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两个大牌配角的间谍片。 |
|
什么乱七八糟的,两个奥斯卡影帝,两个影帝提名,三个爱豆就拍出这么个烂剧。两位影帝陪着席格玩的节奏,席格永远一脸不高兴,虽然不认为他是miscast(情人节大屠杀里很酷),但全程没精打采的仿佛没倒过时差。 |
|
没明白,那女的是好是坏 |
|
六十年代谍战片,节奏控制不错。乔治·西格尔主演,前一阵子看过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主演的经典影片《灵欲春宵》,他演配角,与此片人物性格截然不同,很不错的演员,形象和神态和伊万·麦克格雷格比较像。 |
|
【补標】SJ-0837A 蓝光影碟再看,最近统计自己手里的『上譯經典』以及其他译制经典类型的电影,顺便把之前看过影碟忘了在豆瓣补標的电影一并重新登录一下。这部电影过去听过“電影录音剪辑”真的看电影是前几年拿到SJ蓝光影碟时候,已经先睹为快了,今天重新大屏幕再看一遍:画质不错,更加难得是上譯經典的完美译制阵容和那个时代的精彩声音,把電影“点石成金”的诠释的非常好看和过瘾。 |
|
zk |
|
我的最爱 |
|
5.9/10 |
|
纵有上译配音,也看得很不耐烦,基本属于类型片陈词滥调~~ |
|
比较喜欢的60年代电影,背景是50年代的,偏冷峻。彼时西欧发达程度等同于我国2010年代,大约早起步60年,也基本停滞发展40年。开始看时有字幕版的,没看完,后来找不到字幕了,拖看完的,情节不甚了了。大致知道男主和女主周旋且知道她是对手。 |
|
竟然把间谍片拍得这么闷骚厌世,服气。另外很想把片名翻译成“谍海群英会”的人拉出去枪毙。 |
|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a.856542097796490.1073741862.186895204761186/964915806959118/?type=3&theater |
|
悬疑的侦探式剧情 |
|
von Sydow |
|
screenplay by Harold Pinter,music composed by John Barry |
|
哇哇!品特品特!原本没想到品特这出圈钱之作居然还能如此的品特味!当品特式的对白遇上间谍故事,居然效果挺帅酷!意义方面,品特也牛刀小试的少少开掘了一下:间谍电影背后的冷战思维和西方中心观点遭到质疑。这一片,绝对是品特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沧海遗珠。 |
|
柏林像是一个角色,一到女主就柔光大开,AG的配角戏份不多但还算有趣。Max von Sydow演的也是个间谍头子,行吧我当冷战AU看了。 |
|
有没有个姑娘 |
|
乔治席格是真帅是真有味道,除了这点外,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别的印象了,其实影片前面都还可以,但从西格尔第一次被迷晕被马克思冯西多抓后,以后的剧情走向就很迷了,主要是不知道主角到底想要干什么?被监视能明白,抓捕围剿残余纳粹能明白,而且整体气氛做的也很到位,尤其是最后车库金蝉脱壳那段还不错,但他返回头自投罗网我GET不到,是为了引出微胖女的真实身份?反正没有我期待的干净利落快,最后结尾开放式,也没有什么小高潮,一切都平平淡淡的结束没有预期的惊心动魄,居然能看到年轻时候的马克思冯西多也是惊喜! |
|
★★★☆,前半段不明所以,男主的调(liao)查(mei)方法分明就是在碰运气……被跟踪以后才有点谍战的味道。总觉得结尾男主话里有话:女主才是真·大反派 |
|
2023.4.2二刷 |
|
在电影院看的整部电影色调都是红色的,喜欢,剧情一般 |
|
有点黑色电影的调调。 |
|
非二战片 冷战题材。1960年代的西柏林,两名英国特工被一个新纳粹组织杀害,促使英国情报部门派遣特工奎勒进行调查。 |
|
