的太喜欢了。把女性的在家庭中的挣扎呈现的太真实、自然了。母亲被抛弃的遗毒有多绵长和深远,看看她对女儿的伤害就可以看到了。女性跳出坑吧,别被男人设定的议程控制了,千年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俄罗斯、中国、韩国,看看这对母女的对话,大家都一样啊,过着了无生机的日子。 |
|
一出传统的母女室内剧,不过这次 Nora 和母亲的对弈争论中,还是有两点比较有趣:1. 在镜头上给出了同时间维度里的静态直接输出母亲和焦躁移动踱步 Nora 的对比,虽然有时候节奏会因为剪辑而断裂,但有两次的环绕追随描绘出了怨毒爱恨交织的情感漩涡。2. 关于无爱的 Nora 用了预期回应法来寻求安全感,但随即被母亲点破后彻底成了否定的落实,同时母亲近乎虐打式的话语里,满载着从上一代直接推及下一代的怨恨与不解。至于隐身的被冠以“天才”名号的 Dau 除了吃鱼子酱、背诵普希金和追逐女人,他究竟做了什么? |
|
歪头“诶”加耸肩~抽离的感觉是“基于真实事件”那类的对立面~在底层把真实感先框死~对于部分观众应该很有效~一个烂比喻~没有同婚就没有终身伴侣的人所处的世界终于同婚了~于是可以期待和相信了~实际吧这个相信的关键本不该是外在的政策~ |
|
DAU这项目真是越看越矛盾,首先实景群演的这个硬设定使它永远无法融入正常影片的类型,在文本呈现上也有很强的小品感;可是这系列每一部作品的叙事又严重依赖基于此设定的整个系统,所以它越是煞有介事的想说一件事你就越觉得这件事从根上就难以置信,单就本片来说,如果抛开DAU的背景而是用常规的电影手法拍一部冷战时期的东欧家庭剧,我觉得反而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生活质感,两位演员从头到尾的话唠也能更容易忍受一点。总之到现在看过DAU三部作品,随着对这个系列的认知越发清晰,我也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入戏了。 |
|
一个人得从母亲那儿学习如何去爱。如果当时没学到,迟早都得补回来。如果她不试着接纳丈夫现在的样子,也不试着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不与过去和解,一切都不会好起来。她母亲道明了这一点。 |
|
走出电影院dau对我失去了蛊惑力 |
|
6.5/10。台词真好,这样大段大段的争吵让人不枯燥不容易。聚焦母女关系和世俗对妻子的定义和审视。DAU的实验背景这次像形同虚设,抛开实验这是一部很好的女性电影。 |
|
这部周边番外的感觉有型了 |
|
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也是比较典型的俄罗斯式母女关系,这个母亲如同《无爱可诉》里面两位母亲的集合。而母亲的远道而来便是给处在崩溃边缘的诺拉一次释放,同时也是一次软着陆。诺拉和朗道,作为体制内的夫妻,作为苏联万众瞩目的夫妻,没有人会在乎他们是否相爱,但是他们必须做出夫妻的样子,而朗道身为天才物理学家所给予诺拉的压力和怀疑便是她所急需要的释放。我倒不认为母亲伤害诺拉,而是一种刺破脓包式的释放,让诺拉作为旁人所需要她作为的朗道的妻子存在下去 |
|
个人第二部DAU,依旧对这个系列没有多大感觉。 |
|
虽然主体都是以谈话形式展现略显单调,但还是感谢Ilya记录下这些女性真实而绝望的肖像。无论在何种社会中,generational pain无解。 |
|
相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摄影机,却拍出与DAU系列已释出的几部电影截然不同的质感,我想这就是这个项目多变的魅力所在吧。 |
|
对这个电影项目是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
|
啊我的库伦齐斯,说这里没有音乐的时候是多么好笑,希腊美神的手真的好美,低音炮好爱,听库伦齐斯说俄语真的好帅… |
|
据说几十部,看到哪一部算哪一部吧。不到90分钟,却拍出了2小时的细碎感。笨重。 |
|
从来没看懂这个系列 |
|
没什么感觉,很平淡的看完了。 |
|
相比娜塔莎和退变而言像大拼图里的小块,有点平淡也更像舞台剧。但第一次看见了飘忽神秘的青年DAU。 |
|
母女之间的感情很细腻 |
|
还好不是啥行为艺术,就是非常正常的艺术电影罢了,特别像秋日奏鸣曲,母女互相伤害的亲情无止境,表演很好 |
|
母亲节这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