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搬运完整超清版至逼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6161329 |
|
设计出如此大胆的花卉、刺绣、亮片的人私下里穿的居然和德国人似的。 |
|
最高明的时装设计师也许就是建筑师和装置艺术家;这部太规整,更期待MMM的纪录片了 |
|
“如何度过艰难的时候” “suffer” 他笑着说。 |
|
Where is my Patrick? All the flowers. |
|
他设计的衣服真好看,他的房子和花园也真好看。但是纪录片本身很一般 |
|
dries是我们最后的良心。 |
|
“ iris, do you think ppl like dries are disappearing?””they’re not disappearing my dear,they disappeared” |
|
因为Dries Van Noten的花园才关注到他的服装,发现喜欢植物或者园艺的人都有些共性的,诸如内敛低调,相比较新鲜事物,更喜欢经典的东西。看到有人说Dries Van Noten设计出那么惊艳的花纹,本人却穿的像德国人。我表示非常理解,选择穿什么是个体对于自我的展示,而Dries Van Noten是个设计师,服装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创作,完全没必要穿在自己身上。 |
|
一点小小的事故 让主题为fashion的休息日 被拆分成了主题为fashion的一周 大叔一上来就说 我觉得不该叫fashion 我的作品应该无时间概念★嗯…这算出师不利么 |
|
TOP 3 最爱的设计师。真正的艺术家。正向纪录片里边提到的和他一样的设计师已经消失了。 |
|
Dries率性、獨立又溫柔,善於從自然界汲取靈感,對於服裝的材質尤其講究,自在遊走於斑斕印花和簡約文雅之間。私家花園真是太美了,在這裡種花種菜,和相伴20多年的伴侶過著恬靜閒適的生活,很幸福。 |
|
怎么可以这么优雅与有品位?!身材好,有自己的小别墅,会自己剪花,然后认真摆放在自己的室内,和自己的爱人吃饭唠嗑,有一条自己爱的狗狗!回顾自己漫长职业生涯的几场很重要的秀,其中还有我们小王子freja的镜头呢!不过他上来就说fashion不足以谈他现在干的这件事,以及如何度过艰难的时候,回答是suffer,也挺让人忍俊不禁和表示原来大师和我们面对困难时是一样的啊!最后,时尚圈还真是从小培养,或者说是子承父业,比如他祖父爸爸是开百货商店的,妈妈是开精品店,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又尊重他的职业选择,审美和专业上的东西他都有,加上他还自律,很难不开创一番事业呢。总结:这是看过的有内容但不拧巴还挺舒服的时尚片No.1了。 |
|
好一个完美主义者 一个乐观主义者 最完美符合君子定义的人! |
|
他的男装更出色些。 |
|
Dries的设计是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 因为太多日常生活中被视作丑的、非主流的元素,被Dries用时装重新展现~ 引人思考让人不断探索美的边界 才是好的Fashion |
|
德赖斯·范诺顿时装设计师的纪录片花一般的设计人生 |
|
花农的艺术,是最纯粹的艺术。我和dries还有点像(我高攀) |
|
感觉各种切入点都略平淡了呢~ |
|
隔了将近三年再看一遍,妙极了!永远爱他!(深夜脑子一热又下单了一件第100场秀上的丝绸大衣…………真实的破产) |
|
对于服装设计的思考,不随大流,遵守本心这一点很让人佩服。不管市场潮流怎么变化,依旧做自己想要做的想要表现的东西真的很棒。最后一段采访,问起怎么去应对工作中的问题,范诺顿笑笑说:忍受。这一刻,发现即使在某个领域再有成就的人,依旧会有要去忍受的事。真的就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其他事情好好相处就可以了。 |
|
Emma喜欢的牌子,看到有纪录片就了解一下。拍得很细致把筹备一季的方方面面都交代了甚至有外派雇员监督印度的绣工作业场面,呈现出小型工作室团队颇具家族气氛的工作面貌,同把衣服当雕塑作的high fashion不同而强调面料图案拼搭和穿着舒适性,好多疯狂选料和搭配的场面看得又羡慕...又是选择障碍症的噩梦!难得有设计师像Dries一样外观仿佛IT企业CEO,一个作旅游行程会具体到半小时的男子,和老公携手上班20几年在家还要打理巨大花园,说话做事赶脚特别思路清晰靠谱(但可能有点龟毛?)ps工作室里人人忙着干活没人陪他养的那条梗玩,狗子的寂寞表情超无辜 |
|
不好意思 但拍得实在是难看 |
|
纪录片本身拍得很平,采访也毫无技巧与深度可言,但是如果你对Dries van Noten的设计或者他本人感兴趣,从资料意义上来说仍然算值得一看,何况他讲到了每个当代匠人/艺术家(自然包括电影人)都必须要想清楚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自处。 |
