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8重看;4.5;光阴漫涊,隽永诗意,有情还似无情,相见争如不见,欲语却还休;世故人情拿捏精准,留得几分空白余想;80年代的影像风格特质明显,产自一个时代,也是一个终结,这样的风土或地貌,炊烟或田地,以及突降的大雨和村口的古树,都是无法复制的,回故土寻根的乡愁,在内地改开的初期尚有迹可循,三人关系的暧昧纠缠不免联想到地缘政治的折射,多处结构对称、隐约串联,只能感叹如今再也难见这样的电影。
波光流影,桨声欸乃,时光在欲说还休的语境中、在万物更漏中、在徐缓河流中,渐次立体分明,直至归去来时的路;“到我们这样的年纪已经有人开始死去”,瞒了十年的死讯,在梦境中重见故人、回首却见遗像的刹那,竟有一点惊心。 |
|
这片儿今天看起来简直是个C(2,3)的故事……摄影还挺讲究的,风景拍得不错,特写特别精到。斯琴高娃老师及其片中丈夫有一种虎妞和祥子的既视感,闹离婚那段直接变成喜剧,全场气氛甚好。然则香港导演来拍大陆故事总有中说不清楚的矫情,这个故事搁台湾新电影路数恐怕会更好一些…… |
|
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是创作铁三角,他们三个人合力打造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现代梦境。 |
|
同学渐老,少年成婆,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
|
【MM影城 2K数字版】恬淡静缓,相当写实的拍法,对潮汕农村的生活日常与都市异乡人返家后爱怨交织、怅然失落的情愫都呈现得真切无比。家家经难念,乡村人安宁度日却觉生活无趣如菜里无盐,城里人自由新鲜却终是空忙活无处依凭。青梅竹马的三人,再也回不去曾经,告别后相见竟而不如怀念。养猪洗衣刮锅灰,平淡表面下暗流涌动,百年老者陆上帆,写实风格里隐含象喻。PS:简单总结下摄影指导潘恒生的映后线上交流分享:拍摄时由于围观者甚众,亦在戏外造成了一定的文化碰撞,不过导演主要追求的还是尽量如纪录片般的写实展现,在表演指导上也就有所分别,严浩要求新人顾美华主要自然地演自己即可,而老戏骨斯琴高娃则需尽量压制自己稍带舞台浮夸腔的表演。摄影上,因器材简陋,临时各种土法上马,如以木板、橡皮筋和海绵做的土制斯坦尼康。(8.5/10) |
|
不明觉厉啊。没看出这片除了片源比较难找之外还有啥过人之处。 |
|
清明节电影。电影里,一切都是干净明丽的。所有时日年岁的汹涌记忆,像那河堤背后的榕江水。你看得见帆船高高的桅杆在经过,孩童高高的纸鸢在飞,所有你怀念的人事物,近在眼前,可以感知。 |
|
终于有高清了,拍得真好,散文诗气象,抒情却克制,80年代农村生活侧写,算是港台同胞省亲的“寻根文学”电影,把潮汕地区拍出北方的无垠苍凉,南方的水汽氤氲迷茫,也是高手了,张叔平美术,潘恒生摄影,喜多郎音乐加分。可以和唐书璇《再见中国》,张婉婷《八两金》互文观赏,更能理解这份乡愁之苦。 |
|
29年的距离很长,但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你,2013年的第一天。兜兜转转,有缘相遇,这次终于可以不再错过。梅姑吟唱着同名主题曲悠悠的遗音余韵在片尾响起片刻,泪湿衣襟。 |
|
满眼的乡愁。几近完美。和去年的《浮城大亨》电影的主题上有点像,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对于个人的改变,但这里是诗意的诗,不是新片那个史诗的诗。这年头人们越来越向往那些不会被时间改变的东西了,但往往进了人的眼就意味着很快就变了。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活得真正幸福呢?★★★★★ |
|
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
