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母亲三十岁 母親三十歲 (1973)

    最近更新: 2024-06-16 HD
    • 主演:Hsiang Li / 秦汉 / 衣依 / Tung An
    • 导演:宋存寿 (Tsun-Shou Sung)
    • 编剧:张永祥 (Yung-Hsiang Chang) / Lai-Hua Yu (Lai-Hua Yu)
    • 分类:剧情片
    • 地区:台湾 
    • 年份:1973 
    • 更新:06.16
    • TAG:台湾电影 / 台湾 / 宋存寿 / 1973 / 1970s / 秦汉 / 母子 / 剧情 / 宋存壽 / 台灣
    • 别名:Story of Mother,母親三十歲,海天一泪
    • 片长/单集:88分钟
    • 豆瓣评分 6.9 (174票)
    • IMDB评分 6.0 (5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台湾电影《母亲三十岁》的免费在线观看,《母亲三十岁》是由张永祥,Lai-Hua Yu担当编剧,由导演:宋存寿执导,由Hsiang Li,秦汉,衣依,Tung An等领衔主演,对白语言为国语,属于剧情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6.9分,有117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童年时代的朱青茂(幼年:庹宗华;成年:秦汉)曾经目睹母亲(李湘)与人通奸,对母亲产生忌恨,父亲染上重症之际,更被母亲的放荡行为气死;青茂因此愤而离家,投奔慈祥的吴伯母(张冰玉)。母亲多次想与青茂改善关系,但青茂却避而不见,内心变得扭曲,对女人充满怀疑和憎恨,在吴伯母的劝导下,青茂终于肯去旅馆会见母亲,撞见一个男人从母亲房间走出来,虽然最后误会化解,母亲却再也不愿见他...。几经波折,青茂毕了业要去成功岭受训,......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88.33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16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854x1000 时长:88.42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16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280x720 时长:88.33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16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童年时代的朱青茂(幼年:庹宗华;成年:秦汉)曾经目睹母亲(李湘)与人通奸,对母亲产生忌恨,父亲染上重症之际,更被母亲的放荡行为气死;青茂因此愤而离家,投奔慈祥的吴伯母(张冰玉)。母亲多次想与青茂改善关系,但青茂却避而不见,内心变得扭曲,对女人充满怀疑和憎恨,在吴伯母的劝导下,青茂终于肯去旅馆会见母亲,撞见一个男人从母亲房间走出来,虽然最后误会化解,母亲却再也不愿见他...。几经波折,青茂毕了业要去成功岭受训,母亲赶来送别,在火车要离开月台之际,母亲却被突如其来的车子撞倒...。 本片由宋存寿执导,改编自于梨华小说《母与子》,张永祥编剧,陈坤厚摄影,被台湾影评人协会选为1973年最佳国语片。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5 IMDB 7.5 第20集
      如意
      1982
      爱情片
      中国大陆