|
花园好美,老两口幸福般配。女装象花卉一样优雅清新。秀场很有创意。能坚持做自己品牌,不愿被奢侈品集团收购的设计师很赞。记得上一部看过的时尚纪录片主角Raf Simon也是比利时人,Dries和他气质很接近。 |
|
post-Vietnam vibe。give credit to uglyness,这应该是安特卫普学校教的,马老师那集也有这说法。冲着导演来看的,这导演拍到马老师时进步神速,这部真不行,这部就看着像个时尚外行人拍的纪录片,让我这个外行更是看的打哈欠。近看印度刺绣,比摩洛哥刺绣精致度差好多 |
|
拍得好无聊啊…… |
|
经常与花园的场景相配合的那段安静的旋律应该就出自绿木之手吧。完全低调完全只focus在真实的事物上的男人,就像和他的伴侣一起,隔着稍许距离在花园里散步,长雨靴压过草地发出沙沙声一般的宜人内敛。做时装设计是suffer,是把自己推向极限的疲惫,但说到设计的愉悦,他嘴形发出嘣得一声,碰撞的灵光一现的乐趣,脸上又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片子本身没有西太后那般尖锐和深挖,可能也跟纪录片主人公有关。观影过程仍然享受 |
|
Dries始终游离于潮流之外,却又自成一派。3.11和友人莫名抱了同一条Layered Tailored裤回家,怕是灵动印花的开场券了 |
|
how a collection comes together- 从构思选料到fitting最后runway的过程很有意思 尤其是dries对fabric的考究 久闻的花园和宅子比想象中还要美 老两口的日常真甜 |
|
这个低调华丽的老帅哥,丝毫不比tom ford 差,他的一切都很有质感,同样是帅哥的男伴侣,一切都充满了质感和睿智。他的服装不是急功近利的人能理解的,安特卫普六君子最爱 |
|
比起他的同行们,too nice |
|
你只会对你所感兴趣的越来越感兴趣。遥远的欣赏是印证猜想。一个更可亲的帝国。但并没有知道得更多。他的礼貌,是一种隐藏。 |
|
想起黎坚惠写安特卫普的dvn店里,顾客都是四五十岁的女人。他能坚持不变这么多年一直做成衣,也是本事吧。 |
|
没有资本的裹挟,只有每一次的创作和自我的超越。 |
|
男神的花园真的好美啊 |
|
比较真实的展现了Dries Van Noten秀前幕后的工作状态,中间穿插的他与同性爱人的相知相守,虽然表达的很平淡,但这就是爱,让人感动。花园的画面除了美,也真实的表达了“花”这个元素对于Dries设计风格无可取代的重要性。Dries的设计用艳而不俗这个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
|
5.5/10 這完全跟宣文別無二致啊⋯⋯ |
|
提到了麦昆,弗朗西斯培根 |
|
前脚看完这片,后脚看到 Dries 卖给了 Puig 的消息。 |
|
喜欢这个真诚的设计师 |
|
总觉得Dries Van Noten在端着,但毕竟任何采访类节目都是无法让对象做到彻底袒露心扉的,导演自身也在非常克制的「保持记录」。 |
|
他的设计,和他的人与爱情一样细水长流,不出格。温润如玉,君子风格。花园太美了。 |
|
补标 |
|
没有太多内容 |
|
系列回顾最好看,突然被施了魔法似的,伴着bolero走超长餐桌那场简直了。狗狗永远在陪上班等下班是不是有仙级花园玩耍才平衡的 |
|
这个纪录片真的很好 ,比we Margiela 好看多了,所以我要去给马吉拉降分,这部影片几乎记录了Dries整个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小到颜色确定,再到工厂,甚是模特在秀场上的pose他都精确到位,这部纪录片真的很真诚,就像dries的作品一样真诚。我真的很羡慕他的生活,我想和他还有他老公3p然后继承他的遗产。影片结尾Iris 说到“时尚业正在自掘坟墓,像dries这样的人就像火焰不停的燃烧”大力推荐,观看地址Netflix |
|
色彩、印花、刺绣、亮片、拼接,繁花似锦,爱花如衣,他培育的花园就像他设计的服装。Dries Van Noten,不仅是时尚设计师,品牌管理者,更是生活美学的实践者。相伴如一的爱情,出色的身材管理。最难得的是,拒绝被商业集团收购,独立经营的坚持。 |
|
Dries很生活化,没有其他人波澜壮阔的情绪起伏,他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当代时装设计师。看到大师也每一次交功课的时候都焦虑,我就放心了。 |
|
记录Dries的工作生活情况和他对自己一些重要秀场和collection的评论。片子很棒,但实在最近几季对dvn都提不起兴趣。尽管纪录片里他对插花与料理的爱好和dvn对于提花、刺绣与亮片的运用遥相呼应,令人神往,但现在的秀场里即使是色彩的使用也不再能使衣服脱颖而出或是激起购买欲。一直觉得dvn男装比女装更令人兴奋,但他的原创性越来越少也让趣味越来越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