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
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
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 |
|
网上流传的av画质资源不忍卒读,一直期望着有机会与之在电影院重逢。机会终于来了,灯光暗哑,划痕似沙,沉积多年的期待值与现实中差距不小,失落也是一种美。观毕全片,暗自思索,银幕上下的人生不也一样。 |
|
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漸行漸遠。PS:80年代的廣州白天鵝賓館跟現在還是那麼個樣。 |
|
故事其实说的并不是很好,但那种惆怅的乡愁通过镜头对乡村细节的描绘表达的很到位。 |
|
严浩是最早回到中国取景拍摄的香港导演,斯琴高娃是最早拿到香港金像奖的中国演员;珊珊和阿珍好比那时的两地,亲切暧昧但也单纯善良,都把最好的期望和祝福给予对方,而这感情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再有了。1.23@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
|
1.如今走在家乡的夜路里,再也听不到任何的歌谣,我的家乡原来也在不知不觉中似水流年;2.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把苦藏着掖着,他们让固守乡村的人看到光鲜艳丽的一面,不是因为炫耀,而是因为他们更坚强,他们不想让别人操心。 |
|
谁在命里主牢我 / 每天挣扎人海里面 / 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 不可以留住昨天 |
|
电影在不疾不徐间就勾勒出了时间的模样,充满诗意的画面赋予了其隽永的魅力,面对逝去的岁月,只能尽可能地去抚平伤口,不加盐的日子其实过起来挺好。 |
|
谁是谁的盐呢。 |
|
海报那镜头的前面有一个镜头,前景是珊珊从稻垛上爬下,中景是三个小孩在田埂上放风筝,远处是横亘的大河,帆船缓缓驶过,帆影和桅杆好似天鹅的造型。我想起宁越唱过一首老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船上的号子看遍了帆 |
|
也是一个三人故事,放置在现代性和乡土人情的背景下,那种既羡慕又自尊的情感结构特别微妙。很少看到这样一部几乎完全认同的港片,而且不仅处理香港问题,既接地气又富有诗意,宏观上细节上都很从容,就连矫情的女主和一些矫情的表现方式比如反复使用的配乐,都因对时代痛点的准确把握而显得言之有物。 |
|
公映没有看过,再看就是最近的修复版,百度网盘投屏看的,光阴荏苒,物是人非,那个年代的所谓优秀电影,今天再看也就是成了历史记忆;所谓的豆瓣评分也是一种对回忆的装点罢了,我们回不去那个时代了就像现在也不可能再拍摄出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一样。 |
|
嚴浩導演的這部代表作令我想起費穆導演的名作《小城之春》,皆是時隔十數年后回鄉引起的一場風波,兩者對於時間和情感的刻畫都令人拍手叫好。影片帶著一股港人對內地濃濃的故土情懷,一首潮汕民謠隨口唱來都令人動容,最喜歡的喜多郎配樂之一,為行雲流水的敘事加一把火,數度把我看哭。 |
|
国庆当晚在【香港电影资料馆】满场放映,全场观众都安静地等到最后一帧落幕方才起身。无论观影还是电影本身都是极为独特的体验。本片以潮汕和香港互为参照,又以广州作为勾连,通过两地女性性别角色的差异来反映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对于时代的和物候的气息拿捏得相当精准。 |
|
描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种迷惘。带有香港人对身份认同的思考。有种鲁迅《故乡》的感觉。对于那种亲切又陌生的感受细节把握得不错。喜多郎的配乐真是很优美。三星半 |
