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里说这是部非叙事片,所以对故事并没有什么期望。意外的是皮索托那些长长的静止的镜头里随风飘动的光影很好的诠释了萨蒂、德彪西、拉威尔等等的音乐,毕竟他们也是用眼睛来作曲的。 |
|
7.6;这种无边无际的实验力后来传到了Glauber Rocha身上 |
|
7。各种实验手法 |
|
以为电影就是要情节,遵循叙事手法,这种想法真愚昧。 |
|
#HKIFF# (1)1930年代的实验默片,修复版(或者是⋯⋯修复不能版)。(2)印象深刻的是光影、细节、海和诗一样的蒙太奇。(3)音乐很俗套。(也许是用默片的音乐来表达情感就一定会俗套?)(4)巴西导演Mario Peixoto唯一作品。 |
|
强烈建议豆瓣给电影增一个“在看”的选项,尤其是这种实验片 |
|
失事一样的镜头,叙事坠落变成碎片,日常的风又把这些碎片轻轻吹起,迎着我的脸,它们四散而开,飘向更远处,或浸没于海洋,或掉入邻家的厨炉变为火屑,或埋入沙堆...由于它们远去,观众便更放心想象,直至我们忘却完整叙事的重要性,我们的心中便会浮现出故事的无数可能,一部电影也就由此幻化成无数电影。纯粹的影像突破了语言的界限。此时,不成文,便更成文。这样的影像也让我跨过了现实的某种界限,让我又活过了现实里充满限制的一天。 |
|
对于实验片来说的确有意义,虽然在现在看来就是2个小时的库里肖夫手法失败集锦 |
|
名气很大,但每次都在相同的地方睡着。 |
|
奇形怪状的树,女人的小腿,圆。其实听着这配乐让我看俩小时海我都不介意。 |
|
太先锋了,我真的看伤了。。。忍受到电影结束前五分钟离开影院去了厕所就一去不复返了。。。为我的无知还是给了个两颗星。。。 |
|
7.8 |
|
2013/3/20 2200 ISQUARE |
|
看不进去了 |
|
30年代巴西印象主义默片,导演一生孤作。与路易·德吕克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
|
22岁的皮索托造就了默片时代最华丽的落幕,它生涩、粗糙、匪夷所思,但又那么的迷人、神秘、欲语还休,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只有四个人的摄制组,借来的摄影机,皮索托想要探究的正如影片题目点明的是“界限”,人类的局限性,电影中的男女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不断地被周围的人或环境所困扰,直至海浪的来袭和监狱里的责罚,皮索托看到了一个女囚的宣传画,他照着这幅画拍摄了电影第一个著名的戴着镣铐女人的镜头,当观众想要聚焦于人物时,皮索托通过大量的手持摄影和俯拍仰拍的不规则蒙太奇来打乱观众的思维,我们抓不住故事,我们只能看到毫无规则的中远景别切换甚至360°的旋转镜头,电影中给花草树木的镜头远远多过于人物,皮索托还亲自选择了“喧宾夺主”的配乐,生怕对观众的干扰还不够,但当这一切的混乱与纷扰结束时,留下了最悠长的叹 |
|
两星半。可以替换掉《午夜凶铃》里那一段录像,除了无法揭示贞子的历史之外,那种实验性的诡异恰如其分。流动的树木与波浪,用景色来叙事,是我喜欢的,但是我不喜欢人物太大的特写镜头,这仍旧是一种强调和评注。这个电影适合被“翻译”,被当做命题,前提是它被如此宽宏的奉为经典,它也很像那些刚刚迷恋上影像的小男孩们拿着摄像机拍下的送给女神的作品。 |
|
过于牛逼了。镜头先锋且没有费笔,把人物的贫瘠生活和与快乐无关的繁琐与物欲表达地太绝了。全世界的宝藏。 |
|
全程睡著﹐評不了 |
|
纯电影的典范,完全运用影像独有的语言叙事。缺点是整体拉的过长了。眼睛特写+1。 |
|
119分钟;有些无聊,其他的不说,这个叙事在当时应该是非常特别的了。 |
|
早期的先锋派导演 都是一群对媒材极度敏感的人 发现了晃动镜头、快速蒙太奇的表现力 就过度使用 话说回来 这算不算是一种坎普呢? |
|
字幕聊胜于无 纯靠镜头叙事的默片 虽然有很多剪辑不连贯的地方 但考虑到是90年前拍的 只能表示尊敬了 |
|
感谢马丁斯科塞斯修复,不过太实验了,不会电影理论的我感觉很枯燥😭 |
|
电影在诞生之初,无论是主流还是偏远之地的艺术家心灵相通,在探索叙事 / 个性表达上的手段与想法层出不穷,也是令爱森斯坦、西科塞斯大师心之神往所在。 |
|
#MUBI 长评-枷锁与自由。太喜欢这类叙事风格,不知道《午后的迷惘》的导演Maya Deren是否看过本片,影片极少展现角色的表演,印象只有一场戏出现黑屏字幕,把一切都回归到构图,蒙太奇剪辑和配乐上。定帧,180度倒转构图,90度旋转的构图,倾斜构图,摇摆镜头,重复剪辑,连续叠加推镜头,天旋地转的运镜,戏中戏,音画分离,负片,叠化,过爆,分屏等操作对于31年的作品属实是有些先锋了。整体还有大量的蒙太奇运用,以画面就给我带来了一种身体上的伤痛感。受困的船受困的人,离水鱼的腮动,烟的象征,海浪翻滚支离破碎的船,手铐与木板,秃鹫与死亡。如春天般的笛声可能是少有的积极表达,几场的小提琴提高了不少紧张感,剩下如管风琴的墓地缅怀和大量出现的悲伤的钢琴曲仿佛把视觉上呈现出的身体伤痛递进到国家伤痛的层面。 |
|
9.0/10。①两男一女在一条救生船上漂浮求生,以及三人的过去。②不管是各种蒙太奇(空镜蒙太奇、(局部)特写蒙太奇、叠影蒙太奇、近中全远景蒙太奇、积累蒙太奇等),还是在库里肖夫效应的基础上以各种运镜(如天旋地转的山川=悲痛伤心)、刁钻构图、不同的剪辑速率营造各种情绪,皆极具原创感水平极高表意极强悍。③可惜叙事太不知所云很多情节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