      如意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1984年,侯孝贤与朱天文、吴念真等人在威尼斯影展遇到吴天明,并不欣赏他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却为他的《人生》所折服,并为黄健中的《如意》流传不广惋惜不已。我个人倒是比较欣赏片中光线的运用和男女主角含蓄隽永的深沉感情。很喜欢石大爷和格格在公园约会的那幕戏,波光粼粼的一圈圈水纹太美了。
      • 果然看哭了,如此深挚质朴的感情刻画,情绪饱满的抒情,再加上湖光夕影、波光潋滟,吹箫人在孤舟的美丽晚景,令人渐渐地陷入到难以自拔的感动。少女时的格格和丫环在屋檐下的镜头古典意境非凡。本片的情节并不出彩,但节奏的舒缓和镜头的考究带来的凝视感、沧桑感却极为出色。
      • 八十年代中国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写意镜头同样在这出现,尤其是开头伴随着独白的写意段落,是对中国古典美学里的抒情传统——起兴传统——的最好印证,当然,对于抒情景观的选择也恰好说明了农业文明对于中国美学的巨大影响。
      • 看到吴念真的访谈提到“1985年第一次在香港看大量的對岸電影, 如意 夕照街 ...印象深刻,記得如意放完後,一堆台灣年輕導演全起立鼓掌,香港人莫名其妙看著我們。” 突然想看看这部老电影。朴素、含蓄、传统、伤感、诗意
      • 一对小儿女如丝的恋情。尤记得小女孩窗前绣花,小男孩院里踩煤。导演还是深得原著古典韵味的。尤其是老来两人,眉宇间更得其情义。
      • 观影盘点期,看过补脚印
      • 现实、传统、批判、个性、人道
      • 关注老年生活的电影,加上文革的艰难处境,生动许多。假如没有旁白,细节更多些,其渲染力度回更好吧。一个落魄格格,一个朴素老光棍,两个人都被人嫌弃,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爱着却无法在一起,最终的结局却是待有希望时,工人却死了。或许,这样的死亡也是一种美好吧,他梦着爱情,乘着醉意,虚无缥缈间离开人世。他孤苦了一生,可是他离世的浪漫与舒坦可能是别人没有的,这或许也是上天的某种善意吧。
      • 80年代的电影,恍惚记得是不错的片子。不知道还能找到不?
      • 典型散文电影。在第四代之中,无论影像还是思想,黄健中的品味都是比较不错的。也是他在1990年说“第四代已经结束”的论断。
      • 好像听过一点点录音。高一元旦联欢时,祝向芳照搬了杂志上的一个电影名填字游戏,高强同学猜出了很多。其中就有《如意》。故事,乏味,散乱,冗长。导演试图以外语广播和外国音乐歌曲来体现高雅,真是简单粗暴。只有摄影还可以。
      • 以跨越阶级的无果而终的恋爱来对抗阶级斗争,虽然老杨当年初看此片鼓掌叫好,但其实真的挺一般的,可能就是其中的人性论打动了他吧。频繁推拉的镜头和做作的第三者旁白都透露这不过是一部品味落伍、手法过时的片罢了。伤痕回忆与时空交错则是当年流行的叙事策略。
      • 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比前两部似乎更好一些 不知道是文学改编的关系还是导演技巧的关系//表演上相对含蓄真切 但也还是八十年代的风格//执得如意的人无法如意 终日惶惶惊恐于无妄之灾畏惧于欲加之罪
      • 落叶,夕阳,那悲切的爱情犹如结局那样让人心痛和惋惜。我们就这样夹杂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迫裹挟着向前走,我们每个人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构成的就是那历史留下的悲痛和创伤。而最后的结局谁又会为那曾经的伤害付出代价!!!留下来的也只有满地的落叶罢了!!!
      • 细水长流朴实无华的感情到最后也能让人掉下泪来。话说在某些方面上来讲,郑振瑶跟女皇气质上挺像~
      • 带有国人特有的气质。面对生活,坚强隐忍。面对是非,刚正不阿。面对爱情,含蓄真挚。也是现实环境里的艰难和对生活始终保有期望共同存在,才造就了如此的人。当社会不公,是非难分,爱而不成的时候,还能感叹一句“这晚景真好!”怎么能不被感动?
