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Shame(羞耻)这片更应该叫Angst(焦虑),一切都在推人走向焦虑的顶点:繁殖的焦虑、战争的焦虑……女人逼男人振作,枪炮声仿佛有人在不停敲门,钟声也响个不停。Gunnar的角色从构图到行为都代表着战争一般的强力意志在不断挑拨、拆散主角二人关系,后面军人抄家更是直接,更可怕的是,焦虑源会被更大的焦虑盖过,即使开枪杀死也不得解脱。这样堆砌焦虑的做法几乎是卑鄙的……但我还是,喜欢 |
|
#重看#以梦开始,以梦结束,中间静躺的是一个巨大的、他人的梦,我们在其中无论痛苦或欢乐,终究要醒来,醒来依旧在另一个梦里,从这点上来说,伯格曼同样注重时间的绵延;甚少触及战争题材的伯格曼,出手就如此绝望,浓重的黑暗令人无法呼吸,虽然他自己也承认并不擅长战争题材,但“当外在的暴力停止、内在的暴力开始时,《羞耻》也开始变成一部好电影了。” |
|
戏剧冲突这么强烈,很不伯格曼啊。这是一个非伯格曼也能拍出来的电影,当然仍是好电影。他们仓惶逃窜在死亡之海时,张力达到了顶点。可惜看过《丽芙与英格玛》,导演当时正与女主感情危机,公报私仇,在冰冷的海上他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却让俩衣着单薄的主角NG无数次,非常破坏观影情绪,只想乐。 |
|
上承德莱叶,下启塔可夫斯基,完全的视觉享受;老塔的所有视觉元素都在这里了啊。关于羞耻,虽然女主嘴上说着:像是生活在别人的梦里,what if 别人醒来感到羞耻?实际上一直在讨论的是每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羞耻”,并且这讨论在心中会自然地从战争蔓延开来。 |
|
伯格曼镜头下的战争宛如圣经《出埃及记》中所写的天谴,场面并不宏大但森罗万象、并不写实但富有诗意——原谅我用如此亵渎生命的词语来描绘战争,因为伯格曼的战争反思并不落脚于战争本身,他关注的是那对避战的夫妇因战而乱。好战是羞耻,反战也是羞耻;泯灭的人性是羞耻,仅存的爱也成了羞耻。 |
|
[羞耻]在伯格曼的作品里算是比较跳脱的存在,他完全放弃了模糊性而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他对意识形态的厌恶。战争对于人们道德感的摧毁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让人觉得简单得几乎有些可疑。伯格曼选择夫妻关系作为切入点,显然是在试图把外界的战争投射到微观心理层面,但二者的连接实在过于浅显。 |
|
开场,机械装甲车和对讲机的声音首先闯入,暗示着威胁性的张力,视觉上,亮如白昼的炸弹袭击,以及形如苏联蒙太奇中的空袭,不得不感谢斯文·尼克维斯特,将影片塑造为惊悚氛围,并可以和同年《豺狼时刻》进行对照,“现实”与超现实。
战争是阵地化,意义化的解域/反解域关系,《羞耻》却将这种意识形态超验化,空袭是一种神秘主义的神启式惩罚,及其向内在,心理的向度,在后半部分,它将转化为一部室内剧,作为人类堕落史—诺亚方舟的一种变体,陷落的伊甸园与末日般的景象是欧洲的,美学的世界之终结,以一种受难的姿态面临现代性的入侵。 |
|
扭曲而恶毒的战争当然是人类史上的极大羞耻,放于电影中的角色身上,懦弱、虚伪、不忠等等,同样是羞耻的载体,而在战乱之前,人变得冷漠凶残到失去人性,同样是羞耻的一种。1968年这一觉醒时代,伯格曼用一部比战争更狰狞的电影,探索情人间的平等与共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岌岌可危的人性界限。 |
|
字幕悲剧了,提前60000毫秒都对不上 |
|
那些人是要多没有人性才会发动一场战争,又有多少人因为一场战争失去人性。——写在俄乌战争时。 |
|
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同浮萍,难免会萌生「自己是他人的梦境」的荒诞感,在生命威胁中,情感依旧扮演着捣乱者的角色,而结尾湖面上浮尸无数,苟活着的幸存者们才是真正的羞耻。 |
|
