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奥尼在[放大]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事物在什么时候才拥有确切的意义而得以实在地存在。前一秒还视若珍宝的碎吉他下一秒就弃之敝屣,插进车里的政治标语旋即就被风卷走。直到结尾才点透,原来最核心的要素是群体的意见。当群体认可了事物的价值,它才允许存在着——真是当代人的悲哀。 |
|
Blow-Up 总是看成 Blow-Job ||| |
|
人们自己的意识并不是只听从自己的心灵,它很多程度上还是环境的折射和映像,体制的威胁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更加深入,可能会触及事物的真相,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便会出现。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这就是《放大》部分的含义。 |
|
说句题外话,安东尼奥尼有很好的时尚品味。 |
|
让齐泽克和戴锦华都为之着迷的电影。前者关注的是结尾处的无实物网球赛,并将这个空白隐喻地指向尸体,或曰“斑点”;后者关注的是照片冲洗放大过程中的媒介自反。 |
|
我不行。我太讨厌安东尼奥尼表现他的男主角时的那种大男子主义了,展现女性也是以一种极具侵略性的方式,高配版汤福。跟这导演缘尽了 |
|
真实和虚幻的区别,似乎不重要了。结尾一出,五体投地啊。里面的姑娘五彩缤纷的,很好看。为什么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都有一种“发生了天大的事可世界为什么这么冷漠”的奇特的感觉。。。2017.12.17重看 |
|
我们究竟要不要叙事? |
|
前面90%都很普通,除了对红色的迷恋之外,没什么长镜头之类风格化的东西。商业电影放大了他的男性窥视癖视角,充斥对女性身体的剥削和消费。但最后打空网球的神结尾升华并反思了前面的一切。顺便说,这片子可供教学用,讨论图像和田野两种调查方法的优劣。 |
|
让姑娘送上门的职业,除了乐手,当然还有摄影师。 |
|
强象征性段落组接形成看似放弃叙事天马行空但内核明晰的剧本,喜欢安东尼奥尼这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的导演。看不见的尸体不被认可,不存在的网球却成为真理;随环境变化的价值,吉他柄从争打哄抢的目标到被随街丢弃的破烂;这些都是极富形象灵感的哲人才会想到的寓言。更对摄影机本身性质进行了探讨,偷窥癖与男权性:不断放大的过程指涉Peeping Tom行为;优秀的拍摄如同一场强暴,女性是永恒的被凝视客体。这种对媒介的深入反思本身就足以让作品登入影史最重要作品行列。 |
|
怎么会把电影拍得这么时髦啊!!!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 |
|
电影就如同今天的心情一般,平静得略显沉闷,庆幸自己还是耐心地坚持看完了这部作品。被公认的大师拍出来的影像,如若没有观赏者赋予其意义,其所谓蕴含的哲学反思,在普罗大众的脑海中却像是「拍之无物」!对于我这种偏向故事剧情片的专业影迷,在看多了不同大师的作品后,对大师貌似越来越不感冒了! |
|
1.安东擒获金棕榈,6年内完成3金大满贯,本片也是票房最高的艺术电影。2.反映纵欲迷狂的"摇摆伦敦"年代,探讨真实与虚幻的哲学问题。3.虚拟网球赛,被欺骗的摄影机与屈服的摄影师。4.消失的男女主角与虚设悬念犹如[奇遇]变奏。5.疯抢得手后弃置街头无人问津的吉他柄,三人性闹剧,古董螺旋桨。(9.0/10) |
|
“如果我们更加深入,可能会触及事物的真相,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便会出现。我总是不相信我所见的,因为我老想象背后会有些什么。”“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安东尼奥尼/真实与虚构界线的模糊,导致彻底的不可知论
|
|
有点看不太懂 |
|
