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linale 13# 柏林喜欢政治为先,它能入选并不惊讶。这当然不会是电影的最高形态更不会重新书写电影史。创作者打算在一部剧情片中加入极强的纪实感 甚至模糊和混淆fiction&documentary 的界限,其实这都没问题 实质上应达到的还是一种“欺骗”效果。可它又是一个项目,现在它就像一个畸形的产物,它到底是个概念先行的剧情片,还是个伪纪录片,还是压根就不是电影了,该怎么定义它?那这种社会实验 还原的又是哪种“真实”?是作为什么媒介的真实?电影本是欺骗的话 那么这部片中表演的“再现”还能不能被归纳进电影表演的系统中去?而它对演员们(参与者)是不是也是某种施害呢?它的种种“实验”特质已经使原本应为电影的基底变质了。要是纯粹做社会实验就别假借电影的名义吧。 |
|
一部后劲大过前戏的影片 避开所有预设和背景去看的 反而没有了解后面庞大项目来的震撼 个人觉得就“电影”自身来说充其量可以算是好的戏剧台本 甚至可以找到很多同类的纪录片 话题性和反思度都不比这个低 但是当知道“实验”使得剧本排演和真实纪录本身的界限被模糊后 才是真的感受到阴风阵阵 这也使得本片到底算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需要拿出来讨论 比较好奇的是这种标榜自愿的例外状态难道逃得过实施过程中变成斯坦福监狱实验与现代集中营吗 并不是什么道德卫士 但还是觉得这个“实验”本身值得商榷 |
|
“真实”但从不真诚,pornographic而非erotic,看上去“自然”(自然主义)实则是反现实主义,空有细节却毫无世界可言,秘密更是不存在的;全片非常聪明地使用了一种醉酒式的逻辑来招摇过市,骗取观众的信任,是啊,谁不会在这迷茫的狂欢时刻跟着笑几声,然后便将其错认为是沉浸感,实则这只不过是醉酒式逻辑下的幻象,一种以为自己在抒发情感实则什么也没说的状态,阿克曼要是知道有人拿这样的作品跟其去比较,估计得气活过来。 |
|
好的概念和好的电影是两回事。 |
|
吃,喝,脱衣服,性交。然后被迫吃,喝,脱衣服,性交。这一部看上去是系统的元回路,同时是即兴的以及反即兴的,剧场的和反剧场的。在审讯中,看似无边际的生活被强制性地凝视,所有体验如Orgone一般被机械复制和强化,快速耗尽自由。餐厅如同Cafe Muller,Natasha对于Mop The Floor的坚持是一种近于“明天戈多会来”的消极抵抗,重启一次沙盘推演,也是DAU的元比喻。 |
|
经朋友提醒才知道,竟然里面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如此强度展现俄族人癫狂醉态,实在是令观众过于煎熬,但也展现了导演压倒性能力。几乎是今天柏林最有话题的电影了,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系列是否会给电影界来一个大地震。老衲已经感到了土地在松动!!! |
|
没有Safeword的集体SM |
|
一向坚决反对通过快进或倍速看电影,但这是第一部让我实在忍受不了而快进了若干次的作品……把前2/3的部分全都剪掉,也几乎不会对审讯戏有任何影响。而且审讯戏本身也没有一点新意。镜头语言更是杂乱无章,毫无思想。至于电影的制作背景和方法,无论你再怎么模拟所谓历史上的真实时空,都不可能完全消灭或抑制非职业演员自己的当下绵延。对演员来说,亲自参演电影已经是一个前设,声称的纯现实概念原本就是虚构的幻象。本片再一次证明了:越想完全复制现实,越会陷入虚假之中。真实的生成不可能通过这种极端虚伪造作的手段达成。(4.0/10) |
|
烂片无疑,矫揉造作,荒唐怪诞不等于好电影,而这部是不折不扣的烂片,抄袭一部描述纳粹的禁片,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来抹黑,就妄想能被当成讽刺时事的清高?一部彻头彻尾的,有政治目的的烂片 |
|
这个太疯狂了,充斥人的控制欲和对人性的践踏,不能忍受 |
|
#Berlinale#第10场,真实的苏维埃极权再造场景,高潮在最后三十分钟,洗脑、剥离羞耻感到绝对服从的过程,DAU的三点是不可被忽视的:准确还原历史、性剥削以及真实的体验感。过程像做科学实验,在“真人秀”里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极致。柏林今年太实验了 真是越看越上头,幸运得坐在了主演的后两排 |
|
虚构永远超越于复制现实。 |
|
