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子好不好,一两集还就真能看出来! |
|
7分,视野高远,拍摄一流,画面好评,内容庞杂,剪辑太跳,重心不稳,重视觉奇观,轻内涵挖掘。 |
|
这才是真舌尖上的中国3,哦不,现在是舌尖上的世界,有陈晓卿的美食节目真的不一样,每一帧都是壁纸,从美食入手,讲出了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品味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但是任何地方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活的美好的无限追求 |
|
感谢豆瓣,10.26在UME华星中国巨幕首映看了第一集。陈晓卿仨字儿就是金字招牌。一贯的挖掘中国民间美食,这次又加入了对中、西美食的对比,视觉效果拔群,味觉…更是折磨。看陈导的美食纪录片永远都是享受与煎熬并存。 |
|
若说腾讯视频就是高配版的央视,是褒是贬?不差,但也没什么实质创新,好山好水好无聊 |
|
世人常提“世界观” 其实没有“世界” 只有 “观” !人类对周遭万物的观察和解构 组成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世界,食物的滋味背后是人情的牵挂、四季的流转,生命的孕育…口舌之欢只是开始,绵密悠长的动人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而爱,是美妙细节寸寸生长的土壤… |
|
终于“走人间”,而不是“走店铺”了 |
|
陈晓卿总导演,并不是舌尖3,而是比舌尖更牛逼。企鹅爸爸财大气粗,用拍《地球脉动》的标准去拍美食记录片,航拍、显微镜、高速摄影,从内到外透露的是“不差钱”。一定要看最高清级别的画质,那镜头太爽了,细节满满,活色生香,又美又馋,吃完饭看这个,感觉刚才吃的是猪食。。。 |
|
又名《舌尖上的地球》。作为陈晓卿离开央视后的首部作品,只能算差强人意。又想说美食又想拍文化又想讲故事,结果都是泛泛而谈。素材的组织有点乱,解说词其实也不是很好。另外,摄影做得太精美、摆拍痕迹太明显就没那么接地气了。三星半。 |
|
基本回到《舌尖1》和《舌尖2》的水准,也把《舌尖2》那种强加的人文色彩去掉了。将视野跨出中国,一方面是想体现出专注于食物的初心;另一方面,「透过食物塑造文化自信」的题旨更无掩饰地凸显了。这套纪录片最好的环节依然是摄影,谁能抵得住美食的特写镜头呢。《风味人间》甚至引入了动作片元素。 |
|
《风味人间》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努力地在把难以言传的美味进行可行性分析,什么样的烹饪会产生氨基酸,什么样的元素相互反应成为新的物质,所以导致怎样的口感。《风味人间》的表层叙事是食物,深层叙事是驱动食物流动流转流传的人类迁徙与文化碰撞,写背后文化和人类学都适可而止也深入浅出,比例得当。 |
|
华丽过头的虚假感。 |
|
边喝酒边看,这辈子只愿囿于厨房与爱。希望陈晓卿能帮酒拍个纪录片。 |
|
为什么风味人间要放在晚上播!! |
|
只说缺点吧,吹毛求疵一下,镜头过份的设计,人物调度过份设计,摆拍痕迹太明显了。整个片子失去了烟火气旁白过于华丽了。 |
|
台湾的旗鱼是用镖船来抓的,印象深刻 |
|
本片可能会引起部分不适,饭后观看效果更佳! |
|
镖鱼那镜头帅哭!美景,美食,中国第一,没有之一。 |
|
“舌尖上的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山川依旧,美味不改。美食纪录片少了陈晓卿,如同佳肴短了一道调味。最喜欢的段落是海报上的镖鱼手,少年理想熠熠生辉。 |
|
总体感觉像一支超长的广告片,简直就差在介绍完食物后直接打出二维码方便观众购买了。一开始还觉得没像舌尖一样拼命升华,挺好,后面越看越感觉主创是极其想升华了,喷薄而出的“我好想告诉你食物背后的家庭温情小故事”,竭尽全力憋着呢。最后一集终于憋不住了,倾全集之力来讲述拍摄背后的温情小故事了,这作为番外花絮播出就可以了吧,为什么非得跟食物打包在一起凑够八集? |
|
《舌尖上的世界》,至少从第一集来看,不能说很好,但基本保持了创作水准。不过即便这样,也足以堪称国内美食纪录片的优秀范本了 |
|
第一集5星,第二集3星,因为舌尖系列废话的感觉又回来了… |
|
每一集都是一个主题,很多食物看起来好好吃啊!看了最后一集幕后故事,拍摄团队辛苦了呀。不过有个疑问,为啥拍了这么多没有湖南美食? |
|