#重看#@电博;4.5;60年代风味佳,反战、大麻party,the yardbirds客串添亮彩;艺术作品脱离鉴赏的抽象功能,趋零的实利性在日常情境中产生虚无;漫长荒诞的一日一夜,具有巨大的超现实感,当他捡起看不见的网球,他已融入一度拒绝面对的「真空」世界。 |
|
开头结尾俯角镜头下的绿草地,消失的主人公和尸体,构成一种对照式的迷题。尽管作为安东尼奥尼故事性最强的电影,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落脚点并非在情节上,而是着眼在男主人公的迷失和焦虑上,环境的因素是不断被强调的,还有深陷其中的人群:摄影棚内的摆姿态的“时装秀”,三人脱衣的戏耍,摇滚音乐会上的狂躁歌手、吉他、疯狂的歌迷,一车狂欢的白脸人打着不存在的网球。男主仿佛是游离在这个世界里的幻影,摄影师恰恰是捕捉真实、抓住在场的职业,这种特性在一次次的放大中分解、弥散了,真实变成了想象中的幻觉,或者这幻觉本就是更为真实的在场。那么人呢?最后安东尼奥尼给出的答案是:消失了。仿佛一切都不存在。 |
|
看不懂电影里的哲学思考~~ |
|
再次折服了。看完本以为是摄影师无意中拍摄到的一桩命案,回味起来又觉得可能只是痴狂摄影师的幻象而已,现实与幻象间模糊了界限。此片可以一窥摄影、绘画、摇滚、哑剧等一系列艺术的影子,还有政治抗议、迷药派对,艺术圈青年男女的创造力与迷惘同时存在。电影本身就赏心悦目。 |
|
奇怪的观感,细思极恐和故弄玄虚都能说。1.男主在餐馆和Ron计划相册时说要以公园结尾,要暴力之后安静的感觉。2.第一场戏强烈的性爱意味,前半部人物处于权力主导地位,不断冒犯周边,但在放大后对真相被动,也被周边压抑。3.框中构图大法,门缝、玻璃、窗叶、三角等,突出观看/窥探意味。4.涂白脸的默片人物用动作创造网球,然后摄影师传递,声音在画外创造。5.吉他、巴黎和网球似乎暗示,对reality确认受制于conformity,不再有绝对的真。6.女人说尸体照片看起来像画,个人拥有的真被艺术化,这点也对应摄影的悖论,求真不得,艺术受宠。7.神秘的闯入者,危机四伏的树丛,暗掉的标牌,是梦还是假,是希区柯克还是大卫林奇?残缺的信息使得电影如同照片,用影影绰绰的痕迹,把我们困在对真相的追逐中。安东尼奥尼说主人公消失的一幕相当于他的“签名” |
|
毫无疑问是最爱的一部安东尼奥尼,也是他本人走向国外的转型之作(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人类社会学走向哲学层面探讨,照片不断放大过程中真相却逐渐模糊以致消失,中间一段近乎默片,完全用镜头讲故事;结尾摄像机逐渐被“网球”蛊惑,失去了辨别真实和虚幻的能力,让人拍手叫绝。 |
|
“依靠胶片放大设备,有些之前我们依靠肉眼无法得见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可片中这位摄影师,他不是哲学家,他总想以更近的方式去观察事物,可偏巧在放大到某个程度后,被观察的事物本身便瓦解并消失了。所以说,我们总能抓住某一刻的现实,但随后这一刻就过去了。这部分程度上就是放大的含义。”……但悖论或在:所谓影片含义是否也需要借由创作过程去印证?安东说他追求一种“冰冷精算的感性”,试图通过色彩的强化和侵略性去捕捉这种感觉,为达效果不惜以绘画去改变树木街道草地房屋的外观,他曾对马里恩公园草的色泽不满,找人喷绿后再拍……那么这个追求色彩和景观的创作过程是否也该算是一种对现实的掌握?会否出现这镜刚捕捉到,下镜就瞬逝并违和?后世影响来看,安东展示胶片放大工作流程的方式并未转瞬即逝,其概念被科波拉德帕尔玛分别继承。 |
|
真相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感官是否能助我们认识世界 |
|
大银幕重看。一部抵千部的片,布满了一场胜万场的戏。道尽媒介与世界的虚实真假存在虚无。而且实在是太性感了。等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灭绝的那刻,这样的作品才会被人忘记。不,甚至可能会比电影活的更久。#意大利影展 |
|
故事的切入点很新奇,摄影方面的专业术语太多,有点难理解。 |
|