|
实在看不进去 |
|
孤篇横绝,乱影无双 |
|
中间有一段胶片受损严重,反倒使被侵蚀的胶片的痕迹变化成为了影像备受关注的主体(?),或至少与诡谲的影片共振。最可贵的部分是那些以几乎孩童的目光凝视自然风物的段落,舍弃了对于意义的苦求,而仅仅是以赤诚饱满的目光重新发现那些坚实而本真的物质属性(技术上,辅以奇险的机位,与带有粗粝的颗粒感的黑白胶片相得益彰)。最简单的关于影像本体的方法论,似乎就在于那些以天真、嬉戏的镜头去捕捉风拂过草野、水流动的姿态、人缓缓地走过、脚印留在沙地上、海水涌上岸冲去了痕迹,一把剪刀的锋芒与一个露齿的大笑在此意外地获得同等的关注。而我最大的疑惑,是其中情感性的段落如何与纷繁缭绕的环境世界联系起来,二者关系是失衡的,粘稠的表“情”段落与自由舞动的唯物摄影不相兼容。 |
|
情节被重重设限,但这也并非是内容重点,其功能在于提供人物背景可供在一个情感氛围内聚焦角色,而怎么“看”的摄影机才是主体。各种古怪的取景机位以及流畅的运镜方式、刁钻奇特构图产生了玄妙无比的感官体验,其动感十足的运动姿态、丰富各异的主观视角、个人色彩的心理模拟都令人叹服,而技术本身的超越时代运用也十分惊艳,长镜头脱离人物后的摇与横移再回归,旋转方向的肆意潇洒,极低极高突破常规的机位以及缓慢升起的镜头都先锋实验十足,完全视轴不存在和边角构图、基于关系设置画面同样如此。在人物境况铺垫出的情感和技术创新之上脱俗的视角上是更迷人的完全用景色抒情,大量植物建筑、自然风光的展览,都诗意无比的蕴含一种情绪,不管波光闪闪,还是树木枝条,其用景写情的诗意都无出其右,在电影本质——运动中完成了超神的形式主义式书写。 |
|
MUSIC Erik Satie, Claude Debussy, Aleksandr Borodin, Maurice Ravel, Igor Stravinsky, César Franck, Sergei Prokofiev / 921 适合给早期导演看的电影...... 印象派作曲家MV medley... 间或斯特拉文斯基跳出来宣示高潮(坟头火鸟凝视有点好笑? - - 最后一段配斯氏士兵故事黑人问号) 负片 / 水波 / 剧场 / 手脚 / 枯木 / 心理空间 ... 看时心理时长可以triple 233 |
|
6.3/10 |
|
诗意 |
|
先锋的影像处理和诗意情绪的攀升 |
|
Restauré par la Cinemateca Brasileira et la Film Foundation’s World Cinema Project, en partenariat avec l’Archive Mário Peixoto, Saulo Pereira de Mello et Walter Salles. Les scans ont été effectués par la Cinemateca Brasileira et le travail de restauration a été complété en 2012 par la Cineteca di Bologna au laboratoire L’Immagine Ritrovata. La restauration a reçu le soutien d’Armani, Cartier, Qatar Airways et du Qatar Museum Authority.Accompagnement musical par Stephen Horne.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Richard Peña. |
|
超现实主义先锋电影,机位和剪辑点的选择有很强烈的实验性质,对电影语言的探索。 |
|
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导演对电影这种媒介的实验 既大胆又先锋 默片封闭了声音的叙述放大了视觉的表现 不能怪说当时的评论家反对技术发展只是说导演们太会玩了 |
|
太长了。音乐太多太吵太出戏,要是迷幻飘渺的电子乐就好了。前面一直到三个人出现的段落很喜欢。 |
|
睡着了 |
|
镜头玩得花,剧情靠脑补 |
|
巴西人在1930年代居然已经这么先锋了。画面节奏似乎很一致,但逻辑性不是很强 |
|
实验电影拍两个小时,本身也够实验的。 |
|
某些人还能代表中华民族了,真是厉害啊。看部1931年的巴西默片就能审判一个民族,满满的天赋啊。您还是别看华语电影了,省得浪费您的火眼金睛。 |
|
不知所云 |
|
孤篇横绝 |
|
库里肖夫+德莱叶+达达 |
|
22/3/25 |
|
這確實純粹得很,完全用視聽,蒙太奇和調度來表達,看的時候在想默片年代的人看到如今的電影大概是抓狂的,就像如今的人看這會很容易眩暈丟失信息一樣,本來默片就要求敏感的圖像思維,這種繁雜超現實不斷切換場景的默片更是,在不知所云和不明覺厲間,發覺自己的影響思維確實是被一些時間模式所塑形的,雖然蒙太奇效果的失真確實也有時代久遠的原因。感覺默片是訓練讀空氣的良方,這片子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雖然很多符號的表意還是比較明顯的。 |
|
什么玩意,这种实验电影拍十分钟就够了,这么长时间简直是在消磨观众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