战争下的生存免不了羞耻。片中丽芙乌曼说:“有时一切恰似一场梦,不是我的梦,是别人的梦,但我也被卷进去了。梦到我们的人醒来,而且感到羞耻时会怎样呢?”这是最好的控诉,战争不是普通民众想要的,却使民不聊生,这是何等羞耻?伯格曼的战争片惊悚恐怖讽刺,羞耻感从头一直蔓延到尾。 |
|
瑞典300年来无战争,人口不到1000万,人民生活幸福,妇女地位相对其它国家要高很多,男女平等一直领先世界,伯格曼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如此频繁的发生,在北欧向南张望的伯格曼将战争的无缘由、滑稽可笑、对人性巨大的试探及破坏在此片中呈现。叙事也是越来越紧凑、剧情也一浪高过一浪。伯格曼的电影,我很难预测到走势,就算此片是1968年拍摄,你也很难在其后的导演看到如此讲述战争的。伯格曼常看常新。 |
|
说不通的小战争,暴力对人的异化。多处人物行动设计成没有上下文,比如市长通奸、船长跳水。手法没假面那么实验性,但也看到一些新东西:没有反打固定机位的对话、手持追随角色的长镜头。乌曼的抬头回首、夫妻二人站在几近纯白的画面里看着被毁的田野、小船里的梦:两位主演的表演又让电影丰富了一层。 |
|
《羞耻》的开场让我想起了《早春》,闹钟、起床、洗漱,夫妻两人的疏离依旧。这种疏离是我对伯格曼影像的一贯印象,依然夹杂对忠诚的怀疑。想想伯格曼本人的五次婚姻和与数位女演员数次的“偷情”,再看影片,恐怕更能体会到导演对爱情的狐疑和幻想。实际上,羞辱可以看做是《喜悦》的延续,后者讲述赫尔辛堡交响乐团中一对青年音乐家的爱情,这部影片的爱情被看作是伯格曼本人第二段婚姻的写照,既谈到艺术本身,又谈到忠诚和通奸。《羞辱》中的男女分明就是那对青年音乐家,丽芙·乌尔曼的角色甚至还在与那个老人的对话中吐露出自己曾经对丈夫不忠。看《羞辱》离我看上次看伯格曼的《假面》、《穿越黑暗的玻璃》已有五年多了,但我所感觉到的伯格曼的画面依旧干净,特吕弗说伯格曼喜欢控制画面的每一寸地方,你的注意力绝对不会被布景中出现的额外的东 |
|
伯格曼导演的战争片,却模糊了战争的背景,甚至模糊了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战争只带来伤害、扭曲、崩塌,拿起武器的人,就是施害者,没有武器的人,就是受害者,或者,所有的人都是毁灭者。伯格曼拍出了战争的本质,却不符合所谓历史对战争的书写。杨和伊娃是音乐家夫妇,整部电影里却没有音乐,这种讽刺是对战争最有力的鞭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魔鬼,只是,什么时候才会把它放出来,而最可怕的魔鬼,是以XX名义发动战争的人。 |
|
作者架空了战争背景,以一对前艺术家夫妻的生活为介入口,牵引观众游荡了一个荒诞而又残酷的异元次空间,见证着人性的堕落由此批判战争之罪恶。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梦境叙述,一个恶兆一个醒悟,而中间则是无止境的灵魂游荡,从逃离房子到逃回房子再至房子被烧毁最后困于大海,房子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在影片中这个家庭的基体和灵魂的寄托被彻底摧残。伯格曼赋予了生活琐事的生命力借以塑造人物,抽空时间空隙并压缩戏剧性场景,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诙谐感得以让人感受到人类即蝼蚁,被他力而控制影响的生活难以坚持人性本善之说,苟且存活代替惺惺相惜,几场对话戏剥离了视线的主体化便预示了情感交流的幻灭,影片结束将矛头指回了充满压迫的时代,但这漫长的梦境却是真实的。此外伯格曼对声音的处理有着人文主义关怀,烟雾缭绕下的战争场面有第七封印的印象 |
|
最懂大海的船夫跳海自尽了…一群无助的漂泊者用船桨剥开密布漂浮着的士兵尸体保留生存的希望实在是太震撼了…战火和荒凉的空镜都拍得很好!
雅克比…相信片尾去找伊娃夫妇前是预料到了即将到来的结局,当杨说不知道钱时他是那么镇定(正如杨说的给出去他也会死),钱是伊娃夫妇得以上船的关键…但临终前自私的不道德…感叹大师对人性的拿捏!
