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十年遥相呼应的诚意佳作 |
|
不沾政治是拿不动摄影机还是拿不到奖?在青春运动片中夹带私货、政治投机,这是电影人的态度?片中江河日下的香港,正如你们手中江河日下的港片,都是自作自受!影片的最后阿龙说,80年代是香港最辉煌的年代,也是他最想要回到的日子。很抱歉,80年代的港片,也是最辉煌的,远胜如今你们拍出来的港片! |
|
再看不上香港,他们还是拍出了这种“不卖座”的片子,现在内地电影人的嘴脸,比北上“捞金”的香港导演们,更无耻啊 |
|
香港人必選給的五星 |
|
《狂舞派》《哪一天我们会飞》《点五步》这几年打着“纯港片”旗号的港产青春片,几乎用了同一种节奏和叙事,甚至连主题和题材都一样,无非滥情柔软的成长故事,本地意识加一点热血励志。香港电影打算篡夺台湾电影小清新的宝座吗。 |
|
故事平庸乏力,没有任何亮点,只是有点忧心香港年轻一代创作者,在什么都要跟意识形态扯上关系的港片没落的当下,这些本土创作者如何走向世界呢? |
|
點五步跟Kano完全無可比性,Kano 三小時無尿點,點五步沒太多高低起伏,硬要加X中的場景,以及太多話題性硬塞進去了,好好的棒球電影就拍棒球啊,不知道為何非得要拉那麼多香港問題進去! |
|
2.5 节奏失控,青春、体育、政治等等主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故事无论怎么看都生硬套路...即便处女作,依然无法给出鼓励性好评。 |
|
掐头去尾就很好。非要上升到 社会衰落 也是有点牵强突兀。 |
|
首映,很燃很热血,作为导演处女作,青春友情、体育竞技甚至生(zheng)活(zhi)状态全都想表现,戏太多,让内容有些过满(删点内容会更好),但整体效果还行,青春与竞技两大元素拿捏妥当,场面燃点很高,新演员都很出色,廖叔本色发挥,排球妹谈善言不错! |
|
大卫认识玛嘉烈之前,是个棒球手~ |
|
开头略别扭,占中略强行,感觉摄影从头到尾都有些用力过猛。题材还是很好的,剪辑还是很好的,配乐也还是很好的。对阿龙和细威的之间羁绊共鸣满满。Weeds on Fire, 燃烧的大麻 ,英文片名真朋克。 |
|
金像八项提名片,看的粤语点映版,果然拍体育片还是得学里斯芬塔尔那套语言啊, 摄影满满力量和速度的崇高感 。音乐突出一度抢戏,体育竞技本身倒缺乏起伏和看点,高潮戏更是完全依赖慢镜和平行蒙太奇。至于步伐倒退回签署某条约之前的1984所暗含的意识形态就不多说了。男主角神似大神木村拓哉。 |
|
浸大影业荣誉出品。 |
|
“你话这是幼稚 请幼稚试一试” |
|
每个人都有走出自己的第一步,可能会慢,但起码你有改变过自己 |
|
体育片只是形式,借回顾青春去回溯97前的港英时代,青春时的热血和现今的无力,即便掐头去尾,意识形态依然不言而喻。单论体育本身,也是一股80年代TVB老剧的范儿,导演想说太多,最后情绪太猛,不懂克制。 |
|
没抱任何期待随便看看的片,却带来了久违的感动与燃,虽然过多的音乐后半段嫌多余,处理方式也略县重复,但真的超级燃!!看得很多男生都哭哩,这才是青春呐,完全能感受到。各种伤痛,却又无比励志;对过往岁月的一封信、一首抒情诗、一部mv… |
|
以青春做主打的电影 仍是第一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得奖作品 故事改编自80年代首支华人少年棒球队“沙燕队” 成立一年即击败棒球强国日本队 故事励志兼热血 戏中饰演校长的廖启智 希望电影带出的讯息能鼓励年轻人 就算读书不成也有其他途径可发挥专长 本片令人怀缅年轻时的感觉 有励志 热血和屋邨情怀 |
|
我以为可以一直任性下去,但就像一场球赛一转眼就打到了最后一局。人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的懦弱和恐惧吧。会是今年金像奖的大黑马吧? |
|
剧本一般,遍布套路,导演能力有限,很多段落衔接不畅,人物的情绪转折也有些莫名其妙,由棒球少年的成长切入,讲的其实是香港的“改变”,基本上保持着一贯的对现在时的惋惜伤感和对过去的美好怀恋。跟香港电影现在时是一个毛病,躺在政治寄情的泛滥怀旧里,忘了热血是感染力,不是目的地。 |
|
日本的投手小哥挺帅的 |
|
为什么感觉不到一丝丝的热血,一切呼喊都是隔靴搔痒,和同类型的影片差很多。以及内地版海报是我见过最丑的电影海报。 |
|
啊!榄球一定不要拍成这样啊 |
|
强行🌂,强行精港,比起金像最佳差太远 |
|