本届北影节看过的最晦涩的电影,解谜到最后却是另一个谜团。盛气凌人又百无聊赖的摄影师,短暂地闯入他人的人生。他漫无目地周游取景,肉体享受荒淫无度的快乐。发现秘密之后不断进出暗房,放大照片的同时也放大了恐惧。安东尼奥尼完全放弃了传统叙事,专注于探索影像与现实的关系与人的内心。 |
|
1.怅然若失的空洞感,一股酸酸的胃痛传来;2.春意盎然,危机潜伏,画面上的声音是沉默;3.结尾让我想到了《卡比里亚之夜》,真实与幻想在此刻消失了界限,我们能够相信什么?我思故我在,我思你亦在,符号与哲学;4.粉丝的疯狂,上流圈子的糜烂。 |
|
安东尼奥尼探讨了一系列人与哲学的问题,真相迷离,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当置身真实,周围的虚假又使人距离真相愈发遥远,整个社会和个人陷入无限的虚无之中。这部叙事线索明显,整个影像迷之朦胧,动荡的意大利,如坠云端。 |
|
无论是意大利片还是英语片,安东尼奥尼都是在说同一个主题:即人类沟通的不可能,为了强化这一点,安东尼奥尼甚至非常强化的使用了一些符号性的人物。但是同学们,放大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把一个典型的大结构的故事写成了典型的小结构。他是如何做到的?如果要还原成大结构,又该怎么去写呢? |
|
冲洗照片那个片段到现在还是我会反复想起的片段,那种全身屏息又略带无聊的认真,最后一段网球也是,那是全片的华彩,是将心灵之境的无形注入了有形的生活呈现在眼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总能想起我在博物馆里,在进入一个被放大的世界。 |
|
安东尼奥尼镜头里的伦敦灰头土脸,却饱含着稍纵即逝的真实;而日常只有被放大,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惊悚。亦真亦假的谋杀案背后,是存在主义的焦灼,就如片尾那颗被男主捡起、并不存在的网球,所有哲学思索都被凝练在一个画面中。 |
|
本刷听Peter Brunette的评论声轨,所以对声音设计无法多加关注。导演第二部彩色片,大量镜头中都有打散正常兴趣中心的彩色物件,不消说,每见紫色我都会特别出戏。导演早前就喜欢开放性空间(《某种爱的记录》)、构图的抽象与二维性(比如但不限于人物被框隔、被遮蔽)。多处故意越轴。22分汽车段落剪辑点与每个镜头的视点、倾斜程度都产生奇异、时空断裂或重叠感,不是传统的连续性、视点明确的感受,尤其两个遛狗男那组镜头。上述感受(除了倾斜构图)在《奇遇》的若干岛上段落淋漓尽致,本片的第一次公园戏亦然(第二次传统多了,第三次抬头接仰拍天又玩了伪主观)。几处隐蔽的摄影运动;几处扎眼的俯拍取景。小结:神秘、暧昧,与主题呼应,“名字有什么用?”后新现实主义;推测:古董店与演唱会两场是在呼应;库布里克多少受了上述视听思维影响。 |
|
摄影师的家(或曰摄影棚)本身就如同一件复杂的装置艺术,玻璃、背景墙、帘布、颜色各异的门以及一些诡异的小物件,共同使得真实环境发生令人眩晕的坍陷,科塔萨尔迷恋的文本反噬现实的虚实混淆藉由镜头的媒介来自反,犹如魔鬼吐涎密织官能网络,尽管作为小说的褶皱在电影中被抹平,但电影通过影像重又折叠了新的层层褶皱,一次与原著同样伟大的改编或曰通过电影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的再创作。 |
|
挺喜欢的,但还是睡着了一会儿。宿命。这是有多沉迷“让一个人突然消失掉”这个概念。也是全片弥漫着性无能的气息。这样有活力的男主,拍出来还是歇斯底里一惊一乍的性无能…… |
|
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事:当你把眼前世界无穷放大,你会发现自己竟奇迹般地消失了。你所关注的并不存在。最后当托马斯向着一个看不见的地方扔着一个并不存在的网球时,故事回到了开始——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相信胸中始终没有取下的照相机?现实世界只是我们同虚无共谋的一场游戏,它在,我们不在;我们在,却又时时刻刻感受到它。唯一真实的就是虚无,并接受虚无。 |
|