有些失望 噱头大于内容 没有好的文本怎么支撑起大段的对话 形式上所追求的其实就是道格玛95的那些概念;散场时有不小的嘘声 |
|
流畅的运镜和表演,真实得可怕,所有的戏都真枪实弹导致力道惊人,导致后四十分钟的压抑无法抒发,观感极为不适。单拿这一部来说,称不上伟大的电影,但可以想象系列电影全集的体量应是鸿篇巨制。但缺点也在此,电影虽“惊人”,但概念之下片子本身的艺术性值得质疑:电影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还原真实。片子的底线亦值得商讨(默默想起《老大哥》真人秀里那个被强奸的姑娘)。但女主的贡献是无敌了。 |
|
看完之后觉得营销号真是虚头巴脑地瞎吹。电影背后道德审查的界限到底在哪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
不知素人演员们在实验环境中精神是否受到摧磨,亦或是面对摄影机而出现状态失调,总觉得他们离预期效果相距甚远,可以说是集体失控,表演的痕迹颇为浓重。另外遗憾的是官方上线版为减少争议而做了很多删减,那段被前线花式吹捧的审讯戏,竟然快得如同走过场般,一溜烟的套路就结束了,也令上下文近乎失效。简单的镜像对应、虚实嵌套,所有设计都直白给出,也没什么好解读的。倒是审讯之前足量的纵声酒色戏让人能瞥见出各种概念之外,DAU并非是还原、而是“再造”出另一个从不存在过的苏联时空的野心。单独看这部挺无感,但还是对系列其他的抱有期待,毕竟编年史作品还是要摆在整体中才能最终评价高低。 |
|
有些人说 不要没看过就打一星 那为啥有人没看过就打五星呢? |
|
I don't need sex. My government fucks me everyday. |
|
不知道幕后故事的话,这就是一部看似松散的拉斯·冯·提尔电影,太像窦玛95宣言的片子了,知道这是一次大型的社会实验之后,这些影像又多了一份猎奇色彩。影像的纪实风格很强,但关系镜头偶尔还挺精准的,还有那么多准确的机位和景别,让人很好奇现场是什么样的拍法,有几台摄影机,拍了多少素材。电影在全方位去展示人物的生活状态,这片子在这种状态上极其出色,演员表演真实到让人不适,大部分时间展示的就是这种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状态,最后一切又服务于它的主题表达,创作思考非常清晰了,这一切简直太疯狂了!这部DAU宇宙的电影只是局限在娜塔莎工作的餐厅,让人很好奇这个空间之外的DAU宇宙日常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可能继续看下去就会有解答吧。 |
|
设定大于作品。 |
|
我只想说,看完电影后我用了一个小时来平复心理创伤,而这跟制作背景啥的都无关,仅仅是电影本身带给我的,乔治·奥威尔式极权压迫的暴力蹂躏。 |
|
我寻思有些人看都还没看,就打个一分,你是有多政治正确 |
|
这东西不能叫做电影。这就是对表演艺术与戏剧艺术的亵渎。 |
|
我疯了。这两个半小时跟列夫·朗道其人还没扯上半毛钱关系,仅仅是整个系统里最小的一个环节,然而已经让人大呼过瘾了。一个制度下的人如何变质扭曲,如何从伤害到被伤害到进一步转嫁伤害,《娜塔莎》讲得一清二楚。演员真枪实弹掏出真家伙,用上真功夫,爆发力实在太惊人。最重要的还是真实,是细节,是半个月拍完的电影没有办法获得的质感,因为电影变成了生活,一切界限都被打破。可以肯定地说,《列夫·朗道》整套作品已经写入史册,即使不是目之所及的范围内最牛逼的作品,也会成为最notorious的作品。 |
|
如果说电影的意义是对生活对现实所反映出某种东西的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剧本或推动剧情的东西那必定是经过艺术加工而呈现出来的,如果只是去呈现生活最本质的样子,去还原所谓真正的“真实”,那就不具备电影和艺术表达的性质了吧。还有所谓的没有剧本,仅仅是拍摄生活中的片段?如果又有某种要表达的东西,那又怎么可能没有剧本呢 |
|
2.5 / 演员:“这个导演到底想干什么?”我:疯狂点头……实在是不知道假如不预设某种粗糙的甚至是意识形态化的历史世界观(or热评常用词“人性”)要如何进入(哪怕是被“卷入”)这个所谓的“真实生活”,更不知道假如创作者一开始就站在他所要批判的位置上要如何拉开距离并完成批判。单段落内仿佛无限丰富的“即兴”呈现只是无力地涌入摄影机。而假如摄影机只完成了从先在的“真”到“真”的扁平传递,也就失却了艺术作品中“真”与“假”微妙辩证的生机。最多能抵达的,也只是对本就是被绑架的“观看”的干瘪批判而已。但假如拒绝了“观看”,这部电影的意义又是什么? |
|