有《KANO》的珠玉在前,同为真实事件改编少棒题材的本片与前者差距实在明显。故事单薄需要靠不断闪回慢镜撑到90分钟。主角岌岌可危的家庭映射港人的危机感,其余的青春体育励志处理手法都很俗套+开挂。编剧把原型故事的小学生改成中学生,增加了戏剧性却动摇了故事中最震撼人心的核心灵魂。两星半 |
|
明快,乾淨。加了青春元素的棒球片,配樂也恰到好處。決賽時的雙線設置其實稍微有點刻意,拍得好的運動題材真的讓人想不被感動都難。和雨傘運動結合起來細想其實略突兀,但是第一次真正有對此心有戚戚的感覺。 |
|
友情万岁,但有时候,友情会让一个人习惯依赖。 |
|
非常有市场眼光的选择了少见的运动题材糅合80年代,本意却是要表达自己的成长故事。运动部分有些热血但穿插了并不动人的成长故事有点不伦不类。就问一句80年代是香港黄金时期sowhat?忠实记录香港的如果都是为了出头的年轻人来拍hk电影也就没办法了…… |
|
香港电影的迷茫,和香港本身的迷茫一样 |
|
低配穷人版的《KANO》,过程与套路也在意料当中,少男少女心事,热血励志加油,怎么看,都更像一个台湾青春片嘛 |
|
很本地很热血的体育励志片。作为新导演作品,镜头语言还算丰富、灵活,但致敬或模仿痕迹也比较明显。 |
|
香港人现在真的很焦虑,鸡血和绝望如此揉杂。导演的话太多,男主角却有些弱。 |
|
看似节奏快,实则流水账。 |
|
如自恋直男忆当年,喋喋不休事无巨细,期间令人欲离座数次而未能。 |
|
冲着廖叔看,但其实林耀声与胡子彤等年轻演员也很好。这球队从一开始的溃不成军,到最后面的泣不成声,都有很多情感抒发的空间。拍得挺诚挚动人,会轻微产生燃动的感觉。阿龙在怀念那个最辉煌却回不去的八十年代,我在咀嚼他说的,大树再没有出现在身边,而这个成长的地方,逐渐变得越来越陌生。三星半 |
|
比我想象中还要难看呀..难看就算了 还强行政治 没什么意思 而且林海峰旁白也是没必要 我SM的片尾曲不错!!! |
|
拙劣的叙事演盖不住真挚的情感。廖叔版《无限超越班》,带出来了胡子彤这么优秀的青年演员。原来沙燕桥是这么来的,经常路过却不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本地棒球队。 |
|
去掉一些暗示性元素其实更好,高潮段落关于“改变”的说辞,配上热血运动其实也挺有感染力的,“我只希望有一件事是我控制得到的”。港式青春片 |
|
除了海報,唉 |
|
0.5步 决定投手投球的质量,也决定球赛的胜负。小成本制作的处女作,运动题材包裹下的成长主题。虽然些许老套,但,励志片无论到何时都是有市场的。小制作反而港味更浓,祝福他票房能好些吧。 |
|
又一部纯港片,顶。 |
|
有情怀无技艺 |
|
0328桃桃观影团,整体比较平庸,主旨其实是一个男孩的成长而不是运动片,与主创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导演主角的青涩与条件的艰苦,200万的预算确实难以施展,所以会有一些航拍画面不太稳定,不过我比较不满意的点是采用了大量的独白画外音处理,这是手法的不高明之处。 |
|
我一直觉得豆瓣五星制不科学,2星太低,3星略高,就是2.49吧。能看到很多同类型影片的影子,甚至拿KANO作比较,可惜,这不是一个等级上的比较。其实更生活化、真实化一点更好,这样代入感会更好,导演功力待加强,但在香港想拍这种电影确实有难度,还算可以了。不过最神奇的是“女主角”全戏没台词·· |
|
感谢桃姐的观影团,香港的棒球背景青春励志电影《点五步》。观影团是我回国后经历的素质最高观众群体。因为算是大陆公映前的点映,是大陆版本,删减版本。看了下豆瓣评论,可能掐头去尾、政治元素不那么浓烈了,电影也不那么忙,反倒也许是帮了电影的立意和内涵吧。3.5星加0.5星个人见到明星加成… |
|
电影本身并不太差,剧情算励志,虽然很多地方处理真的挺生硬,可是这部电影的政治倾向太明显!片中的1984年,正是中英谈判归还主权的年份,开头结尾的占中场景,怀念80年代香港“经济高峰”,暗喻“面对改变要学会适应”等等。如果香港人觉得占中就是不怕输,那香港真是完蛋了! |
|
不喜欢细威,只有最后他主动陪男主练球的时候觉得他好。这种运动精神很感人,男主的心里刻画很真实,青春有感动有伤心,有收获有遗憾,注定难忘。最后有点套路了 |
|
不得不说同是棒球题材,对比台湾的KANO,本片的精彩程度要逊色许多,尤其是比赛的呈现并没有做到一波三折,看到最后观众甚至都不太关心输赢问题了。而与体育元素的心不在焉相比,导演想要表达的对旧时香港的沉湎反倒更突出些。 |
|
以三十年前的運動(體育運動)聯結當代的一場運動(社運)帶出不同時代的獅子山精神是個很好的點。不過棒球運動部分拍得比較流水賬,當代社運就只是旁白點了一下,就比較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