      • 时代耽误了爱情和人生,李仁堂所扮演的石大爷在树下说的一番关于“运动”的话颇具批判意义。目前已经没有这类电影。忘记和不反思民族承受的苦难,是一种罪。
      • 过去的人倒比现在的人勇敢
      • 一个让所有人困在过去出不来的年代。能看出导演对诗意的追求,但在完成度上很多地方还不够。
      • 若是能看到修复版观影能更顺畅一些。两个由于旧社会身份在“文革”期间格外敏感的人各执一把如意,却过得并不如意。影片保留小说中教师程宇的旁白却又有金绮纹的个人叙事部分脱离程宇的视角。片中插入的程宇值班遇石义海讲鬼故事、两人后又在文革期间谈论党与阶级斗争,这在今天的大陆电影中都难做到。
    • 豆瓣 7.0 正片
      十六号病房
      1983
      剧情片
      中国大陆

      十六号病房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拍的挺讲究的,李羚和宋晓英演的也好,只是伤痕电影的那种文艺腔实在太浓了。80年代翻身右派及回城知青们文艺当道,创作的剧本基本都这个调调:倒叙、闪回、旁白、独白、闭门造车隔靴搔痒的反思、批判和歌颂……。3星半
      • 表演精湛,镜头考究,表现克制,但是对于常玲的过去挖的不太够。而且肺结核不是有传染性吗?为什么他们和其他人都可以随便亲密接触。。而且肺癌患者也没有进行化疗和放疗吗?
      • 这是一部如此积极向上的片子,由于时代背景,我不能说这片子脑残。演员的演技不错,阵容也不差。李羚,宋晓英据说在80年代初家喻户晓,宋还得过金鸡奖。那一时期的明星如今好像只剩唐国强这货还在?
      • 知青病房,伤痕年代。
      • 一般,意义不大.
      • 中国最好的知青电影,它没有停留在知青苦难命运的陈词滥调表面化描述。李羚影后级的表演控制着整个影片。结尾安排李羚上错已经启动的列车,意味深长。人有时无法控制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命运,但是应该能积极地适应现实生活,即使是不幸的事情也可以发现积极的一面。
      • 20100111和喵家中央六
      • 不同阶层的人走在一起,还可以通过病房这个办法。从头到尾,都像无病呻吟。孩子,是感动的重要方法。
      • 我不喜欢刻意的抒情,也不喜欢刻意的浓烈,更不喜欢电影中穿插的玩笑是刻意而为。所有的不喜欢,都集中在了这部电影。常琳的过度伤感是刻意的,田进军的伪知识青年模样也是刻意的,桑青青的乐观同样是刻意的,性格太鲜明,就会让人觉着过头了。这又不是拍共产党进村斗地主。全片只有刘春桦还算立了起来。此片是张圆和于彦夫合导,从这点来看,可能于导发挥的作用不多,要是按照《勿忘我》来,可能会好一些。
      • 早年的片子虽然很红很正但至少不脑残~~
      • 真不知怎么评价,歌颂和批判都显得比较无力。城市诸多问题,最后还是号召知青献身农村,可又很苍白。无法说。
      • 伤痕电影,知青题材,闪回镜头。
      • 对于知青历史反思的局限性更多是客观因素,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还是温暖治愈。常琳角色刻画的最大问题就是前后心态的反差没有强说服力的过渡。宋晓英太适合刘春桦。
      • 老婆是这样骗到的……
      • 肺癌
      • 以病房来折射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思考与选择。
      • 日记体
      • 就算不是中国最好的知青电影,也绝对是最好的一批之一,从开始时一个整日幻想自己身患绝症的虚无主义者,彻底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对毛主义的质疑悲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虚幻态度,直到见到了身患绝症的刘春桦后,才明白命运错位的残酷,正如古人所言,即使老天爷发给你一副烂牌,你也得尽可能把它打好。难怪许子东老师曾多次质问,为什么几乎没有文学作品敢于去歌颂文革时期知青们的青春岁月呢?这种西方视域下的叙事模式主宰我们的文艺创作时间太久了,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 试着去体会了解那个年代的知青,李羚老师饰演的常琳放到现在就是中二少女了,当然,这不够严肃
      • "不能保证你一辈子荣华富贵,但一定保证你一辈子快快活活"——编剧,我怀疑你在开车。
    • 豆瓣 6.7 IMDB 4.1 HD国语
      養鴨人家
      1965
      爱情片