没观看电影先不评价影片本身。但有些人的高评分和其评价标准并不合理,比如“真实地展示了极权制度对人性的扭曲”这类理由,如果作品贵在真实,那作为某国国民,这份“真实”不正是国民生活的一部分?凭对周遭世界的关切和自省岂不更“真实”?作品“载入史册”的艺术价值在哪呢?另外,我觉得所谓“总体艺术”需要和“生活即艺术”相联系才有意义,“总体艺术”处于任何人生活实践的可能性之中,而不是置身事外的人所观察的现象整体。导演不如将700小时甚至更多的素材、文献开放给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角度制作一个dau影片或作品,这样更符合“总体艺术”。 |
|
哇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打分了 如果不知道制作背景 只会觉得还不错 但是只要一联想到那座真实的城 就觉得恶心 |
|
去年在巴黎的时候就被DAU这个项目震撼和害怕到,柏林主竞赛里最期待的一部,事实证明也是最特别的一部,这是一部注定要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其中最可怕的一句:“Now I understand,we are all human beings.”期待14部里的其他,故事讲的是苏联,放映的地点在柏林,而我是一个中国人,嗯,都很巧。 |
|
#Berlinale20-22 四星半。体制对个体的改变展现得一清二楚,一种高压畸形的政治生活如何从权力机关延展到市民生活,从而折射出精神上的“变态”。所有写实的细枝末节呈现一种浸没式的体验。放在整个DAU项目中看,整体形成一套极为迷人的艺术表达。 |
|
除了实验性外乏善可陈。极度逼仄的空间感似乎限制了所有人的想象力,让宏大的构想沦为一场食色性和权力的家宴。艺术伦理也有问题。 |
|
架空一段历史以塑造一个接近想象的环境。Natasha具有个体的独特性,也代表一个正在被迫驯化的群体。natasha与同事的日常琐屑越平静寻常,后来的冲击便越强烈。审问开始,时间回归静止,模拟“二手时间”的凝视,人物定格,开始了残忍身心的实验。设计上,细节的庞杂一定会减少戏剧感,而正因如此,这种凝视拥有了切合主题的“剥削意义”。后劲在于切身的共感昭示着政治是一场巨型人体实验,在隐性的奥斯维辛里,人时而清醒时而思绪混沌。又或者,暧昧的时间线让一切在无序中被排列、集权、分散、又回到了开始。 |
|
从开拍念头开始就充斥着反道德的人类试验。当艺术和科学没有边界,没有道德底线,就容易变为犯罪。
而高举支持以及集体高潮的人们,就都是犯罪的推手与帮凶。
借用你们的话说吧,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电影,而是会“被载入史册”的一场大型犯罪现场:)
还有,这电影我觉得也没什么艺术性。 |
|
连续21部观影,只有这一部让我产生了生理不适/移开了眼睛/强行让自己出于好奇心而看完了。说白了是一场噩梦。如果想反思历史,建议导演把斯大林他们挖出来让他们来体会那个时期带给人的痛苦,让他们来反思。建立这个体系,让到头来还是同一帮弱势群体遭遇痛苦,凭什么?难道是妓女建立了集权政府吗?不要忽视导演有苏联情节,是集权的既得利益者,这样的人我该如何相信他是为了艺术梦想而做这种社会实验? |
|
两个女人的撕逼全过程、冗长又真假难分的sex镜头、性虐全过程……都太过了,没有必要非得这么拍。女性在镜头下完全沦为被凝视的客体,而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实际遭遇也令人怀疑。与其说这是为了艺术,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导演的私人趣味。人们也并不需要看电影才能明白极权之恶。 |
|
这部电影在美术和表演上极度丰富的细节冲击力,就好像是香特尔·阿克曼在1980年曾去前苏联拍摄了一部电影,却直到40年后才在柏林首映。如果这部在DAU系列中编号12的电影,真的能代表DAU平均水平,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断言DAU系列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电影。 |
|
影片最后的审讯是亮点。女演员已经开始衰老的、干瘪瘦小身材跟审讯官高大、粗鄙粗笨的身躯形成强烈对比。民族主义其实维护的就是本国男人的交配权,如果不能惩罚外国男人,我们不会放过本国的“婊子”,就这样。 |
|