译名又在扯淡,哪来的什么群英会,男主明明是个lone wolf。哈罗德.品特编剧,谜一样的对白,总是只言片语。上译的版本好几处对话都似乎有一点点不必要的回声效果?乔榛的奎勒配得很玄妙,搭上谜一样的对白更显高深。 |
|
2.5星,只有看看吉尼斯和冯西多的演技了。。。 |
|
2遍 |
|
影片整体比较差强人意,男主没啥演技,影片最高潮部分是在俩主角片尾的对话。 |
|
亮点是不少是在西德实景拍的,以及如果看上译厂译配的话说不定还增色不少。007系男主和夏大雷是同款金发蓝眼帅哥,在当时应该很受女性欢迎吧,不少剧情仿佛粉丝服务桥段,甚至可以在几十年后的007里找到类似的。给了AG不少钱吧纯打酱油来的,几套衣服倒不错。 |
|
这名字翻译的,地气接到不知哪里了。当年国内上映上译版时好像是《虎穴擒魔》吧。现在的观众应该是多数看不下去,这片子风格有些特别,印象还是很深的,配乐也特别。后来才知道编剧里有哈罗德·品特 Harold Pinter,也就理解了片子为什么是这种调调儿。不过,想以现在看这种题材的欣赏和评价习惯看这片子,其中属于当年那个时代的一些意涵是看不出来的,比如片尾,表面看,男主放过了美丽的女教师,虽然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女的身份是什么。这样的老片子,可能适合安静地、不急不慌地看吧。 |
|
茫茫夜色下,深灰的大街上矗立着盏盏路灯,灯光白冷。奎勒形单影只,随机又有几人尾随其后。这一幕,几近杜琪峰的人物站位式调度,路灯的照射也起到了顶光效果,令人想起“PTU”“枪火”……距离感扑面而来,可谓全片最具神采的一笔。 |
|
20230125 |
|
一目了然的悬疑电影,女主好看。 |
|
三星半。結尾是精華。 |
|
当年的内参片,上译的配音还是值得一听,女主的身材也是好 |
|
乏味。 |
|
哈洛德品特編劇的60年代電影中,這部較平庸,有些對白精簡跳躍,情節的邏輯性到後來好像已不是重點(但這是諜報片?.....),而是男女感情的不信任。Max von Sydow演金髮冷面德國佬,有點奇特~~ |
|
这部电影反映了二战以后还弥留下的纳粹分子,英国派了好几个特工去侦查纳粹的总部,但是都是有去无回死在侦查的路上,于是再派一个特工库尔勒去完成这项任务。残留的纳粹分子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他们有着很好的职业,待人处事也很恰当,分辩不出来谁是纳粹,这对特工来说到是不难,难的是怎样打入他们的总部去,而且特工只能是一个人行动,必须有着007那样的果断与勇敢,有时往往从女人那开始好象比较容易,库尔勒从一个小学女教师那里开始寻找,女教师说话小心谨慎不多言,这让库尔勒查言观色道看出破绽来,库尔勒也是一个帅气有型的智慧男,他以温情地爱的方式慢慢靠近女教师,从而得到纳粹总部的地址,但是这个地址让前面好几个特工命丧黄泉,库尔勒必须深入虎穴探明虚实,他的确做到了机智与勇敢,纳粹总部被摧毁了,但是纳粹分子是灭不尽的。 |
|
電影處理平庸,若缺少編劇最後一場反高潮,會成災難。
反高潮一記妙筆,乃歷劫過後的主人翁直指真相,卻依舊落敗。 |
|
单调乏味 |
|
奎勒备忘录。 |
|
冷淡、简约的画风,挺适合 |
|
柏林的夜色还算迷人,除此之外,乏善可陈。(女主角不错,“史迈利“尚青涩) |
|
译制片〈奎勒备忘录〉 |
|
曾经在电影院上映,本片虽不是很有名,但其实很棒,主演 实力派演员 “ 乔治.西格尔 ”表演非常到位,老戏骨“亚历克.吉尼斯”和“马克斯.冯.西多夫”在戏中也有精彩表现,值得欣赏。 |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相当无趣的一部片。有一没有的剧情,主角稀里糊涂就完成了间谍任务。说是间谍片,但主角被抓,哪怕就连拷打一下都没有。紧张程度尚不如被高利贷团伙追债。 |
|
上译配音加分,女主角很有气质 |
|
我这么喜欢看老电影的人都觉得比较沉闷无趣。 |
|
SJBD |
|
看的上译版本,故事一般,较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