杨保持着一贯的冷漠(雅可比和年轻人的结局是注定的),伊娃始终充满人性关怀,不忠的羞耻比人性的羞耻弱多了~但最该羞愧的还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吧(…越战历史该补补了) |
|
我,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才日渐猥琐的吗……被摧毁的,该何处寻找救赎(伯格曼有非常敏锐和知性的文化人式的自省,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过于多了,看过后深陷自责自厌,但是带着浓浓的自怜味道…………结果就是,我不是在为自己的恶而自责,而是在为深知自己不能够“完美”才自怜自怨,呵) |
|
難以置評。對柏格曼而言是《羞恥之夢》(Dream of Shame),對烏曼而言卻是職業噩夢…… |
|
所谓“爱情”、所谓“理想”、所谓“底线”、所谓“尊严”,在政治和战争的面前就是如此不堪一击。每个细节都带来高强度的共情,把人性可以理解却不可原谅的残忍赤裸裸地剖开给人看,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它看着眼熟,既像过去,又像未来。 |
|
最纯粹的摄录“战争背景下人性被异化”的主题,可视的一切皆指向于此,较小的叙事空间正满足于论点的凝聚。影片除“羞耻”外便再无他物掺入其中,将人的内在逐步剥开直至赤裸在外。每一次观看伯格曼电影都是对自我内在感知的审视。 |
|
没有那么多的枪声、炮声,却是最为恐怖的战争片,这些恐怖直接作用于每个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如何在一夜之间被逆转,他们的尊严如何被践踏,他们如何变得毫无底线。 |
|
无可逃脱的生存状态与不能躲避的意识形态,在交战夹缝内生存的夫妻遭受到可怖的现实危机,战争场面直接暴力,喧嚣炮火与冰冷枪炮全方位的包围那个家,交战双方各对夫妻二人做的事情,又阐述了意识形态上的非此即彼与平常人的无法躲避性,即便远避小岛,也可能沦为不可逃脱的地狱。双方都反面性的展现抹去了正义/邪恶的简单划分,富有从个人出发的生活体验,而落到拍摄年代来看,伯格曼也未必没有对当时欧洲政治局势的隐喻。与此同时反剧作常规的是扶持夫妻始终处在一个争吵与分离的边缘,没有平常战争爱情片内相互支撑走向最后的温情,战争即成为爱情的一个外化,也成为改变的时机,在开头就铺垫下的夫妻性格差异中,始终存在着双方的交锋,在残酷环境中各自崩溃,但又始终相依,这种蕴着悲伤的爱情形态,是伯格曼标志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状态描写。 |
|
伯格曼的唯一一部战争杰作。从“信仰”三部曲到此,伯格曼的构图、摄影、场面调度已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战争剪辑快准凌厉,室内冲突信手拈来,出逃、出轨、殒命高潮不断,在故事的推进中一幕幕展现人间地狱的奇观。伊娃在被推搡的人群中说“有时候一切恰如一场梦,不是我的梦而是别人的梦,但我也被卷了进去。如果梦到我们的人醒来并感到羞耻,会怎样呢?”道德被不断剥夺,人类的羞耻被一次次抹杀,尊严与文明被彻底摧毁。从镜头到脚本,后来的导演基本上可以说是照搬罢了,是 自己去看 甚至好莱坞主流同类型题材的元电影。所谓战争,就是一场无羞无耻的迷离荒诞的怪梦,谁先选择醒来而良心发现,谁就先被灭亡 |
|
活下来的都不是完整的人了 @Art Gallery of NSW |
|