看完第一集激动地来打五星。开篇就是阿勒泰哈萨克牧民转场,杀羊,然后杀马,炒马肉块,肋骨塞进马肠子,化雪取水。激动坏了,李娟的书读了好几遍,终于见着画面了!!另一段印象深刻的是压轴的镖鱼,渔民站在船头手持鱼叉寻觅旗鱼,找准角度用力掷下鱼镖,矮马像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不用只拍中国食材了,西班牙的火腿法国的奶酪,看上去也都好好吃啊。虽然美食还是高盐高油+主食,但这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是人类天然的享受。 |
|
有幸提前看了第一集。只能说凭着这份匠心,这五颗星就给的值。 |
|
超前点映看的。美味近在眼前,看着都好吃。但是巨幕看这种电视纪录片好别扭,构图不合理,特写过多,超快的剪辑也别扭。。 |
|
跨出国门,意欲以同一主题贯穿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同一集内仍有跳跃之感,仍有舌尖中国之过于注重故事的弊病,官方心灵鸡汤依稀可闻,所以总感觉缺少质朴而温暖的食物味道,恰如其过于华丽的文案一般。 |
|
陈晓卿真的懂吃货!!!以及第一集那个捕鱼小哥哥,真的太酷了!!!难怪海报C位都给了他哈哈。 |
|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导演应该很喜欢海明威,末尾那段少年与海还挺燃的。说到宜菜宜饭的土豆,我们土家族真的有把这点发挥到极致,无论是西班牙那道aligot还是土豆拌团,都是在煮熟的土豆上发挥的。我们土家族从生土豆开始,磨碎、打粉做洋芋粑粑,可以煎、蒸、炒,各种特色。还有小土豆,煮熟了剥皮风干做洋芋干果果,泡水煮腊猪蹄是最佳搭配。 |
|
陈晓卿应该去拍《蓝色星球》《地球脉动》那样的纪录片。 |
|
可以预订50集嚒? |
|
第二集看哭了!全是我大广东美食!甩水稻的特写镜头让人达到性高潮!我爱米饭!去你妈的不吃主食不吃淀粉! |
|
看了一集《风味人间》,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核心价值观。如果是食物的演变,就不够科学;如果是美食的介绍,篇幅又不够;如果是地理人文,地大物博是get到了,但人的故事想表达什么?是情感还是勤劳? 甚至做的不如《人生一串》,就一个字:爽!这样的纪录片对产业发展毫无帮助,最多是促进网购发展。没啥意思。文案写的跟中医诊断似的,一点不尊重食品科学。 |
|
最后一集真的多余 |
|
熟悉的配乐熟悉的腔调,似是将六年前舌尖上夏天剩下的美食端上了桌。
只是全片无结构无节奏,剪辑过快,镜头乱窜…跟丢了魂儿一般。加上与六年前如出一辙的集间结语,再美味的火腿也变成了一块大肥肉,腻无可腻。 |
|
太诱人了,简直是边流口水边看,拍摄也很加分,也有我没见过没尝过的美食,希望有机会能吃到 |
|
画面的精致感一如既往,只是内容过于分散,总觉得每集少了一个主题内核,缺失了人文的深意,有些遗憾 |
|
节奏快,深度浅,每个故事的细节都没说清,解说词是败笔,镜头特写太多,机位单一........抱着很高的期望,总体有点失望 |
|
看这部纪录片除了不断涌上来想吃东西的欲望,就是对美食对生活的热爱。 |
|
没有风味,只有油腻 |
|
水准之内,但并没有太多的惊喜。第一集结尾的镖鱼场景倒是眼前一亮。 |
|
被异化的城市人所需要的乡土人文情怀-食物民族沙文主义 尺度正好 看到第八集已经拔高成人类学纪录片(另外那集讲荆州红烧鱼尾/鱼杂的 记得天津菜也有这种做法2333 |
|
一如既往的矫情!第四集后稍好 |
|
看了海南鸡饭和秘鲁、澳门这一集,感觉不好看,拍的可能比较精心,但已经腻了这种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而且这集的美食真的想让不怎么想吃。好好讲中国内地,尤其大山里的美食就好了。舌尖里感觉最不好看的也是香港和澳门的那几个故事,也许温情,但让人没有食欲,好像是刻意加上去。 |
|
文案妙笔生花,镜头大片质感,食材壕气万丈,简直馋哭! |
|
强行摆姿态的解说词,和硬套的主题,太腻了。唯有画面不错,当然了,这说明钱多。 |
|
脱离了央视,跨出了国门,视听依然诱惑。条件反射后,分泌出最纯粹的口水。美食片只要不夹带政治的酸腐味儿,这就挺好。 |
|
天下苦秦久矣。看过太多花拳绣腿卧冰求鲤照猫画虎的种种美食纪录片和节目,此片一出,正本清源。从全球视野关注食物的来源与去处,从人类学和社会学入手,展现食物全景,这个路数难走,勉之!在剧中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与面孔,也算是深夜的另一番慰藉了。 |
|
无法忍受在不需要比喻的时候强行比喻的旁白文案。能不能好好说话? |
|
纪录片好不好真的是看团队,风味人间,下饭纪录片 |