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
|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
|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
|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
|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
|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
|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
|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
|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
|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
|
9.9分,完美。
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
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
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
|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
|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
|
残酷的是,即便你知道爱国主义是个幌子,你仍得披着这面虚假的旗帜上前线,在那里,死亡就是一秒钟的事,诚如电影里所说:“为国捐躯从来不是充满荣誉并且甜美的,它就只是一个无法挽回的痛苦结局。”而一百年前西线无战事和一百年后的和谐社会就真的有区别吗? |
|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者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里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
|
伟大的反战片 |
|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
|
几乎从所有方面影响了后来的战争片,为战争电影构造了一个教科书式的范本,从后辈们中时时能本片的影子,战争对于精神肉体的折磨,战争的意义,战友间的情谊(今天看来有种奇怪的感觉啊,是基情啊混淡)对于演员的表演,虽略显夸张但至少将人物性格和经历战争前后的改变表现了出来,实为必看之作。 |
|
“应该把发起战争的人圈在一起,打个你死我活,谁获胜哪个国家就赢了” |
|
战争是怎么发生的,两个国家怎么会互相激怒呢,难道德国的山对着法国的田野生气了——但一开始,那些学生被忽悠上战场的时候,屠杀便不可避免了。也罢,赵本山还说,要是国家要他的财产和日本打仗的话,他还要捐飞机。就这么盼着和谁打一仗吗? |
|
8/10。重温。视觉极富创新,拍摄出许多焦点清晰的深度空间构图,教师怂恿学生参军的教室窗外行进的军队,保罗初到西线时炮弹摧毁的废墟大全景,表现了年轻入伍者对国家的热情顷刻被颠覆。影片还利用景物衬托士兵的心理焦虑,如保罗和同伴们在老兵带领下去战场修筑工事的夜戏,碰巧赶上敌军巡视轰炸,黑暗中寻找掩体的士兵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窜,全、中景的客观视角强化了四周黑暗的恐惧,墓地、棺材和铁丝网上的死人胳膊等死亡意象一再出现,冲锋的士兵周围炮火把公墓炸成了废墟,偷袭的炮弹甚至把远处的棺材炸得飞起来。除了残酷的战争体验也有美好的人性时刻,掩蔽壕里士兵围着炉火烧跳蚤,在酒馆对着一面镜子旁的海报聊女人(新版致敬了女人海报这一战争幻灭的意象),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保罗回家的时候,他房间的墙上有很多蝴蝶标本,暗示了结局。 |
|
他们魂归异乡,马革裹尸,无非是政客高层的棋子,后方痴人说梦的谈资。为国效力是假,只有死亡才是真。每个场景单出来都很妙,只是剪到一起就有点乱,结尾最好,蝴蝶停歇一声枪响,众魂回首十字架中万人冢。 |
|
3.5,前面大量的是年轻人对待战争的各种心理反应,归乡以后的发泄,无奈只能继续上战场,最后两个镜头点睛之笔,一个是有名的蝴蝶,犹如蛮荒的之地的最后一点文明被射杀,一个是叠画,所有士兵走向坟墓,这两个很不错,就是整体在反战片看多了以后,感觉有点烦琐。 |
|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
|
从反派而来。第一个镜头推出大门收光孔,看imdb写部分声音后期制作,所以现场镜头灵活起来。反战主题非常鲜明,即使是从德国角度叙事,以捍卫为理由的入侵正是大轮回。老师说你们的母亲(真正的孕育者)太软弱,不愿让儿子保卫孕育他们的土地。他们向法国女人求欢,起初被唾弃,拿出食物就变成了一次date,这是性别角度温情的美化。回到后方面对指点江山的中年男人和敢死的年轻人只能想念战友,我方才理解比利林恩。当时在德国和波兰都被列为禁片,懦弱与人性都是不符合ideology。拍摄没有得到军方支持,招募了大量一战后移民美国的德裔老兵作为群演和顾问,何尝不是蓝色空间号呢,昨天还看网飞的三体预告。从原著者到导演到诸多演员都有参战经历,真士兵的角度去理解战争。最后闪回新兵陆续回头的镜头让我想起《大时代》方家兄妹拜墓镜 |
|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
|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
|
1930年的反战巨作,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以士兵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与荒诞,一群热血青年在荣誉与使命的煽动下奔赴战场,最终无人生还。几场固定镜头室内戏颇具油画质感,近静远动的丰富视听层次将单一空间内视觉信息拉满,赏心悦目。而外景则以强音效无配乐的方式抹杀一切英雄主义浪漫色彩,耳畔只有震耳欲聋的爆炸,眼前尽是倒地不起的士兵,分不清谁是谁,一种近乎冷酷的平等:这里是战争中唯一没有谎言与幻想的所在,只有无尽的死亡。老师还在讲台上大肆渲染着英雄的光辉事迹,大人们在酒馆中高谈进攻策略,而一群本该过着平静生活的学生、油漆工、维修工人却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素未谋面,无冤无仇,直至死亡也不曾明白:我们究竟为何而战?那少年伸出手想抓住一只蝴蝶,等来的却是一发子弹,那只手就这样缓缓垂下,蝴蝶与理想一同消失在风中。 |
|
六七年前在文明路闲逛看到卖老片的,想的是买79彩版,央视看过后多年不能忘情,结果买了它。当时还不知30年就拍过。三年前吧才拿出来在县县家看,好错愕居然是黑白的!没心理准备硬着头皮看了,不论时代则印象不及新版。这是我看过年代最早的影片了,孰知反思之后还会有二战。为了雷马克,四星必须的。 |
|
1930经典反战电影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忠实原著描述了一群年轻德国士兵参加一战到死亡的过程,残酷的战场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泯灭人性,堪称反战片的一个标杆,纳粹上台后在德国禁演此片,从另一角度说明影片的杰出。 |
|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为何quiet? 因为停战,因为Paul死得太安静。
士兵们不明白How do they start a war? 也不明白Why are we here?