      台湾

      养鸭人家

      養鴨人家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碧水常围青山转,风物恍惚大陆片
      • 三星半。中影史:李行导演,张永祥编剧,是为李行导演的第二部乡土写实电影,以台湾乡土的大自然风光,烘托中国人传统敦厚的人伦孝道和亲情,在纯朴的台湾乡土味中,洋溢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影片结合了编剧张永祥单纯简洁的故事架构按导演李行写实主义的影像魅力,全片洋溢清新的大自然风味。
      • 台湾一代导演李行形式与内容最统一、说教最含蓄的作品,健康写实主义,早期台湾主旋律,清新淳朴的乡土风格在当时黄梅调风行的台片中独树一帜。水塘人家地域风貌,市集庙会民间风俗,养鸭大赛,品种改良。终结于传统伦理孝道,对戏子涂抹油彩眉来眼去不屑,参演人数和鸭数都很可观。64金马
      • 6/10。冷战思维下台湾电影普遍设置善恶对立,影片道德设置上重农轻商,父亲不希望小月学商业布袋戏献眉,恶的一方(拜金主义者和他的妻子)被善感化,结尾拜金者悔恨地扔掉一大叠钞票并撕碎,林再田父子与小月淋浴着明丽的阳光,如小津电影一般解决了女儿出嫁的家庭危机,恢复天伦之乐。导演花费大篇幅将农业部指导林再田科学养鸭、举办农展会的内容精心编制,多么明显的政治意图,健康写实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弊端彻底暴露。场面构图力求生活流式的步调,反复出现小溪里鸭子戏水和破壳而出的画面,林再田不得以把小月留在钟家后独坐河畔的全景,晚霞染红天际衬托林再田有苦难言的养父身份。邻里为养鸭相互嘲讽、因为弃权战胜林家而拿着奖状自鸣得意的赖家父子,收麦段落钟家的成年儿子和小儿子向小月争宠、引得成群姐妹欢笑,充满了理想式的农村风貌展示。
      • 水彩画一般的质感,就是演员演得太随意了....
      • 资料馆2015.10.26.8:30pm 生不若养,但生养之间依然充满张力的扭结,很有趣的地理时代症候。满银幕的鸭子,化了妆的年轻女孩,乡村被充分的田园牧歌化,却又是在一种现代性(机械化、杂种改良)的喜悦之中。一种身体与情绪的饱满,佐以无伤大雅的悲伤。
      • 简洁,淳朴,自然清新。
      • 台湾盛产苦情片
      • 葛香亭太棒了!真是精准。“跟十七年电影简直一模一样”“生不如养”(@caesarphoenīx)地召唤外省人的台湾认同。本片的意识形态体系比较复杂,既有土改又有台湾身份问题。当然故事动力本身弱了些(今天看来不成立),论生养关系父女关系,前有小津,后有是枝裕和,李行倒是可着劲儿煽情这路。
      • 那时的女子好靓,好纯洁。表演真是....哎...
      • 合家欢喜庆团圆,欢天喜地养鸭子。
      • 碧云天,阡陌连,大地黄金遍。
      • 有离合悲欢,其实是一种换了方式的情节剧
      • 台湾健康写实电影的代表,乡土气息浓郁,开头小月赶上百只鸭子的镜头即便从现在来看也颇为壮观
      • 那些鸭子的镜头很美。
      • 健康写实主义。李行代表作,形式感果然还是很强,不过作为影史意义来说,好歹总算在关注生活和生活中的人了。叙事感觉很散漫拖沓,但是多少触及了一些社会现实。乡土的风景很美,演员的演技实在受不了。三星半。
      • 本片收穫:美麗的田野風光和清純的寶寶。不求藝術有功,但求政治無過的心態一直存於華語片潛意識裡,即使政治不在凌駕一切時,片子還是半桶山四不像,台灣電影未死,只是不曾活過。
      • 从新闻联播借来的voice over+琼瑶式单薄无趣圣母纸片化人设+哭天喊地狗血无聊剧情,活生生在课堂上睡了过去(当然我本来也挺困的)。#论我不喜欢台湾电影的一百个理由#
      • “耕者有其田,乐土在人间”,还有“增产报国”的条幅。斥责戏子游民的农本思想。清新质朴宛如八十年代大陆的农村电影,却多了些亲情的暖意。
      • 北艺大
    • 豆瓣 7.1 IMDB 6.4 HD
      曼波女郎
      1957
      剧情片
      中国大陆

      曼波女郎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歌都不是葛兰最好的歌,剧情有着那个时代一贯的弱;看来葛兰最好的歌都被蔡明亮选进了《洞》里。
      • 葛兰仍然是青春活力的角色形象,不过这里给她增加了一些纠结。情节蛮简单的,或者是某种隐喻吧。一是看到了方逸华献歌,还看到了李昆不瘦的时候。
      • 文本的叙事设置给电影学者提供了对政治隐喻可能性的谈讨。
      • 哇,超现实涅~马高(margo)跳的那段好喷!
