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掌!火柴厂女工的神迹。他们有白头发的老人在大提琴边摇滚,有风光一时的明星去街边擦鞋,有在病床边读卡夫卡的杂货店老板娘。他们生活在底层,他们的船名字叫升空。 |
|
第一部大银幕考里斯马基作品。OST大赞。帮助偷渡黑人少年的设定,怎么看都有些流俗,但很喜欢苦中作乐的人生姿态,冷中藏暖的影像调子。一度把电影想得绝望,比如觉得腹绞痛的妻子一定会挂掉,但最后,樱花开了一树。 |
|
小津+布列松,极简主义;色彩极为讲究。人间的温情与上帝的恩典。 |
|
little bob一出来我就燃了,果然还是那个不羁的阿基。片子拍到最后太浪漫了,导演难得这么温情一回,看得好感动。无论是法国还是哪里,他的片子都像是几十年前的北欧,冷色调,低调布光,不知道在哪淘弄的破家具。这些年阿基最有人情味的一回,不再是讽刺和批评,而是心底的温暖,四星半 |
|
这应该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最温情的一部电影,满是阳光和可爱的心灵,老导演总算没有再愤世嫉俗,就连最后妻子的小悬念都是悲观后的圆满。依旧无产阶级的故事,依旧是敏感的社会问题,只是这一次你只需要敞开心扉享受那份老导演带来的难得的温情就够了。★★★★ |
|
颜色调配,非常老乱。红、蓝、白、黄,参差出场,各种语意。尤其是黄色,人物的心理转变,通过换装完成。最后的那束小黄花,穿行过红色和蓝色搭配的楼梯,完成最终的使命,迎来白色樱花。最后的嗨皮嗯定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是悲剧收场,这个电影就弱下来了。 |
|
国际友人、好心好报、红花黄花樱花、意外结局、最后响起的那首歌好赞、警察讨好人民。 |
|
岁月催得安托万和御用马脸姐齐齐老了,永恒的是阿基大叔外冷(布光表情色调表演)内热(互依相靠心灵希望);白描式简洁将故事处理得干净优美;同是天涯沦落人,走夫贩卒亦有情;这个世界有little bob在,还不算糟。 |
|
刘聪快来看你流落芬兰的兄弟 |
|
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上个世纪的诺曼底,看到欧元才铁定心思只不过一切都很复古而已。底层人民的互帮互助,幽默的方式也非常有风格。有些镜头妙极了,配乐也很有意思。Little Bob的演唱会单曲巨献有点雷到我了。不过看完之后想想,还真是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啊。 |
|
里面每个人都像是退隐江湖的大侠 |
|
第一次看考里斯马基,却满是惊喜!1,白色风格,零度写作,类加缪的《局外人》,冷冰冰又极为迷人。2,叙事上的简洁,想起布列松,布之极简乃缩减后的简,考之简为除杂后的简。2,动画式镜头处理与人物形象,似雅克塔蒂。4,传统的蒙太奇叙事,几近教科书。5,画面色彩与质感是60年代的新浪潮。 |
|
蓝色红色黄色,终于白花开满树。酒吧里飘了一会儿的烟,青黄兼具冷暖的菠萝,卡夫卡的短篇,Little Bob的演唱,所有不动声色的情义,教人惆怅又释然。一出现在或以后再难见到的童话。阿基啊。"Miracles do happen." Will it happen again?|「我以前过的是波西米亚生活」,同一个角色相隔近二十年后的「续集」,诸多对照很有意思。 |
|
释小龙被刷黑偷渡到法国有没有 |
|