“War is like a kind of fever, nobody wants in particular, and then all at once, there it is”.
所有的细节都在暗示,镜头里的他只是十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中的一个,不限于德国人,法国人和苏联人 |
|
电影拍摄于1930,一战的硝烟还未消散殆尽,二战的炮声已在眼前。而战场上永远不缺鲜花一般的少年。/电影相比小说删减了一些内容,书中的以篇章计的故事也被缩减成5到10分钟的短场景,难免会觉得节奏有些赶。
在天主教医院里,因失血过多而被送进临终病房、以及从临终病房撑下来又回来的并不是同一个人,但电影里把这两段情节都安排到了保罗身上,也许想体现保罗坚强的意志力,但效果其实一般。书中更多的是借用医院里发生的一切,展示战争残酷的全景:即使在医院中也无法逃避死亡的阴影。
电影最大的贡献,是主角保罗,来自奥斯纳布吕克的俊美少年,聪明且爱文学,忧郁又明亮的保罗。 /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032817/202108 |
|
一部上个世纪30年代,可能比你爷爷都年长的煌煌巨作。
没有过度的儿女情长,骇人的尸横遍野,刻意的残壁断垣,义薄云天的英雄,辞顺理正的道义,只是叙事一般的散文程式加上首尾呼应的起合,在平淡中化学反应般剧烈地鞭挞着战争及背后那颠扑不破的政客套数和愚民心理。
正如:
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彼此敌视,而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甘心地、无辜地在互相残杀。我看到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还在发明武器和撰写文章,使这种种敌视和残杀更为巧妙,更为经久。 |
|
3.9分。
没想到在1930年的时候,世界影史上就有过这么一部严肃的反战佳片,本以为美国人会把一战拍的诙谐轻松,但并不如此,这部片子虽然由美国人制作,确实德国人的小说,俄国人的执导,尽管在叙事手法上还是浓郁的古典好莱坞风格,但不少镜头语言已经非常精彩。仰拍,推轨,大远景内的长镜头画面调度,以及表意蒙太奇的曼妙运用,都能看出本片的讲究和严谨。
战争在片中成为彻头彻尾的骗子和刽子手,几乎每个人都被它搞的头脑发晕,鲁莽行事,实际上它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双方戕害,直到另一方不堪重负为止。影片以一帮青年学生被鼓动上战场拉开序幕,临近结尾,也出现了一段相似的课堂动员,只不过此时的主角深知,这一切只是谎言,等待他们的不过是死亡和恐惧。 |
|
思辨性在战争片第一梯队。不足之处几乎都是年代所限,其实很应该在世纪末有一次优化翻拍(才发现有79版,待看),现在有点过了那个时间点了。《1917》有限的文本趣味和价值几乎全长在它身上。 |
|
可对比本片与今年新版,几乎每个稍微重要一点的scene,直至最后手抓蝴蝶的结局。水准差距过大。 |
|
没想到这部1930年的电影反战思想如此先进,制作如此成熟,场面调度和镜头相当了得,爆炸视效也给力,第40分钟的那场战斗拍的特别震撼。“战争就像一场流行病,没有人愿意生病,但就在一瞬间,大家都传染了。”作为反战先驱本片十分伟大,但依旧没能阻止二战的到来。不足:1.即便是修复版,亮度也太低了,观影体验很打折扣,2.以美国人的思维和演员班底来呈现/替代德国人的反正思维,差点意思,3.部分剧情无聊冗长了些。PS新版VS老版:新版好在节奏拿捏和影音,老版贵在影史意义 |
|
影片那段横拍非常经典,而影片要讲述的故事也是发人深醒,愚昧的百姓都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参战,可只有去过战场的士兵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当他们回来讲述战争时又没人相信他们,只到最后他们回到战场那最喧闹的地方,却又是最纯真的地方,这是多么的反讽啊。 |
|