柏格曼些許破格之作,以寫實厚重的形式呈現戰爭的場景,卻仍然以室內劇的夢境概念來刻劃角色,抽像化的故事背景讓本片仍然是柏格曼式的寓言。整體成績很可觀,但情感深度比起導演傳統的主題感覺少了點份量。需再想想。 |
|
A- 伯格曼探讨战争下的人性与情感,虽然好的地方都是天花板,但也有几段拍得拖沓和注水,但总得来说还是神作。1,战争异化的不止是人的情感,还有人的行为 2,大形式转小形式再转大形式,情境和动作相互推荐人物的变化。3,移动和静止镜头配合,人物走位与空间调度拉满紧张度或者放大人物行为,太极致了。4,没有指明具体的战争,但思考依然拔到了形而上的高度,道德和情感在人性的扭曲面前一文不值。另外,不知道老塔拍伊万之前有没有看过这部,看到了好多老塔的影子,甚至后期的乡愁,牺牲都有参考和借鉴吗?伯格曼不亏一代宗师 |
|
8.3/10。一对前小提琴家夫妻因为战乱而颠沛流离关系濒临破裂的故事。影片有着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美术,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较拖(虽然这种拖也契合故事的压抑氛围),扣0.5。 |
|
8.7分,此片是伯格曼注重声音设计的一部,将夫妻情感放置在战争的背景之下,战争的无止息与两人之间情感的不稳定相对应。从开场嘈杂的声音便开始铺垫了两人情感的不稳定性,也暗示了战争的持续性爆发,更为巧妙的在于,开头刺耳的嘈杂声吵醒了夫妻的睡眠,与结尾妻子的读白逐渐甚微,逐渐走向了昏迷(亦或是死亡),并沉默在了大海之中相照应。。。
羞耻不仅在于妻子对情的堕落,也在于丈夫对物的堕落,而羞耻的根源却在这该死的战争与丑陋的嘴脸之中。。。不免感到痛惜~
突然get到了丽芙乌曼的颜,演绎的也十分震撼。 |
|
#BFI #LivUllmann-FacetoFace #23860 看的第一部伯格曼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借战争的大背景探讨人性(前期剧情上看跟戈达尔的《蔑视》很像,而大量的室内特写镜头结合男主曾经的错误又带来一种《他人即地狱》之感)。影片没有直给到战场的画面,但透过听觉实现观众对战争的体验,大量的爆炸声,枪声和飞机轰鸣声。还有一部分比较惊艳的是利用补录台词的音色差异模拟声音在耳边的感觉(这段儿搭配的也是导演的标志性的构图)。视觉方面,室内还是多以特写镜头突出人物,而室外也很多次的使用空镜和大远景来突出所处环境,还有几场手持带来一种混乱和荒蛮感。轰炸后两人的正面正反打还是非常震撼的,这种直视观众的镜头带来极强的压迫感,仿佛拉你参与其中。最后汪洋大海中的孤舟也似乎象征着那已逝的羞耻心。 |
|
伯格曼的电影里最不晦涩难懂的一部,由梦境开始,于梦境结束,镜头行云流水。战时的极端环境让人类的情感弱不禁风,猜忌与背叛接踵而至,外部冲突与内部的复杂人格相互碰撞,对人性的鞭挞以及对灵魂的拷问让一切宛如阿修罗。 |
|
8.0 2020.10.18看的,不小心删了。一贯沉稳的伯格曼使用动荡的手持,没有面孔的战争,逐渐破坏伊甸园,远方的炮火,远景的枪决,远去的尸体,采取的远观态度并不让我觉得有多么大的批判力度,人性被战争异化(老生常谈了)也并不激起什么心痛与义愤。但是拍得很不错。 |
|
士兵強行把女主拖到房間一扔,然後轉頭拿下嘴裡的煙,甩門……這段反復看了三四次……有種心理高潮……(我不是女權婊嗎!?)
貼著兒童畫的房間,醫生冷漠地診斷病人,其他人冷漠地拖走病人或尸體……當年天真作畫的你們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呢?