並沒有看懂,不過貌似這樣的片子也不存在懂不懂之說。看到影片結束空打網球時不由想到,要是把法國人的時髦理論套上去,能寫出多少論文養活多少人啊⋯感覺此片就和杜尚的馬桶似的,其重要性在於人們對它的解釋。當我們覺得某一刻接近真相時,真相卻稍縱即逝地溜走。片中模特都好好看,欲望的對象啊~ |
|
2013-0312重看Blow up,没有了第一次看时那种莫名所以的那么喜欢,但仍然喜欢。现时的电影市场还允许用111分钟如此含蓄地表达吗。六十年代那真是一个好时代。时尚、音乐、古董、身份、假装、存在,爱不是唯一主题。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思考的停顿,逃逸的瞬间,一种渴望有事发生,并借此打破的愿望。 |
|
以人物心情与状态为主线,那一群滑稽演员从喧闹再变为无声的状态,切合主人公内心的转变,在最后一刻,他的心中也产生了共鸣(击球声) |
|
#安东尼奥尼影展# 探讨了各种层面的真实:表层的、被放大了的(以至于如同抽象表现主义的画作)、想象中的、通过媒介(摄影)达成的、通过某种集体的约定建构的(结尾的网球戏)。 |
|
一个半小时的两性情感里插播半小时的悬疑,最后花三分钟讲哲学,毫不意外是安东尼奥尼。镜头捕捉的或许是真实,但凝视本身就是加工,放大的是人的欲望。当事物的意义只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真实与虚幻便无法分辨:只要我们相信,三角奇情、草丛中的尸体、看不见的网球,都是真实;只要我们不信,任何事物都在一瞬间消散无形,摔裂的吉他、遗忘的螺旋桨、爱情或是激情……这片真是思考得越久,越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 |
|
嗯,没看懂的是否就是好的 |
|
大师,恕难欣赏。也不要和我扯什么存在与否的哲学思想。非要我说的话,一切无法清晰表达的哲学都是假想的哲学。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
|
9。#FIFF12# 与大多数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不同,语言也不同,加入商业类型片的队列也能如此脱俗、颠覆且充满互动性,调动观众思考并不会给出明确的解答,并能保持性感。真实即是幻象,而电影则捕捉幻象中的真实。掌握摄影机则掌控权力,注意到摄影机在场的被拍摄者与拍摄者角力,男性主导的行业,裸露则占了下风,而后被导演全然推翻。影像的媒介没那么重要,它不可靠,现代文明的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也是,无人关心告示牌在行车途中消失,偶像的吉他被哄抢然后被随意丢弃,古董店的螺旋桨艺术品被随意放置。选择真相和存在主义则孤立无援,唯有选择妥协配合表演,捡起不存在的网球,加入集体放弃执着,才能获得某种你寻求的真实,最后上帝视角的远景,男主角也突然消失了。摄影机焦点时而从主角身上脱离、移位,捕捉到的时代群体充满虚无、麻醉。 |
|
有如催眠般的魔力,片中人从空虚无聊、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状态中被唤醒,随即再度沉睡。在那幕照片与摄影师之间不断拉进、放大的剪辑中,谋杀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那种狂热的状态一如安东尼奥尼构建这个角色的过程。结尾中一群白脸小丑打着不存在的网球,他和女人一样在一帧之间消失。存在,始终是神秘的。 |
|
不错的一部悬疑片 |
|
爱死Mary Quant的那些迷你裙了 |
|
#北影节# 很符合我的现实感受。空虚无聊,反抗政治成消费文化,人人煞有其事地表演一份工作来消磨时间,对真正重要的事毫无兴趣。即使是野心勃勃的男主也只能隔着摄像头,去放大一个他没有信心证实的真相。即使是导演都懒得揭晓最终真相……看得心好累 |
|
A+ / 安东尼奥尼《放大》胜,希区柯克《后窗》、欧容《登堂入室》败。 |
|
脑洞太大,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