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像一口气吹了个气球,又看着它慢慢地瘪下去。几番意味深长从不挑明,几条故事线无疾而终,主要人物没有发挥空间,配角长期掉线,除了开头结尾的btk,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整季最后只剩几个大坑。 |
|
在没有《双峰》,没有《真探》,没有《汉尼拔》的日子里,就靠它来提高智商了 |
|
《真探》S1后的美剧最佳,芬奇应该是偷看了我上一季的短评(笑),三人组里BillTench和WendyCarr两条线写得深得我心,这一季在这二位角色上所下的功夫明显多了不少,前者父子线中儿子所涉及的十字架案件几乎与全剧主线共为唇齿成为牵制剧情的必要存在,后者与同性伴侣的关系进展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办公室“隐患”也将在日后成为“惊爆内幕”的导火索,有芬奇掌舵前几集也着实把人看嗨了,包括新加入的迈克尔·瑟沃瑞斯在内的几位主演都相当抢眼,当然,倒不是说演员们完成得有多好或者贡献了多少夺奖时刻,但从三人最初集体磨合到其后各自为战的过程,确实与全剧或者说大卫·芬奇的一贯气质形成了一种严丝合缝的互补关系,麦克卡兰尼的压阵效果不输十年前的约翰·古德曼,安娜·托芙则演成了美剧届的布兰切特。最后,希望深藏功名的芬奇下季能多导几集。 |
|
跟大家观感不太一样,后半程亚特兰大案看的我如痴如醉 |
|
芬奇导演的前三集仍然水平高超,配乐、音效、运镜、表演指导,每一项单提出来都值得研究好久。这一季讲亚特兰大儿童谋杀案,话题落在了种族上。聪明地把白人双男主之一支开,回收第一季黑人配角当起探案主力,避免了白人拯救黑人的戏码。霍顿仍然固执相信自己的直觉,但比尔和温蒂却各自发展出有趣的故事支线,尤其比尔线对“善恶起源”进行了另一层讨论。第五集曼森出场惊为天人,台词剧本和表演拿捏实在是太棒了。第七集高潮在于送十字架,那一段摄影风格的突变,立马让观众对受害者家属的同情值拉满,是影像的魅力。这季和罪犯的对话戏少了一些,而关注亚特兰大当地司法系统的运作更多,感觉越来越像《火线》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
Manson那段真绝。这季仿佛连续看了9部Zodiac,后半程开始有一丝丝The Wire的感觉了【下一季又要等两年等到失忆吗 |
|
熬夜看完。第一季主导的访谈在这一季被彻底削弱,一沾上亚特兰大的案子就把主要配角丢到了主线之外,访谈得到的理论是为了支持实践没错,可一旦它们之间缺少必要联结,两者对于彼此都只会显得多余。
剧中不断搅浑水的官僚主义真的快把人烦死了,破什么案啊,都去填一式三份的表格算了。 |
|
先说一句:太厉害了,再一次拜服本剧的视听语言,教学范本的高超设计。本剧的风格依旧是缓慢的叙事节奏里包含大量绵密的对白,像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漩涡。更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音效设计,仔细听每一场对话的背景音,不论是桥上火车的呼啸声,或是酒吧人群的喧嚣声,还是监狱栏杆的撞击声,都和对话内容的节奏一致,通过这些音效的暗示来完成故事的留白——观众无需真正地观看犯罪现场画面也能通过音效去脑补出细节,另外在霍顿与连环杀人犯对话时,当不同角色占据主导位置时有几次颇有趣的跳轴。这些设计如同精密的仪器,一点一点让观众从视觉上到听觉上再到心理上接受暗示,将自己代入角色,参与感颇高。认真看,不要错过一分一秒。 |
|
第一季温迪因为霍顿的一句话指责他不专业,第二季她亲自去和连环杀手对话才终于明白干这行不能循规蹈矩。
他们一直说霍顿不对,他们真正去试了才知道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
两季《心灵猎人》都有一定的观影门槛,慢节奏挡住了不少观众。
3~9集整整7集才破一个案件,而且还没完全告破,这让看惯了常规的高智商破案的电影的观众很难接受。
但真实的破案就是这样,并非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就一定能有所进展,也并非以往电影那样看看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就能轻松抓住凶手。
片尾显示,直到2019年剩余27宗案件无一被起诉。
至今没有告破,比真相大白更加可怕。
我们总是在新闻上看到警方又破获了案件,但更多的是亚特兰大案那样曾经震惊一时,后来却没有了后文,不了了之。
可惜人们更喜欢看娱乐性强的电影,不喜欢偏向纪实的、更加真实的电影。 |
|
看完第二季,我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不是为了偏执艺术,拍罪案电影一定要逮捕真凶,这样才能满足观众期待。这点与现实罪案无关,完全是艺术处理。可惜整个《心灵猎人》第二季并没有给观众《杀人回忆》、《十二宫》那样可能抓不到凶手的暗示,结尾给观众的落差感太大了。 |
|
前面铺垫了很多心理暗线,结果到后面剧情已经被亚特兰大儿童案占满。某种意义上算是高开低走,但看这种玩弄人心的罪案剧真的很过瘾。希望第三季节奏可以再放慢一点,让每个角色都塑造完整... (我要向小乔表白啊啊啊~~~) |
|
那种平静的氛围展示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
|
When we empathize with a psychopath, we actually negate the self. We deny our own beliefs about decency and humanity.