|
4- 如同影片的粤语和普通话配音(映后有解释是时代行业局限),剧本与地方也有一定的脱离感,导演在映后提到片中女性角色之所以相当强势,是观察了当年的香港女性如是。我想斯琴高娃和谢伟雄这样的夫妻关系也是来自对岸,毕竟在潮汕的婚姻观念有多落后,生活在此的人深有体会(即使被批判与资本同构的芭比都可说过分超前和冲击了)。当然这些可能都没有80年代的汕头风土能出现在本地的杜比大银幕这件事来得重要,即便显得有些景观化,但能以这样的形式,逆岁月流水而上,与故乡相遇,仍令我感动不已,说一切道一万,重要的是这份影像,为此而加至四星。
回家的路上太太说起了很多她小时候与爷爷奶奶的老厝,包括与逝去的亲人相遇的故事,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很多事,当时经历的时候不觉得,有一天突如其来,情绪就像一个圈把时光相连了。 |
|
以中国人的角度缓缓记录了三个成年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思索来思考时光、家乡、故土等等问题。荣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女演员(斯琴高娃)、新人、美术指导(张叔平)6项大奖。以及原创电影音乐(喜多郎),原创电影歌曲(梅艳芳)等四项提名。 |
|
人生变了好多,故乡却还和小时候一样。阿珍觉得珊珊苦,珊珊说你莫把我当盐。生活和爱人一样,得不到的想要,得到的又嫌无味。几百年的树,一百岁的人,“过多十年你回来我们还在”。很难得可以在大银幕看到一个如此生动的80年代广东农村。斯琴高娃“找猪”那段有趣。/ 香港影展@movie movie |
|
年如飞梭,岁如走影,时间投射在家乡的田地里,泥墙上,祖屋内……隔洋之遥,譬如咫尺,距离把青春与记忆分开,把深情与留白凝固。姗姗是城中来客,阿珍是童年发小,孝松是故土旧人,其中的微妙逗留在如诗般停滞的画面里。渡轮渐远,舢板也正要驶出视界呢。 |
|
最近睇到大銀幕,依然感動,根本就係我前排隔15年返去嘅故鄉...斯琴高娃好似我媽,嚴浩新浪潮猛將.以前只是看電視的. 講的是潮汕鄉下, 我是潮州人, 還聽得懂潮語, 也會說 (現代的潮語我就不大會), 我也有14年沒回去過, 近鄉情......(那字不會寫, 恰似我的心情) |
|
前滩MM IMAX厅。真好看啊,充分证明贾樟柯式的时代剪报有多重要,全片扎根在难得的尚未空心化的乡村生活图景,不仅是山野阡陌的景致,还有半夜找猪、麻雀绕梁、蚂蝗上腿这种生活细节,故事也带有鲜明的文化冲突,珊珊代表的现代性,就像第三者闯入土地,青梅竹马的乡愁,与无根的都市离散,在三人间营造出伦理张力,最狠的文本是宾馆,先是室内广角镜头两人洗头和对窗,一个想用化妆驯服,一个说被评为和睦家庭发热水瓶,一个白衬衫裹体,一个衬衫里穿花毛衣,还有对打胎的反应(要男娃vs不爱了),也流露出不同观念的时差——华语电影里,已经很少看到这么多义又表现得如此纯粹的人物关系,主题在一种自然的情调中慢慢浮现,两人依偎,又在歧路,孤帆远影,山不转水转。 |
|
最后从银幕底端向海平线划去的小木筏(正是百岁双胞胎说早年划去澳洲的交通工具)浓缩了影片的情境。外面多风险波涛、家乡有旧日好时光,回首流年再度启航。顾美华饰演的珊珊文艺范十足,与阿珍、孝松的戏极富张力,但最棒的还是乡间氛围,和其中的小孩赶鹅、骑猪、欢闹悲伤,老人的固执喟叹变与不变。 |
|
從13年在網絡上出現VHS版本的資源,到2022年8月20日終於在大銀幕上看到。以前看過好幾遍,甚至在投影儀上也看過,但大銀幕真的太有魔力了,果然很不一樣。生活一片狼藉,那些日子就這樣過去了20年。有幾幕突然覺得很小城之春。 |
|
(女主角坐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边,台灯独亮,其他全黑,女主角只一个剪影。所有元素皆同于《夜》里莫妮卡·维蒂开关灯的桥段,像对安东尼奥尼的不自信致敬。)本片仍胜在情节带来的共鸣;又因绝对共鸣,只能打出满分。 |