戰爭這種極端情況讓人遠離倫理,只想赤裸裸地吐露自己——當著你丈夫的面吻你,把所有財產都給你,和你說知心話,抱你要做愛……不管你是否願意。
最後,懦夫不小心掌權,卑鄙,絲毫不性感,只覺得醜陋。 |
|
安娜的情慾前傳,有個鏡頭應該是直接從這裏剪出來的。論述一個多愁善感的藝術家是如何被戰爭迫害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不能殺雞的人甚至拿起了槍去殘殺生命,在戰爭中利用音效強化沈浸感,當然還有一貫的夫婦問題,但在這部片退回副軸議題 |
|
前26分钟无聊至极,都不知道演员在干嘛,准备弃了。然后飞机扔炸弹又把我拉回来。然后就看48岁男主这个窝囊废和他28岁婊子老婆求生的故事。战争是个照妖镜,整个电影对人性的演绎,让人觉得人类赶紧灭亡吧,没人值得拯救!这打仗的配音也是没谁了,敲大铁门的声音!duangduang敲的人很烦躁。 |
|
故事写得略微有点随意啊。美国人拍的反战片主角都是施暴者,欧洲人则不然。 |
|
害怕炮弹与死亡,渴望音乐与新生命,努力正直地不孤寂地活下去。而战争摧毁生活,摧毁道德,摧毁情感,余下的庞大的无处不在的羞耻折磨着我们。我感觉被剥开。 |
|
当伯格曼触及战争题材,除了烧杀抢夺的暴力之外,还有被这残酷环境所诱发出的真实人性,自私得让人羞耻,结尾定格在方舟上妻子的呓语,周围水域遍布尸体令人毛骨悚然。 |
|
还是令人非常不舒服的电影 但是这种不舒服不令人反感 反而是导演刻意营造 无头无尾战争就是那句经典的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 。最后的海洋漂流是不是给了李安少年派的灵感? |
|
锡兰选十佳之一。越到后面越好。伯格曼在本作中最明智的决定显然是将暴力来源模糊化,于是这部架空背景的“战争片”对于所有入侵日常生活、破坏道德感的文明灾难同样具备意义。 |
|
伯格曼的《羞耻》以此为名,但电影所呈现的则是人在战争中越发没有羞耻。在一场被架空背景的战争面前,人若浮萍般的命运,爱与理想皆变得不值一提,为了活下去人性俨然逐渐变得冷漠凶狠,被异化的人性,使电影虽没有过多直面战火的残酷,却让人看到了战争最为恐怖的一面。 |
|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在上帝《沉默》的语境下,观众很难分辨躺在一张床上的那两个人是一对夫妻,还是一对母子抑或父女。前者因被法律所保护而具有合法性,后者因被道德所不容而具有负罪感。虽然被「上帝」赋予智齿,尽管被「导演」设定成丈夫,但这个多愁善感的男子在「东西方」结构性矛盾和对抗中却表现得像一个带有逃避现实倾向的孩子,他的异性伴侣明显在扮演一个倾向于无条件投靠他的「母亲」角色,进而代替他承担着一部分「母职」惩罚。作为一个成熟而能够主导和左右两性关系与「婚姻」这个命运共同体走向的人,他理应为此感到《羞耻》内疚。我们注意到,这是一个擅长利用理论给人「洗脑」制造浪漫瞬间「能说会道」很会哄女孩子开心的西人,他吸引、迷惑、控制、贬损、伤害,或许还有感激的对象都是胸怀「圣母」情结的女人,未完待续 |
|
复健091."There's nothing to say, nowhere to hide. No excuses, no evasions. Just great guilt, great pain and great fear."音效太好了,枪声就像有人敲门,伴随着不断响起的钟声。我又魂穿男主了...完全理解他的紧张、敏感和转变。人性没那么容易泯灭,这是完全自然的,过后剩下什么呢?替自己羞耻,替别人羞耻,痛苦和惊恐会过去,只有羞耻。 |
|
战争之下,善与恶,都浮于海上漂向未知处。 |
|
不是很像伯格曼的伯格曼电影,但依旧是一部优秀老道的战争片,战争场面的刻画也相当不错,在战争的现实残酷面前,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任何美丽的品德都变成空话,每个人都携带着迫不得已的羞耻继续过活 |
|
这部bergman的电影不算特别喜欢,但是依然加深了我对战争的恐惧。 |
|
incredible “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英格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大实话 |
|
这对夫妇 一个想要孩子 一个却只想练琴 eva一会儿笑说 你是个非常自私的人 我不确定你是否真的懂爱 一会儿怒不可遏 直言你的幼稚叫我无法忍受 等和平到来我俩就分 临行前她甚至提出不和jan一道离开 而正忙着装备行李的jan头也不抬 答 easier that way 那正好 我一人逃起来更方便。伯格曼笔下的艺术家个个冷酷利己 本片中jan的言行乍看也是令人咋舌 但细想一下 这正是他和eva能在乱战中苟活的原因。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 她躺在他的怀里说着他俩有了一个女儿的梦 梦里依然战火纷飞 却不见对彼此的厌恶和背负人命的羞愧 满眼燃烧的玫瑰 美不胜收 |
|
战争让伊娃认识了真正的杨,那个懦弱无能的杨,两人也都做了这么多“羞耻”的事情,最后,他们躺在船上,幻想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羞耻的美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