当我们与一个精神变态者共情时,我们实际上在否定自己。我们摒除了自己关于是非善恶与人性的理念。
《Mindhunter》S2E1 |
|
相比第一季的惊艳,第二季有点虎头蛇尾了。前五集推动稳当,仍具备着其他大量警匪剧所不具备的,极度纤细敏感、如履薄冰的特质。但后四集收拢到特定案件时,就宛如是将做理论研究的学者推到考古前线去挖矿,纤毫毕现的质感有所降格。纵观第二季全程,感觉还是缺两三场特别重磅的对话戏,哪怕是第五集对话曼森感觉也有点soso,没有第一季能提供那么多当头一棒的震撼。但,仍然是今年目前最佳美剧。 |
|
Star Trek般对话占据如此重要驱动核心的一套类型剧,甚至取代情节成为观看主体——如何将空间对话影像调度激发出文字阅读般丰富细节积累起的精确可控却又灵活演变的想象力。纵然弗兰克林执导的后四集在技法上略显混乱和逊色,但每集结尾的字幕表都在咆哮——“芬奇和多米尼克们是多么想拍电影啊!”无数“杀人回忆”串起一道道历史愁绪,降临在追逐虚无真相的每一个忏悔者。 |
|
太快看完了好空虚…… |
|
【A】唯一不满的就是第二季的节奏不再像第一季那样抓人了吧,很少有像最开始那种新奇与恐惧的混杂体验了。除此之外一切都好,无论是视觉体验还是以对话为主导的情节感官驱动,都保持了超级高的水准。而主要剧情上,三位主要角色的延伸线也各有特点,其中要数bill的家庭线最为惊艳,是第二季的闪光点之一。希望芬奇能够接着拍它个十几季,一直拍到BTK被捕,拍出一部横跨三十多年的美国犯罪史,一个真正宏大又深邃的罪案电视剧系列,一个只属于芬奇的时代记忆。 |
|
短评里最深感同意的就是罪案剧需要有某种程度上的 closure, 第八集时没忍住查了亚特兰大案的现实展开以后整个人都泄气了。这季 Bill 的故事线写得纤毫毕现,但代价是架空了 Wendy(失去功能性),以及几乎写垮了 Holden(只剩下功能性)。后半各自为政的空间设置也浪费了主角同事三人之间难得的张力(这部剧我最爱看的部分就是三个人坐在地下室开会,哭)。 |
|
我爱小乔!芬奇大大!来啦来啦!好看到尖叫!等得老泪众横!第二集优秀极了~小乔那肚子是五个月了嘛233脸圆了一圈儿~乔妹声音太好听了~听得想掰直他233 |
|
花了一晚上加一上午看完,十二宫的影子无处不在,有时侯觉得大卫芬奇的审美还真是单一,女性角色几乎长得都很相像,棱角分明,强势且冷艳。大概我期待值过高,觉得这季过于克制繁琐事无巨细,好想继续看到第一季三人在电梯里那段站位风骚、暗流涌动的高光时刻。这季有三个细节我特别喜欢,霍顿后背上的汗,比尔回家开门时倒映在墙上转动钥匙的影子,还有最后一集的片尾曲Peter Gabriel “Intruder”! |
|
依然好看停不下来。喜欢看爽剧的,一集破一案的那种,何必进来。节奏慢得会拖垮你的兴趣与耐心。本身就不是什么严格意义的“破案剧”“悬疑剧”,因为每个案件、每个人物都是历史真实的再现,需要观众去玩味的,是过程中的抽丝剥茧、细腻的心理交锋,甚至人事纷争,大时代下的社会人情生态,权谋与政治的角力,以及案情徘徊不前、陷入泥淖时的疲惫、无奈、焦灼,从零建立和应用一门学科时步步受阻、处处碰壁、无人理解的艰难…这一切的一切,才是犯罪最真实的面貌。屏住呼吸,凝视这过程,跟着一起疲惫和无奈,才是快感所在。毕竟,正义迟到方是常态,三下五除二水落石出坏人归案,那是英雄主义的童话。虽然芬奇只导了两集,但颇有《十二宫杀手》的味道,除了众口称道的音效,时代还原也是一贯优秀。 |
|
走近那些变态,再走近一些 |
|
预订 远鉴下午出 估计三四点 可以去微博蹲 |
|
3.5;这一季宛如是过渡季,上承前季犯罪心理理论之再实践和继续丰满角色弧光,下启更多更广案子的糅合和渗入,以期进一步完善他们孜孜以求的实践研究;也正因如此,代价是牺牲可看性更高的案情推进与结局呈现,中段缓慢节奏铺陈的三人个体困境,以及多线索的并进却最终并无交汇,的确影响观感。不过,我最不满的是缺乏第一季中最迷人的理论科普的专业性,这一季中对这方面的描摹流于平庸。 |
|