架空的前苏联某地餐馆,中年女招待Natasha向往着美好爱情,却终日困在与年轻女招待Olya的鸡毛蒜皮中。而当一个法国物理学家闯入她的生活,迎来的不只是火花激荡,更是地狱般的噩梦开始。影片纪录感强烈的拍摄方式,却提供了纪录片所无法还原的戏剧生动。洪水猛兽般的情节,挑战着观众的道德底线,也让这些情节可能对照的现实随之燃烧。女主角Natalia Berezhnaya为影片作出的奉献令人瞠目。 |
|
只能说电影绝不是这个项目最好的展示形式。唯一觉得有趣的是暧昧的时间线,电影结束以后可以任意组合事件的发展顺序,但单纯从电影的角度看,就只能算还不错,不过是重复了大家对前苏联固有的印象,绝不足以撑起整个项目庞大的观念和结构。我觉得剪辑还是过于保守了,太过强调情节和叙事性,让人有一种按剧本来感觉,自然生态下的互动性、随机性、观察感都没有体现,更期待其他形式的展览! |
|
做法很新鲜,主题很敏感,但观念太陈旧,费这么大的劲儿,还是二十世纪老一套,就显得笨拙、多余。 |
|
本雅明曾在苏联短暂待过两个月,苏联之于他远不及巴黎与柏林,辽远而难以捉摸,但他却推崇苏联电影的民主景观,将其作为一种对抗现代经验的形式,或许DAU就是目前于当下完成革命的历史书写的最佳美学形式:消解机械性,时间性也抵达其近乎极致的纯度与混沌,只剩观者缓缓融入对历史经验的“追忆”(eingedenken),从开头橙子那一丝最后的微光,逐渐坠入无止无尽的深渊。 |
|
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被打破,那么表演出来的创伤和真实感受就是等同的。这么做对女主真的好吗? |
|
幸好是在自己电脑上看,没有投屏到家里电视。。。又幸好是睌上在家,而不是在办公室摸鱼时候看的。。。//喜欢女主台词。俩女人喝醉也好真实,跟我一朋友一毛一样。当然最真实还是人类那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般的适应性。//PS. 不想多讨论道德伦理,因为它在反映真实,真实世界的道德伦理问题未解决,艺术里也就没法解决。不论是恐怖、恶心还是什么情绪,这是作品想要激发的反应,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 |
|
法语a1水平现在津津有味在听luc bige的法语学术讲座 入邪教眼睛不眨 |
|
作者的道德可以置于作品之外,但作为隐含作者的摄影机拥有何种道德事关重要。 |
|
共产主义让娜·迪尔曼,太牛逼了 |
|
做爱场面拍的各种特写,如此真实,几条过的,演员的高潮是真实反应还是演出来的?#70届柏林第七天第三场主竞赛15 |
|
生活太复杂太诡谲多变了,使用电影语言去还原生活,原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所以一切试图挣脱镣铐,以渗透、调动、侵入感官为己任的电影,都是伟大的。这种让人头晕目眩的力量,就是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至高神性。对这类电影进行文本分析,是一种无情的扼杀。DAU根本不需要解读,它甚至把你理解的欲望都吞噬掉。影像本身的超凡魅力和外界评论的道德危机,二者不可以更没必要直联。世界始终紊乱异常,我们是否有资格害怕失控?残酷,乃是最极致的美学。 |
|
这群人根本不在乎真实的苏联是什么样的,反正苏联已经走了,它输掉了冷战,它的意识形态和西方不同。所以,西方可以随意抹黑它,污蔑它,反正它不能还口 |
|
#70th Berlinale#主竞赛。9分。一战封神,影片几乎就是一部室内剧(只有两个外景镜头),但它竟然做到了五分钟之后就让人忘记了这是电影,从布景到表演都太过真实,以至于女主角长达五六分钟的独白,和许多其实特别戏剧化的场景,都让人难以去挑出哪怕一点舞台感。影片详细地展现了“规训与惩罚”的过程,并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心理。实话说真枪实弹的床戏根本不算什么,奥尔加醉酒后的放肆笑声,真实的呕吐,娜塔莎那种“散发出腐烂气息的、熟透了的苹果”的不甘心和风韵犹存才是真的动人;而最后一气呵成的军官对娜塔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凌辱的招募过程才是影片的震惊时刻,看得不少观众愤然离场(出门的时候大概是在骂导演……)。至于为什么还要刨掉半颗星:毕竟假装不了解背景的话,影片独立成章还是稍微欠一点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