      • “解放”初期香港右翼的小資片酷喔,尤其對比同時期的大陸。。。。。。
      • 愷玲啊,你現在的家,人人都知道是一個很快活的家。為什麼要弄得不快活呢?
      • 跳啊跳啊,1957年的香港。繁荣异常。
      • 故事没有力道,有点肥皂剧的调调。。。。。葛兰的舞跳的真好!
      • 女郎放歌曼波舞,青春作伴好还家。唱唱歌,恰恰舞,偶尔明亮的蔡明亮——“两千年结束了,感谢还有葛兰的歌声陪伴我们”
      • 曼波女郎回来了,我又看见红薇了。用实验楼电脑看的,可喜可贺。
      • the first shot is interesting, I'm not very interested in the rest though.
      • 真的没有人觉得葛兰和芙蓉姐姐长得有点像吗……= =
      • 感觉跳得那种舞有点放不开啊,那个亲生母亲到头也没有相认还是挺出人意料的
      • 莫名其妙就把这部看了
      • 洋娃娃有意思
      • 縱使電影不是最好的,但記錄了香港摩登充滿朝氣的一面,50年代女星靈動和風情,正是電懋出品魔力所在。
      • 葛蘭跳舞好精彩, 但我還是愛看她在《辮子姑娘》裡的俏俏樣...
      • 片头片尾的cha cha舞开创港影新潮流。洋溢全片的青春气息很好的弥补了剧情不足的缺点。方逸华还客串了一下自己
      • 葛兰唱歌跳舞不错啊,按歌舞片看不错,就是没剧情啊,曼波女郎的离家出走一日?弱爆了哈哈哈 我刘二哥演啥都有气质 不是一般厉害
      • 葛兰的同学才艺表演秀,小资情调无关痛痒的狗血故事,平淡无奇的手法,里面有个歌手是方逸华耶,那段热舞不错
    • 豆瓣 7.0 HD
      一代妖姬
      1950
      剧情片
      香港

      一代妖姬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最后四分之一雪花+噪音齐飞= =
      • 中国电影影戏传统的最好例证之一……严俊真是时刻不忘秀一下自己戏曲行的功底啊。非常纯熟和流畅的叙事,几个大型现场用“桌子下的炸弹”来营造的悬念气氛很是不错。颇有些德国表现主义-黑色电影式的布光和机位。
      • #电博经典影展# 讲述大老婆和小三为革命事业团结在一起小三甚至利用社交网络众筹但因欲与魔鬼做交易最终两败俱伤的爱国电影。
      • 白光太惨了,又是妖姬又是荡妇,完全在消费她名声,然而这拍的明明是一代贞女。最后一段剧情设置有点意外,反正看点是都在严俊身上了。#大男主戏
      • #资料馆留影#昨天看了《血染海棠红》,今天又看《一代妖姬》,同一班主演,都以悲剧收尾,又都是复仇的故事,突然觉得白光与严俊很搭,亦正亦邪又都有个性,这在老电影里是不多见的。
      • 这部白光的扮相居然像于佩尔……
      • 按现在的审美,白光可能不算美人,但撒起娇来确实苏啊!