不得不说越到后边故事越崩塌:1.一个最懂理论的卡尔博士几乎被悬置而来了一条烂情感线 2.Bill活生生演绎在家庭、官僚、同事的夹缝中生存而毫无反抗之力 3.最富有接近突破边界第六感的Holden完全哑火 |
|
讲真比第一季还是高级很多,削弱了单调的杀手访谈猎奇线索,后几集都聚焦在真实案件中以及个体经历上,最终回归了经典的罪案noir——理想主义者抱着信念徒劳地赶,却还是永远追不上the powers that be的车轮,并被他们的机器碾到生不如死。后三集真的太虐太绝望了,我恨the powers that be!如果说无力对抗的无奈是Ford主导的线索,2.04开始的Tench角色层次拓展更是引导来自于自身的暴力总会回来复仇的线索,同样是经典noir的困境,大赞!这可比讨论杀人犯精神生活好看太多了,真好。 |
|
第一季看了五遍以上....第二季不会看第二遍 |
|
还是大卫·芬奇式的犯罪故事,这部剧实在是太另类了,不拍罪案,全程都是话痨的理论去分析连环杀手的犯罪心理,还把几个角色的生活都展开了,也没有像第一季那样,那重心在访问变态杀手上,而是转向了亚特兰大的儿童谋杀案,让主角去实践这些还处于雏形阶段的理论,用最后四集的时候去给嫌疑犯画像,最后的收尾也是一如既往的黑色,大卫·芬奇的电影从来都不会在结尾的时候让观众好过。这剧的编剧实在太厉害了,每一个变态杀手出来,他们的语言逻辑都很个性,逻辑清奇,在情绪的掌控上就像一个黑洞,在视听上也是电影的水准,特别是前两集。最后四集如何换成芬奇来拍的话,简直就是又一部“十二宫”。 |
|
昨天晚上拿到的资源,终于一个晚上+一个上午看完了。相比第一季,这一季更加写实,“心理侧写”也许不再神奇,现实情况更加沉甸甸,政治因素,媒体报道,群众对真相的渴求和对执法部门找到一个“替罪羊”就万事大吉。这也许才是更加现实的样子,不再有凭借灵感为破案提供神奇助攻,不再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是苦苦追捕犯人,最后定罪的犯人与20多个黑人儿童连环谋杀还是没有完全直接的证据,凶手可能依然逍遥法外。 |
|
喜欢Bill Tench,在案件政治家庭之间疲于奔命。养子那条线写得大好,旁逸斜出,不寒而栗。类似双人搭档中,往往都是地才的那一个才是给全剧质量托底的。 |
|
但我就非常喜欢后半段越来越萎靡越来越无力最后达成一场空壳胜利的感觉,甚至是看了后四集才感到这个剧拍第二季的意义,就是在新官上任的凯歌后放一把微暗的火。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在某些时刻、某些社会现实面前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使人信服,这些问题提出了,没解决,因为无法解决,而这一点又将它和其他刑侦片区别开了,是更进一步。 |
|
女博士感情线的意义究竟在哪。。。 |
|
风格太让人舒服了,我可以当背景音乐看的一部剧。第二季感觉案情更集中,人物主线更分散,也很有意思,我现在马上立刻就想看第三季(。 |
|
五年内新剧最佳,请立即续订至少五季谢谢!!!为什么会这么好看!!!!!! |
|
官僚、种族、失败的私人生活,第二季基本就是失败中的失败,最后一点胜利的意味也没有。 |
|
最累的一次binge watch 体验。感觉这一季想要触碰的问题太多,导致支线太多,形散神散。不过后五集着重于Atlanta的儿童连环谋杀案,相当吸引人。那种心理侧写草创时期不被信任的无力感,叠加上当地黑白种族矛盾导致的巨大压力,以及政客博弈所造成的掣肘,都让观者心焦。可怜Wendy,在Holden被案子压弯腰的情况下,本季承担了大部分的情感抓马线,以至于她为心理侧写小组所做的贡献没有被很好的表现。感情线混在案情线中,又成为蜻蜓点水的存在,真是可惜了。 |
|