虽然还没看过阿基的电影,但这一部立马让我产生浓厚兴趣啊!非常刻意的布光,舞台剧式的表演,生硬不自然的剧情,感觉一切都如此“复古”,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极简主义】?阿基之前的电影要列入看片单!大爱主题曲... |
|
最让人感动的无疑是邻居,淳朴,义气。还有可爱的老头!越来越喜欢老头了!〜无论是成就了浪漫,还是成就了温馨,勒阿弗尔显然都是最合适的。不过也是后来才反映过来,这是11年拍的片子,这就尤其难得了! |
|
简约而温情,小人物的伟大。 |
|
谁打的喜剧标签,木有一点喜感,只有淡淡的哀伤,如果就为结尾欢乐的大结局,好吧,我认了。 |
|
被开篇的音乐有小小的惊艳到,我相信导演是为了唤醒我们被麻木的生活淹没了的爱与温情,虽然开始的情节编排显得有些刻意,但是整个过程下来还是很流畅。每个人的眼神,每个镜头前静止的几秒,都让人的心里有寂寞与空洞流过。结局很美满,为了让我找了这么久的电影,下载了N个版本与字幕才终于看成,我 |
|
1.最温情暖心的一部阿基,除了让-皮埃尔·利奥德客串的邻家举报者外,全员俱为好心人,结尾双线故设虚惊后竟然皆大欢喜,恍如神迹临降——这恰与男主为教堂外神父擦鞋的段落相契合(谈及[马太福音]“但基督还是来了人间”),另一有趣的反讽是擦鞋匠自嘲自己的职业是“最不尊重[山上宝训]的”,无怪乎本片在戛纳获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笑)。2.探讨偷渡难民问题,却毫不苦大仇深,尽管片场移师法国,却仍是熟悉的阿基,极简气息一如布列松,空镜转场与收尾樱花犹似小津,考究如油画冷中缀暖的配色,还有复古的陈设与怀旧的影调。3.又见唱机与收音机,小鲍勃的摇滚演唱会真够劲!4.酒吧的小鲍勃独自隐没在黑暗里,妻子前来的那一刻,两人霎时沐浴在亮光中,抒情音乐响起,至为动人。5.-“我干嘛要相信你?” -“因为我有蓝眼睛。”(8.5/10) |
|
人文主义在考里斯麦基温情脉脉又充满pathos的[勒阿弗尔]里达到了高峰。显然,这是一部童话。只有用胶片才能拍出来的画面带上了油画质感,让这部仿佛静物画的电影散发着一种忧伤。这忧伤来自于时代:凡是冰冷的东西都是现代的(一切问题的源头来自于电脑错误),凡是人的东西都是复古的,这就是导演现阶段的世界观。能用构图解决的东西,他绝不多浪费一个镜头。就这样拍呀拍呀,直到他把镜头对准了一根花枝,并在里面看到了金子般的人性光辉。 |
|
片中的城市时光犹如凝滞了一般。大街上没什么人,整座城市空荡荡的,很荒凉,但是里面出现的人物都单纯而善良,很温暖。一泓清泉流过心间。 |
|
观于上海影城。画面舒适感很强,超喜欢复古风的色彩。很久没有在这么大的影厅看电影了,也很久没在影片结束后听到集体掌声。要不是朋友转票给我,我可能也不会想着参与这类需要抢票的影展😂 |
|
非同寻常的电影语言,人物作为符号在舞台似的场景中出现,以僵硬而极不真实的表演展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
|
【NYFF观影系列】这是我来纽约电影节 看的第一部影片。虽然当时挺疲惫,中途睡了一会...= 但是不影响对这部整体感觉的回味。幽默可人! 本片就如大多数浪漫理想化的法国电影,在拷问人性的同时,不忘让情节和结局变得圆满。他的妻子最后的病愈就是个奇迹,反正发生了。Lol 街坊邻居甚至警官都人性化了.. |
|
导演年龄大了就丧失锐气?架空的法国 |
|
昨天看了一半,意识到应该先看《波西米亚生活》,果不其然,不但人物有延续,而且还有很多情节互文。生病的咪咪对应马赛尔的妻子,非法入境的画家对应非法入境的黑人男孩。而《勒阿弗尔》里,阿基给两个人物都安排了完美的结局,用奇迹填补了《波西米亚生活》的遗憾。 阿基中后期的电影,无论是情节还是色彩,都越来越有种不真实的童话感。 |