      • 片名是标题党,一代烈女应该更合适吧,特别最后替情人报仇并殉情的桥段。女主小三和正室互称姐妹的桥段引得笑场
      • 说是“妖姬”却不是妖姬,strange woman也不strange,一切都是源于爱情为了爱情,革命反倒弱化了。白光在里面的扮相美艳而有风采,一身旗装更显烈女英姿。唯一遗憾是京剧唱得嘴形都对不上。是不是因为拷贝法国商借,所以里面信件纸条的近景都变成了法文?资料馆2号厅欧盟影展之前
      • 排片太逗了。从血染海棠红到一代妖姬,白光和严俊的角色反差一个比一个大。尤其是严俊,看到他顶着光头出现的时候我快笑得不能自理了。电影是真的精彩。小香水推开门,镜头环视房间一圈,冯督察从黑暗的角落里站起来,我的瞌睡一下就被激醒了。还有梁先生受刑时脸部的特写,突然画右挤进半张袁队长的脸,妙啊。
      • #上海电影资料馆#声音有两处噪音很大,但幸好还是全本的。在电影工业上特别完整,比当下的国产电影要好,正好与《假凤虚凰》、《花姑娘》对应来看,更显示出了张善琨与李萍倩搭档在商业类型上完整度。人物有血有肉,剧情凝练,有三一律的感觉,梁燕鸣那么风度翩翩,又有希区柯克电影的感觉。
      • 白光清唱了《武家坡》流水,戏园子里《坐宫》对了几句白,跟检场对了话,还有开场的双旦扎靠,似乎是《樊江关》?弹钢琴唱《秃子溺坑》,《送情哥》开首一唱三叹真美。蒙古女造型真可怕,严俊唱演俱佳。@资料馆
      • 编剧姚克,监制张善琨。这电影太无聊了。白光可爱
      • 一说改编自歌剧《托斯卡》,另一说改编自上海舞台剧《金小玉》。ps终于搞清楚了《浮城北望》封面图的出处
      • 说妖姬其实也不算妖啊……
      • 2011.12.27,观摩课。大陆唯一从16mm翻来的版本,无声,冰窖中的国内第一次放映。
      • 1212@CFA:第一感觉当然是太拖沓了,白光那些京剧和时代曲的露两手唱段也是过分的商业考量。但比起李丽华、欧阳莎菲的开挂女间谍,显然,这种辗转在非弱既奸的男人间,一个怀有世俗义气的女人最终还是躲不过殒灭命运的故事当然更迷人。
      • 雖是黑電影之遺風,倒也混上幾分小鳳仙之傳說。電影中心的現存影帶保存特好,從沒看過未經修復還能細膩到水珠粒見的膠卷。
      • 【早期珍惜电影回流展】50年代的中国电影,讲述艺女保卫革命成果的故事,整个故事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很乏味;但是想想50年的历史背景,就会觉得很紧张刺激,比方说互换衣服的偷天换日、严刑拷打、真戏假作最后变成假戏真做、最后的复仇等等,完成度相当高,难怪当时还出口到国外放映了。
      • 中国早期巨匠李萍倩指导,白光、严峻等人主演,影片开头对于小香水和梁医生的情感没有足够铺垫,以至于后面小香水的牺牲没有说服力,对背景和人物关系也不够清晰,片头显得的平淡,不过后面白光和严峻的实力演技弥补结构上的失衡,李萍倩导演的功力非凡,对于各种桥段的情景氛围都有足够好的拿捏,运镜流畅,放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著名导演也不输分毫,也许是创作者故意将影片的看头放在两位大明星的表演上,尤其是严峻,如此的饱满生动入木三分,相比之前那个演梁医生的就太弱了,影片虽然并不完美,确是优秀之作,也能窥见当时香港电+影水平之一二,小香水在临死之前的微然一笑使人动容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