这一季减少了杀手的部分,用了更多的篇幅讽刺官僚主义、揭露系统问题。(BTW,杀手中,尽管出现了著名的曼森,我还是最爱Kemper啊~!)情节上更多地涉及了警员的个人生活,例如比尔的家庭、霍顿的恐慌症,和温蒂的性向,等于设置了定时炸弹,增加了剧集的悬疑性。继续给演霍顿的乔纳森扣分。他的“深柜肯(芭比娃娃男朋友)样”真是越来越明显了。表演也越来越木纳。/亚特兰大的儿童案真气人! |
|
唯一的不满是许多无疾而终的支线。查了下Dr Carr演员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人,墨尔本是可以批发这种布兰切特长相的女演员吗? |
|
本季小乔就一种爸爸妈妈都不管我的感觉。想看小乔被疯狂虐待。后半段亚特兰大看得我浑身发冷,最后绝望到马上去查了一下案件reopened了。BTK铺了这么多集终于要展开了。 |
|
大卫·芬奇这个切镜狂,前几集动用了多少个机位啊。移动的固定机位。保留场景交通工具(飞机、车)的移动室内戏。完全是反剧情的讲故事方式啊。危机边缘再聚首。“爱是暴力,性也是暴力,每一项互动都是暴力,只是尺度不同罢了。按正确的节奏发生,找到暴力中的纽带,那就是艺术了。”(S206) |
|
好在我没因为慢节奏弃剧。这才是真正的not a detective show but a show about detectives. |
|
Not sure if I’m more interested in true crimes or people investigating true crimes but damn Anna Torv is hella fine |
|
如果只是想说主角们在生活上很失败的话,那一条百合线真的没有必要。做这个工作,单身到死且无后才是最优选择。其他元素跟上一季同样精彩。 |
|
熬了个大夜看完了,接近九个小时的沉浸式体验。1 抓凶手无疾而终对于一个探案剧来讲挺大胆的,毕竟亚特兰大线的张力实在太足太好看了,结尾的解说当然震撼但总觉得可以更精巧一点。2 角色生活与谋杀犯之间的对仗很高级。如果说第一季讲的是深渊对人的一点点侵蚀腐化,这一季探讨的就是人本恶,某种程度上谋杀者也许是正常人的reflection。3 台词非常非常厉害。4 小乔的肚腩翘臀内八奶音puppy eyes可可可可,gay演直男似乎总是更有性张力(提名伦敦某牧师),这个肚腩太可爱了,甚至让我对自己的审美产生了轻微迷惑。 |
|
三人组在第一季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了对调,前两季之间形成互文般的补充与比照;虚构的私人生活部分过度戏剧化固然令人震惊,却也一定程度上背叛了原始基调,剥离了一部分观感;而真实的罪犯访谈和亚特兰大杀人案调查则进行了相对类型化的处理,依旧令人沉醉;理论首次用于实践是理想被现实揉搓的过程,中间掺杂的大量对官僚主义的揶揄让人不得不觉得芬奇还是放不下《十二宫》。 |
|
雄辩的杀人犯会让人产生的不是“为什么杀人”,而是“为什么不杀人”的疑问。 |
|
想看Tench吃播 |
|
这世上少有及时的正义!它总是迟到!甚至于直接离场缺席!政治,官僚,媒体,偏见。太多的阻碍,无奈与不甘!心中抑郁悲愤之气难以迸发!只能任它在胸中肆无忌惮万种奔流! |
|
实力诠释学术狗一无所有……(大雾。这种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很有意义很有创意搞得自己很兴奋,但渐渐发现上被自己探索中的困惑搞晕,下被工作中荒谬的繁文缛节气死,中自己的日常也不知不觉被挤压失去了,这感觉还真有些感同身受。看着好似一切都很promising,但在被各种心绪推着闷头前行的过程中,抬眼根本看不到方向。 |
|
后半过于纠缠在一个案件上反而角色的戏没了,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研究性质衰减是顾此失彼。仍旧很感谢网飞愿意继续做这样的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