|
暖老温贫照眼红,
潋滟蓝墙内含光,
旧木家具大黄狗,
小院簇开白樱花 |
|
8/10。到法国依然很阿基:忧郁的颜色光线,清愁的小城建筑,从不出现的大型商场和现代化家电,穿着老式风衣的呆滞人物。对往昔文化的追忆触到了心底的神经,这或许就是独立电影的魅力。擦亮鞋步向死亡杀手的手铐犯,冒用身份证的越南移民,慈善摇滚会外停留稍长的镜头,蔬菜车偷渡。善良才是人间天堂。 @2014-08-15 23:19:20 |
|
不喜欢,睡过去三次 |
|
很有意思很有趣的电影,幽默的温馨,“极简主义”的表演~不过说来,还真是有点像《钢的琴》啊~~ |
|
bep1d5cv |
|
活化石级别的好电影,左派现实主义老摇滚青年的温情。聚焦的又是欧洲底层人民贫穷但是有尊严的生活,还有对亚非拉人民发自心底的善意,高贵又讨喜。 |
|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勒阿弗尔》(Le havre,2011),冷峻幽默,充满人性关怀。对白与表演精彩。法国港市,边缘社区、底层人、非洲移民,一如既往触及社会问题。可惜影片后半段累向模式化,“最后一分钟营救”、对警探的误解、皆大欢喜,减弱影片批判力量。让皮埃尔里奥也出现 |
|
非常喜欢影片中复古温暖的色彩搭配 |
|
作为阿基的影迷实在是幸福的 二十年不变的音乐 节奏 演员..除了少见的如此明亮的结局 |
|
CINEFAN五六七月✖️BC考里斯马基展映@ Broadway Cinematheque|3.5,童话,看时观感很好,很多cue前作的内容看得会心一笑。但可能是HKIFF刚看完《绿色边境》那种片的关系,看完一直想:要是不知道阿基的intention是好的,把送难民男孩离开和妻子肿瘤消除并列可太阴阳了。另外其实问题根本没解决啊,只是把人扔去英国了不是吗?这片越想越法国人命题作文……法国蛇头只收燃料钱,英国蛇头要得死贵。解决来法难民问题的办法是送难民去英国,笑死……(我也不想这么cynical的…… |
|
故事柔和,场景亲切 |
|
十分温暖动人和治愈的片子。用不到90分钟的时间讲了一个温馨的好故事。没有大场面,很安静祥和却又不平淡如水,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明。尤其是主角老头,善良中带有可爱和坚持。结尾的两个反转也让人欣悦。不过故事年代让人一头雾水。车辆建筑家具和电话、唱机非常6、70年代,却又有手机欧元出现。不理解 |
|
写稿查译名,顺手补记。 |
|
这眼光 这色彩,这简洁,这节奏。。。我有白化病、我有蓝眼睛。。作者是想表达勒阿弗尔作为重建的新城不仅是法国集装箱吞吐第一大港也是有人情味的? |
|
3.5 |
|
Éloge de la gentillesse |
|
给三星是因为好面子不想被文艺青年笑掉大牙,他们一定有过无比陶醉的观影体验。但我真没攀上他们的波段,这部大师级的苦涩喜剧对我简直是在催眠。为什么觉得很做作呢?颜色温暖艳丽但复古很刻意。故事看起来很美但过分理想化。如果不是真人版可能会有爱很多。 |
|
阿基大叔,好久不见,好有爱!!!…… |
|
心暖得开花了,最后妻子作为点睛相当温情浪漫。小故事小格局拍成这样不愧是电影大师。 |
|
3.5 但还是给不了4 |
|
辛酸而感动。 |
|
影片宛如一则因果善报的美好预言,考里斯马基用极致精巧的构图,篆刻最日常化的行为举止。尤其在10年后,你依旧能被其对移民问题的前瞻关注所触动,那种陡然窜出的暖流,太令人感动。 |
|
看得人笑中带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