只有经历了战争才知道战争不仅仅用胜负两个字就说的清的。一战的堑壕战和机枪毒气和坦克的使用。是的它的战场死亡率飙高不下。轻轻松松一场下来损失150万的都有。这些就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更加鲜明对比而是那些没有上战场的,空谈所谓的民族利益,国家荣誉。#都是放屁。# |
|
对战争的反思,原来早在80年前就已经在影像上有了高度表达!战争残酷异常,这不是过家家的游戏,也没有所谓的英雄主义,上了战场,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理由,什么爱国、无畏都见鬼去吧!这电影拍在二战前,却与日后二战中发生的事情惊人的相似,这世上无新事,所有的,不过是以前发生过的再次循环。 |
|
太棒!赤裸裸的描述出战争的无意义。壕沟的近距离战斗第一次让我感到战争是那样靠近,屏幕外的我几乎感到对方扑面而来。期待为国效力的热血青年饿着肚子躲在营地里等着空袭过去。一群人以一种戏谑的态度讨论这场仗究竟为什么而打,最终只能相信这一定是do someone’s good。战争残酷,但是后方的家园竟然也回不去。只有一起经历过战争的朋友才能彼此理解。最后当那个偷食物的士兵说出“只有我死了战争才真正结束”的时候,突然击中泪点,而那只再也够不到蝴蝶的手立即引爆,崩溃大哭。 |
|
30年就拍得这么好。。。 |
|
比新版的好太多了,“战争就像瘟疫一样,所有人都在回避他,但他还是一样不停的蔓延”。 |
|
8.5/10。①怀着英雄梦的德国青年投身一战后因战争的残酷而从激情热血到心灰意冷再到身死战场故事。②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以摄影的「美」反衬悲剧的「惨」;大量运用(高水准的)深焦镜头调度增强写实感;各打仗段落是高水准的处理(剪辑音响调度等),既宏大又惨烈。③角色表演模式太浮夸,而且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较拖,合起来扣1分以上。 |
|
完全的给看跪了,心灵与感官的双重震撼!开年不久就看了部年度十佳级别的片子,实属幸运,其他的就不瞎掰扯了,无论从哪个层面吹,它都是大写加粗的牛逼! |
|
一段小历史,因为是部反战争题材片,在欧洲被禁映了十多年。没啥英雄怎么的,真实反映战争,想到小时看的一些战争片,都是歌颂英雄祖国等等,等到冯小刚的集结号,才是比较真实反映战争。没想到欧洲对战争的思考要提前了好多好多年…… |
|
许多残酷其实都源于蛊惑与愚勇 难忘最后那只伸向蝴蝶的手 |
|
所谓「反战」也不过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伪造失败者视角下战争的「无意义」,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依旧重演(从电影的拍摄时间可见对世人的影响毫无作用);但是作为电影呈现的「反战」艺术渲染感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本片观察之后八十年的反战主题手法也无出其右。 |
|
前半段懵懂少年上战场,炮火横飞的残酷,让后半段Paul休假回家听到继续鼓吹为国参战言论更加的荒谬与讽刺。Paul在前线屡次遭险,也不断地送别牺牲或受伤的战友,但这样的前线没有谎言,残酷战争中的战友情是彼此的慰藉。伸向废墟上静静停留的蝴蝶的那只手,最终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抓住。 |
|
看的133min的。现在才看完这么牛逼的电影,实在是惭愧。除了德国人说英语这件事以外,这电影简直一点毛病都没有,拍摄水平高得离谱,运镜绝了,剧本也实在是完美,让我不禁感到这真的是1930年的电影?我想给这个电影打六星。现在骗女人结婚宛如当年骗男人上战场,教室里那群十六七岁的小孩被怂恿的热血沸腾,经受了战争的摧残,回来连亲妈都要问一句你真的回来了吗。看着新一批兴冲冲准备去送死的孩子真是无力,Paul真的说出来了,那些话。最后Paul伸手去够蝴蝶被枪杀,这情节简直旷世经典。最后的最后一群初上战场的孩子回过头来,背景是大片的坟墓。太震撼人心了,把我想看到的东西拍了个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