|
至亲至远,至疏至浅,近乡情怯最心酸。最好的乡愁电影之一。突然很怀念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
|
农村的打灯到摄影悲剧到一定程度。不少镜头中看到一点自己的镜头习惯。人物:在任何意义上妥协的角色永远不好看,冲突不解决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引以为戒。 |
|
8.1/10 感情实在微妙,亲近而又疏远,信任却也猜忌,然而故土之情始终在淡淡萦绕心头,心中感叹,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
|
终于看到完整版!大师之作!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每一场戏都意味深长。(据说完整版从来没有流出到网上,我只看到20分钟的段落。就这20分钟而言,可以估量影片至少值四颗星!) |
|
望着海一片,满怀倦 无泪也无言。望着天一片,只感到情怀乱。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远景不见,但仍向着前,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
|
老电影,可是情感和迷茫一点也不老 (看回来翻豆瓣才知道这片源有多么难得...难怪今天资料馆又排起了队...在帝都,哪怕是伪影迷也觉得幸福) |
|
片尾曲已经循环一千八百遍。别看斯琴高娃土,要说演技,几乎无出其右者。三角恋关系、城乡差异,有点像新时代版小城之春,新插入者势必要离开,这是中国乡土的必然。女主好颓好美。 |
|
主要看气质系列。对白絮絮,正三角青梅竹马。乡愁款款,似一叶无蓬孤舟。堤上行拟《小城之春》,多同框构图与静态张力。严浩导演夏梦监制顾美华主演张叔平美术喜多郎配乐梅艳芳主题曲。启用斯琴高娃大胆配音却走样。肉眼辨识汕头无误。 换位:逃避与想象中的香港,流线织就移民/移居时代淡淡哀愁。 |
|
时代浪潮来袭前夜的个人乡情追思,接地接气接常伦。恍惚《大蓝湖》好像它的新世纪版本。 |
|
前些天在大银幕看到了现在的顾美华,如今又看到了八十年代的她;影片结束响起了主题曲,第二天又LUXE看了胭脂扣。那时的故乡早已回不去了,如今可能连这故乡都不复存在了。那时的白天鹅和现在还是一样,但来往的人早已换了好几代。 |
|
@北京洗印厂,对号入座。85年的胶片,中间断了4.5次。喜多郎的配乐。 |
|
斯琴高娃配粤语令人崩溃,而且本人对南蛮也没啥文化亲近感,但整部电影的情怀营造是很到位,乡间生活写实。最难能可贵的是返乡的过程并没有流于放风和旅游,而是依然被现实所困。 |
|
舒缓的叙事,潺潺的配乐,最重要的是联通一切的情感,则一切都那么刚好而又饱满。故事类型放在今天司空见惯,但在遥远的84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创新,而是先锋式的探索。而影片本身情感的表达,在诗意的同时表达出的饱满度和契合度都做到了高度统一。 |
|
幸运赶上看修复版,这片没看修复版的,就没味了。顾美华也是老天爷赏饭吃,和斯琴高娃搭戏也不逊色。想起我奶奶去世后不久的一个早晨,醒来的我竟然打不开两眼,第一反应是,我瞎了。后面使劲打开眼皮对镜子一照,眼旁都是泪渣子,双眼被泪水干凅了,天知道我因为梦到奶奶,睡梦时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
|
和同时期的台湾电影有相似的气质,忧伤的氛围,淡淡的乡愁,真实的乡村风情,把重回故乡之情拍得真好,也是和故乡告别吧 |
|
求了N年的种终于看到了,如想像般的好,画质虽差却不影响全片意境,喜多郎的配乐太加分,严浩拍文戏很历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